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传统节日 第2课时 教案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传统节日 第2课时 教案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1 21:35:59

文档简介

《传统节日》教案
第2课时
一、课标要求
学习儿歌,初步体验文学阅读的乐趣。感受和学习生活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感受祖国传统文化,说说人们是怎样过节的。
2.背诵课文。
3.了解传统习俗,结合课文及资料,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促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4.了解各民族的其他传统节日,珍视各民族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形成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促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感受祖国传统文化,说说人们是怎样过节的。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促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教学难点: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感受祖国传统文化,说说人们是怎样过节的。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及技术应用 学生活动 及技术应用 设计 意图
课堂导入 开展填空活动,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教师提问: 上节课学习了哪些传统节日?想一想,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教师引导复习字词:一起读课文,把上节课学过的字再认真读一读,努力记一记。 学生完成填空活动。 学生朗读课文,关注生字。 通过旧知的回顾,对本课继续学习的内容进行铺垫。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每个节日的传统习俗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学习传统习俗及节日内涵。 (感受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增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师点拨探究方法: (1)分成5个小组,每组选一个节日,小组内交流。 (2)先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些节日都有哪些传统习俗,再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人们是怎么过节的。 (3)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点拨节日内涵。 (4)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全班背诵课文。 教师出示探究范例,引导学生学习“乞巧节”和“重阳节”。 全班分组展示,教师可根据学生展示内容及当地实情,进行引导、补充。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播放情境课文背诵版,引导背诵。 教师出示材料,开展猜一猜的实践活动。 引导:读一读诗句,说说每句诗分别写了哪个传统节日?(课件中设置了两种形式,可自由选择。) 1.学生先跟着探究范例学习“乞巧节”和“重阳节”,再根据探究方法交流其他节日。 2.全班分组展示。 3.学生回答问题。 传统节日里蕴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说习俗、背歌谣,在丰富的生活情境中穿插情感的渗透,并且利用民间故事等丰富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感受节日内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让传统文化滋润学生的心田。最后开展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读诗句,猜诗句中写到的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诗词中的传统节日,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中华文化的魅力,促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概括总结: 1.春节、元宵节和中秋节都强调全家团聚,所以这三个节日都象征着团圆、相聚。 2.清明节是祭祀祖先、悼念先烈的节日,表达了对祖先、烈士的怀念与崇敬。同时,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有踏青、放风筝、插柳等风俗活动。 3.端午节是祈福辟邪、纪念屈原等人的节日,体现了人们对幸福安康的祈求,蕴含了爱国情怀。 4.乞巧节表达了姑娘们希望自己更加心灵手巧的愿望,也是象征爱情的节日。 5.重阳节不仅是登高祈福的节日,更是宣扬敬老爱老的节日。
拓展延伸 了解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激发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珍视各民族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感受其他传统节日的魅力。)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查到的资料: 上节课的最后,老师让大家运用问家长或查资料的方式了解各民族的传统节日,现在把你了解到的传统节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各民族的传统节日。 (课件中列出了4个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源,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学生分享。 教师补充了诺鲁孜节、西迁节、火把节和泼水节,从课内走向课外,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节日以及传统文化。
概括总结:这些传统节日都是各民族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是需要我们珍视并传承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应该感到自豪。
六、课堂小结
传统节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乞巧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每个节日的内涵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
七、布置作业
1.背诵《传统节日》。
2.选择一到两个传统节日,仿照儿歌写一写,注意字数和押韵。(共24张PPT)
传统节日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感受祖国传统文化。选一两个传统节日,说说人们是怎样过节的。
2.背诵课文。
重点:
1.了解传统习俗,结合课文及资料,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促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2.了解各民族的其他传统节日,珍视各民族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形成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促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教学设计
了解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激发民族自豪感。
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观看视频,了解各地的春节习俗,自然过渡到传统习俗的学习。
学习传统习俗及节日内涵。
传统节日
初读:学生字、词语
概读:了解传统节日
品读:感受节日内涵
延读:各民族的传统节日
课堂导入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结合点:感受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增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结合点:引导学生珍视各民族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感受其他传统节日的魅力。
课堂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哪些传统节日?想一想,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传统节日》
一起读课文,把上节课学过的字再认真读一读,努力记一记。
分成5个小组,每组选一个节日,小组内交流。
先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些节日都有哪些传统习俗,再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人们是怎么过节的,最后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过这个传统节日。
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全班背诵课文。
探究方法
问题探究:学习传统习俗及节日内涵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问题探究:学习传统习俗及节日内涵
七月初七这天晚上,姑娘们来到花前月下“拜织女”,乞求上天让自己也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乞巧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探究范例
人们怎么过这个节日?
“乞巧”是什么意思呢?
问题探究:学习传统习俗及节日内涵
观看视频,人们为什么要过“乞巧节”?
探究范例
因为“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七夕节成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有拜月祈福、拜织女、吃巧果、乞求姻缘等习俗。
表达了姑娘们希望自己更加心灵手巧的愿望,体现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乞巧节又叫七夕节,关于这个节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问题探究:学习传统习俗及节日内涵
探究范例
赏菊
敬老爱老
登高
踏秋
插茱萸
饮菊花酒
……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重阳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人们还怎么过这个节日?
问题探究:学习传统习俗及节日内涵
人们为什么要过“重阳节”?
探究范例
古人认为九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所以这一天被称为“重阳节”,也称为“老人节”,寓意是希望老人们长寿幸福。
关爱老人,宣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你知道重阳节的由来吗?
问题探究:学习传统习俗及节日内涵
“春节组”分享。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交流展示
穿新衣
贴窗花
贴春联
压岁钱
拜年
人们为什么要过“春节”?
庆祝新春到来,全家团聚。
放鞭炮
……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问题探究:学习传统习俗及节日内涵
“元宵节组”分享。
交流展示
吃元宵
猜灯谜
逛庙会
按照地方传统,南方喜食汤圆,北方则喜食元宵。尽管地域不同,但是丰富多彩的元宵节习俗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相互融合,共同表达着人们对于团圆、相聚的美好愿望。
人们为什么要过“元宵节”?
庆祝团圆、相聚。
巩固生字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问题探究:学习传统习俗及节日内涵
元宵节那天,看花灯的人们挤满了大街小巷,观察不同字形的“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展示
含有双人旁的字大多与行走、行动、行人和道路有关。比如行、径、往、徙。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问题探究:学习传统习俗及节日内涵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如今除了祭祀逝去的亲人,人们还会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
为了民族解放,为了国家繁荣富强,这些英雄烈士用血肉之躯树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
“清明节组”分享。
交流展示
问题探究:学习传统习俗及节日内涵
人们为什么要过“清明节”?
交流展示
踏青
放风筝
是祭祀祖先、悼念先烈的节日,表达了对祖先、烈士的怀念与崇敬。
插柳
你知道吗?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
清明既是传统祭祖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苏,人们常常结伴郊游踏青,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还有踏青、放风筝、插柳等风俗活动。
过端午,赛龙舟,
粽香艾香满堂飘。
问题探究:学习传统习俗及节日内涵
“端午节组”分享。
交流展示
插艾草
赛龙舟
系五彩绳
吃粽子
……
佩戴香囊
问题探究:学习传统习俗及节日内涵
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交流展示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民间传说端午节有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等人的说法,但最广为流传的是纪念屈原,影响也最广最深。屈原以身殉国,其爱国深情令人动容,其高尚品德值得中华儿女永远铭记。
农历五月初五,阳气最盛,是驱邪避灾的好日子,体现了对幸福安康的祈求。
屈原和端午节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问题探究:学习传统习俗及节日内涵
“中秋节组”分享。
交流展示
赏月
拜月
吃月饼
赏桂花
……
饮桂花酒
人们为什么要过“中秋节”?
庆祝团圆。
问题探究:学习传统习俗及节日内涵
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用什么语气来读?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香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用活泼快乐的语气读。
用低沉的语气读。
应该带着对屈原的崇敬之情读。
应该带着祝福读。
读出全家团聚的喜悦之情。
用活泼快乐的语气读。
朗读指导
问题探究:学习传统习俗及节日内涵
实践活动
猜一猜:读一读诗句,说说每句诗分别写了哪个传统节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节
去年元宵夜,
花市灯如昼。
元宵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
端午节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乞巧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
从古至今,有不少古诗词都描绘了传统节日的盛况。再来读一读这些诗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拓展延伸
泼水节: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节日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
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的活
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
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
场面极为热闹。
我国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
拓展延伸
这些都是各民族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是需要我们珍视并传承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应该感到自豪。
苗族的爬坡节
壮族的霜降节
……
我国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
课堂小结
春节
传统节日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乞巧节
中秋节
重阳节
贴窗花、
放鞭炮……
看花灯……
祭扫……
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
乞巧……
吃月饼、赏月……
敬老、踏秋、
赏菊、登高……
每个节日的内涵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
布置作业
1.背诵《传统节日》。
2.选择一到两个传统节日,仿照儿歌写一写,注意字数和押韵。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