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上册基础试题(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在括号中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词性。
(1)最妙的是( )下( )点小雪( )呀。
(2)微黄的阳光( )斜射( )在山腰上( )。
2.作者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济南小雪后的山景“妙”在哪些方面?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妙在山的色彩和肌肤。
B.妙在山的色彩和情态。
C.妙在山们的花衣和肌肤。
D.妙在山们的花衣和神态。
3.下面句子加点的词语有何妙处?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二、综合性学习
4.(2016福建福州中考)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联合国2015年2月26日电 第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该决议决定“联大”将于5月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认可各会员国对反法西斯战争有各自的胜利纪念日,决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人类,特别是亚洲、欧洲等地区的民众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
二战时期某年度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死亡人数统计表
国家 战争死亡人数 死亡人数占 总人口数百分比
中国 约18,000,000至20,000,000 约3.48%~3.86%
朝鲜半岛 约378,000至483,000 约1.6%~2.06%
菲律宾 约557,000至1,057,000 约3.48%~6.6%
日本 约2,621,000至3,120,000 约3.67%~4.37%
(2)根据以上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
材料三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我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威军威,凝聚全民力量。
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
网民“春春lucya”: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网民“老朱”:这次大阅兵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未来的“集结号”。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是今非昔比,一个崛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3)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中学生,你对如此盛大的活动一定给予了热切的关注,请你也针对“9·3”胜利日大阅兵活动发表你的感言。(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颈联既是黎明时分江上美景的生动写照,又是时序交替的形象表现,富含哲理。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江景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6.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阔”和“悬”字,炼得极妙,请简要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
洪烛
①荠菜成了春天的一个符号,最讲求新鲜的,现采现摘,现炒现吃。我小时候,母亲领我去紫金山踏青,总要随手拎一把小铲刀,挎一只竹篮子,不时蹲下身子,挖路边的荠菜。这样的活儿,我也爱抢着干。母亲站在一旁,边夸我眼尖、手巧,边承诺回家后给我好好地打牙祭。和母亲一起挖荠菜似乎比真把荠菜吃进嘴里更令人陶醉。事隔多年之后,我在异乡想念母亲,头脑中浮现的,仍是她教我挖荠菜时那年轻的面容与身姿。荠菜,因为我亲手挖过,而且是母亲教我挖的,所以从感情上,它离我最亲近,同时也标志着一段不可复得的儿时时光。
②海带被我当作大海的礼物来看待。我之所以热爱海带,在于它是我妈妈的拿手菜。小时候,妈妈总是为我一锅接一锅地用海带炖排骨,说是可以补钙、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等等。我感觉,幸福也一点点地融化在浓香的排骨海带汤里。有人问台湾美食家蔡澜:“您见多识广,最好吃的是什么?”蔡澜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妈妈做的菜最好吃。”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年少时人的味蕾最灵敏,容易产生深刻印象,口味还未被后来的山珍海味搞得混杂;另一方面,妈妈做的菜最有家常味了,尤其那份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的爱心,别人根本模仿不出来。还有一点,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妈妈做的菜,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且有时效性,不是永远都能吃到的。终有一天,它会成为一个美好而怅然的回忆,你出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它是无价的。
③我出门在外整整二十年,每次离开家都乘坐夜间的火车,母亲早早就上床睡了,希望我在她睡着的时候再离开。不知道她是否真能睡着,至少假装睡着了,熄灯后的卧室没有任何动静。我探头看了一眼,隐约看见她盖着棉被仰面躺着的轮廓,于是在内心里喊一声妈妈,就蹑手蹑脚地走了。如果她真睡着了,是否梦见准备离开的我?如果她假装睡着,在黑暗中会想些什么?明天醒来后她面对的将是少了一个我的家。母亲说她越来越畏惧和我的离别,既担心我一去不复返,又害怕我下次回来已找不到她。希望我在她睡着后再离开,可以把分别当作一个梦来对待,或者根本就不曾察觉儿子已离开。后来才知道:每次我离开的晚上,母亲都要靠吃点催眠药才睡着。这哪里是催眠药,分明是母亲的止痛药,控制她隐隐作痛的心,因为那一刻,我的心也在痛。
④我最怕听见从故乡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就是在那个晚上,我被故乡的长途电话惊醒,母亲永远离开了我。失去母亲就等于失去了半个故乡,就等于失去了半个自己。远离母亲的二十多年流浪岁月都像梦境,一个电话把我拉回到现实之中。与母亲有关的生活是我全部的现实,其余的一切都是假的。原来母亲这个词汇,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件易碎品,一定要轻拿轻放啊!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走得太远了,才意识到自己是有罪的:曾把唯一的母亲抛弃到了时空的另一端。虽然她从没责怪过我,但我不能原谅自己:竟然如此自私地对待母亲。我所追求的那些所谓名啊利啊,全与母亲无关。母亲需要的仅仅是爱,而我付出的爱很明显是有限的,与那无限的母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⑤母亲走了,我头顶的天空一次次黑了,又一次次亮了。可母亲头顶的那一小块天空再也亮不起来。她睡得那么熟,那么安静,失去了做梦的力气。母亲,你是否也把我忘得干干净净?正如你干干净净地忘掉自己?如果说我比你多一份痛苦,那是因为还无法忘掉你。你确实已睡去了,可在我脑海中,为什么总有一个醒着的你?
(本文获“中国散文年度金奖”,有删改)
7.选文中与母亲有关的事,都带给“我”深刻的感受。请补全下面的表格。
与母亲有关的事情 带给“我”内心的感受
母亲领我去紫金山挖荠菜 ①
② 幸福
母亲在我离家时靠吃催眠药入睡 ③
我接到母亲去世的长途电话 ④
8.选文第②段画线内容能否去掉?请说出你的理由。
9.选文第③段画线语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0.请品析选文第④段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11.结合选文内容,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把无形的母爱描写得具体可感的。(不超过100个字)
阅读“我和母亲走在前面……就是整个世界”,回答问题。
12.文章的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说明理由。
13.散步时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的原因是什么?
14.文中有几处大词小用,如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以及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请找出文中另外两处大词小用的现象,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15.你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的“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五、作文
16.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像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的忧愁。”在你的生活中,有过那些快乐和忧愁?你是怎样和别人分享的?选一两件事写下来,题目自定。
六、文言文阅读
17.【甲】
诚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非学无以广才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乙】
田子为相
因子①为相,三年归休②,得金百镒③,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④。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⑤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选自韩婴《韩诗外传》)
注释:①田子:指齐国田稷子。②归休:休假回家。 ③镒 yì:古代重量单位。一锁合二十两。④馆:房舍,这里指家。⑤造朝:上朝。造,去。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田子为相
②即舍田子罪
(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
(5)结合甲、乙两文,说说诸葛亮和田子的母亲分别教育孩子要如何正确对待名利。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狼(节选)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8.本文选自《 》,作者是 (人名)。
1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20.前狼“目似瞑,意暇甚”的目的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七、名著阅读
2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面和文字提示,任选一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选择 ,篇名是《 》。
参考答案:
1. 动词 动词 名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2.B 3.句中加点的“穿”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雪人格化(或者:赋予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小雪覆山的情景。
4. (1)联大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 (2)示例 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死亡人数众多,损失惨重。②在抗战中,中国的死亡人数最多,接近两千万。③战争给被害国带来极大的伤害,施害国日本也未能幸免。(言之有理即可) (3)示例 ①人民军队以严整的军容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全世界目光的检阅,那场景怎不让人热血沸腾!为祖国欢呼,祖国万岁!
②看到满载抗战老兵的车辆开过天安门广场,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国共抗战老兵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因为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
③钟声和礼炮响起,我不禁百感交集,山河长城,血肉长城,所有的付出,当有今日。
5.D 6.(1)“阔”用得好,直抒胸意,表达了春潮把江岸变得渺远无际,造成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且读起来与“悬”字相对应,声调也更为响亮;(2)“悬”用得好,悬字是高高直直挂着的样子,风顺风和,帆儿高悬,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7.①陶醉 ②母亲炖海带排骨给“我”吃 ③心痛(痛苦) ④自责(懊悔) 8.示例一:不能;用台湾美食家蔡澜对妈妈做的菜的评价能够衬托出“我”对妈妈做的海带炖排骨一菜的感受;这种共性促使“我”探究出其中的三个原因;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赞美了母爱的细致入微,表达了作者在痛失母亲后的懊悔、自责之情。
示例二:能;台湾美食家蔡澜对他的妈妈做的菜的评价与“我”对妈妈的海带炖排骨一菜的感受在情节上的关联不大;去掉后,行文思路更简洁,衔接更顺畅;去掉后,文章的主旨仍能得到充分表达。 9.动作(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动作和心理的细节描写),只答细节描写不给分;形象地写出了“我”在夜间离开家时与母亲告别的动作和心理特点;表达了“我”既不忍惊扰母亲又依依不舍的矛盾心理,可见“我”对母亲依恋之深。 10.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比成了易碎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随时可能离开我们的特点;作者意识到;能够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一定要珍惜。 11.示例一: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母爱凝聚在荠菜上,母爱浓缩在排骨海带汤中,母爱呈现在“我”离家时母亲吃的催眠药上。
示例二:作者通过具体详尽的叙事来刻画母爱:跟母亲去紫金山挖荠菜时,母亲的夸赞和奖赏,令“我”陶醉;母亲给“我”炖排骨海带汤,这道融化着母爱的家常菜,让“我”感受到幸福;“我”每次离家,母亲靠吃催眠药入睡,表现了母亲对“我”的不舍之情。
12.我觉得好。因为本文的主题思想是通过一家三代四口在田野中散步这一平凡小事表现出来的,以“散步”为题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揭示了文章的叙事线索。 13.“我”同儿子相伴的时间还长,母亲年老多病,“我”伴同她的日子已不多。 14.①文中倒数第三段中的“决定”;②结尾段中的“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出这篇《散步》大有深意,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 15.此句表明“我”和妻子尊老爱幼,生怕稍有闪失给老人和孩子带来惊恐、不安,甚至伤害,因此“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整个世界”是指老人代表着已经过去的时代和世界,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界。背着“整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一代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当然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这带有象征性的句子,深化了全文的中心,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16.参考例文
分享也是一种美
当你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时,你会从中感到满足感、快乐感。我们应当学会与别人共同分享,自己也会得到乐趣。我们太多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由于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人几乎都在围绕我们转,我们养成了这种狭小的心眼。比如小时候,邻居的孩子会在一起玩,孩子们都要玩具,而其中一个和你同时对一个玩具产生兴趣时,我们大多不会做出让步。爸爸妈妈便会和我们说“乖,把玩具给他玩”之类的话,告诉我们和别人分享会获益,会得到好处。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很要好的朋友。恩格斯经常拿出一部分钱帮助马克思,他把自己的钱与智慧同马克思一起分享,富有的人应把金钱用在美好的地方,用于造福人群,充分发挥推己及人的精神。
我们也应当学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人的一生,总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拥有时却毫不在意。在学习上,我们可能比其他人早一步知道结论,心里却认为我如果说出来,就浪费了我的智慧,我凭什么要让他们知道我的答案。于是,产生了这种不健康心理。便说:“天才的智慧是需要保留的,不能随随便便告诉别人”。诸如此类的话便如雷贯耳,铺天盖地的滚滚而来,其实,有这个必要吗?即使你知道得比别人早一步又怎样?也许有一天,你的思想,已不再是人们所需的呢?因为你没有学会分享,你不懂得如何去形容你所要表达的那种意境,你又该怎么办?
苦后是甜的,分享后是快乐的。如果只单单是一种虚形的摆投,单单只存于世间,无人欣赏无分享,那将会如枯萎的花一样,一瓣一瓣凋谢,满地一片悲哀。分享美的一切,便是对生活的认识。
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境,学会分享,便学会生活;分享是一种思想的提高,在这过程中你深思过了,你分享了朋友的痛苦与快乐;在明白分享的同时,我们也就懂得了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快乐的分享,痛苦的承担。与别人分享时,我们都会更快乐,痛苦则会偷偷的溜走。
17.(1)①明确;②才干;③振奋。
(2)①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②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3)①做;②免。
(4)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
(5)诸葛亮认为要淡泊名利以明确志向,田子的母亲认为不义之财不可取。
18. 《聊斋志异》; 蒲松龄 19.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杀死了这只狼。 20.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
21. 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五猖会③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