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语文八下第一单元情境题新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语文八下第一单元情境题新卷(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1 19:5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语文八下第一单元情境题新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民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班级开展家乡民俗推广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活动一:了解民俗文化(26分)
【民俗概述】
1.小智搜集了有关民俗文化的素材,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面的题目。(12分)
我国历史悠久,民俗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在流水潺潺的古老村落中,还是在灯火璀璨的大都市,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清嘉录》序中写道:“夫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虽时序之在天下薄海皆同,而一方有一方之风土人情,不可得而强也□民族风俗涉及的范围是如此之广,它可以是一场震hàn人心的安塞腰鼓,也可以是令人 (蔚为大观 叹为观止)的苗族剪纸□又或许是令人亢奋的热巴鼓舞□这些民俗文化或磅bó或恬静或豪迈,都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更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1)小智在阅读素材时,对几个字的读音存疑,请你标出正确的读音。(2分)
潺潺 亢奋
(2)小智将素材中不会书写的字用拼音进行代替,请你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震hàn 磅bó
(3)请你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1分)
(4)小智在浏览素材时发现了一个病句,并用波浪线标注了出来,但他不知道如何修改,请你判断病句类型,并写出修改意见。(4分)
病句类型: 修改意见:
(5)小智在抄写素材时漏掉了几个标点,以下是同学们给出的补充建议,请你选出最恰当的一项(3分)( )
A.”。 , 。 B.。” , ……
C.”。 ; …… D.。” ; 。
【诗中的民俗】
2.(中考新考法·引导学习方法)三千年诗歌,流淌着文明,惊艳着岁月。不少诗歌名句也提到了传统民风民俗活动,请你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相关的诗句。(5分)
出处 诗歌 民风民俗
《游山西村》 写村民们在箫鼓声中迎接神的到来,同时祈求来年丰收的两句诗是:(1) , 。 春社祭祀
《回延安》 诗人通过“(2) ,团团围定炕上坐。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描摹了当地的生活细节,体现出浓浓的陕北地域风俗。 陕北风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本应登高、赏菊、饮酒,然而身处异乡的王维只能通过“遥知兄弟登高处,(3) ”的感慨来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重阳登高
【博物馆中的民俗】
3.班长组织同学们在本周五下午三点前往民俗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请你积极参与。(9分)
(1)在前往博物馆前,班长联系了博物馆工作人员,拿到了博物馆预约流程图,请你根据下图为大家解读整个预约流程。(2分)

(2)为了更好地了解博物馆中的民俗,班长想邀请民俗学家王奶奶一起参观博物馆。你作为班级宣传委员,负责给王奶奶打电话,电话接通后,你会怎么说?(3分)
(3)(传统文化)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王奶奶向大家介绍了一些有关春节的民俗知识,请你用一句话为大家概括主要内容。(2分)
春节作为全国性的节日,有很多全国统一的民俗,诸如贴春联、吃年夜饭、放鞭炮等。但同时,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也有其独特的年俗文化。比如山东省昌邑市东永安村,村民们用彩纸、棉槐条、葵花秆、高粱秸秆制成五六米高的大牛,正月十四游街后烧掉,谓之“烧大牛”;陕北有“闹秧歌”,广州有“花市”,南京有夫子庙灯会,等等。具体到少数民族地区,年俗文化更有特色。如畲族从农历十月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酿“过年酒”、做年糕,“守岁”时要唱“盘古歌”,正月初一主妇要赶到井边打“新水”,回家做早点,正月初五要举行送年仪式等。
(4)参观完博物馆后,同学们了解到我国目前有许多民俗文化正在逐渐被大众遗忘,或者因缺少传承人,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对此请你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为保护民俗文化出谋划策。(至少提两条建议)(2分)
活动二:感悟民俗文化(54分)
(一)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童年春节热闹的景象记忆犹新,小语向大家分享了《狮和龙》这篇文章,带领大家一起感悟民俗文化的魅力,请你参与并完成4~8题。(17分)
狮和龙
林默涵
①我对弟弟发了一连串的问题,从人物到风俗,以至于家门前的那株石榴树是否还活着?我都问到了。十几年没有回家,我是如何贪婪地想知道家乡的许多事情。我还问道:“现在过新年,是否还像过去那般热闹?”
②弟弟的回答是:“不行,一年比一年差,最近几年,连耍龙灯,耍狮子的都很少了!”
③提起龙灯、狮子,我就想起:当我还年少的时候,新年是怎样的热闹和有趣。从年初三到元宵节这一段时间,几乎每天的白天都有耍狮子的,夜里有耍灯的,到我们乡间表演。这不但孩子们爱看,也是乡间的人们一年仅有的娱乐。过了元宵,他们就又要忙起来了。
④灯有马灯、龙灯和船灯。最受人欢迎的自然是船灯。这是用各种彩色的花纸扎成的旱船,上面装置了许多灯火,一个艄公在船头,一个少年扮的梢婆在船尾,一边摇船一边唱,还有一个叫作“十班”的乐队,吹箫拉琴地来配合。他们所唱的,自然不是什么高贵的名歌妙曲,但它朴素、诙谐,也间或带点对于世态的嘲讽,在乡下人听来就觉得是蛮有味道了。
⑤马灯是属于“中间”的一类,它没有像船灯那样受人欢迎,却又比龙灯的号召力要大一点。龙灯也是用彩色的花纸扎成的,一个龙头,一个龙尾,中间的身子照例是分为五节或七节,用花布连接起来,就成了一条龙。耍法是由七人或九人各持一节,作游龙飞舞之状。这其实也很要一点本领的,因为每一节上面都点了火,一不小心,就会使纸扎的龙身化为灰烬。但它既无歌唱,又没有什么特别的武艺,在乡下人看来,总觉得不够味道,除了爱热闹的孩子们之外,大人们是不大来看的,他们说:“有什么好看?那么舞几下,和我们用锄头挖地差不多!”
⑥这就大有瞧不起的意味了。耍龙灯所得的报酬也是特别少,那时照例是十几个铜板就可以打发了。
⑦耍狮子的是在白天来的。找一个广场,在四周围观的人丛中,留出一片空地,就在那里表演起来。一阵锣鼓敲过,出来一个戴着大红脸面具的人和一个戴着猴子面具的人,大红脸是满面滑稽的笑容,猴子是一脸的俏皮相,他们轮流着戏弄那只狮子,打它,骑它,用好吃的东西逗它,却又不让它吃到。那狮子好像是十分和善温良,一任他们摆布;然而,忽然间,它跳了起来,发怒地向大红脸和猴子追逐,那两个欺软怕硬的家伙,就惊惶地四窜奔逃,走投无路了,最后只好跪在狮子面前,向它叩头求饶。
⑧在中国,龙和狮是被普遍地用来做装饰或耍儿的。玩龙灯,耍狮子,几乎随处都有。但我总觉得,龙和狮似乎象征着两种不同的东西。
⑨龙是高贵的,它象征的是权势,是威严,是“唯我独尊”的神气。所以,属于皇帝的一切,都要冠上一个“龙”字,住的是龙庭,穿的是龙袍,坐的是龙位,连皇帝的脸孔也叫龙颜。而做官叫作“登龙门”,那就“身价十倍”了。有些富翁的厅堂里,也往往挂着一幅龙图,使人感到神秘而又缥缈。这是一般的粗人们绝对不能欣赏的。所以,尽管有许多关于龙的传说散布民间,尽管随处可以见到刻的或画的龙,在一般乡下人看来,龙总不是他们自己的东西,那是另一个世界的事物。
⑩狮子却不同。它象征的是一种雄厚的力量,一种不屈的精神。这正是属于人民自己的东西。我常常想,中国老百姓为什么那样喜欢狮子,这不会没有原因的。他们正是从狮子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又借狮子来凝练地体现了他们自己的精神。看呵,人们以为它和善可欺,捉弄它,摆布它,骑它,打它,等到惹怒了它,它就会“狂怒地撕碎你们的肢体,不让你们的灵魂到地狱里”了!
假若说龙是象征封建统治者的威严,那么,狮子便是象征人民的力量。然而,龙是缥缈的,而狮子却是实在的。以实在的力量来抗击缥缈的威严,胜利谁属,是不言可知了。
(有删改)
【理思路】
4.文章围绕龙和狮讲了哪些内容?请你简要概括。(4分)
【赏用词】
5.请赏析选文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然而,忽然间,它跳了起来,发怒地向大红脸和猴子追逐,那两个欺软怕硬的家伙,就惊惶地四窜奔逃,走投无路了,最后只好跪在狮子面前,向它叩头求饶。
【明段落】
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析标题】
7.请你分析文章以“狮和龙”为标题的好处。(3分)
【链教材】
8.(中考新考法·设问关联教材)小霖发现本文和吴伯箫的《灯笼》都采用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请你结合两篇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二)校文学社计划将下面的选文拍摄成微电影,请你作为导演阅读文章并完成任务。(17分)
江上明灯
习毓琪
①黄河巨波挟泥沙冲过,一旁是淳朴的乡村,一旁是繁华的城市。
②“爷爷,别人家都在点大灯笼照亮游子归来的路,您怎么只是在拉二胡呀?”
③“当归即当归,将离即将离,强求不得,强求不得。”爷爷拉奏着《黍离》,仿佛他就是周朝大夫,途经故都,满心哀怨。“南枝,去把孔明灯拿来。”
④“今天是中秋节,夜色晴好,看来爷爷是要放孔明灯报平安了。”黄纸糊的灯上,被爷爷用正楷写了“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父亲名北风,我名南枝,看来爷爷很喜欢这句诗。可一个在北,一个在南,细想哪里又不太对……”南枝稚嫩的心里总爱推测大人的心思。
⑤“爷爷,我听说城里都是高楼大厦,爸爸妈妈能看见您放的孔明灯吗?”
⑥爷爷摸了摸南枝的头,“明明如月,是不会有灿然星辰的,一点缓缓升起的光,就是爷爷的问候,爸爸妈妈会识得的。”南枝似懂非懂的头默默地点了点,他望着那缓缓升起的光,如同望到了大河另一边眼中闪烁着光亮的人。
⑦倏忽过年了,爸爸妈妈终于在升腾的晨雾与厚实的白雪中回来了。
⑧雪夜,烛影摇红……
⑨“南枝不想再和爷爷待在这乡下了,外面的世界,一定很大,很美吧?”
⑩“不,这里的天地最寥廓,这里的草木最芬芳,这里的民风最淳朴,这里的生活最幸福……”北风很享受地斜躺在炕上,很享受地念叨着,这里似乎什么都是最好的。
大雪初停,商星摇曳。两个艰难地骑着自行车的背影后,多了一个小心翼翼的影子。“知道了去河边的路,有了船,就可以去爸爸妈妈那里了。”沙沙雪声中,竟荡起了《听松》的旋律……南枝太稚嫩了,根本追不上骑自行车的爸爸妈妈。耳畔乐曲至高潮,南枝也不禁摔倒在雪中,爸爸又把他送回到了那二胡常起处。
从那以后,爷爷便开始教垂髫之年的南枝念诗,“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白居易的《燕诗示刘叟》很少有人传诵,但爷爷似乎很喜欢这首诗,难道爷爷喜欢梁上翻飞的燕子?也是,新燕生机勃勃,确实值得喜爱。可是南枝依然向往着都市的繁华,想冲破那青砖黛瓦,去看看霓虹高楼。
“啊呀……”南枝胆怯地想用手盖灭书上的火,却又怕伤了手,爷爷闻声而来,忙用那落了灰的袖扑灭了火。“你在干什么?”“我在尝试点亮烛台,为爸爸妈妈照亮回家的路,可一不小心烛台倒了……”爷爷见南枝并未伤到,再一看南枝烧焦的是他最爱的《古诗十九首》,佯装威武地问:“你可知你烧焦的这部分写了什么?”“嗯……是那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爷爷最喜欢的这首《行行重行行》,我都能背了呢!”
惊蛰,春虫伏蛰。那个万物复苏的夜晚,爷爷又放飞了一盏孔明灯,只是这次是他托举着南枝来点。爷爷说:“南枝呀,这是你最后一次陪爷爷放孔明灯了,过一两个月城里面劳动节放假,爸爸妈妈就会接你过去。”幼小的心先是一惊,又是一喜。
“爷爷您说的是真的吗?”
“一旦羽翼成,随风四散飞,当归即当归,将离即将离,强求不得,强求不得。”
爷爷的声音,安慰中蕴含失落,铿锵中饱含沧桑。南枝心中虽有不舍,虽有不忍,但更向往城里的生活。
终于,离开了青砖黛瓦,渡过了汹涌大河,到了霓虹高楼。南枝颤颤巍巍地放飞了儿童玩具般的孔明灯,可它根本没有飘过高楼,根本没有与星辉同闪。
端午节那天,流行之乐击断了丝弦之声,南枝在楼顶坐了很久,但还是没有等到爷爷放起的孔明灯。北风多次唤他回房睡觉,南枝喃喃道,“天还没亮,爷爷可能一会儿就放灯了。”北风哀伤而又一本正经地说:“其实这里根本看不到爷爷放的孔明灯,你不要等了。”“为什么,你们从来没有看到吗?没有看到过用正楷写着‘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孔明灯吗?你们为什么不告诉爷爷?”
“爷爷也知道这儿看不到。”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后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爷爷在怪你们,怪你们忘了家乡故土,忘了本,忘了根,你们却不知!”
“浮云遮蔽白日,遮蔽孔明灯,但求游子安然,莫要顾及故乡。游子有错,但这错很难改,尽管游子很想改。爷爷也不愿意我们太担忧,可他又不愿意离开那片故土。爷爷每一支二胡曲都有哀有乐,万事皆如此,我又岂能让他为难?”
“那我要回去陪他,陪他一起守着故土。”南枝清亮的声音,坚定的语气,丝毫不容置疑。
南枝立志要让故土成为父母向往归来之地。
数十年后,在政府的支持下,故土成了旅游胜地,众游子相约,在中秋之夜归来。这时,全村老少同聚在黄河边,放飞千盏孔明灯,映着明月,映着黄河,映着古色的村庄与繁荣的城市。
(刊载于2023年5月2日,有删改)
【导演说剧】
9.在开拍前,请你向演员们讲述剧本内容。(4分)
【角色安排】
10.为了让演员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情感,请你说明小说中爷爷为“我”取名“南枝”、为父亲取名“北风”的用意。(3分)
【演员读剧】
11.主演在研读剧本时,对下面旁白的语言表现力把握不准,请你根据提示,帮他分析。(4分)
(1)“不,这里的天地最寥廓,这里的草木最芬芳,这里的民风最淳朴,这里的生活最幸福……”北风很享受地斜躺在炕上,很享受地念叨着,这里似乎什么都是最好的。(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浮云遮蔽白日,遮蔽孔明灯,但求游子安然,莫要顾及故乡。游子有错,但这错很难改,尽管游子很想改。(为什么说“游子有错,但这错很难改,尽管游子很想改”?)
【剧本拍摄】
12.你为多处画面都配了“当归即当归,将离即将离,强求不得,强求不得”的二胡词曲,请你为配乐师讲解这样安排的目的。(3分)
【观众论剧】
13.微电影播出后,有观众提出疑问,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回复下面留言。(3分)
微电影以“江上明灯”为名有哪些含义?
(三)中国的传统节日繁多,并且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各具特色。小诗找来了古人对民俗节日的记载,请你和他一起阅读并完成下面的小题。(6分)
阳关曲·中秋月①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②清寒,银汉③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①公元1077年(熙宁十年)八月十五日作于徐州。是年二月胞弟苏辙与东坡相见,四月间陪他同赴徐州,八月中秋之后方才离去。这是暌别七年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
②溢:满出。暗寓月色如水之意。
③银汉:银河。
14.(中考新考法·对话交流)小诗和你围绕这首词展开了讨论,请你阅读并补全对话。(6分)
小诗:我想将这首词的前两句画出来,你可以帮我描述一下词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我:当然了!“暮云收尽溢清寒”中的“溢”字,大多是用来形容水的,但在此处用来写月光,写出了(1) 的画面,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和柔美;而“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的“玉盘”则是运用(2) 的修辞手法,将月亮(3) ,写出了(4) 。
小诗:《阳关曲·中秋月》这首词描绘的是中秋节的场景,但词人表达的情感却是复杂的,通过“好”和“何处看”可以看出词人的情感既有(5) ,又有(6) 。
我:我和你的理解是一样的!
(四)古人对传统民俗文化十分重视,有专门记载节日的文献,小智摘录了其中一则,想与大家共同感受古人的节日乐趣,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任务。(14分)
自十三以至十七均谓之灯节。每至灯节,内廷筵宴,放烟火,市肆①张灯。市人之巧者,又复结冰为器,栽麦苗为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殊可观也。花炮棚子制造各色烟火,竞巧争奇。富室豪门,争相购买,银花火树,光彩照人,车马喧阗②,笙歌③聒耳。自白昼以迄④二鼓⑤,烟尘渐稀,而人影在地,明月当天,士女儿童,始相率喧笑而散。市之日,棋置数行,相对俱高楼。灯则有烧珠、料丝等,乐则有鼓吹、杂要等,烟火则以架以盒,盒有长明塔等。自初八日起,至十八日止,乃十日,非五日也。
(选自《燕京岁时记》,有删改)
【注释】①市肆:市中店铺。
②阗:“tián”,填塞,充满。
③笙歌:奏乐唱歌。
④迄:到,至。
⑤二鼓:即二更的意思,古代夜晚用鼓打更。
15.(中考新考法·提供策略支架)阅读选文,根据方法提示,解释句中加点词。(4分)
文言词句 推断方法 解释
每至灯节 课内迁移法:每至晴初霜旦(《三峡》) (1)
市人之巧者 查阅词典法:①美好;②技巧,技艺;③恰好,恰巧(《古代汉语词典》) (2) (填序号)
竞巧争奇 语境推断法:由“富室豪门,争相购买”可知花炮棚子制作的烟花非常吸引富室豪门,由此可推断“奇”的意思 (3)
相对俱高楼 成语推断法:一应俱全 (4)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市之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但微颔之(《卖油翁》)
B.春冬之时(《三峡》)
C.何陋之有(《陋室铭》)
D.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殊可观也。
18.选文描绘了举国同乐的活动场景,请你概括出人们在元宵节期间的活动。(3分)
活动三:宣传民俗文化(40分)
19.写作。(40分)
民俗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传承历史,展示地方特色,还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加深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了解。请你以自己家乡的一种民俗活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