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
一、书写题(共13分)
1.根据拼音写字词。(9分)
拂xiǎo( )时分,hú dié( )还没睡醒,mà zhɑ( )还在梦乡,农民伯伯就开始劳作了。他们有的yún( )田,有的采摘sāng( )叶,有的拿水piáo( )给菜浇水,有的在gē cǎo( ),有的在chǎn dì( ),没有一个人在xián guàng( )。
2.读一读,用“”标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葬身(zāng zàng) 腮边(sāi sái)
玷污(zhān diàn) 秉性(bíng bǐng)
凉飕飕(sōu sóu) 撩乱(liāo liáo)
华侨(qiāo qiáo) 眷恋(juān juàn)
一、选择题(共8分)
1.下列诗句描写的对象和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是哪一项?( )
A.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D.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下列问句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干吗要回去呢?
B.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C.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
D.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3.祖父的园子是“我”的乐园, “我”在园子里的活动有( )。(多选)
A.栽花拔草 B.种菜铲地 C.追蜻蜓 D.捉绿蚂蚱
4.在作者的眼里,祖父的园子是( )的。(多选)
A.自由自在 B.生机勃勃 C.热闹喧哗 D.寂静萧条
二、古诗词赏析(共10分)
1.阅读赏析。
(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解释下列字词。(4分)
①耘田:
②绩麻:
③解:
④傍:
(2)“儿女各当家”在诗句中是指“ ”。(2分)
(3)作者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一个细节,想要表现的是( )。(2分)
A.小孩子模仿能力强 B.农村的小孩子没别的游戏玩
C.农村小孩子懂事、勤劳 D.当时是种植植物的好时节
(4)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判断题(共4分)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描绘出农民日夜辛苦劳作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
(2)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祖父的慈爱宽容,给了“我”心灵的自由,舒展了“我”的人生。( )
(3)《月是故乡明》中,作者以“月”为线索,回忆了故乡的童年生活,描绘了场院上数星星、坑边望月等美好画面。( )
(4)《梅花魂》叙述了外祖父爱国思乡的五件事情,表现了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深情。( )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共18分)
1.理解“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1)阅读“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知在题目“梅花魂”中,“魂”字的意思是 (填序号),所以,“梅花魂”是 的象征。
(2)“梅花魂”让我想到了 、 等人物,我想用描写梅花的诗(词)句“ , ”来赞美他们。
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 , ”写出了儿童“脱”晓冰和“穿”彩丝时的小心谨慎;“ , ”写出了儿童横卧牛背吹短笛的调皮和悠闲;“ , ”写出了儿童学大人种瓜的纯真可爱。
(2)季羡林先生认为“月是 明”,这表达了他对 之情。我国有许多表达这样情感的诗句,如:独在异乡为异客, ;再如:举头望明月, 。
(3)我们在感恩、回报母爱的时候,经常会想到唐代诗人孟郊的《 》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 。
六、语言及运用(共6分)
1.《稚子弄冰》描写了幼童在严寒的天气弄冰玩耍、自得其乐的场景。请你发挥想象,把这首诗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来吧!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写出诗句的意思)
七、句子赏析(共20分)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1)作者巧用叠词“ ”“ ”描绘了蜜蜂的可爱形态,表达了作者对蜜蜂的 之情。(3分)
(2)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蜜蜂比作“ ”,写出了蜜蜂可爱的姿态。(2分)
(3)多少年过去了,但蜜蜂的声音,蜜蜂的形态依然在作者心中那么清晰,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分)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1)句中“精神”的意思是( )。(2分)
A.表现出来的活力 B.英俊;相貌、身材好
C.活跃;有生气
(2)作者将 与 进行对比,突出了梅花 的精神。(3分)
(3)请你仿照这两句话的写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一种植物。(4分)
3.品读语句,完成练习。
(1)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 )”和“( )”两个词语生动地表现出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2分)
A.归去 B.横牛背 C.无腔 D.信口吹
(2)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2分)
这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强烈的 之情,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
(3)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①用“ ”画出描写作者想象的句子。(2分)
②大树和土墙不会自己发出声响,不会回应,但“我”认为它们会,说明在“我”眼中它们都是自己的好朋友,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我” 。(2分)
八、现代文阅读(共21分)
1.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父亲的童年生活
【材料一】居所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的民居形式,基本代表北方的居住形式。四合院是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在一起,成“口”字形结构,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对于孩子们来说,四合院最大的意义在于宽敞、方便,出门就是胡同,喊一声就会有众多小伙伴聚拢过来,不玩到天黑不回家。如果妈妈做好了晚饭,就只需要倚在门口,对着胡同叫一声:“回家吃饭——”
【材料二】生活条件
一台小小的电视,一块小小的奶糖都能让我们快乐很久。一到夏天,知了开始变得吵闹,大街上就会有推着木箱子沿街叫卖的小贩:“冰棍冰棍,好吃不贵,3分一个5分俩,一毛钱给你一大把!”
【材料三】游戏
课间十分钟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跳皮筋、玩沙包、老鹰抓小鸡、跳房子、捉迷藏、抽陀螺、推圈……虽然只有十分钟,但是感觉挺漫长快乐的。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9分)
①四合院,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宽敞、方便,且容易呼朋引伴。( )
②父亲那个年代,一台小小的电视就能让孩子们快乐很久,因为他们不知道上网的快乐。( )
③结合材料和当今生活,我感受到了中国的经济和科技都在迅猛发展。( )
(2)看图,结合材料三的内容,你能写出下面这些游戏的名称吗?(4分)
(3)父亲的童年,一块奶糖就能快乐很久。在你的童年中,什么能让你快乐很久?试着写出两样。
(4分)
(4)结合三则材料,你觉得父亲的童年生活中什么地方是最有趣的?
(4分)
参考答案
一
1.【答案】晓;蝴蝶;蚂蚱;耘;桑;瓢;割草;铲地;闲逛
2.【答案】zàng sāi
diàn bǐng
sōu liáo
qiáo juàn
二
1.【答案】C
2.【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对问句的考查。小学阶段的问句包括疑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在本题中,A是需要回答的,答案是回去的原因,这是一个疑问句。B、C和D都是不需要回答的,答案都蕴含在问句里,因此这三个问句是反问句。答案是A。
13.【答案】(1)A;B;C;D (2)A;B
三
3.【答案】(1)①在田间除草。;②把麻搓成线。;③理解,懂得。;④靠近。
(2)昼出耘田夜绩麻(3)C
(4)流露出作者对勤劳的农村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四
5.【答案】(1)错
(2)对
(3)对
(4)对
五
6.【答案】(1)③;中华民族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
(2)示例:毛泽东;文天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7.【答案】(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故乡;故乡的思念;每逢佳节倍思亲;低头思故乡
(3)游子吟;报得三春晖
六
9.【答案】示例:三九严寒,天寒地冻。 天刚蒙蒙亮,淘气的孩子便急不可耐地跑到室外,伸出白嫩的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取出盆中的冰疙瘩。它圆溜溜的,亮晶晶的。孩子用五彩丝线把它穿起来,提着当钲敲。那声音清脆悦耳,飘出小院,穿过树林,打破了冬天清晨乡村的宁静。他越敲越用力,越敲越起劲。“啪啦”,突然传来一声脆响,原来是冰疙瘩掉在地上摔碎了。孩子提起那一小撮五彩线,一脸茫然,一脸沮丧……
10.【答案】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地吹奏。
七
1.【答案】(1)胖乎乎;圆滚滚;喜爱
(2)小毛球
(3)体会到作者对园子的记忆十分清晰,可以看出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
2.【答案】(1)C
(2)梅花;其他花;不怕困难,不畏严寒
(3)示例:寒冬来临,其他花草早早收起了繁华,只有青松,仍然在寒冬中挺立。
3.【答案】(1)B;D
(2)思乡
(3)①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 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②对园子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
八
1.【答案】(1);;
(2)老鹰抓小鸡;捉迷藏;跳房子;抽陀螺
(3)示例:得到了心仪已久的玩具;爸爸妈妈带我去旅行。
(4)示例:我觉得父亲童年时玩的游戏是最有趣的,这些游戏既不伤害眼睛又能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小伙伴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