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
2.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是远古文明的发源地。
3.知道热带草原的景观特征和形成原因。
◎重难点: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拥有丰富的资源,了解单一商品经济的意义。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黑种人的故乡
1.地理位置(结合教材图7-3-1回答)
(1)纬度位置: (纬线)穿过非洲北部,中部有 (纬线)经过,南回归线穿过南部地区,所以非洲大部分地区地处 (五带)。
(2)海陆位置:非洲东濒 洋,西临 洋。
(3)半球位置:非洲位于 (填“东”或“西”)半球的西部
2.地形和地势: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 ”。非洲地势 。东南部自北向南有 高原、 高原和南非 。 山是非洲最高的山峰。 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非洲东部有世界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 。
3.人种和人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约有 亿人口,90%以上是 种人,因此这里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
知识点二:充满生机的大地
结合教材P11图6-2-8,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赤道附近的大陆西岸是 气候,大陆东岸及周围广大地区是 气候,广大的北部地区及西南部沙漠地区是 气候,北部的地中海沿岸及南部的好望角附近是 气候。另外,在东部地区还有高原山地气候。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这里一年之中有明显的 季和 季。
知识点三:单一商品经济
1.资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素有“ ”之称。 、 产量居世界首位;这里也有很多热带经济作物。
2.经济发展模式:长期的殖民统治使许多国家形成了“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在国际贸易中处于 地位。
【合作探究】
1.读教材P37活动,完成下面问题。
(1)找出多多马和基塔莱的位置,比较两地降水的季节差异,说说它们各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2)找出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说说每年的5~10月和11月至次年4月,马赛人游牧的位置发生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热带草原地区,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主要依靠湿季丰沛的降水。正常年份,风调雨顺,农业能获得好收成;而有些年份就会出现灾荒。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如果雨季迟到或雨季缩短,会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
(2)如果连续多年干季延长、持续干旱,又会对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危害
3.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依然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简要分析原因并就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如何摆脱贫困,提出你的建议。
4.学以致用:我和非洲有个约定。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湖南是我的家乡,每当外地的亲朋好友来做客的时候,我总会热情洋溢地介绍家乡的一草一木,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今天,我们认识了富饶而神奇的非洲,我和非洲有个约定:有朝一日我也会踏上这片热土……结合本课你对非洲的了解,请设计一个简短的导游词,介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黑种人的故乡
1.(1)北回归线 赤道 热带
(2)印度 大西
(3)东
2.高原大陆 东南高、西北低 埃塞俄比亚 东非 高原 乞力马扎罗 刚果 东非大裂谷
3.7 黑
知识点二 充满生机的大地
1.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地中海
2.热带草原 干 湿
知识点三 单一商品经济
1.世界原料仓库 黄金 金刚石
2.单一商品经济 不利
【参考答案】
1.(1)多多马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1月~次年4月。基塔莱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月~11月。两地都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2)每年的5月~10月,马赛人由多多马向北,到北半球的热带草原进行游牧,因为此时多多马进入干季,草木枯黄,牲畜缺少饮用水源;11月至次年4月马赛人由基塔莱向南,到南半球的热带草原进行游牧,因为此时南半球的热带草原进入湿季,草木茂盛,水源充足。
2.(1)如果雨季迟到或缩短,非洲热带草原地区降水量较正常年份要少,水分不足,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影响收成。
(2)如果连续多年干季延长、持续干旱,可能导致农作物无法播种或绝收,造成灾荒。
3.原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长期的殖民统治、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等外部原因,也有地区局势紧张、自身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人口增长过快等内部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建议:加强区域联系;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民族经济;等等。
4.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隔狭长的红海与亚洲相望。这里地大物博,资源非常丰富,人民吃苦耐劳。但是,由于这里曾经遭受长达500年之久的殖民统治,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剥削和掠夺,使得这里变成了世界上“最贫困的大陆”。尽管非洲目前面临着种种挑战,但它仍是一个“有希望的大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