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数与运算”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 在“内容要求”中提出:“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并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理解数位的含义。了解符号<,=,>的含义,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通过数的大小比较,感悟相等和不等关系。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在“学习要求”中指出:“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数值;能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主要包含100以内数的认识、解决问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加法和摆一摆,想一想。
(三)学生认知情况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数,并对10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对于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做足了准备,所以学生容易理解、掌握。
二、单元目标拟定
1.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通过比一比,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会用语言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3.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4.能借助圈一圈和数的组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6.在摆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能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能正确数出数100以内的数。
2.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用语言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4.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5.能利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1.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减法。
3.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培养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本单元的前部分主要学习100以内的数,所以在教学中要继续重视数感的培养。后部分主要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动脑,渗透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思想。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教材在编排上的特点:
1.在学习100以内数时,教材在编排上充分利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帮助学生理解数的含义,进而学会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2.在解决问题时,教材注重选取的素材贴近生活,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以及数学思考方法的获得。
3.利用百数表进一步强化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顺序。
4.在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时,注重把认数教学和相应的口算结合起来,促进对数的理解,理解算理。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4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数与代数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 1
数的组成 1
数的读写 1
数的顺序 1
数的大小比较 1
用语言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1
解决问题 1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1
摆一摆,想一想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4.1《数数》 目标: 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 任务一:估一估,引入数数 → 任务二:数数,认识计数单位“百” → 1.通过估一估羊的只数,初步渗透10个10个地分块数数的方法。 2.会数一百以内的数,并在数数的过程中构建计数单位“一”“十”和“百”。
4.2《数的组成》 目标: 进一步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任务一:整十数的组成 → 任务二:几十几的组成 → 1.借助数小棒探究七十是7个十,体验几十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2.借助小棒探究四十六的组成,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
4.3《数的读写》 目标: 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 任务一:两位数的读写 → 任务二:100的读写 → 1.通过用小棒和计数器表示40,27和33,感受两种表示方法的共同性,再通过读数和写数,掌握读、写100以内数的方法。 2.通过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读一读一百这个数,掌握100以内的数位顺序和读数、写数的方法。
4.4《数的顺序》 目标: 通过填写百数表,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运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解决问题。 任务一:制作百数表 → 任务二:找规律 → 任务三:找数 → 1.通过观察没完成的百数表,发现其排列规律,然后填写百数表。 2.借助涂一涂的活动,初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规律,然后再通过进一步探索百数表中横行、竖行、斜行的排列规律。 3.从百数表中找出相应的数。
4.5《数的大小比较》 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学会用“>”和“<”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任务一:比较数位不同的两个数的大小 → 任务二:比较十位相同的两位数的大小 → 1.借助小棒,从数位的角度比较42和37的大小。 2.利用计数器比较23和25的大小,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4.6《用语言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目标: 让学生感知“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的含义并能运用词语表述,体会“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词语含义上的细微差别。 任务一:猜一猜 → 任务二: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表述 → 1.借助黄球的数量猜一猜蓝球、红球的数量,初步体验多与少的不同。 2.通过比一比,根据多的程度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和“少一些”来描述数量之间的多少关系。
4.7《解决问题》 目标: 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 任务一:知道了什么? → 任务二:解决问题 → 任务三:检验答案 → 1.根据题意找出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运用圈一圈和数的组成解决问题。 3.将结果代入已知条件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4.8《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目标: 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任务一:探究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 任务二:探究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 1.采用不同的方法尝试计算2+30。 2.利用举一反三的思想计算32-2和32-30。
4.9《摆一摆,想一想》 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任务一:用2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 → 任务二:用3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 → 任务三:用4个圆片、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 → 1.分组用2个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 2.分组用3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通过交流,观察发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方法。 3.用4个、5个……摆出不同的数,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3数的读写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让学生经历读、写100以内数的过程,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
2.学习内容分析: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数数及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一方面读数和写数的过程是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概念的过程,另一方面它又是后面要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百以内数的计算的重要基础。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数具体的实物——用小棒表示数——用计数器表示数——写数、读数的编排层次,这样编排是由直观操作等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逐渐提高抽象程度,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学习大数的认识打基础。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掌握本节课知识的重点,进而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2.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1)看图写数。 (2)看图,填一填。三十一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五十是由( )个十组成。2.导入新课师:听说小朋友们最喜欢猜谜语了,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则谜语,你们猜猜它是谁?课件出示:兄弟数人各有家,晚上出门早回家,一家紧挨一家住,走错一家笑掉牙。(打一物)学生独自猜一猜:是纽扣。师: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纽扣,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学生:好。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通过交流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探究新知 任务一:两位数的读写课件出示:师:小纽扣,排成行,横竖数量都一样,看一看,数一数,数学问题里边藏。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学生独自观察,然后回答:黄色纽扣有四十粒,绿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粉色纽扣有三十三粒。师:你知道这些数该怎样读写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数的读写1.读写40师:刚才大家数出黄色纽扣的数量是四十粒,谁能说说这个数的组成?学生:四十是由4个十组成的。师:你能用小棒摆出这个数吗?拿出小棒摆一摆。学生拿出小摆一摆,然后展示反馈:一捆10根,4捆就是40根。师:那么这个数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请你们拿出计数器拨一拨。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四十,然后展示:师:为什么这样拨珠?学生:4捆小棒表示4个十,4个十就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师:你能对照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想想怎么写?学生:十位上有4个珠子,对着十位写“4”,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对着个位写“0”。师:那么你能读读这个数吗?学生尝试读一读:读作四十。师:“40” 的十位上是“4”,表示四个十,所以读作“四十”。而40的个位上是“0”表示没有,个位上的“0”就不读。如果有7捆小棒,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呢?这个数又该怎样写?怎样读呢?学生尝试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然后展示反馈:十位上有7个珠子,对着十位写“7”,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对着个位写“0”,所以写作:70,读作:七十。师:有“几个十”就要用几捆小棒来表示,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就要拨几个珠子。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读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读作“几十”。2.读写27师:绿色纽扣有二十七粒,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学生:二十七里面有2个十和7个一。师:那么这个数又该怎样摆小棒呢?学生独自摆一摆,然后展示:摆2捆和7根小棒。师:这个数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二十七,然后展示:2捆小棒表示2个十,2个十就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7个小棒表示7个一,7个一就在个位上拨7个珠子。师:你能对照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学生:十位上有2个珠子,对着十位写“2”,个位上有7个珠子,就对着个位写“7”。师: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找到利用计数器写数的方法了吗?学生自由说说。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十位上有几个珠子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在个位上写几。师:27这个数怎么读?学生:这个数读作:二十七。师: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粉色纽扣有三十三粒,三十三又该怎样摆小棒?在计数器上如何拨珠?写法与读法该怎样做呢?分组摆一摆、拨一拨,并交流读法和写法。学生分小组尝试探究,完成学习活动,师巡视指导,然后展示反馈:写作:33 读作:三十三师:33中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 学生:两个“3”的意思不一样。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师小结: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借助教材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数三种纽扣的数量,为后面的读数、写数提供数据,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通过用小棒和计数器表示40,27和33,感受两种表示方法的共同性,即几捆表示几个十,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根表示几个一,几个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然后再通过读数和写数,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其方法。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任务二:100的读写师: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是多少粒?课件出示:学生:一共有一百粒。师:你能用小棒表示1百吗?想想怎么摆?学生:一百里面有10个十,摆10捆小棒。师:10个十在计数器上该怎样拨珠?课件出示:师:这个计数器与我们前面的一样吗?学生:不一样,这个计数器多了一个百位。师:观察上面的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师: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一百吗?学生独自拨一拨,然后展示反馈:一个百就在百位上拨1个珠子。师:你能写出这个数吗?学生:百位上有1个珠子,就在百位上写1,十位和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在十位和个位上写0,所以这个数写作100。师:十位与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我们还应该用0来占位。读读这个数。学生:读作一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读数、写数,那么在读、写100以内数时,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引导学生得出: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通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读一读一百这个数,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掌握100以内的数位顺序和读数、写数的方法。 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迁移运用 任务三:课堂练习基础题:1.写出下面各数,并读一读。 2.看数画珠子。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语言,有效应用。 分层挑选学生的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效果,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吸收的反馈信息。
提高题:3.选一选,连一连。
拓展题 4.有一个两位数,它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8,这样的数你能写出几个?请写一写。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1.数一数,写一写。2.连一连。 选做题:1.填一填。(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2)读数和写数都要从( )位起。(3)八十写作( ),93读作( )。2.读出或写出下面各数。(1)一年级1班有男生23人,女生22人。读作:_______ _______(2)停车场里有29辆大轿车,58辆小汽车。读作:_______ _______(3)花园中有菊花七十一盆,月季花一百盆。写作:_______ _______(5)小白兔拔了四十个萝卜,小灰兔拔了六十四个萝卜。写作:_______ _______2.数一数,再添几个一或几个十和几个一就是方框里的数?画一画。 【综合实践类作业】找找生活中100以内的数,并用小棒或计数器表示出来。
板书设计 数的读写 百位 十位 个位 4 0 读作:四十 2 7 读作:二十七 3 3 读作:三十三 1 0 0 读作:一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4.3数的读写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教学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课堂练习
04
课堂总结
05
作业布置
06
目录
07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
2.经历读、写100以内数的过程,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
3.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数感。
新知导入
1.看图写数。
( ) ( ) ( )
14
10
12
新知导入
2.看图,填一填。
三十一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
五十是由( )个十组成。
3
1
5
新知导入
猜
一
猜
兄弟数人各有家,
晚上出门早回家,
一家紧挨一家住,
走错一家笑掉牙。
(打一物)
新知讲解
小纽扣,排成行,
横竖数量都一样,
看一看,数一数,
数学问题里边藏。
新知讲解
有二十七粒
有三十三粒
有四十粒
你知道这些数该怎样读写吗?
新知讲解
四十粒
四十是4个十
一捆10根,4捆就是40根。
新知讲解
这个数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请你们拿出计数器拨一拨。
4个十
你能对照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
写作:
读作:
4
0
四十
新知讲解
如果有7捆小棒,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呢?这个数又该怎样写?怎样读呢?
写作:
读作:
7
0
七十
有“几个十”就要用几捆小棒来表示,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就要拨几个珠子。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读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读作“几十”。
新知讲解
二十七粒
二十七是2个十和7个一
这个数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
新知讲解
2个十
7个一
写作:
2
7
十位上有几个珠子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在个位上写几。
读作:
二十七
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新知讲解
三十三粒
合作要求:
三十三又该怎样摆小棒?在计数器上如何拨珠?写法与读法该怎样做呢?分组摆一摆、拨一拨,并交流读法和写法。
新知讲解
写作:
3
3
读作:
三十三
3个十
3个一
33中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
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新知讲解
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是多少粒?
一共有一百粒。
10个十
新知讲解
10个十
一百
一百在计数器上该怎样拨珠?
从右边起,
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写作:
1
0
读作:
一百
0
十位与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我们还应该用0来占位。
新知讲解
写作:
读作:
7
0
七十
2
7
二十七
3
3
三十三
1
0
一百
0
在读、写100以内数时,大家有什么好方法?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课堂练习
基础题:
1.写出下面各数,并读一读。
写作:( ) 写作:( ) 写作:( )
读作:( ) 读作:( ) 读作:( )
42
四十二
50
五十
100
一百
课堂练习
基础题:
2.看数画珠子。
61 30 68 44
课堂练习
提高题:
3.选一选,连一连。
22
97
32
17
57
92
62
47
个位上是7
个位上是2
课堂练习
拓展题:
4.有一个两位数,它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8,这样的数你能写出几个?请写一写。
十位 8 7 6 5 4 3 2 1
个位 0 1 2 3 4 5 6 7
答:能写出8个,分别是17、26、35、44、53、62、71、80。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了。
我还知道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板书设计
数的读写
百位 十位 个位
4 0 读作:四十
2 7 读作:二十七
3 3 读作:三十三
1 0 0 读作:一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数一数,写一写。
写作:
64
读作:
六十四
写作:
28
读作:
二十八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2.连一连。
五十四
45 100 54
73
七十三
十位是5,个位是4
一百个一
十位是4,个位是5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1.填一填。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2)读数和写数都要从( )位起。
(3)八十写作( ),93读作( )。
个
十
百
高
80
九十三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2.读出或写出下面各数。
(1)一年级1班有男生23人,女生22人。读作:_______ _______
(2)停车场里有29辆大轿车,58辆小汽车。读作:_______ _______
(3)花园中有菊花七十一盆,月季花一百盆。写作:_______ _______
(5)小白兔拔了四十个萝卜,小灰兔拔了六十四个萝卜。
写作:_______ _______
二十三
二十二
二十九
五十八
71
100
40
64
作业布置
找找生活中100以内的数,并用小棒或计数器表示出来。
【综合实践类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