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9世纪末,欧美新兴工业国家的领导人特别害怕社会骚乱,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似乎觉得经济萧条的到来意味着革命爆发也为期不远了。同时代的一些政治理论家也坚信,殖民地能向失业工人提供移民的处所,能为剩余产品开拓市场,能充当释放工业萧条时期所积累的压力的安全阀。这反映了,当时欧美国家( )
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对外扩张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
C.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D.掀起了争夺世界殖民地的狂潮
2.下图为20世纪初一幅名为《军纪套笼》的时政漫画。画面中一名德国军人正在训练一排带有编号的非洲长颈鹿练习正步走,另一名德国军人正在给一条非洲鳄鱼的嘴巴戴上安全笼套。作者意在( )
A.赞扬德国使非洲秩序井然 B.揭露德国掠夺非洲动物资源
C.讽刺德国的铁腕殖民政策 D.表现德国军队严谨纪律作风
3.下表为19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英国在非洲的扩张简表,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
地区 大事
北非 英国镇压了埃及阿拉比运动,占领了整个埃及
南非 英国灭掉了黑人祖鲁王国,把奥兰治和德兰士瓦两个布 尔人共和国(以荷兰裔为主的白人殖民政权)包围起来
西非 占领了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带
东非 索马里沿海
A.镇压非洲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C.在非洲攫取的殖民地面积最大 D.积极参与瓜分非洲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这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逐步确立 D.欧洲逐步形成两大敌对军事集团
5.柏林会议召开后,英国外交部非洲事务助理李斯特曾提醒内阁:“最好的办法是使非洲公司正式化,赋予它皇家特许权,给予它统治其领地的权力。”1886年7月.英国政府正式授予国家非洲公司特许权。这表明( )
A.垄断资本对国家政权控制加强 B.英国力图强化在非洲的优势地位
C.英国借助东印度公司殖民非洲 D.柏林会议“有效占领”原则被认可
6.有学者认为,1880年时的世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这反映了( )
A.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B.全球的联系开始确立
C.资本主义的先进性 D.殖民体系的不公正性
7.19世纪末20世纪初,阿尔及利亚知识分子发起思想和政治改造运动,他们致力于史学原稿的重校和历史人物传记的编撰,这是阿尔及利亚人第一次尝试书写自己先辈的历史。这一运动源于( )
A.法国殖民文化的渗透 B.华夫脱政党坚持斗争
C.文化的自我审视反思 D.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8.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属非洲殖民地的棉花种植推广活动,是在英国政府推动和支持下,英国棉花种植协会与各殖民地政府合作开展的,殖民地政府在制定棉花销售相关法规方面给予英国棉花种植协会以特殊照顾。由此可知,英属非洲殖民地的棉花种植推广活动( )
A.推动了非洲地区的工业化 B.强化了殖民地对英国的依附
C.满足了资本原始积累需要 D.促进了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9.1471年起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殖民者相继入侵西非加纳沿海地区,掠夺黄金,这一带被称为“黄金海岸”。19世纪,加纳改名为“英属黄金海岸”。引入种植的可可逐渐成为主要出口产品,在加纳的经济地位比黄金还重要,有“绿色黄金”之称。上述现象旨在说明( )
A.加纳的交通发达 B.经济发展有较强依附性
C.非洲被瓜分完毕 D.物种交流改变饮食结构
10.有学者为了进行学术研究收集了下列有关文献,其中有《工业化历程》、《欧洲殖民帝国:1815—1919》、《加里波第与意大利的统一:从国家到人类》、《试析19世纪美国劳工运动中的“例外论”》、《亚洲的觉醒》、《柏林会议与“东方问题”巴尔干化的起源》和《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等。由此可知,该学者最有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
A.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史 B.亚非拉的民族解放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D.19世纪的工人运动
11.下面为某一时期欧洲主要殖民国家在非洲的殖民地分布示意图。这一时期( )
A.倾销工业品成为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 B.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不断高涨
C.列强矛盾激化导致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12.苏伊士运河正式投入使用不到6年,埃及丧失运河股份;不到13年,运河控制权再次转手。埃及作为原运河拥有者不仅失去了话语权,更失去了运营权、收益权和主权,苏伊士运河成为殖民强权者们的“国际航道”。这突出反映了( )
A.埃及已经取得独立的地位 B.国际公法形同虚设的事实
C.航运权成列强争夺的焦点 D.强权成为战胜公理的手段
13.观察如表,推断①处对应的殖民国家是( )
一战前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
国家 占有的殖民地数/个 殖民地人口/人
① 55 3.9亿
② 29 6235万
③ 10 1307万
④ 8 3741万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14.1853年,在英国全面征服印度后不久,马克思就断言英国在印度的统治虽然残酷,但注定会产生双重影响,即一方面是破坏性影响,指的是破坏印度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思想意识,另一方面是建设作用,“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以下属于英国的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建设性影响是( )
①文官制度的移植 ②基督教在印度的全面流行
③机器化大生产的引进 ④近代资本主义法律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西班牙政府禁止美洲殖民地种植葡萄、橄榄、亚麻等农作物,同时强迫殖民地种植蔗糖、棉花、可可等在西班牙和国际市场非常需要且可以让经营者和殖民者牟取暴利的作物。由此可知,上述措施( )
A.推动殖民地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B.损害宗主国地主商人的切身利益
C.有利于农业产品国际范围内商品化 D.造成了殖民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图政治”视角下的殖民主义
1502年,意大利北部的费拉拉公爵埃尔科莱一世·德斯特花费重金请里斯本的制图师制作了一张世界地图《坎迪诺平面球形图》。它以非洲大陆为中心,勾勒了南美洲东海岸以西一直到东亚和东南半岛的广大地域。在图的左侧画上了一条直直的竖线,把已知世界切割成两部分。坎迪诺图成为现存最古老的反映这条边界线的地图。
15、16世纪之后欧洲制作的世界地图有着鲜明的发展轨迹。对海岸线精确测量,将陆地和海洋二分,各大陆的轮廓线日益清晰。和在陆地上的争夺不同,殖民帝国的海上之争,争夺的不是空间,而是航道。各霸权国也将陆地主权的专属特性延伸到船只和航道上。
1886年7月24日,英国伦敦的《绘图》杂志发表了题为《帝国联盟:表现1886年英帝国幅员的世界地图》的一副地图。它采用墨卡托投影法,重点突出的是英国的全球殖民地,以及各个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紧密的物质联系。以格林尼治子午线为中心,地图上的英属殖民地以粉红色填充,地图下方,象征英国的不列颠尼亚女神手执三叉戟和未字盾牌,端坐在标注着“世界”的地球之上。
地球空间在近代欧洲地图上表现为三种形态:一种是“已知”空间,一种是“木知领土”,最后一种是海洋。16到19世纪的欧洲地图作品所体现的纯不仅仅是知识或技术,而是赤裸裸的权力。“权力从地图中走来,又行走于打造地图的道路上”。
——摘编自宋念申《地图帝国主义;空间、殖民与地球规治》
(1)近代欧洲地图作品力图告诉我们什么 结合背景加以说明。
(2)对近代欧洲地图作品的作用并加以评析。
17.【利文斯顿探险非洲】
材料一 在19世纪数以百计的非洲内陆探险活动中,传教士大卫·利文斯顿令人瞩目。下表是利文斯顿探险非洲的相关概况。
次数 时间 概况
第一次 1841-1856 奴隶贸易使非洲社会动荡不安,严重妨碍传教活动。利文斯顿决心开拓一条连接海岸至内陆的商道,“用合法商业取代奴隶买卖”。期间,他开辟了从非洲东、西海岸进入内陆的道路。1855年,皇家地理学会授予利文斯顿“金奖”。1857年,利文斯顿的《南非传教士旅行与研究》成为畅销书,获得巨大名声。
第二次 1858-1864 英国政府组织了由利文斯顿本人领导的,包括海军军官、植物学家、地质学家等成员在内的探险队伍,并规定其任务是“扩大已经获得的有关东非和中非的地理、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的知识”。但因利文斯顿无情批评葡萄牙人从事奴隶贸易的言行,英政府为维持与葡萄牙的结盟关系,中断探险活动。
第三次 1866-1873 利文斯顿用寻找尼罗河源头的目标掩藏了他的真实目的,再次探险。最终,利文斯顿没有勘测出准确的尼罗河源头,但利用交给记者的信件与日记说服英国政府彻底废除东非奴隶贸易。
—摘编自舒运国《试析利文斯顿探险活动的特点》、何一宁《非洲内陆探险与英国对非洲的认知变化研究材料二 19世纪中叶,《秦晤士报》将利文斯顿的旅程描述为“当代最伟大的地理探索之一”。19世纪末,英属中非第一任专员哈里·约翰斯顿曾肯定利文斯顿是“自己在该地区的政治管理的前身”,是开创非洲新时代的“先驱”。而自20世纪中叶开始,利文斯顿的形象不再总是充溢着圣人光环。比如传记作者蒂姆·耶尔认为利文斯顿显然是“帝国主义最早的先知和倡导者之一”,学者波特更是认为利文斯顿表露的观点包括以某种方式预测“非洲分治”,是帝国主义的先行者。
—摘编自何一宁《非洲内陆探险与英国对非洲的认知变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利文斯顿的非洲探险引起19世纪英国广泛关注的社会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人们对利文斯顿认识的变化。
18.喀麦隆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在历史上经历了德、法、英的殖民统治,1960年独立。其首都雅温得先后经历德国、法国的统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雅温得
雅温得本来是土著居民埃旺多族和巴内族聚居的村落。1889年,德国殖民者在此设立军事考察站——雅温得站。此后德国逐步在周边获取土地以建立种植园,雇佣当地劳工种植咖啡、可可等作物,并陆续建设了邮政和电报局、学校、教堂、医院、铁路公司和殖民者私宅。1909年,德属喀麦隆首都由布埃亚迁移至雅温得。
1916年,英法军队占领雅温得,德国殖民当局撤离,雅温得成为法属喀麦隆行政首都。随着同欧洲的交通联系增强,欧洲的工业产品在这里集散。欧洲贵本家开始在雅温得投资开设银行。雅温得经济产业逐渐发生变化,农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木材加工厂、烟草工厂、农产品加工作坊等出现。
雅温得建成区逐步向外扩张。法国殖民者对城市的功能分区进行了布局,并实行了分区隔离的政策。沿铁路和主要道路布局有购物中心、交易市场等服务用地以及殖民者居住区,原住民禁止在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房屋,环绕中心城区分布着规模庞大的贫民窟和安置区。
下表雅温得1926—1962年人口统计情况
年份 原住民数量(个) 外国人数量(个) 总计(个)
1926 5500 365 5865
1933 —— —— 6500
1939 8500 580 9080
1945 15000 2311 17311
1952 29451 2332 31783
1953 33786 3000 36786
1957 54343 3755 58099
1962 88871 3098 89969
喀麦隆主要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网(1950年)图
分析说明德法殖民统治在雅温得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9.【英国在北美及印度的殖民扩张】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是英国急剧变动的时代,其在殖民扩张和对外战略方面表现为重大调整和转换。虽然英国在欧洲以外地区从事殖民扩张始于16世纪后半叶,但英国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并取得重大进展的殖民开拓和商业扩张则始于17世纪。从17世纪开始,英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到17世纪中期,英格兰人口达到530万,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人口总数也达到240万,英格兰和威尔士在1520—1690年人口增加了近120%,但在大约1603—1750年增加人口则少于60%。随着移民者在北美大陆垦殖活动的成功开展,大量英国移民不断地远道而来。1621年11月,一艘名为“鸿运号”移民船带来35名乘客;1622年5月底,“麻雀号”移民船带来7个定居者,之后逐渐有更多的移民大军加入到殖民者的行列,主动移民逐渐取代被动移民而成为主力。
——摘编自王中宝、洪霞《从被动移民到主动移民——17世纪上半叶英国对北美移民的动因》
材料二 18世纪80—90年代,包括总督在内的英国高级官员在印度创办宗教学院、梵文学院,传教士们努力创建印度最早的英语教育以完成“文明使命”。1813年,议会还在续订公司特许状的法令中要求公司致力于“传入有用的知识和宗教以及道德的改进”,要求每年必须拨出一定款项用于印度文学与文化的“复兴”,以及向印度人介绍科学知识。19世纪上半期,英国议会和政府在逐步接管印度统治权的过程中,总督们大力推行各项改革措施,竭力将英国式“文明福音”带给南亚次大陆,1823年东印度公司按照议会要求成立了“公共教育委员会”。英国人在治理与掠夺印度的过程中,摧毁了印度原有的社会与经济结构,推进了印度社会的近代化,用强力手段将古老的印度拉进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中。
——摘编自张本英《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印度的“文明使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英国在北美殖民扩张的原因,指出这一时期英国在对外殖民扩张方面出现“重大调整和转换”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印度进行“文明使命”的表现,并结合材料评价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扩张行为。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同时代的一些政治理论家也坚信,殖民地能向失业工人提供移民的处所,能为剩余产品开拓市场,能充当释放工业萧条时期所积累的压力的安全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欧美国家将殖民地是为解决自身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的重要途径,说明欧美列强的对外扩张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B项正确;材料没有进行欧美国家势力各方面的对比,无法得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结论,排除A项;“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本题主旨为“对外殖民的动机”,而“掀起了争夺世界殖民地的狂潮”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20世纪初的德国。根据材料“画面中一名德国军人正在训练一排带有编号的非洲长颈鹿练习正步走,另一名德国军人正在给一条非洲鳄鱼的嘴巴戴上安全笼套。”及所学可知,20世纪初,德国在非洲殖民地实行强有力的控制手段,作者通过德国军人对动物的措施意在讽刺其铁腕殖民政策,C项正确;“赞扬德国使非洲秩序井然”与题意及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强调德国掠夺非洲的动物资源,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德国军队严谨纪律作风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英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初至80代,英国在非洲的各个地区都有殖民地,说明英国积极参与瓜分非洲,D项正确;当时非洲独立运动还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排除A项;18世纪60年代英国已确立世界殖民霸主地位,排除B项;当时法国在非洲攫取的殖民地面积最大,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亚洲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部分亚非拉美国家沦为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或殖民地,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B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在工业革命完成后,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本题主旨为“世界殖民体系”,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两大敌对军事集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886年(英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柏林会议是列强瓜分非洲的会议,而当时的英国政府授予国家非洲公司特权,使得这一公司具备了统治非洲的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非洲的优势地位,B项正确;英国赋予国家非洲公司特许权是借助非洲公司统治非洲,而非垄断资本对国家政权控制加强,排除A项;非洲公司不等于东印度公司,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有效占领”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世界)。据材料可知,19世纪末,世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另一部分为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被殖民的国家,这体现了殖民体系的不公正性,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世界发展的不公平性,而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排除A项;全球的联系开始确立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对比信息,无法判断先进性,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据所学知识,阿尔及利亚于1830年被法国占领,阿尔及利亚知识分子发起思想和政治改造运动,是民族意识的觉醒,是文化的自我审视反思,C项正确;据材料“这是阿尔及利亚人第一次尝试书写自己先辈的历史”,体现的是民族文化,排除A项;华夫脱政党是埃及的民族主义政党,排除B项;1990年, 纳米比亚共和国获得独立,纳米比亚为当时非洲最后独立的一个国家,标志着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C项正确。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非洲)。据材料可知,英国在非洲殖民地推广棉花种植,而且受到相关法规的特殊照顾,使得非洲殖民地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强化了殖民地对英国的依附,B项正确;棉花种植不属于工业化,排除A项;19世纪末英国已经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排除C项:19世纪中后期英国就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至19世纪(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西非加纳沿海地区,在西方的殖民侵略下,被称为“黄金海岸”、“英属黄金海岸”、引入种植的可可被称为“绿色黄金”,这说明加纳的发展取决于殖民者的政策和发展的需要,说明其经济发展有较强依附性,B项正确;材料没有关于加纳的交通是否发达的信息,排除A项;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非洲被瓜分完毕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加纳的经济发展,没有物种交流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由材料可知,学者收集整理的论文论著涉及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扩展、工人运动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上述内容包含在一个主题下,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C项正确;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亚非拉的民族解放和19世纪的工人运动反映的只是局部内容,说法片面,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非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图体现了1870年至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对非洲瓜分殆尽的情形,当时世界广大领土沦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D项正确;工业革命后,倾销工业品成为列强对外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排除A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独立意识日益觉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不断高涨,排除B项;20世纪初,列强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制造政治危机和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排除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埃及)。据材料“埃及作为原运河拥有者不仅失去了话语权,更失去了运营权、收益权和主权,苏伊士运河成为殖民强权者们的‘国际航道’。”可知,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被列强凭借其实力打着“国际航道”的旗号相互抢夺,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D项正确。据材料“埃及作为原运河拥有者不仅失去了话语权,更失去了运营权、收益权和主权”可知,埃及没有维护住国家主权,排除A项;列强打着国际公法的旗号,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苏伊士运河的主权,而且列强争夺的焦点未反映,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一战前①占有的殖民地数最多,殖民地人口数最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广泛的殖民帝国,拥有的殖民地数最多,D项正确;一战之前美国、法国和德国在拥有的殖民地数量和占据的殖民地人口数上都低于英国,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853年(英国和印度)。根据材料可知,文官制度的移植有利于印度行政制度的近代化;机器化大生产的引进,促进了印度经济近代化;近代资本主义法律体系的传入,促进印度司法和立法的近代化。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基督教在印度的全面流行”属于宗教信仰方面的内容,并不能给印度带来建设性影响,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西班牙、美洲)。西班牙政府在美洲殖民地的做法扭曲了殖民地的种植结构,是为了满足西班牙殖民统治的需要,最终导致了殖民地经济结构的畸形,D项正确;西班牙的做法不利于殖民地经济健康发展,排除A项;西班牙政府的做法有利于宗主国地主商人利益,排除B项;材料中的措施主要目的是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而非“促进农业产品商品化和国际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6.(1)《坎蒂诺图》:西葡依据教皇所规定的分界线以国际条约形式平分世界,为了分割它们当前和未来的海外殖民地。在探寻商路的同时,以殖民手段巩固对财富和贸易的垄断性占有,地球空间意味着可被征服、处置、分割。
15、16世纪后的欧洲制作的世界地图:与当时航海、贸易路线密切相关。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国际贸易成为欧洲发展的重要内容,海洋意识增强。以荷兰为代表的西欧国家为开拓国际贸易,加强对海洋的争夺,其世界地图对其他大陆轮廓的标识会更加清晰。
《帝国联盟》:该图以英国为中心;囊括全部殖民地,突出英王的领袖地位,完成了对大英帝国从实体到精神的完整宣传,以毫不遮掩的方式赞颂了英国殖民者所达到的前无古人的“伟业”。殖民主义不再是地图后面的隐秘文本,而是地图本身的表现对象。
(2)起源于欧洲的现代地图,随欧洲殖民兴起,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以国际法为保障,为兴起于殖民时代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论述框架,而现代殖民的发展和演变又沿着地图学所规定的框架和方向延伸和发展,成为意识形态在空间领域强大的表达和宣传。
现代地图成为殖民权力中最为深层隐蔽的部分。它以对空间的重新组合和切割,配合着对人类社会的分类和等级化,以及对人类历史的线性排列。在帝国扩张的过程中,与暴力征伐、国际法互为表里、相互支持。
【详解】(1)本题为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欧洲。《坎蒂诺图》:由材料中“在图的左侧画上了一条直直的竖线,把已知世界切割成两部分”及所学知识可知,1493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划定了一条名为“教皇子午线”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位于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约合550千米),从北极延伸到南极。西葡依据教皇所规定的分界线以国际条约形式平分世界,为了分割它们当前和未来的海外殖民地。他们以殖民手段巩固对财富和贸易的垄断性占有,地球空间意味着可被分割的。15、16世纪后的欧洲制作的世界地图:由材料中“殖民帝国的海上之争,争夺的不是空间,而是航道”可知,这与当时航海、贸易路线密切相关。结合所学可知,15、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随之而来的早期殖民扩张,在发展国际国际贸易过程中,欧洲各国的海洋意识增强,如当时的荷兰为开拓国际贸易,其世界地图对其他大陆轮廓的标识会更加清晰。《帝国联盟》:由“重点突出的是英国的全球殖民地,以及各个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紧密的物质联系”及“象征英国的不列颠尼亚女神手执三叉戟和未字盾牌”可知,该图以英国为中心;囊括全部殖民地,突出英王的领袖地位;由“端坐在标注着‘世界’的地球之上”可知,以毫不遮掩的方式赞颂了英国殖民者所达到的前无古人的“伟业”,殖民主义是地图本身的表现对象。
(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欧洲。结合所学可知,近代欧洲地图作品是随欧洲殖民兴起,15、16世纪是地理大发现的时期,欧洲列强开始探索世界,发现了新大陆,如美洲大陆。这导致了欧洲列强对全球的殖民扩张,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殖民地,进行贸易和资源掠夺。这一过程在近代欧洲地图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如英国伦敦的《绘图》杂志发表的《帝国联盟:表现1886年英帝国幅员的世界地图》,它突出了英国的全球殖民地和各个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紧密的物质联系。这些地图作品展示了欧洲列强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体现了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权力和统治地位。这些地图作品在帝国扩张的过程中,与暴力征伐、国际法互为表里、相互支持。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些地图作品,既要认识到它们在传播知识和促进交流方面的作用,也要警惕其中可能存在的偏见和歧视。
17.(1)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始新一轮殖民扩张;启蒙运动后,自由平等思想传播,禁止奴隶贸易日益高涨;近代以来西方传教活动的兴盛;近代以来探险活动的流行与地理科学的发展进步;书籍印刷、新闻报刊业的发展。
(2)变化:从认为利文斯顿的探险成就卓著到批判利文斯顿是帝国主义的拥护者。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英国)。从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角度分析,得出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始新一轮殖民扩张;据材料“用合法商业取代奴隶买卖”,结合启蒙运动的影响分析,得出启蒙运动后,自由平等思想传播,禁止奴隶贸易日益高涨;据材料“奴隶贸易使非洲社会动荡不安,严重妨碍传教活动”,得出近代以来西方传教活动的兴盛;据材料“利文斯顿决心开拓一条连接海岸至内陆的商道”,“扩大已经获得的有关东非和中非的地理、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的知识”,得出近代以来探险活动的流行与地理科学的发展进步;据材料“利文斯顿的《南非传教士旅行与研究》成为畅销书,获得巨大名声”,得出书籍印刷、新闻报刊业的发展。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到20世纪(世界)。据材料“当代最伟大的地理探索之一”,“帝国主义最早的先知和倡导者之一……是帝国主义的先行者”,得出从认为利文斯顿的探险成就卓著到批判利文斯顿是帝国主义的拥护者。
18.积极作用:促进现代交通体系的形成、市镇经济的兴起、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由原始村落发展成为枢纽型工贸城市;城市规模扩张,功能多元化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加;
消极作用:殖民者实行分区隔离政策,引发社会群体隔离、空间分化和贫民窟蔓延等问题,贫富差距不断增大。
【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89年后(非洲)。据材料“德国逐步在周边获取土地以建立种植园,雇佣当地劳工种植咖啡、可可等作物,并陆续建设了邮政和电报局、学校、教堂、医院、铁路公司和殖民者私宅”可得出促进现代交通体系的形成、市镇经济的兴起、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雅温得经济产业逐渐发生变化,农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木材加工厂、烟草工厂、农产品加工作坊等出现”可得出由原始村落发展成为枢纽型工贸城市;据材料“法国殖民者对城市的功能分区进行了布局”以及表格可得出,城市规模扩张,功能多元化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加。
据材料“沿铁路和主要道路布局有购物中心、交易市场等服务用地以及殖民者居住区,原住民禁止在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房屋,环绕中心城区分布着规模庞大的贫民窟和安置区”可得出殖民者给该地区带来的消极作用,殖民者实行分区隔离政策,引发社会群体隔离、空间分化和贫民窟蔓延等问题,贫富差距不断增大。
19.(1)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国内人口的增加;英国在北美殖民垦殖活动的顺利开展;教派争端和宗教迫害导致民众前往新大陆。(答出两点即可)
表现:英国殖民方式由被动殖民走向主动殖民;从直接掠夺转向商业垦殖。(答出一点即可)
(2)表现:创办教育机构;进行文学与文化“复兴”介绍科学知识;传播基督教及其伦理。(答出两点,三点)评价:客观上有利于印度文化、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答出一点即可)实质上服务于英国殖民侵略印度的需要;推动了亚洲殖民体系的形成。(答出一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7世纪(英国)。原因:由材料一“从17世纪开始,英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可得出:英国国内人口的增加;“随着移民者在北美大陆垦殖活动的成功开展,大量英国移民不断地远道而来。”可得出:英国在北美殖民垦殖活动的顺利开展;结合所学可得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教派争端和宗教迫害导致民众前往新大陆。表现:由材料一“之后逐渐有更多的移民大军加入到殖民者的行列,主动移民逐渐取代被动移民而成为主力。”可得出:英国殖民方式由被动殖民走向主动殖民;“虽然英国在欧洲以外地区从事殖民扩张始于16世纪后半叶,但英国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并取得重大进展的殖民开拓和商业扩张则始于17世纪。”可得出:从直接掠夺转向商业垦殖。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世界)。表现:由材料二“18世纪80—90年代,包括总督在内的英国高级官员在印度创办宗教学院、梵文学院”可得出:创办教育机构;“1813年,议会还在续订公司特许状的法令中要求公司致力于传入有用的知识和宗教以及道德的改进,要求每年必须拨出一定款项用于印度文学与文化的复兴,以及向印度人介绍科学知识。”可得出:进行文学与文化“复兴”介绍科学知识;由材料二“19世纪上半期,英国议会和政府在逐步接管印度统治权的过程中,总督们大力推行各项改革措施,竭力将英国式‘文明福音’带给南亚次大陆”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传播基督教及其伦理。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可得出:客观上有利于印度文化、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质上服务于英国殖民侵略印度的需要;推动了亚洲殖民体系的形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