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包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三角形的分类。这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认识角、垂线和平行线的基础上的教学。主要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具体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材安排了7例题,分别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三角形的分类。接着安排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在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例8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例9教学梯形和等腰梯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通过观察、画图等活动,认识并能说明三角形的特点,了解三角形的边、角和顶点,形成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高,能画出三角形的底上的高,体会三角形高和底的对应关系。
使学生通过操作实验,了解三角形中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能判断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
使学生通过测量、操作、观察和比较等活动,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结论,并能用于计算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使学生能力根据角的特点把三角形分类,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了解可以用直观图表示三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并根据要求围成或画出相应的三角形。
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知道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认识等腰三角形的腰、底、顶角及底角,理解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使学生通过观察,画图等活动,认识并能说明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能画出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并能测量底和高的长度,体会平行四边形高和底的对应关系。
使学生通过观察、画图等活动,认识并能说明梯形的特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梯形,了解梯形各部分的名称,认识梯形的高,能花梯形的高并能测量梯形的底和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借助操作、观察等活动抽象、概括三角形的特点及三角形高的特点,提高观察、感知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使学生感受操作,实验可以发现数学知识或规律,体会操作、实验是探索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并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归纳结论。发展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探索数学规律,结论的过程,培养联想意识和探索意识,提升实践能力,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发展观察,比较归纳等能力和空间观念。
使学生经历把三角形分类的过程,体会各类三角形的特点,进一步感受分类思想,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发展观察、比较、综合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使学生通过测量,比较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使学生借助操作,观察等活动,抽象、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及平行四边形高的特点,体会认识图形的过程,提高观察、感知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使学生借助操作,观察等活动,抽象、概括梯形特点,了解梯形的高的特点,体会认识图形的过程,提高观察,感知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三角形这样的几何图形存在于现实世界,初步体会数学是客观事物的抽象,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发展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规律的新奇感,积累操作实验和探究等活动经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使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体验获得结论,发现规律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感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通过获得结论感受数学是充满规律的学科,学习数学是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分类,归纳等学习活动,培养探究意识,感受数学的科学性,感受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观察,比较等活动,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这样的几何图形存在于现实世界,初步体会数学是客观事物的抽象,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发展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及三角形的高。
探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
认识和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结论。
认识三角形分类与结果。
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
认识梯形。
【教学难点】
理解和概括三角形的含义。
探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探索并发现规律。
把三角形按角正确分类。
发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提取和概括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提取和概括梯形的意义。
课前准备
课件,三角板和三角形以及小棒
教学过程
【课前研究】
学生完成认识三角形的研究单。
认识三角形的研究单
自学数学书第75,76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
任务一:你能在图中找出三角形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见到三角形?
任务二:画一个三角形,并说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任务三:你能量出右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 你量的是哪条线段 它有什么特点?
任务四:画出这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并想想你是怎样画的?
【课堂互动】
第一层次:小组交流
5分钟学生带着学习研究单的答案在4人小组内交流。
第二层次;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交流任务一:
任务一:你能在图中找出三角形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见到三角形?
预设:
学生在图中找出三角形,在书上画出来1--2个三角形。
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里见到过三角形。
交流任务二:
任务二:画一个三角形,并说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预设:
画法一:先画三个点,再依次连接起来。画法二:先画一个点和一条线段,再依次连接起来。画法三:画出三条首尾相接的三角形。
追问: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
学生可能会说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就是三角形。结合课件演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揭示书上三角形定义: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教师说明:当三条线段首尾相接时,就会有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这样给三角形定义更简洁。
追加练习试一试
学生练习后教师引导小结:不在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都可以连成一个三角形,3个点在一条直线上,就不可能连成三角形。
交流任务三:
任务三:你能量出右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 你量的是哪条线段 它有什么特点?
预设:
这个三角形的高度就是表示从人字梁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这一条线段,它和对边是垂直的,这条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像这样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就是三角形的底。
教师结合课件说说三角形高和对应底的关系。
交流任务四:
任务四:画出这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并想想你是怎样画的?
预设:
用画垂直线段的方法画高。
教师总结:一贴;二移;三画;四做直角符号。
教师结合课件播放总结:从底相对的顶点向底画垂直线段,它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这条底和高是对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