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大实验中学 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师大实验中学 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9-19 20:2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云南师大实验中学 黄 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常见的碱:NaOH和Ca(OH)2的俗名、主要性质与用途;了解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碱性溶液;认识碱的腐蚀性。
了解碱性物质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NaOH和Ca(OH)2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NaOH和Ca(OH)2用途的介绍,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联系生活的理念。
通过对NaOH和Ca(OH)2的对比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同一类物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碱的介绍,让学生感悟“碱”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类化合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
根据“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让学生体会碱的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化学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常见的两种碱NaOH和Ca(OH)2性质的探究学习。
2、难点:NaOH和Ca(OH)2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三、教法与学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观察法、对比归纳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视频资料、图片资料、叶脉书签、学案
六、实验准备
药品:NaOH固体及溶液、Ca(OH)2固体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蒸馏水、CO2气体、稀盐酸、稀硫酸。
仪器:点滴板、表面皿、镊子、胶头滴管、试管、烧杯、集气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改进装置、溶液导电性测定实验装置。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生活情景引课 引入:在生活中,说起“酸”,我们自然就会想到“碱”。“酸和碱”这一对既矛盾又时常伴随在我们身边的物质,我们了解多少呢?讲述:弱碱性水、长寿村的故事过渡:那什么是碱?哪些物质是碱性的呢?我们今天先来认识生活中众多碱性物质中的两种——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板书: 常见的碱 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倾听 观看投影 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次相识:认识NaOH和Ca(OH)2的俗名、腐蚀性、物理性质及用途 过渡:初次相识,我们先来认识下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及俗名吧。提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式怎么书写呢?追问:二者的俗名如何称呼呢?强调:从氢氧化钠的俗名,我们可以感知该物质的腐蚀性是很强的,使用时要特别小心。提问: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 过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具有强碱性的物质,下面就由老师来操作,带领大家再详细地认识下这二位吧!演示实验1:①取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于表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皿上,并放置在空气中观察;②取等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于试管中,加入等量水溶解,并请学生触摸试管外壁。讲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用途投影:展示二者用途的图片过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生活中的用途如此广泛,那么如何才能制得呢?讲解:氢氧化钠可以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得;氢氧化钙可以通过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投影: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讲解:生石灰与水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即热饭盒、干燥剂。板书:1、俗名;2、物理性质;3、用途 记录在学案回答:NaOH、Ca(OH)2回答:苛性钠、烧碱、火碱;熟石灰、消石灰。回答: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硼酸溶液!观察、记录思考、感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生活中都有哪些重要用途? 观看视频 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易及难地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学以致用。
3、进一步了解:学习NaOH和Ca(OH)2的化学性质: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②与CO2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过渡: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氢氧化钠和氢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钙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有同学可能会质疑,我们认识了它们的固体,但是它们的溶液都为无色,如何才能区分呢?引导:前面我们学习过鉴别酸性或碱性的溶液,可以使用酸碱指示剂,因为它们遇到酸性或碱性的溶液会变色,我们先来回顾下。投影:石蕊酸红碱蓝,酚酞酸无碱红。演示实验2: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到蒸馏水及NaOH溶液中;无色酚酞溶液滴加到NaOH溶液中。引导:学生描述溶液颜色的变化。强调:使用滴管时的规范操作、滴加液体药品的顺序。提问:使用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能区分出NaOH溶液和Ca(OH)2溶液吗?过渡:NaOH溶液和Ca(OH)2溶液还能和生活中的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引导:①写出澄清石灰水与CO2反应的化学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式;②仿照上述反应,写出NaOH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学生设计实验,通过明显的现象证明NaOH溶液与CO2发生了反应。演示实验3:NaOH溶液与CO2气体的反应及改进实验。提问:使用CO2能区分出NaOH溶液和Ca(OH)2溶液吗?提示:SO2和SO3也能和NaOH溶液反应板书:二、碱的化学性质 1、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2、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观察学生实验:分别向NaOH溶液和Ca(OH)2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判断回答 回忆 书写 活跃思维 动手演示判断回答课后思考完成学案 突出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碱的化学性质。用引起学生思维的方式突破难点:NaOH和Ca(OH)2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既学习了两种碱的性质;又顺理成章地解决了区分两种碱溶液的问题,学以致用。
4、深入探究:NaOH和Ca(OH)2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 演示实验4:溶液导电性实验讲解:蒸馏水不导电,是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由分子构成,几乎不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带电的微粒;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四种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成了一个个能够自由移动的带有电荷的离子。投影:HCl → H++Cl- H2SO4→ H++SO42- NaOH →Na+ + OH- Ca(OH)2→Ca2++ OH-小结: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碱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观察倾听记录思考 利用实验和微观示意图,以及对酸和碱溶液中存在离子的剖析,突破难点:让学生更进一层理解酸和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从微观构成上认识酸和碱。
5、学法指导:归纳学习一类物质的方法 投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知识归纳 强调:以前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一种物质一种物质单一地学习。从本单元开始,我们要学会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学习一类物质的性质。虽然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两种碱的部分性质,但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学习有关碱更多的性质;并且要学会用对比归纳、触类旁通的方法,掌握碱这一类物质的通性。展示:叶脉书签。介绍: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 完成学案思考交流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关注 引导学生找出本单元学习较以往的不同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找出学习的规律,体验学习的乐趣。利用碱的腐蚀性自制叶脉书签,从化学走向生活。
七、布置作业: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八、板书设计:常见的碱
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1、俗名 2、物理性质 3、用途
二、碱的化学性质
1、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2、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九、课前反思:
由于学生没有前面知识的铺垫,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不带着畏难情绪学习,是本节课设计的难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