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市二中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氯化钠--说课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宜宾市二中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氯化钠--说课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9-19 20:3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氯化钠》说课稿
四川宜宾市二中 金 磊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氯化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课题一,第一课时。
无机化合物最后一站——盐的开篇,培养学生运用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学习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无机盐。
内容主要包括氯化钠的用途、来源、生产原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粗盐的提纯。从知识结构上讲,学生应该联系生活,了解氯化钠的用途、来源,而氯化钠的生产原理在溶液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比较熟悉,所以难度不大;从能力培养来说,学生应该学习使用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实验操作对混合物粗盐进行提纯,在实验探究中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资料收集和生活实践,认识氯化钠的用途、来源、生产原理。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粗盐提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体会生活处处有化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学习化学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氯化钠的用途,粗盐提纯的探究。
二、 说学情与学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的经验、对教材的阅读和资料收集,归纳出氯化钠的用途和弊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②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粗盐的提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以致用的分析能力。
③合作学习:通过分组搜集资料和分组实验,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三、说教法
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要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结合本节课特点,我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①问题引导法:课堂教学中始终以素材中呈现出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归纳、探究。
②实验探究法:在实验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③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视频素材、图片,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说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准备,调查研究 提前安排学生预习,以“食盐的妙用”为题,分组查阅资料,以电子文档、图片形式收集,在教室内专栏展示,教师认真评比 利用自己拥有的资源,如教材、报刊、网络、电视等收集关于氯化钠用途的资料,分小组汇总、归纳,展示交流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协作学习,锻炼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4分钟) (播放视频)播放视频,用字幕突出重要情节——游击队缺盐、潘冬子冒死送盐、机智带盐上山、煮盐水,引发学生思考 观看,联想,议论纷纷。可能产生思考:1、为什么会缺盐?是不是资源困乏?2、为什么送盐?重要性?3、为何盐中加水?4、如果是我,我能不能运用知识成功送盐上山?………… 精心整理视频素材,充分挖掘素材的功能,用革命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视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问题作为本课的教学主线。培养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发现并探究化学问题的意识。
三、课堂交流,提炼归纳(氯化钠用途,了解来源及生产原理)(12分钟) 以问题引出氯化钠用途、来源、生产原理。1、(创设问题)潘冬子为何要冒死送盐?这里的盐是什么? 有什么重要作用?教师评价学生分组收集资料的情况,评出好的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予表扬,并鼓励其他组在后面的活动中努力表现,让学生感知学习的快乐和满足。展示部分学生收集的资料并加以补充和归纳。(展示课件及板书)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做相关补充,丰富学生的知识。板书:一、氯化钠的用途1、维持正常生理活动2、工业、农业、医疗、生活上的应用3、融雪剂(降低冰点)弊端和隐患:过量食用引起高血压 融雪剂带来的环境问题 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中毒……(提问回顾旧知)盐和食盐有什么区别?2、(创设问题)缺盐是因为资源匮乏吗?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观看课件图片,认识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存在。(展示课件及板书)板书:二、氯化钠的来源丰富3、(创设问题)丰富的氯化钠资源怎样获取? 潘冬子煮盐水给你什么启发? 回答:送的是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观看,思考,回答,师生交流,解除疑惑。思考,回忆,阅读,欣赏 很容易想到:蒸发结晶 通过分组展示,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得到肯定,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完善学生自学归纳中的不足。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使学生意识到正确区分 “盐和食盐”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用问题引导,自然过渡。通过氯化钠资源的图片欣赏,使学生感受物质世界的奇妙,感受化学之美。
四、实验探究,提纯粗盐(20分钟) 1、(创设问题)通过海水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蒸发结晶所得的粗盐是不是就能直接食用了呢?怎么得到比较纯的盐呢?我们曾经学过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那么如何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引导)潘冬子盐加水、煮盐水起到什么作用?给你什么启发?希望同学们能比潘冬子做得更好哦!2、(展示课件)根据溶解、过滤、蒸发的图片,强调操作时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烫伤。板书:三、粗盐提纯的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3、(分组实验)提供粗食盐水及相关仪器,安排学生分组实验,完成“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和蒸发两项操作,比比哪组得到的食盐又多又好。教师发现典型,及时评价;根据问题,及时指导4、点评实验中的问题 思考,得出:盐加水——溶解煮盐水——蒸发结晶要分离不溶物需要——过滤观看,思考,明确各步骤所需仪器及操作要领。分组实验:分工协作,分步操作反思实验中的错误 用问题引导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和基本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学以致用的能力。用小英雄的精神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做课堂探究的小英雄。尽量避免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原则性错误培养团结协作和实验操作能力点评实验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并完善自身不足。
五、课后练习,课外拓展(3分钟) 1、课后练习:请围绕粗盐提纯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提纯的步骤是:溶解、 过滤、 、计算产率;(2)在前三个步骤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的含义是 ;(4)某实验小组通过正确的计算发现,所得实验结果对与该粗盐的实际含量对比,实验测得的结果比实际偏低,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2、布置课外拓展题:思考如何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 思考,讨论,抢答 复习巩固本节的重难点知识,同时由于课堂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的局限,学生不能亲手完成的实验内容,如称量、计算产率,安排在课堂练习中加以体会,使知识体系得以完善。课外拓展题的设置,为以后“除杂问题”作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
六、本课小结,赞扬激励(1分钟) 结束语:今天我们对氯化钠的用途、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生产原理和粗盐的提纯进行了全面的学习,我感受了大家饱满的学习热情,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去发现化学世界中更多的奥秘。 用赞扬和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使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和满足感,从而有更大的积极性去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除了多媒体课件展示外,还需在黑板上书写标题和罗列出本节的重点知识,以利于学生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氯化钠
一、氯化钠的用途
二、氯化钠的来源丰富
三、粗盐提纯的步骤
1、溶解 2、过滤 3、蒸发
五、说备课反思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组织、引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不但要“学会”知识,还要“会学”、“乐学”,使他们当仁不让的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