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第十七中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广西吴敏)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柳州市第十七中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广西吴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9-21 14:0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
广西柳州市第十七中 吴 敏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二氧化碳、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气、金属、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属于初中化学学习的核心知识。由此可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应用规律既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也是为后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做系统的铺垫。本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联系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知道碳氧循环,知道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及问题的解决办法。
2.过程和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通过对探究实验的猜想、现象的观察、分析,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知识能力。通过辩论、交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通过学习二氧化碳的两面性,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唯物主义观点。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原理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
在生活基础上,二氧化碳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与生活息息相关。二氧化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重要的用途,在工农业生产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过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危及全球。由此提及的“低碳生活”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学生已有耳闻。因此,学生对二氧化碳并不陌生。
在知识承接上,学生之前已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过二氧化碳的制法,对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密度、水溶性等物理性质已经了解,对部分化学性质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生成物不易理解。
在实验能力上,此前已学习过实验基本操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氧气性质的验证实验比较熟悉,实验基本技能有所具备,对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思路还处于适应阶段,实验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还比较弱。 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中进行适时的引导,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实验探究活动。
三、教法分析
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的“教”必须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的“学”服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学生的思维逻辑顺序,创设情境,搭建平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本节课我将采用目标导学法、情景创设法、指导探究法来指导学生完成学习。
1.目标导学法:通过课前示标、课中学标、课后结标的方式,将目标贯彻课堂始终,促使学生围绕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情境创设法:通过教师创设情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从直观出发,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形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快速发展。
3、指导探究法:一是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科学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般方法,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定向实验探究;二是通过搭建平台,指导学生参与辩论赛的活动探究,实现“动中学”。
四、学法分析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会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何思考,怎样学习”,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中重点考虑的问题。新课标修订案同时提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更加理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有依据地猜想、能够独立或合作的完成探究实验,得出合理结论。
本节课属于物质性质的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究课,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方法,实现自主探究,是本节课着力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我力求指导学生掌握以下三种学习方法:
1.实验探究法:教师根据学生以往的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础,设置一些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假设和猜想,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完成探究。
2.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组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辩论二氧化碳的利与弊,组织辩论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思维导图归纳整理法:利用课堂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的黄金五分钟,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系统完善,使学生建构起本节课的知识架构,指导学生利用图、文、符等简单明了且兼具创造性、趣味性的方式达到个性化的梳理和巩固目的。
五、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整体教学思路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础出发,通过回顾、梳理建立初步的二氧化碳性质认识,再通过阅读、讨论,建立相对完善的性质框架,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性质的探究,形成知识。
本节课的基本程序有七步,分别为:(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创设情境;(二)旧知导入;(三)确定主题;(四)实验探究;(五)活动探究(六)整理归纳(七)习题巩固。
(一)创设情境:
播放一段以“二氧化碳的危害”为题的视频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发学生关心地球,关注环保的热情,以一段话题引入,阐明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能够更好的利用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为新课教学奠定基础。
(二)旧知导入:
指导学生在导学卡上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相关内容,回忆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摸清学生学习的知识基础,为新课教学的展开构建“最近发展区”。
(三)确立主题:
通过交流导学卡上的内容,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需要探究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完成实验探究的第一步——确立探究内容。
(四)实验探究:
本节课的探究内容虽然比较多,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数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基础探究,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可通过确立主题——设计方案——合作实验——交流讨论等定向探究方式完成;难点探究实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理,则需要教师更多的指导,可采取教师演示——激趣设疑——合作讨论,设计方案——实验探究,交流展示等引导探究方式来剖开难点,逐步实验。
定向探究:
1.设计方案、合作实验: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药品、仪器,通过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本P117~P118,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验证方法进行方案设计,并完成二氧化碳性质的定向实验探究。
2.交流讨论、完成报告:
学生将探究内容和探究方法进行交流展示,融汇补充,思维发散。
引导探究:
教师演示,激趣设疑:
教师演示实验——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激趣设疑:(1)通入二氧化碳后,看到了什么现象?
(2)溶液里面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3)是谁让石蕊变了颜色?水、二氧化碳、还是新物质?
(4)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合作讨论,设计方案:
实验探究,交流展示。
(五)活动探究:
通过课前整理材料——形成辩论阵营——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汇总意见——代表发言辩论的方式,对二氧化碳的两面性进行辩论。通过辩论,不仅强化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也强化了其危害,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竞争、交流表达及思辨能力。
(六)整理归纳:
利用思维导图工具,教师先展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半导图引导学生搭架子,学生自主总结的方法,以“绘制——交流——完善”三步曲,指导学生理清本节课的学习思路,整理所学内容,使知识条理化、内容系统化、方法规律化。
(七)习题巩固:
针对本节课的目标要求,习题设计侧重在四个方面:知识性(含化学用语的规范书写)、探究性、运用性、层次性。
六、板书设计
见思维导图完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