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上册基础试题(四)(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上册基础试题(四)(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1 17:4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上册基础试题(四)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不必说碧绿的(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  )里去了。①油蛉在这里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②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③何首乌藤和木莲藤 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④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材料二】
有人童年受到呵护,也尝到各种酸甜苦辣的色彩;有人童年单纯可爱,可身上也留下了社会的印记;有人童年 ,却表现出了未来的某些个性……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既是深藏在心中的无尽宝藏,也是生命长河不竭的源泉。
(1)依次填入文本括号中的词语,字形和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菜畦(wā) 桑葚(shèn) 轻捷(jiě) 云霄(xiào)
B.菜畦(qí) 桑葚(shèn) 轻捷(jié) 云霄(xiāo)
C.菜洼(wā) 桑葚(shèn) 轻倢(jié) 云宵(xiào)
D.菜洼(qí) 桑葚(shèn) 轻倢(jiě) 云宵(xiāo)
(2)依次填入文本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长吟 低唱 缠络 远未定型
B.长鸣 歌唱 缠绕 远未定形
C.长鸣 歌唱 缠络 远未定型
D.长吟 低唱 缠绕 远未定形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B.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C.有人童年受到呵护,也尝到各种酸甜苦辣的色彩。
D.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既是深藏在心中的无尽宝藏,也是生命长河不竭的源泉。
(4)“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是摘自文本中的一句话,现在请你把它放回原处,你认为哪一处最合适?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性学习
2.班级围绕“新青年读书”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请你阅读相关材料,完成题目。
(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为其拟一个标题。(不超过30字)
2022年4月23日,“品味书香·享阅读之乐”——2022粤澳“共读半小时”广州主会场阅读活动在省图举行。
活动通过“一起向未来”“四时读书乐”“团徽在岗位上发光”“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四个主题篇章,精选《四时读书乐》《青春》《青年,青年》等正能量诗文,组织省图青年党员、团员进行领读。
同日,省图“粤读通”研发管理团队上线“粤读通”2.0版本,同时推出“阅读丰富您的生活”——广东省粤读通数字资源服务平台。
“粤读通”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在“十四五”期间促进图书馆行业开放融合发展、实现全省域“一张网,一个码”,推动省内图书馆服务一体化的创新尝试,是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面向公众推出的首个针对个人应用服务的电子证照。至今,已有20.1万人次开通并领取“粤读通”电子证照。
(2)识读下面图表,说说你获得的两条信息(每条信息30字左右,不出现具体数字)。
(3)“新青年读书”活动中,你和同学们围绕“名著中的好地方”进行了深度交流。
小宇:我来谈谈《简·爱》中的洛伍德寄宿学校,那里是简·爱战胜逆境,收获温暖、培养独立人格的地方。
你:我来谈谈《朝花夕拾》里的百草园,那里是 。
小文:我来谈谈 《昆虫记》中的 ,那里是法布尔尽情开展科学观察、倾心与昆虫交谈、追求真理的地方。
(4)阅读名著是实现“真阅读”的很好的途径,而在“整本书阅读”中,我们还要讲究阅读策略,寻找合适的关注点。请结合原著,补充下表。
作品 关注点 分析
《朝花夕拾》 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朝花夕拾》中并存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回忆中的往日世界,一个是写作当下的现实世界。回忆旧事的文字是温和的、怜爱的;议论现实的文字是辛辣的、批判的。作者既在故乡与童年的记忆里寻到感情的抚慰与精神的寄托,同时又始终清醒地认识现实。
《昆虫记》 以人性观虫性,以昆虫世界反观社会人生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3.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了高山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
B.第二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C.这首绝句奔放雄健,意蕴深厚,有了一股豪迈之气。
D.整首诗荡气回肠,抒发了诗人对于大好河山的喜爱。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河流大野尤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这句诗。
四、现代文阅读
【甲】
雀鸟邻居
王旭
①我已经在租来的房子(们)里住了将近三十年。住在旧社区里,邻居大多是很稳定地在此地住了几十年的叔叔阿姨们。但邻居中与我往来最密切的,是雀鸟们。
②早晨,我常在雀鸟们的呼叫声中醒来。它们提醒我,又是晴朗的新一天。它们不叫“绝绝绝”,它们唱“啾啾啾——”“布谷谷——”,但又远比拟声词所能够表达的复杂婉转。如果醒来得够早,遛鸟儿的阿爷还没有回去,善言的八哥会重复说,“婷婷真好看。”可惜,还无缘得见这美人儿。
③买回来的水果常有损伤,洗的时候往往把它们放在一边,洗好后就放进阳台窗外的大花盆。常期待有一天花盆里会长出新鲜的绿色,后来看到连桃核都给雀鸟们从花盆衔出来,啄食干净每一点桃肉,就不再期待新绿的生长,只当给小邻居们的小食。
④鸽子常来,多是停在晾衣杆上,跟我对望好一阵,然后飞走。
⑤麻雀也常来,它们喜欢啄食栽在小花盆里的大花马齿苋。白日外出归来,常会看见散落窗台的马齿苋的断茎叶。好在马齿苋生命力顽强,折断的茎叶再插进土里,三两天便能恢复活力,甚至原本待放的花苞还会继续开放,只是花朵瘦小一圈,颜色却更凝净。
⑥白头翁偶尔也会来,停在晾衣杆上。它不喜欢跟我对望,常常侧过身子,只给我看它那相当有型的轮廓。
⑦坐在窗下,隔着放了一半的窗帘,看见雀鸟们的影子去了又来。扔枣核时,看见前一晚的提子、龙眼全不见了,才想起它们不只是飞过,串门觅小食来了。
⑧坐回窗下,打开电脑,等待更新。一抬头,这常常只给我侧影的小家伙正认真啄食枣核。拿起手机咔嚓咔嚓。隔着两重窗玻璃,它听不见这咔嚓声,自若地埋头以尖尖的喙啄觅,然后仰头吞嚼。
⑨雀鸟们生长在这地,从没有买过一寸土地作自己的家。但它们住在这家里,忙碌又悠闲地过日子。它们跟人,跟猫猫狗狗,跟鸣蝉蟋蟀邻居。它们有时在家门口飞翔、散步、串门,有时到远一点的地方短游,再回家。
⑩鸽子住在对面顶楼的天窗里。麻雀住在作行道树的梧桐树上。白头翁住在花圃里的苦楝树上。夜鹭住在桃浦河畔的柳树下,有时入夜仍旧停在河里的净水装置上替邻居们看护夜晚的家。
(选自“文汇笔会”,2020年8月30日,有删改)
【乙】
动物笑谈
①六月里的一个周末,我从维也纳坐火车回艾顿堡。因为天气好的时候,周末常有别的地方的旅客到艾顿堡来游泳,所以和我一起出站的人很多。我才走了几步,忽然看见前方有一只大鸟,在离地相当远的空中缓缓而飞,它的动作非常之慢,时而振翅,时而滑翔。一时之间,我完全不能确定这到底是哪一种鸟,说它是秃鹰,未免太重;说它是鹳,又不够大,而且鹳在飞到这般高度的时候,颈子和腿应该还看得见才对。这时,它忽然歪斜了一下。落日的余辉照在它巨大的翅膀底部,就像夜空因为星星而发光一般,我看出来这是一只白鸟——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
②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对了,你听过黄冠大鹦鹉的呜声没有?假使没有,只要想想用老法子杀猪时猪的嚎声,再用扩音器放大几倍就得了。如果一个人用尽全身之力,把嗓门憋得尖尖的,发出“哦——啊”的叫声,虽说比不上大鹦鹉的气势,听起来也蛮像了。从前我曾试过这样喊它,每次它都听话地回到我的身边,但是它现在飞得这么高,肯不肯听话就不知道了,因为鸟通常不喜欢直直地从上往下飞的。到底叫不叫它呢?那一刻真叫我为难呀,如果我叫了,它竟然理也不理地飞走了,我怎么向旁边的人解释?
③不过我到底还是叫了。我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可可伸开了翅膀迟疑了一会儿,然后敛翼俯冲而下,只一下就停在我伸出的手臂上了。真是谢天谢地,我总算松了一口气。
(选自康拉德·劳伦兹《所罗门王的指环》,中国和平出版社)
5.《雀鸟邻居》中说“邻居中与我往来最密切的是雀鸟们”,请你概括雀鸟们与“我”往来密切的一些表现。
6.《雀鸟邻居》一文第⑨⑩两段文字中“家”这个字出现了5次,请你根据全文的理解,这里的“家”有哪些深刻内涵?
7.品味两文中画线的语句,按要求作答。
(1)它不喜欢跟我对望,常常侧过身子,只给我看它那相当有型的轮廓。(作者语言诙谐风趣,体会这种幽默的效果。)
(2)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一个感叹,两个反问,反映了此时“我”怎样的心理活动?)
8.两文都描写了人与鸟雀相处的种种情形,阅读后,对于人与动物如何相处的问题,你有哪些理解和反思?
阅读《植树的牧羊人》选段,完成小题。
①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草吃树苗,是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②1910年种的棕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树林里,转悠了一整天。这片树林分为三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一样创造。
③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④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效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⑤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⑥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经 87 岁了。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⑦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荡。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⑧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较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的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植树的牧羊人》节选)
9.品味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请从词性的角度赏析)
(2)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10.如何理解“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这句话的含义?
11.以下内容在编入教科书时被编者删掉,你认为它们应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说说你的理由。
忽然有一天,官方派了一些人来巡察这个由布非耶创造的森林。他们异口同声地宣称这是一片"天然林",同时决定对这片天然林采取一点必要的措施,把林地列入省的保护区,不准制炭者砍伐。这些官员中有一位是我的朋友,他在回去的路上告诉我:"布非耶显然懂的比我多。"走了一个小时,他又补上一句,"他比大家都懂种树的道理,他已悟出幸福之道。"
五、作文
12.最近,网络流传的“最伤父母心的冷暴力口语”中,其中有4句颇能反映当今某些中学生的心态。请从中任选一句,再从(1)(2)两小题中任选一题,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
①我吃什么我知道,别给我夹。
②有事吗?没事,我挂电话了。
③说了你也不懂。
④叫你别收拾我房间,东西都找不到了。
(1)描述一个说这句话时的生活场景。(2)就这一现象发表你的看法。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①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②公曰:“訏谟定命。远猷辰告③。”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选自徐震愣著《世说新语校笺·文学第52》,中华书局1984年版)
【注】①《毛诗》:即《诗经》。②逼:谢安侄子谢玄的小名。“昔我”两句出自《诗经·采薇》。大意“想起我离家出征的时光,杨柳轻轻摆荡;如今我回到家乡啊,雪花漫天飘扬”。③“訏(xū)谟”句:出自《诗经·抑》,大意为“(身为臣子)一定要慎重谋划国家大计并及时宣告大政方针”。④雅人深致:雅人,品德高尚的人;深致,深远的意趣。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俄而雪骤( )
(2)未若柳絮因风起( )
(3)谢公因子弟集聚( )
(4)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毛诗》何句最佳?
15.谢氏家族以文学创作著称于世,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谢灵运、谢脁以及女诗人谢道韫等。甲文中补充交代“兄女”的身份有什么作用?
16.根据【甲】【乙】两文,说说谢安对子侄们有哪些期待。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7.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缀:连接,紧跟
B.目似瞑,意暇甚 意:打算
C.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似的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通道,这里是“从通道”
18.下面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友人惭,下车引之
C.恐前后受其敌 其人舍然大喜
D.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博学而笃志
19.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
B.作者运用动作描写与少量的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这一人物形象。
C.“惧”“投以骨”“复投之”等,刻画了屠户的机智与勇敢。
D.本文表现了人的智慧与力量,说明恶势力终将自取灭亡。
七、名著阅读
20.又行不多时,只听得滔滔浪响。八戒道:“罢了!来到尽头路了!”沙僧道:“是一股水挡住也。”唐僧道:“却怎生得渡?”八戒道:“等我试之,看深浅何如。”三藏道:“悟能,你休乱谈。水之浅深,如何试得?”八戒道:“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浅;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
选段表现了八戒怎样的性格特征?请你结合名著再举一例能表现八戒这一性格特征的例子。
参考答案:
1.(1)B
(2)A
(3)C
(4)A
2.(1)示例:2022粤澳“共读半小时”活动举行,“粤读通”2.0版上线
(2)示例:①2020年“拼书”增长最快的五个地区为新疆、西藏、上海、北京和青海。②2020年农村地区收货地址图书订单量和交易额增速超过乡村小学增速。③中心一线城市新青年周均阅读时长超过三四线城市新青年。④三四线城市新青年阅读时长增速超过中心一线城市,将成为新的阅读市场。
(3) 示例:给童年的鲁迅带来无限快乐和自由的地方 荒石园
(4)示例:法布尔对荒石园中的动物像人一样细心地观察、精心地描绘,昆虫的世界是真实生动的,折射出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昆虫还是人,都要面对本能、习性、劳动、婚姻、繁衍和死亡等问题。《昆虫记》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以及对万物的赞美之情。
3.D 4.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之景,表达了诗人渴望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
5.①雀鸟们会在早晨提醒“我”新的一天开始。②“我”给雀鸟们喂小食。③麻雀啄食“我”的马齿苋。④鸽子和“我”对望。 6.家不是以是否买了房子,有了属于自己的产权的“家”,而是包容,是尊重,是乐观,是理解,是快乐,是温馨。 7.(1)示例:这种幽默效果不仅给予读者以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同时也让人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作者与雀鸟邻居之间的和谐关系。
(2)示例:反映出此时“我”吃惊、疑惑、兴奋的心理。 8.示例: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儿女,动物和人类一样拥有在地球上安定生活的权利,敬畏自然是人类正确的生存态度,人类亲近自然、与其他动物友好相处,是地球宜居环境存在的保证。我们每个人都有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不妄自尊大,不任意胡为,用心地去尊重生命的神圣和权威,是人类的最佳选择。(言之有理即可)
9.(1)“一直”是指时间上的持续,是一个频率副词,在文中指牧羊人坚持种树,表现出了牧羊人坚持不懈、甘于奉献的形象;(2)这个句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喻为“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牧羊人在谷底种的白桦树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表现出了作者对牧羊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10.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牧羊人种树是一件上天都无法完成的事情,体现出了牧羊人种植树的辛苦和不容易,更突出强调了牧羊人敢于改造自然的伟大,表达了作者对牧羊人坚持不懈品质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11.第⑤段到第⑥段之间;因为放到这里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从他人角度侧面强调牧羊人成就的伟大,官员朋友所说的“幸福之道”,也引发了我最后一次去拜访牧羊人,从而体会到下文所说的幸福之道。
12.示例:我选②,选第(1)题。那是秋天里一个清冷的周末,清晨,我还在酣睡,手机响了。我睁开惺忪的双眼,看到手机屏幕上晃动着爸爸的头像。“又是他,真麻烦。”我心里嘀咕了一句,将手机甩到一边。铃声响了一阵又一阵,我不耐烦地按下按键,那边传来熟悉的声音:“儿子!……”我没有让爸爸再说下去,随口就大喊一声:“有事吗?没事,我挂电话了。”“儿子!儿子……”爸爸终于没有再说下去。好一阵沉默,有点让我窒息。我听到那边传来一声沉重的叹息,如同秋风中颤抖的黄叶。高一住校我第一次感觉到离开爸妈独立生活的沉重。
13. 不久;一会儿 不如,不及 趁、乘 说 14.(1)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2)《诗经》里面哪一句最好? 15.作者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谢道韫才情的赞赏。 16.谢安希望子侄们经常谈论诗文,增长学识。
17.B 18.A 19.C
20.示例:表现了八戒粗中有细,富有生活智慧的性格特征。例如流沙河佯败诱沙僧(花果山智激美猴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