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传统节日 第1课时 教案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传统节日 第1课时 教案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1 21:40:48

文档简介

《传统节日》教案
第1课时
一、课标要求
学习儿歌,初步体验文学阅读的乐趣。感受和学习生活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利用图片,字理、形声字等多种方法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
2.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音韵美,初步了解传统节日有哪些,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3.体悟汉字魅力,感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美,坚定文化自信,促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4.初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促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读会写本课生字。初步了解传统节日有哪些,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教学难点:感受课文的音韵美,初步了解传统节日有哪些,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及技术应用 学生活动 及技术应用 设计 意图
课堂导入 结合童谣和视频,了解春节。 教师出示材料: 1.播放音频《春节童谣》,学生读童谣,感受欢乐的节日气氛。 2.播放视频并提问:结合童谣和视频,说一说你对春节的了解。 1.学生拍手读童谣。 2.学生回答问题。 预设1:春节历史悠久,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预设2:春节时,人们开展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守岁”“拜年”等传统习俗流传至今。 让学生拍着手读学过的童谣,以旧引新,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迅速带到春节的情境中,再由春节来感知“传统节日”,过渡自然。
明确:中国春节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像这样从古到今中国人都在过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像童谣里说的“守岁”“拜年”这种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习俗就是“传统习俗”。
过渡: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整体感知 1.听读任务。 教师播放音频并引导: 认真听读课文,把自己读不准的字标注出来。 学生听读课文,并注音。 在集中识字环节,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和字理进行识字,采用加一加、组词和联系生活等方法识字,识字形式丰富多样。在朗读中,学生初步感受儿歌特有的韵律美。
2.随文识字。 教师引导朗读: 1.引导学生自由读: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接力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1.学生自由读。 2.学生接力读。
3.集中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点拨识字方法。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生字、词,并借助视频,引导体悟汉字魅力。) 学生借助拼音读字,思考识记方法。
4.字词检测 教师使用语音测评功能,帮助学生巩固字词。
5.情境诵读。 教师播放视频并引导学生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 小朋友们,读了这首歌谣,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儿歌的音韵美: 这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那么它的秘密到底藏在哪里呢?小朋友们,请你标注儿歌中每一句末尾的字。读一读,这些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点拨: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诗词、儿歌等句末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称为押韵。押韵能使诗词、儿歌声韵和谐,具有节奏美和声调美。那我们再来一起有节奏地读一读吧!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初步了解传统节日。 (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教师点拨探究方法: (1)默读课文,把儿歌中出现的传统节日圈出来。 (2)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给这些传统节日排序。 全班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1)引导:儿歌中写了哪些传统节日呢?快去圈一圈吧! (2)按照时间顺序给节日们排序。 ①引导:你知道每个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吗? ②连线游戏,引导:结合刚才的学习,给传统节日们排个队吧! 学生根据探究方法先进行思考,再在全班展开交流。 紧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给传统节日“排队”。
概括总结:儿歌中写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和重阳节,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除了清明节以外,都是按农历确定的,日期从农历正月开始,接着是公历四月,再到农历的五月,七月,八月,九月,这样的编排顺序就是时间顺序。 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这些吉庆日被古人称为“重日”。古人认为“重日”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吉祥日。我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传承。
书写指导 组织学生学习会写字,进行书写指导。 教师点拨书写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 教师展示优秀书写作品: 学生练习书写时,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可拍照上传评比) 学生练习书写。 分析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做到规范书写。生字教学归类分组,详略得当,具有效率。
六、课堂小结
传统节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乞巧节 中秋节 重阳节
七、布置作业
1.把今天学到的传统节日说给爸爸妈妈或朋友听。
2.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通过问家长或者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一下吧!(共23张PPT)
传统节日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利用图片,字理、形声字等多种方法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
2.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音韵美,初步了解传统节日有哪些,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重难点:
1.体悟汉字魅力,感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美,坚定文化自信,促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2.初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促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教学设计
传统节日
分析汉字结构,学写生字,感受汉字的优美。
体悟汉字魅力,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以旧引新,并借助视频,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生字、词,感受汉字魅力。
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音韵美。
初读:学生字、词语
概读:了解传统节日
品读:感受节日内涵
延读:各民族的传统节日
初步了解传统节日。
布置作业
课堂导入
整体感知
问题探究
书写指导
课堂小结
结合点: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生字、词,并借助视频,引导体悟汉字魅力。
结合点: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课堂导入
全班同学一边拍手,一边齐读《春节童谣》。
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玩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课堂导入
结合童谣和视频,说一说你对春节的了解。
春节历史悠久,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传统节日》
春节时,人们开展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守岁”“拜年”等传统习俗流传至今。
整体感知
认真听读课文,把自己读不准的字标注出来。
听读任务
整体感知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传 统 节 日
tiē
过端午,赛龙舟,
粽香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chuán tǒng
xiāo
xiàng

zhōu
ài
táng

qiǎo
láng
bǐng
shǎng

随文识字
传:chuán( )
zhuàn( )
整体感知












宵:宀 + 肖 → xiāo( )( )
饼:饣 + 并 → bǐng( )( )
菊:艹 + 匊 → jú ( )( )
传统
自传



熟字换偏旁:
传( )
转( )
砖( )
传统
旋转
砖头
元宵
今宵
月饼
饼干
菊花
赏菊
站—贴
朗—郎
常—赏
集中识字
chuán tǒng tiē xiāo xiàng jì zhōu ài táng qǐ qiǎo láng bǐng shǎng jú
整体感知
大街小巷
组词识记:
艾( )( )( )
乞( )( )( )
巧( )( )( )
艾草
艾香
乞丐
乞求
巧妙
巧手
艾酒
乞讨
乞巧















集中识字
chuán tǒng tiē xiāo xiàng jì zhōu ài táng qǐ qiǎo láng bǐng shǎng jú
整体感知
祭:右边是一只手,左边是一块肉,左下形似“示”,表示祭台,指手拿着肉放到祭台上进行祭拜。本意是古人对神灵、祖先或死者表示敬意的一种仪式。












chuán tǒng tiē xiāo xiàng jì zhōu ài táng qǐ qiǎo láng bǐng shǎng jú



集中识字
整体感知
生字检测
整体感知
读了这首歌谣,你有什么发现?
我们再来一起有节奏地读一读吧!
歌谣每两行写一个节日,介绍节日的习俗和活动,读起来很有节奏感。
情境诵读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整体感知
这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那么它的秘密到底藏在哪里呢?小朋友们,请你标注儿歌中每一句末尾的字。读一读,这些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pào
cháo
sǎo
piāo
qiáo
zhào
gāo
nào
诗词、儿歌等句末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称为押韵。
押韵能使诗词、儿歌声韵和谐,具有节奏美和声调美。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香艾香满堂飘。
情境诵读
问题探究:初步了解传统节日
默读课文,把儿歌中出现的传统节日圈出来。
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给这些传统节日排序。
全班交流。
探究方法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香艾香满堂飘。
问题探究:初步了解传统节日
儿歌中写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和重阳节,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交流展示
儿歌中写了哪些传统节日呢?快去圈一圈吧!
问题探究:初步了解传统节日
交流展示
你知道每个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吗?
农历正月初一
公历4月5日前后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七月初七
农历九月初九
春节
农历八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乞巧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问题探究:初步了解传统节日
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这些吉庆日被古人称为“重日”。古人认为“重日”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吉祥日。我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传承。
交流展示
时间顺序
连线游戏:结合刚才的学习,给传统节日们排个队吧!
书写指导
观察一下,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
书写指导
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哪些字容易写错呢?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左右结构
书写时左右同宽。贝字旁捺变点,要收在竖中线左侧。
“敬”左边的“苟”草字头偏右,“句”偏左。
“转”稍有点左窄右宽,车字旁的第三笔是竖。

左中右结构
三个部分要紧凑。右部件第一横和中部第一横起笔一样高。

独体字
第二笔撇和第三笔横折钩均写长,长横压在横中线上,两点上下对称。
书写指导
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哪些字容易写错呢?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上下结构
草字头横平且长,撇捺要舒展。
四点底第一点和后面三点方向不同,四个点间距均匀。

全包围结构
先外后内最后封口,“才”的竖钩压竖中线。

半包围结构
“门”的点在左上格,“市”的点、竖在竖中线上。
课堂小结
春节
传统节日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乞巧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农历正月初一
农历正月十五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七月初七
农历八月十五
农历九月初九
布置作业
1.把今天学到的传统节日说给爸爸妈妈或朋友听。
2.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通过问家长或者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一下吧!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