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基础试题(十)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却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pī雳( ) 震悚( ) móu害(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消灭”在文中的的意思是 。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不改变愿意改为反问句。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一二句写泰山绵延辽阔,以问答形式表现出惊叹仰慕之情。
B.诗歌三四句写泰山的近景,“割”字突出泰山神奇秀丽的形象。
C.诗歌五六句写远望所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鸟儿正返回巢中。
D.诗歌以“望”字统摄全篇,通篇却无一个“望”字,构思精巧。
3.诗歌结尾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
4.阅读课内文,回答问题。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①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②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五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③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④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⑤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⑥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⑦“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⑧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⑨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⑩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⑦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1)解释加点词语并用词语②造句。
①妇孺皆知:
②锋芒毕露:
造句:
(2)在选文中找出奥本海默和邓稼先成就方面的共同点以及性格和为人上截然不同的方面。写奥本海默的目的是什么?(注意语言的简练)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并说明在文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马的眼镜
莫 言
吴先生为我们讲课,应该是在1984年的冬季,前后讲了十几次。他穿着一件黑色呢大衣,戴一顶黑帽子,围一条很长的酱紫色的围巾。进教室后他脱下大衣解下围巾摘下帽子,露出头上凌乱的稀疏白发,目光扫过来,有点鹰隼的感觉。他目光炯炯,有两个明显的眼袋,声音洪亮,略有戏腔,一看就知道是讲台上的老将。因为找不到当年的听课笔记,不能准确罗列他讲过的内容。只记得他第一节讲杜甫的《兵车行》。杜诗一千多首,他先讲《兵车行》,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因为我们是军队作家班。这首诗他自然是烂熟于心,讲稿在桌,根本不动,竖行板书,行云流水——后来才知道他的书法也可称“家”的——他的课应该是非常精彩的,他为我们讲课显然也是十分用心的,但由于我们当时都发了疯似的摽劲儿写作,来听他讲课的人便日渐减少。最惨的一次,偌大的阶梯教室里,只有五个人。
这也太不像话了,好脾气的徐怀中主任也有些不高兴了。他召集开会,对我们提出了温和的批评并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一次吴先生的课,三十五名学员来了二十多位,怀中主任带着系里的参谋干事也坐在了台下。吴先生一进教室,炯炯的目光似乎有点湿,他说:“同学们,我并不是因为吃不上饭才来给你们讲课的!”这话说得很重,许多年后,怀中主任说:“听了吴先生的话,我真是感到无地自容!”吴先生的言外之意很多,其中自然有他原本并不想来给我们讲课,是徐怀中主任三顾茅庐才把他请来的意思。那一课大家都听得认真,老先生讲得自然也是情绪饱满,神采飞扬。
吴先生讲庄子《秋水》篇那一课,就是只来了五个人那一课。那天好像还下着雪——我愿意在我的回忆中有吴先生摘下帽子抽打身上的雪花的情景。我们的阶梯教室的门正对着长长的走廊,门是两扇关不严但声响很大的弹簧门。吴先生进来后,那门就在弹簧的作用下“哐当”一声关上了。我们的阶梯教室有一百多个座位,五个听课人分散开,确实很不好看。我记得阶梯教室南侧有门有窗,外面是礼堂前的很大一片空场。因为我坐在第七排最南边的座位上,侧面便可见到窗外的风景,那天下雪的印象多半由此而来。我记得我不好意思看吴先生的脸。
虽然只有五个人听讲,但吴先生那一课却讲得格外昂扬,好像他是赌着气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先生朗声诵读,抑扬顿挫,双目烁烁,扫射着台下我们五个可怜虫,使我们感到自己就是目光短浅不可以语于海的井蛙、不可以语于冰的夏虫,而他就是虽万川归之而不盈、尾闾泄之而不虚,却自以为很渺小的北海。
讲完了课,先生给我们深深鞠了一躬,收拾好讲稿,穿戴好衣帽,走了。随着弹簧门“咣当”一声巨响,我感到这老先生既可敬又可怜,而我自己,则是又可悲又可耻。
因为当时我们手头都没有庄子的书,系里的干事便让我将《秋水》《马蹄》这两篇文章及注解刻蜡纸油印,发给每人一份。刻蜡纸时我故意地将《马蹄》篇中“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中“月题”的注释刻成“马的眼镜”,其意大概是想借此引逗同学发笑吧,或者也是借此发泄让我刻版油印的不满。我没想到吴先生还会去看这油印的材料,但他看了。他在下一课讲完时说:“月题”,是马辔头上状如月牙、遮挡在马额头上的佩饰,不是马的眼镜。然后他又说——我感到他的目光盯着我说——“给马戴上眼镜,真是天才!”——我感到脸上发烧,也有点无地自容了。
毕业十几年后,有一次在北大西门外遇到了吴先生,他似乎老了许多,但目光依然锐利。我说:吴先生,我是军艺文学系毕业的莫言,我听过您的课。
他说:噢。
我说:我听您讲庄子的《秋水》《马蹄》,很受启发,写了一篇小说,题目叫《秋水》,写了一篇散文,题目叫《马蹄》。
他说:噢。
我说:我曾在刻蜡纸时,故意把“月题”解释成“马的眼镜”,这事您还记得吗?
此时,正有一少妇牵着一只小狗从旁边经过,那小狗身上穿着一件鲜艳的毛线衣。吴先生突然响亮地说:
“狗穿毛衣寻常事,马戴眼镜又何妨?”
(选自《文汇报》2017年3月16日,有删节)
5.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吴先生授课的特点。
6.我感到这老先生“既可敬又可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7.“我愿意在我的回忆中有吴先生摘下帽子抽打身上的雪花的情景”,为什么?
8.试分析两处画线句流露的不同情感。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节选自《活板》)
【乙】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①多编以竹简,其用缣②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③,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节选自《后汉书 蔡伦传》)
【注释】①书契:书籍文契。②缣(jiān):双丝的细绢。③造意:想办法。
9.根据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语。
方法 词句 解释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状语 火烧令坚 (1)
结合“和”字多音多义字的用法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
查阅字典:①善良的;②认为是好的;③友好;④善于,擅长。(《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帝善其能 (3) (填序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B.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C.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D.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2)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12.印刷术、造纸术同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请把甲文中印刷术的“活”的表现和乙文中“蔡侯纸”的优点介绍给同学。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本文作者是北宋哲学家 (人名)。
1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只 B.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
C.蔓不枝 蔓:藤蔓 D.宜乎众矣 宜:应当
15.文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16.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用“牡丹”从正面衬托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质。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句高度概括了莲的气质与品格。
C.“噫! 菊之爱……宜乎众矣”是作者用感叹的方式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
D.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主旨是“爱莲”即爱君子之德。
17.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莲”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概括喜爱的原因,来表达你的志趣和追求。
五、名著阅读
18.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作品或人物。
作品 作品文段
《(1) 》 两个船员,遵照尼摩船长的嘱咐,走上来帮助我们穿这些不透水的、沉甸甸的衣服;衣服是橡胶制成的,没有缝,可以承担强大的压力,不受损伤。
《儒林外史》 自此以后,时常有人传说,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征聘他(2) 出来做官。初时不在意,后来渐渐说的多了,他并未通知秦老,私自收拾,连夜逃往会稽山。
《红星照耀中国》 我和他(3) 谈话的时候,曾以深切的兴趣去研究他。因为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在中国也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那一种吸引力是羞赧、个性的魅力和领导的坚决彻底奇妙地混合而成的。他英文讲的虽不流利,却相当准确,据说他已有五年不讲英文了,这使我很惊讶。
《骆驼祥子》 (4) 性格大胆泼辣,是个办事的好手,有类似男人的爽快和利落。在和祥子的爱情纠葛中,一直处于主动地位,是个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的人。身上有许多旧社会恶俗,也是社会的牺牲品。
六、作文
19.曾有一个问题这样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最巧妙的回答是:“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成长为我的骨头和肉。阅读对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阅读能影响我们的思想,丰富我们的精神,请你结合自己阅读《海底两万里》的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 (1)霹 sǒnɡ 谋 (3)消失 (2)却有 确有 (4)又怎能不使我发生新的敬意。
2.B 3.写诗人决心有朝一日终要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会当”,终当,终要,表现出登临泰山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表现出青年诗人远大的志向(广阔的胸怀),体现了诗人乐观自信(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4.(1)①小孩 ②完全显露
做人不可以锋芒毕露,肆意的张扬,只会给自己招来无谓的伤害。
(2)共同点:都是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
不同点: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通过对比来反衬邓稼先的性格与品格。
(3)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邓稼先正是汲取了这些最优秀的部分,变成自己的气质品格;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邓稼先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因此他是最理想的党员。作用:赞扬评价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质。
5.有针对性,学识广博;声音洪亮,板书漂亮;情绪饱满,神采飞扬。 6.老先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因而可敬;听课的学生逐渐减少、知识不受尊重,因而可怜。 7.突出先生的敬业认真;渲染了环境的清冷空旷;照应下文我的羞愧尴尬。 8.第一处:对我治学不严肃、游戏学术的嘲讽;
第二处:对世事颠倒的戏谑与宽容,见怪不怪的无可奈何。
9. 用火 混合 ② 10.B 11.(1)松脂和蜡等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的木板按压版面,于是(排在铁板上的)字印平得像磨刀石。
(2)从此没有不(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人都称它为“蔡侯纸”。 12.【示例】印刷术的“活”的表现: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密布字印”说明排版是活的。“蔡侯纸”的优点:造价低廉,取材便捷(方便实用)。
13.周敦颐 14.C 15.爱菊,脱俗避世;爱莲,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爱牡丹,追求荣华富贵。 16.A 17.示例:我喜欢红杜鹃,因为它似火焰而盛开,恰如无私无畏的英雄。
18. 海底两万里 王冕 周恩来 虎妞
19.示例:读了《海底两万里》之后,深刻体会到了尼摩对祖国、亲人的爱和对敌人的仇恨令人动容。虽然他性格暴躁、仇恨有点过激。他潜入海底,但时刻思念自己的祖国和亲人,援助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读了《海底两万里》之后,我们认识了一个同情弱者、支持正义的船长,读懂了凡尔纳写这部小说的意图是反对殖民压迫。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为了人身的自由和幸福,敢于反抗、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