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世上没有傻问题
1.主题解说
这是一篇思想深刻的议论文。作者运用散文化的语言,表明世界上没有傻问题,孩子们怕提傻问题是成年人造成的,成年人应该鼓励孩子们提问,并教会他们思考。
2.重点突破
“傻问题”为何不傻?应如何对待这些“傻问题”?
提示:“傻问题”是爱动脑筋、好奇的孩子提出的,表明他们了解世界的渴望;这些“傻问题”能引起思考,有洞察力;很多是科学领域的深奥问题,有些尚未得到解决。
对待这些“傻问题”时要: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知;鼓励孩子查阅资料;提供进行思考的工具。
3.难点攻克
课文的标题是“世上没有傻问题”,作者是针对哪一现象而提出这一话题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是针对高中生不喜欢提问题,怕提出所谓的“傻问题”这一现象提出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成年人对儿童好奇心的伤害;还有其他原因,包括同学们不许某位同学杰出,学生的短期满足心理,社会对于知识的回报不够,对学生的期望值太低,对努力学习缺少激励,把潜心读书的学生贬为“书呆子”,这些问题都反映了教育的弊端。
4.结构图解
论点:世上没有傻问题
论证 孩子渴望理解世界(正面)
成人讨厌提出问题(反面)
结论:鼓励孩子提问教会孩子思考
5.拓展延伸
关于“好奇是财富”的名人名言
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莱辛
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爱因斯坦
儿童的天真和老人的理智是两个季节所结的果实。——布莱尔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倒流(dào) 极限(xiàn) 怀疑(yí) 榜样(bǎng)
B.猜测(cè) 贬低(biān) 承认(chéng) 脆弱(cuì)
C.深奥(ào) 光谱(bǔ) 尝试(cháng) 乏味(fá)
D.渴望(kě) 即使(jì) 仍有(réng) 绿色(lǜ)
2.选择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 )
A.花费 喜悦 理智 答案 B.甚至 判断 实在 关键
C.脑筋 杰出 灌输 渴望 D.洞察 脚趾 鼓厉 事实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他们很好奇,爱动脑筋,引起思考的、有洞察力的问题______。
(2)有许多更好的回应可以不使孩子觉得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问深奥的问题是一个大错误。_______我们对答案有想法,我们可以试着解释。_______是一次不完全的尝试也会起到消除疑虑和鼓励的作用。
(3)他们需要得到_______、_______和鼓励。
A.夸夸其谈 如果/即使 呵护/照顾
B.滔滔不绝 不仅/而且 照顾/呵护
C.夸夸其谈 不仅/而且 呵护/照顾
D.滔滔不绝 如果/即使 照顾/呵护
4. (哈尔滨中考)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安倍政府对历史的严重歪曲,使日本和东亚各国的关系不断恶化。
B.只要你悉心品读汉字,认读汉字,就会发现它的神奇之处。
C.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D.心理学家认为,让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
5. 高中生不喜欢提出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6. 为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决定开展以“历练·感悟·超越”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1)下面是某同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收集到的一幅图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并说明其寓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
内容:
寓意:
(2)调查中同学们收集到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一个故事:一位美国老师为了检测学生对“孔融让梨”典故的理解,挨个向五名八九岁的孩子问同样的问题:假如你是孔融,会不会主动让梨 四个孩子都说“不让”,各有各的理由。只一个女孩轻轻点了点头,说:“我不爱吃梨,我哥哥爱吃,管它大的小的,他都拿去吃好了,我不在乎。”虽然所有孩子的答案都“离题”了,不符合“标准答案”,但老师都给他们一句“很好的尝试”的赞许。这位老师给学生赞许的做法,你是赞同还是反对 请说明理由。
二、类文阅读
换个角度看问题
①一家儿童玩具店购进许多新奇 ( http: / / www.21cnjy.com )玩具,把它们很讲究地摆放在柜台里。出乎意料的是,儿童们来到商店却全然不顾,选择去附近其他玩具店买。后来老板发现了问题:原来,大人容易看到的地方,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死角。于是,店老板一面用膝盖在地板上行走、观测,一面按照小孩子的视线高度,把玩具重新摆放一遍。而后,这家儿童玩具店的生意便空前兴隆起来。
②由此可见,观察事物的角度,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同是这座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诗);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
③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可是,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却经常看到,有些同志坚持 甲 思维,考虑问题往往局限在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上,一条道跑到黑,钻牛角尖,闯死胡同,而不愿多想几种可能性,多开辟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以前发生过的为了发展粮食生产而毁林开荒、拦海造田的失误,就同这种直线式思维有关系。有些同志坚持 乙 思维,头脑僵化,习惯于用过去的教条解释现实,在已知的旧路上徘徊。比如,一谈到防治害虫,人们便习惯地想到种类繁多、浓度不断加大的化学农药。实际上,如果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发现治虫是可以不用农药的。有些植物本身具有毒杀作用,而且为某些害虫所爱吃;有些植物的根、茎、叶、花含有挥发油、生物碱等化学物质,害虫对它们避而远之。如果我们在农作物区选择适当的农业生态体系,利用某些植物的毒杀、忌避作用,不施农药,同样可以防治害虫。
④作战有正攻、反攻和绕到敌人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或侧面进攻的迂回战术;思维科学中也有反向思考、侧面思考、多向思考等形式。在中国古代,孙膑以减灶擒庞涓,而虞诩却以增灶破羌兵,因时因地制宜,变换战略战术,这是克敌制胜之道。思维活动也是如此,一个方向受阻了,不妨换个角度作逆向思考。《丝路花雨》中英娘反弹琵琶的舞姿,日常生活中推推不成拉拉看的俗语,对我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思考,都有直接的启示。
⑤从相反的事物有同一性、既对立又统一这个前提出发,明确思维的多向性,这是开阔思路,克服直线式、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开头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8.请仔细阅读第③段,根据上下文,在第③段的两个空白处分别填上相应的词语。
甲 乙
请指出本文②③④三段的论证方法。
10.本文启示我们在求知的时候要运用创造性思维,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调动你的知识积累,试举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事例。
【参考答案】
1.A(解析:B项“贬”应读biǎn;C项“谱”应读pǔ;D项“即”应读jí。)
2.D(解析:“鼓厉”应为“鼓励”。)
3.D
4.C (解析:A项缺主语,删掉“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或“使”;B项语序不当,将“认读汉字”和“品读汉字”交换位置;D项搭配不当,将“培养”改为“提高”。)
5. ①高中生自身原因。他们记住了“事实”,即基本概念、术语及相关知识,但总的来说,好奇心、怀疑精神、探究精神却已经离开了他们。②心理原因。过于重视别人的看法,害怕被贬为“傻子”“小丑”“书呆子”。③社会原因。许多成年人讨厌孩子提出科学问题,打击和挫伤了孩子的好奇、怀疑、探究精神。
6.(1) 内容:一个孩子坐在树下看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的父亲爬到树上,接过母亲递来的苹果,一个接一个向孩子头上砸下去,心想:“不信把儿子砸不成牛顿第二!”
寓意:望子成龙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一味强求只会害了孩子。
(2) 示例一:我赞同,因为这位老师鼓励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独立思考,真诚表达(说真心话)。示例二:我反对,我认为这位老师应该通过孔融让梨的故事教给学生谦让的美德。
7.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 用一个事例引出论题
8.直线(式) 习惯(性)
9.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10.示例一:有家旅馆,住客乘电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下楼,抱怨速度太慢,老板愁于重新设计安装花销巨大,接受了心理学家的建议,在电梯室里装上几面镜子,住客走进电梯室之后,都要对镜整装、梳理一番,这样,不但不嫌速度慢,反而觉得电梯太快了。示例二:大人切苹果一直习惯于纵切,而孩子却通过横切发现苹果里藏着一颗漂亮的五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