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案(共2课时,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案(共2课时,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2 08:31:37

内容文字预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第一课时 教案
一、课标要求
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古今优秀诗歌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运用默读与朗读的方法学习诗歌,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通过解读诗歌中出现的大量意象,分析诗人的情感脉络,体会诗人深沉真挚的爱国情感。
3.朗读诗歌,了解“朦胧诗”的特色。探究诗歌意象,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体悟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表达方式,促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4.体会诗人情感,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我”与祖国血肉相连、生死相依的关系,激发爱国之情,促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三、重点、难点
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大量意象,分析诗人的情感脉络,体会诗人深沉真挚的爱国情感。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我”与祖国血肉相连、生死相依的关系,激发爱国之情,促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及技术应用 学生活动 及技术应用 设计 意图
课堂导入 欣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初步体会我和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教师播放视频,提问:这首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怎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问题。 预设:“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体现了“我”与祖国密不可分的关系,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与热爱。 同主题歌曲导入,引导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过渡:这首歌的歌词语言直白,非常明确地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将要学习的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却不同,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教师展示材料: 介绍作者舒婷的相关知识。 通过了解作者和诗歌的创作背景等,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诗的基本内涵;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获得阅读的原初感受。
2.创作背景 教师出示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创作背景。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热情化作诗歌对祖国新兴进行讴歌.
3.文体知识 教师出示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朦胧诗。 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种诗歌流派,追求个性,寻找自我,呼唤人性的回归和真善美,具有强烈的启蒙精神、批判思想和时代意识,是一种新的诗歌表达方式和美学追求。
4.初读感知 (1)听读课文 ①播放课文朗读,听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注意节奏和重音。 ②朗读检测,请一到两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从字音、节奏等方面进行评价。 (2)情境诵读 教师播放《祖国啊,我亲爱的租国》情境课文(诵读版),入情入境,带领学生诵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把握本诗感情基调及语言节奏。 教师点拨:诗歌的感情基调从沉重悲怆到高亢激昂;语言节奏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 (1)学生听读课文,正音并注意节奏和重音。 (2)学生观看情境课文,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文内容,了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一:探究诗歌意象+梳理情感脉络。 探究意象,体会诗歌艺术的魅力,促进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受诗人的爱国热情,促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教师点拨探究方法: (1)默读诗歌,找出意象,结合意象的修饰词及补充资料,分析意象的表达效果。 (2)结合意象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梳理全诗的感情脉络。 (3)小组讨论交流,形成结论。 (4)派代表发言,全班一起讨论、总结。 教师出示探究范例,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第一小节。 全班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总结。 学生先跟着探究范例学习诗歌第一小节,再根据探究方法分析诗歌其他小节,最后在全班展开交流。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意象,加深对诗人情感的理解,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概括总结: (1)意象的表达效果。 诗歌因意象丰富而感情深厚,并具有多义性和启示性。→无象无以寓情,无情无以为诗。 (2)主要内容+情感脉络。 主要内容:讲述了祖国艰难的历史,赞美祖国正在蓬勃发展的现在,表达为祖国“富饶”“荣光”“自由”的未来而努力的决心。 情感脉络:沉痛——深深的悲怆——激动、欢欣——亢奋、激越。
问题探究二:明确抒情主体+了解“我”与祖国的关系。 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我”与祖国血肉相连、生死相依的关系,激发爱国之情,促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教师点拨探究方法: (1)读这首诗要注意把握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默读诗歌,想一想诗中的“我”仅仅指诗人自己吗? (2)结合“我”的含义,思考“我”与祖国的关系。 (3)小组讨论交流,形成结论。 (4)派代表发言,全班一起讨论、总结。 全班交流总结时,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总结。 学生根据探究方法先进行思考,再在小组内展开交流,最后全班一起总结。 引导学生探究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有助于深度理解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概括总结:这个“我”不仅仅是指诗人自己,也代表那些和祖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大家一起从苦难中走过,面对新的历史机遇,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承担起重任。“我”的形象,熔铸在祖国这一大形象中。“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既是祖国机体的一部分,也是伟大祖国形象的代表。
拓展延伸 观看视频,感受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激发爱国热情,促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教师播放视频,引导: 舒婷的这首诗诠释了对祖国炽烈的爱,更体现了“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坚定信念。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人在用实际行动传递着这一信念,观看视频,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观看视频,说说感受。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扩展视野。
六、课堂小结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七、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仿照第一节,创造一组意象,运用“我是你……”的句式,写一节诗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课后作业
(1)诵读并尝试背诵诗歌。
(2)查找其他朦胧诗,阅读并感受其特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第二课时 教案
一、课标要求
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古今优秀诗歌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
二、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的语言形式,概括诗人为抒发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感而使用的艺术手法。
2.构建现代诗歌阅读策略。
3.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其精妙之处,体悟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表达方式,促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4.体会诗人深沉的爱国热情,及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促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三、重点、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形式,概括诗人为抒发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感而使用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及技术应用 学生活动 及技术应用 设计 意图
课堂导入 欣赏视频,了解祖国典型的文化符号。 教师播放视频,提问:本诗意象丰富,在我们心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象。说到中国印象,一提到祖国,你会想起什么?观看视频说一说吧! 或教师提问,直接让学生说说中国印象。(两种导入二选一) 学生回答问题。 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接下来的学习任务。
点拨:这些都是我们伟大祖国典型的文化符号。所以一提到祖国,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这些。但是诗人舒婷却不一样,在这首诗中,舒婷直面祖国灾难深重的古老历史及其严峻的现实,选取大量新鲜活泼、意义隽永的意象,以蒙太奇的方式剪辑组合成一幅幅流动凝重的画面,配之以舒缓深沉的节奏,唱出实实在在的对祖国的款款深情。
过渡:诗人的爱国情感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我们通过品味诗歌言语形式来体会吧!
问题探究 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其精妙之处,体悟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表达方式,促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问题探究一:微观——词语运用和句式选择 体会祖国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感受诗人的爱国热情,促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教师点拨探究方法: (1)跳读诗歌,发现并分享诗中富有意味的词语,体会精妙之处及诗人情感,小组内交流感悟。 (2)将第四节诗中的句式“我是你的……”,改成“我爱你的……”,小组内朗读改后诗节,分享感受。 (3)全班交流,分享阅读成果。 全班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总结。 (1)品词语运用 ①富于动态美感的词语,如“纺”“蜗行”“勒进”等。 点拨:写出了祖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依然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表达了诗人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 ②具有色彩美感的词语,如“熏黑”“雪白”“绯红”。 点拨:分别对矿灯、起跑线、黎明的色彩进行了如实描摹,也有间接暗示的意味。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感情的深沉真挚。 (2)品句式选择 引导:将第四节诗中的句式“我是你的……”,改成“我爱你的……”,朗读并谈谈你的感受。 点拨:原句式 “我”是祖国的,“我”和祖国熔铸在一起,表达了“我”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情感。 学生先根据探究方法进行思考研讨,再在全班展开交流。 从细节到整体,引导学生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意象密度、语言密度、全诗构思和诗行建构入手,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赏析诗歌的能力。加深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问题探究二:中观——意象密度和语言密度 感受诗人的爱国深情,促进对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教师点拨探究方法: (1)统计每节诗的意象数,填写表格。组内讨论整首诗意象的疏密安排及其表达效果。 (2)根据资料,跳读诗歌,发现讲求语言密度的诗句,小组内讨论分析其意蕴。 (3)全班交流,分享阅读成果。 全班交流总结时,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总结。 (1)品意象密度 点拨:一、三两节意象密集,二、四两节意象稀疏,这种疏密安排,既调控了诗人情感的宣泄,又使诗歌呈现一种波动节奏。第一节意象密度高,这些意象内涵涉及农业、工业、交通业的衰败与落后,凸显了诗人对祖国关注的全面,体现了对祖国感情的深沉;第三节意象密度更高,用八个壮阔、新颖的意象描绘祖国新生,一个欣喜、激越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体现了诗人对祖国感情的深厚真挚。 (2)品语言密度 ①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时间概念,照应着祖国的过去和现在。 情绪概念,表明了自己由痛苦到激越欣喜的心迹。 写出了人生体验的精华,在迷惘时不要惊慌,深思自己能为别人、为社会奉献什么,之后付诸实践,这是拥有正能量人生美好状态的正确路径。 ②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涵盖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政治清明,中间蕴含作者愿景,希望自己全力以赴建设的祖国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有着政治文明、社会法治、人民平等、自由的国家。 学生先根据探究方法进行思考研讨,再在全班展开交流。
问题探究三:宏观——全诗构思和诗行建构 教师点拨探究方法: (1)默读诗歌,小组内就全诗的写作形式展开讨论,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2)根据诗行建构资料,思考本诗四个诗节的关系,品析诗行设置的意味。 (3)全班交流,分享阅读成果。 全班交流总结时,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总结。 (1)品全诗构思。 点拨:全诗构思巧妙,以“我”向“你”(祖国)倾诉的独特形式展开。 更利于表达“我”的痛苦、悲怆、欣喜以及自己献身祖国的热情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更能体现“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更能营造浓烈氛围。这种写作形式,让读者更真切地体会到诗人爱国情感的深沉真挚。 (2)品诗行建构。 ①分析本诗四个诗节的关系。 点拨:第一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第三节写祖国的现在,第四节写“我”的宣言。第一和第三节偏于写实,第二和第四节分别是在第一和第三节的基础上抒情。如此用心安排四节诗,既有助于诗人表达深沉的爱国热情,也规避了标语口号式的空洞抒情。 ②品析本诗诗行设置的意味。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点拨:明明是一句话,却分成两行。分列两行,视觉产生分层,强调美好愿望与现实的落差,突出悲哀,突出保留痛苦的希望之可贵,突出诗人爱国热情的深沉真挚。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沉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点拨:两句诗分成六行表达。第一句诗分三行,第一行强调祖国极度孱弱,第二行强调“喂养”,即养育,整句诗强调了贫穷祖国倾力养育了“我”;第二句诗也分三行,第一行突出“血肉之躯”,强调“我”全力以赴奉献、回报祖国,第二行强调“取得”,整句诗强调“我”能全力以赴回报祖国而无比欣慰。两句诗分列六行,强调了“我”和祖国之间生死相依,血肉相连。 学生先根据探究方法进行思考研讨,再在全班展开交流。
拓展延伸 拓展方志敏相关事迹,形成为祖国而奋斗的思想意识。 激发爱国热情,促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教师播放视频,引导: 从十年浩劫中走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舒婷更能体会到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无论哪个时代,总有人为了祖国在不断奋斗着,观看视频,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观看视频,说说感受。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扩展视野。
六、课堂小结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七、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结合课上所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课后作业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以“祖国”为话题写一首小诗或一篇短文,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