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以劳动者的工作地点与毕业院校是否在同一省份(自治区、直辖市)来衡量跨省就业情况,若二者不在同一省份,则为跨省就业。对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跨省就业情况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的跨省就业发生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下图为我国不同学历层次劳动者跨省就业发生率。完成下面小题。
1.东部地区劳动者跨省就业发生率最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东部地区经济发达 B.东部地区房价高
C.中西部地区污染重 D.劳动者学历层次低
2.图中显示跨省就业发生率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增加,
主要是高学历劳动者( )
A.在社会上受欢迎的程度高 B.对交通便利性的要求不高
C.在社会上易获得较高收入 D.对居住地的环境要求不高
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一般会持续数年之久。曾有研究预测,我国将在21世纪前15年内迎来最新的一次婴儿潮,但并没有出现。据最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2020年为1.4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最新一次婴儿潮没有出现,其原因最可能是( )
A.育龄妇女减少 B.生育观念转变 C.人口流动加快 D.人口老龄化加重
4.2021年我国人口增长特征短期内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劳动力短缺迅速加剧 B.就业岗位急剧减少 C.人地矛盾日趋尖锐 D.社会负担快速加重
常住人口指在某一地区经常居住的人,通常以是否持续居住半年以上为标准。户籍人口指户籍在某一地区的人。某市位于黄海之滨,南邻长江,常驻人口长期低于户籍人口。近年来,该市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经济高速发展。2021年常驻人口超过了户籍人口。下图为该市按户籍人口统计的1970--201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5-6小题。
5.1970-2019年,该市户籍人口总量的变化特点是( )
持续减少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持续增加
6.几年来,该市常驻人口逐渐增加并
超过户籍人口的原因是( )
工业企业增多,就业机会增加
B.生育政策调整,出生率提高
C.城市化率上升,老龄化加快
D.乡村振兴加快,务工人员回流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某省2020年人口总数为7461万人。据学者预测,该省人口规模即将达峰,之后到2030年将降至7437万人,下图示意该省2020年和2030年的人口金字塔,据此完成下面7-8小题。
7.2030年与2020年相比,该省人口结构呈现出( )
少儿人口占比增加 B.高龄人口在老年人口中的占比减少
C.老年人口占比减少 D.劳动力人口结构老化
8.面对该省未来人口结构问题,建议采取的积极
应对措施包括( )
A.放开生育、延迟退休、推进社会养老
B.适度生育、延迟退休、倡导健康养老
C.适度生育、提前退休、推进社会养老
D.放开生育、正常退休、倡导健康养老
新农村建设是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优化,最终达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标准。下图为我国某地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地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化前,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A.产业结构简单,居住区规模最大
B.以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为主
C.各功能区分化明显,界线明确
D.农业生产区规模最大,居住区点缀其间
10.该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调整后( )
①自然村落数量增加 ②土地利用率提高 ③空间布局得到优化 ④城乡差距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不同的城市功能区有不同的人类活动轨迹。有研究人员利用出租车上下车的时间分布特征来识别城市的主要功能区结构。下左图为利用该方法绘制的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右图中曲线示意在工作日和周末该城市某地出租车上下车数的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推测图中A功能区为( )
A.居住区 B.商业区 C.行政区 D.文化区
12.右图表示的地点可能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下图为我国某县级市不同时期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示意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3.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保护 B.地形地貌
C.开发成本 D.防灾安全
14.2015年后,该城市的建设用地( )
沿交通线蔓延式快速发展
B.以周边卫星城镇用地为主
C.以城市更新改造利用为主
D.以城市中心工业用地为主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图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模式I中乡村聚落迁移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环境敏感区域
B.增强功能区竞争力
C.促进劳动力就业
D.提高城镇化水平
16.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
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的模式是( )
I B.II C.III D.IV
第Ⅱ卷 综合题(共52分)
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共计52分。
17、堪察加半岛地处亚洲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半岛上密密麻麻分布着数百座火山,是世界上地震与火山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其中最高峰克柳切夫火山海拔超过4750米,也是整个亚欧大陆上最高大的活火山,而且喷发非常活跃。半岛上地热资源以及矿产资源丰富,各类资源的开发难度很大。当地人烟稀少,总人口只有30多万,其中半数以上人口集中在堪察加地方的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下图为堪察加半岛地形示意图。
(1)堪察加半岛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试分析其原因。
(8分)
(2)堪察加半岛上火山众多,简述火山对人口分布的有利
影响。(4分)
简述堪察加半岛人口多集中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
原因。(8分)
18.(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利亚依托帕拉诺阿湖而建,该市行政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和绿地等功能区布局合理,实现了人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相处。但该城市功能区分区严格,有人评价“好看不好用”。下图为巴西利亚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说出甲、乙分别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并说明乙功能
区布局的合理性。(8分)
简述帕拉诺阿湖作为城市生态功能区的环境效益。
(6分)
19.(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一中学研学小组发现,每当暴雨过后,校园道路常会出现积水的现象。该小组成员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校园积水的原因,经讨论研究后提出了构建该学校海绵校园的规划与设想,共谋该校绿色发展。下图为该中学校园道路积水实景图及海绵校园规划设计原理图。
请从下垫面的角度分析暴雨过后该中学校园道路积水的原因。(6分)
简述绿色屋顶对建设“海绵校园”和校园环境所起到的作用。(6分)
(3)有同学认为该研学小组设计的海绵校园规划不能彻底解决校园积水问题,请你结合水循环原理帮他说明理由。(6分)参考答案
ACBDC ADBDC ADBCA D
17.(1)纬度较高,气候严寒;半岛上多火山活动及地震,生存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对外吸引力不强;资源开发难度大;地理位置过于偏远。(8分)
(2)火山多,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火山土肥力较高,利于农业生产等。(4分)
(3)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距离最高的火山相对较远,受火山的影响较小;地方首府,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等。(8分)
18.(1)(8分)甲为商业区(中心商务区);乙为工业区。
布局的合理性:乙功能区靠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空气污染小;地处城市外围,地价较低。
(2)(6分)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内涝。
19.(1)路面硬化,制约雨水下渗;局部路面不平,低洼处排水不畅;道路两侧排水口较少,影响雨水排放。(6分)
(2)采用绿色屋顶,部分雨水滞留在土壤中,减少外排;绿色屋顶可以改善校园空气质量;绿色屋顶可以调节冬夏季气温,使温差变小,起到节能的作用;绿色屋顶可以帮助建筑降噪;绿色屋顶可以美化校园环境。(6分)
(3)校园部分路段和建筑屋顶趋于平坦,不利于排水;当降水强度大于透水砖的渗透速率,雨后汇水量大,而雨水回收装置容量有限,仍可能存在积水问题;该地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遇上极端强隆水天气可能出现校园积水问题。(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