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争取民主之路、确立民主之制、扩展民主之势
导入新课(概念解释)
1.资产阶级革命
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它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封建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其实质是以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取代封建剥削制度。
2.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资产阶级也建立起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导入新课(概念解释)
3.代议制
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4.资产阶级代议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间接民主,选民选举议员组成议会,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
目 录
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课程标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的确立
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法国大革命及其曲折反复的共和之路
资本主义的扩展——俄、意、德、日
01
02
03
04
C
ONTENS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的确立
01
|
|
|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
工场手工业时期
工业革命时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
美国独立战争
1787年宪法
法国大革命
《人权宣言》
1861年改革
德意君主立宪制
法国1875年宪法
日本明治维新
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扩展
1765年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1、经济根源:17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阶级基础: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
1、背景
地处大西洋沿岸的英国抓住了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历史机遇,海外贸易迅速扩大,国内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英国贵族掀起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他们采用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农业,因而被称为新贵族,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崔连仲等主编《世界通史》
1625年,(英王)查理一世继位后,在财政问题上与议会产生矛盾。1628年,国王召开议会,企图解决财政困难……次年,国王解散议会,实行独裁,大量出售专利权,征收新税……激起社会不满。
3、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清教思想传播)
4、政治传统:英国有限制王权的传统。(《大宪章》与早期议会)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的确立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的确立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
革命前英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资产阶级成为最富有阶级。……经济力量比较雄厚的是大资产阶级,特别是居住在伦敦商业区的那些金融巨子(称“金匠”)和那些大的海外贸易公司(如莫斯科公司、东印度公司等)的股东。
新贵族作为一个阶级,是在16世纪初亨利八世国王进行宗教改革时形成的。……新贵族有贵族的头衔,享有贵族的特权,但其经营方式则是资本主义的,故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范畴。而且,新贵族除来源于进行圈地的旧贵族外,相当多的人原来本是商人,因购买土地及贵族头衔而变成新贵族的。
革命前英国日益兴盛的阶级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即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者;不断削弱的则是封建社会的两大基本的阶级,即封建贵族和传统的农民,这反映了封建制度在走向没落。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1640年,革命爆发
1642~1646,
第一次内战
国王军PK议会军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1649~1653 共和国时代
1653年,克伦威尔成为护国主
1653~1659 克伦威尔独裁时期
1660~1685,
查理二世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
威廉和玛丽承袭王位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君主立宪制确立
2、过程
1648.3-5第二次内战
1685~1688,
詹姆士二世继位
杀了一个王、逐了一个王、请了一个王
思考:根据图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长期性、曲折性、渐进式、妥协性、不彻底性。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的确立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进程:1689年《权利法案》
1701年《王位继承法》
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限制国王权力
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第四条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皆为非法。
第六条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保障议会的权力和自由
第八条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第九条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受到弹劾或询问。
第十三条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立法权
征税权
军事权
选举权
言论自由
集会权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的确立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历史意义
【课堂探究】从“光荣革命”到《权利法案》再到《王位继承法》,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正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请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①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对欧洲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②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实践表明,它是适合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的,18世纪的工业革命和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都证明了这一点。
③英国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世袭产生,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①国王: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②议会:国家权力的中心;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③首相:政府最高行政首脑。内阁掌握行政权,并通过议会掌控立法权。内阁与首相共进退,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④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政治权利由贵族下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最终下移到公民
①内容: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大大增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②影响: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历次议会改革
2、发展:责任内阁制——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向内阁;政党政治——两党制(了解)
含义
两党轮流执政,相互监督。
发展历程
17C雏形
19C中叶形成
20C20S以后发展
辉格党
托利党
自由党
保守党
工党
保守党
特点
一个国家通过政党组织国家政权的形式,起源于英国。
①1689年,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能当选为议员;②1830年,只有不到10%的成年男性有选举权;
③1832年,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④1918年,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获得普选权;
⑤1969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权参加下院选举。
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02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一)北美独立战争及美国的诞生(1775——1783)
(1)背景
材料一 从殖民地建立开始,殖民地经济就成为了英国经济的一部分。英国所关注的是保证北美殖民地供应英国所需要的基本原材料,并消费英国制造的货物,因此殖民地的经济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南部盛行种植园经济,大规模栽种烟草、稻谷和蓝靛等经济作物;中部殖民地则大量种植小麦,享有面包殖民地的美誉;而北部则大力发展渔业和毛皮贸易。与此同时,殖民地工商业也开始萌芽和成长,造船业成为殖民地的工业龙头,它还带动了冶金、机械、油漆、制缆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食品、纺织品等手工行业也悄然兴起。在北部新英格兰地区,商业贸易尤其活跃,波士顿、费城、纽约成为著名的工商业中心。
——纪录片《世界通史》解说词
根本原因: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一)北美独立战争及美国的诞生
(1)背景
材料二 禁止北美人民制造任何纺织品,不允许把当地生的毛皮制成帽子, 必须先把毛皮出售给英国,在英国制成帽子后再运销到北美。所有印刷品、商业单据、法律证件等都要缴纳印花税。 ——《印花税法》
北美13块殖民地示意图
矛盾激化: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13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
(一)美国独立战争
自由女神像:手捧《独立宣言》,高举自由的火炬。
1、背景
①经济根源: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政治: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限制和剥削,激起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
③思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启蒙思想的影响。
北美民族和民主意识觉醒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1.北美独立战争及美国的诞生
(2)进程:①战争开始:来克星顿的枪声
1775年4月,波士顿附近来克星顿的民兵与英军发生冲突,美国独立战争由此开始。
马萨诸塞的群众在自由之子协会的宣传鼓动下,首先组织起民兵,准备进行武装斗争。英军得知后即前来夺取民兵的武器弹药。1775年4月19日民兵与英军在波士顿附近的列克星顿相遇,发生战斗,民兵取得胜利。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1.北美独立战争及美国的诞生
(2)进程:②宣布独立:《独立宣言》的发表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建立被统治者同意和授予的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
——《独立宣言》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1.北美独立战争及美国的诞生
(2)进程:③战争胜利:被承认独立
美国诞生后,以华盛顿为总司令的大陆军又经过几年艰苦斗争,于1781年打败了英国军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3)历史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
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的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切实可行——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课堂探究】根据以下材料,分析邦联制的弊端。
邦联条例内容选编:
①宪法容许各州享有征税、征兵及发行纸币的权力。国家有事时,中央政府只能请求各州提供军队。
②中央不设置国家元首,只是在国会下面设立一个诸州委员会,委员由各州选出,每州一人。
③中央无权管理洲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无权干涉各州内部事务。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上册)
松散。邦联体制下政府无权,亟需加强中央集权。
(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1.背景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1787年5月,美国12个州(罗德岛拒绝参加)的55名代表来到费城为新生的美国制定宪法,召开了为期116天的制宪会议,这也是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会议(会议开得并不顺利。先是有人迟到,后是有人早退,最后又有3人拒绝签字)。制宪会议内部矛盾重重、派系纷争,……出现了严重分歧。
——刘瑜《民主的细节》
◎1787美国制宪会议
麦
迪
逊
参加会议的各州代表大多数受过大学教育,熟悉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核心人物是36岁的弗吉尼亚代表麦迪逊,他坚持分权制衡的原则,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
(二)美国民主共和制——联邦制总统共和制
2.确立:1787年宪法
中央
地方
大州
小州
北方
南方
联邦制原则:美国为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1)内容:《1787年宪法》三大原则
总统
国会
最高法院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行政权
参议院&众议院长
立法权
司法权|最高法律解释权
国会可以2/3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
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总统任命的大法官需要参议院批准
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审查其行政行为,行使最高审判权
总统任命大法官
三权分立:联邦政府和各州均为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
分权制衡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2)历史意义与局限:
①意义: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这部宪法使美国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央集中了财政、军事、外交和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权力,发挥了保卫国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职能。
它所创立的总统以及总统制共和国的政体,后来成为资产阶级国家体制的重要模式之一,有很大国际影响。
1787年宪法是一个进步的历史文件。
②局限: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等。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三)美国共和制的发展——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1)背景:经济发展,南北矛盾重重,斗争激烈
◎美国的领土扩张
①领土扩张——西进运动
从美国国旗演变看美国的领土扩张:
《独立宣言》发表时
1878年(20颗星)
建国时(13颗星)
1960年至今(50颗星)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三)美国共和制的发展——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1)背景:经济发展,南北矛盾重重,斗争激烈
◎美国南北战争形势图
②南北矛盾: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
资本主义工商业
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缺工业原料
缺销售市场
要提高关税
缺自由劳动力
输出棉花、工业原料
输出工业品
要降低关税
占有大量劳动力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三)美国共和制的发展——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2)进程:
①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
北方 南方
州数(个) 23 11
人口(万人) 2200 900(奴隶约占39%)
工业生产占全国比重(%) 91 9
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 75 25
棉花产量占全国比重(%) 4 96
小麦产量占全国比重(%) 81 19
截至1865年海军船只(艘) 700 少量
人心所向 支持 反对
◎美国南北双方战力对比表
第一阶段:
1861年4月-1862年
北方节节失利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三)美国共和制的发展——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2)进程:
②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支持,最终击败了南方分裂势力。
③1865年,内战结束。
材料一 凡是美国公民,只要交10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土地,连续耕种5年后,这块土地就成为他的私有财产。
——《宅地法》
材料二 自1863年元旦起,废除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林肯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三)美国共和制的发展——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3)历史意义与局限:
①意义: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随后又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②局限:黑人仍备受歧视。
在美国,黑人等少数民族始终是二等公民,在政治、经济、教育等问题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近年来,美国种族歧视丑闻迭起。1992年白人警察殴打黑人司机罗德尼·金引发了洛杉矶大规模的种族冲突;1995年美国百万黑人在首都华盛顿举行大游行,提出了增进黑人团结,反对种族歧视的主张;1999年黑人迪亚洛在纽约被4名白人警察枪杀再次引发了抗议浪潮。种族歧视问题成为美国“人权记录”中最不光彩的一页。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4.美国的两党制——驴象之争
共 和 党
民 主 党
美国两党在意识形态、阶级基础方面,没有本质区别。它们都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都赞同美国现行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
民主党和共和党在一些具体议题上的政策和主张有明显差别,但这些差别不过是充当着使两党制得以运行的基础。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知识拓展】
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坐落于美国南达科他州,俗称“总统山”(如背景图所示),他们分别是华盛顿、杰斐逊、老罗斯福(西奥多·罗斯福)和林肯,这四位总统被认为代表了美国建国150年来的历史。
华盛顿——开国元勋、美国国父
杰斐逊——《独立宣言》的起草者
西奥多·罗斯福——奠定了20世纪美国的基础
林肯——维护统一、解放黑奴的领导者
法国大革命及其曲折反复的共和之路
03
三、法国大革命及其曲折反复的共和之路
(一)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1)背景
材料一 启蒙运动的故乡法国,直到拿破仑登台后才由一个开明专制君主统治。因而,法国是一个极其无能且不公正,以致统治机构摇摇欲坠地陷于停顿状态的国家。正是政府的这种停顿状态,使野心勃勃、心怀不满的资产阶级有机会成功地夺取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8世纪,法国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启蒙思想也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
材料二 教士是第一等级,贵族是第二等级,他们都是统治阶级;第三等级主要由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和农民组成,属被统治阶级。前两个等级占总人口的2%,但是,他们拥有约35%的土地,并享有政府保护人的大部分好处。
三、法国大革命及其曲折反复的共和之路
(2)进程
①革命爆发——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7月14日,法国民众攻占了象征专制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革命猛烈冲击了专制制度,资产阶级控制的制宪议会逐渐掌握了政权。
1789年7月14日,群众蜂拥攻入巴黎的第一座监狱——巴士底狱(被用作监狱的王室古堡)。虽然这一事件本身没什么实际作用,因为巴士底狱这时已很少被使用,实际效果只是救出了狱中的少数人,但它在平民心目中则是压迫的象征,此时这一象征被摧毁了。这标志着巴黎的民众首次改变了革命的进程。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攻占巴士底狱(油画)
(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2、过程——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特点:反复性、曲折性、艰难性
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法国民法典》颁布
①经济:小农经济基础稳固,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②政治:具有君主专制传统,封建势力强大。
③外因:欧洲其他国家的干涉。
拓展: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艰难曲折的原因
三、法国大革命及其曲折反复的共和之路
1.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2)进程
②颁布《人权宣言》
1789年8月,议会颁布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即《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就人们的权利而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国家实质上是所有主权的来源……法律是公众的意志的表达……自由存在于作任何不损害别人的事情的权力中。
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除了在有明显的公共需要、法律上得到确定和先前规定的损失赔偿是公正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应当被剥夺这种权利。
——《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
三、法国大革命及其曲折反复的共和之路
1.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2)进程
③1791年宪法:1791年,议会颁布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1791.09.17
1789.07
1789.09-10
1790
1789.08
1789.12
1791宪法
组成了30人的起草委员会
通过了宪法前言,即《人权宣言》
通过了选举法
路易十六批准了宪法
通过了立法、行政、司法等有关规定
对条文进行修改加工
坚定不移地废除损害自由和损害权利平等的那些制度。今后不得再有贵族、爵位、世袭荣衔、等级差别、封建制度、世袭制特权,也不得有从上述制度中产生的任何头衔、称号和特权。
——《1791年宪法》
三、法国大革命及其曲折反复的共和之路
1.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2)进程
④拿破仑帝国(1799-1815)
背景:革命遭到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斗争异常激烈,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建立: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措施:《法国民法典》(后更名《拿破仑法典》)
恩格斯说,这部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法国民法典》
拿破仑
三、法国大革命及其曲折反复的共和之路
1.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3)历史意义与局限
①意义:拿破仑的统治维护了大革命所确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法国大革命也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
②局限:拿破仑实行帝制,率领法军入侵一些欧洲国家,给其带来了沉重灾难。
拿破仑加冕
(三)法国民主共和制——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3.确立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实质是君主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这些人中,有些希望波旁王朝复辟,有些拥护奥尔良王朝,还有些要求由拿破仑家族的人当皇帝,互相争吵不休。经过反复斗争,国民议会最后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议会
总统
内阁
立法权
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行政权
行政权
总统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员
总统经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参议院(间选)
众议院(普选)
对议会负责
总统经众议员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副属
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一票共和
1.特点
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又相互制约。
2.评价
资产阶级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资本主义的扩展——俄、意、德、日
04
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四、资本主义的扩展——俄、意、德、日
1871年,普鲁士通过战争统一德意志
1870年,意大利完成了统一
1861年,俄国沙皇政府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四、资本主义的扩展——俄、意、德、日
(一)俄国1861年改革
(1)背景:
【课堂探究】结合以下材料,分析俄国沙皇政府面临着怎样的“空前危机”?
材料一 18世纪俄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继续发展。但这时……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仍占统治地位。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期)农奴反抗农奴制的暴动不断增多,1826-1861年共发生1186次。……这些暴动反映了俄国人民群众对农奴制的极端痛恨,反映出农民要以革命手段自下而上消灭农奴制的愿望。
材料三 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的失败,彻底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和腐朽。……战争的失败使农奴制俄国的一切矛盾表面化,尖锐化了。
——以上材料均节选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产生;克里木战争的战败
四、资本主义的扩展——俄、意、德、日
(一)俄国1861年改革
(2)内容:
①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
②其他改革: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统一司法制度、教育改革、义务兵役制等,刺激工业发展。
自法令公布之日起,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并享有一般公民权,即农民有权拥有个人的财产,他们可以自由迁徙、婚配、从事工商业活动、缔结合同、进行诉讼等,地主应承认农民的人身和人格自由,不允许买卖和交换农民。 ——选编自《农民改革法令》
亚历山大二世
四、资本主义的扩展——俄、意、德、日
(3)历史意义与局限:
①意义:封建地主阶级主持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性质),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俄国的近代化。
②局限:没有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材料一 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000多万农民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出现了大批自由的雇佣劳动力,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农业机器被广泛采用,资本主义工业得到了发展。
材料二 农民无偿得到土地和从贵族地主的奴役下获得解放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所谓赎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地主对农民肆意掠夺的过程。据各省不完全的统计,这些地区有3326.8万俄亩土地,按1854年到1865年市价计算,份地的地价为5.44亿卢布,而实际上份地的赎买价格为8.67亿卢布,这样,地主所得到的赎金超过市价59%,多达3.23亿卢布。
——以上材料均节选自纪录片《世界通史》解说词
四、资本主义的扩展——俄、意、德、日
(二)意大利的统一
19世纪中期
1861年
1870年
处于分裂状态
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先后从奥地利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
实现了国家统一
四、资本主义的扩展——俄、意、德、日
(三)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1)“铁血宰相”俾斯麦: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起用主张“铁血政策”的俾斯麦为宰相。
(2)武力统一: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
(3)帝国成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
四、资本主义的扩展——俄、意、德、日
(三)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课堂探究】结合下列材料及所学,试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积极: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德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局限: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帝国国会对帝国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以延续。
(四)日本明治维新(19C60~90S)
明治维新含义
美国入侵日本的黑船事件
1、背景
①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②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众矢之的
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为实现富国强兵,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废除了旧的封建体制,建立起新的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上称之为“明治维新”。
材料一 幕府拥有约占全国领土1/4的直辖领地,其余土地则分封给260余个大名作领地。……在幕藩统治下,日本实行一套森严的等级制度。居民被划分为士、农、工、商4个等级。……自18世纪后半期起,日本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内容: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②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③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1889年<明治宪法>):
宪法肯定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和统揽一切的地位,
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成为天皇权力的代行机构。
3、评价: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富国强兵。
但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
社会基础。日本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四、资本主义的扩展
◎明治天皇
殖产兴业即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
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各国民主政体发展特点对比
国别 确立民主政体途径 完善民主的特点
英国 革命:“光荣革命” 和平渐进的议会改革
美国 革命:独立战争 精英人物;稳定和创新
法国 大革命:曲折 艰难曲折;血腥暴力
德国 统一:王朝战争 封建残余;军国主义
日本 改革:明治维新 军国主义
俄国 改革:农奴制改革 沙皇传统;强人政治
(1)进步性:
①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间的矛盾,
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
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其建立方式和政体形式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世界意义。
(2)局限性: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
①对内,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劳动人民很少享受到民主、自由的权利。
②对外,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主义,
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评价
概念深化
1.结合本课所学并结合教材,请你从理论依据、建立方式、建立过程、政体类型、体现原则五个方面,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
(1)理论依据:西方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是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2)建立方式:以英国为代表,先激进(资产阶级革命)后温和(“光荣革命”);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采取了激进的革命方式;以俄日为代表,采取了温和的改革方式。
(3)建立过程: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政体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形式。
(5)体现原则:以立法的形式来确立政治体制,体现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立法、行政和司法之间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概念深化
2.结合本课所学并结合教材,谈一谈你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
(1)进步性:
①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间的矛盾,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
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其建立方式和政体形式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世界意义。
(2)局限性: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课堂总结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概念解释: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与君主立宪的确立
美国独立战争与共
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法国大革命及其曲
折反复的共和之路
资本主义的扩展—
—俄、意、德、日
概念深化: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提、进程、历史意义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的两党制——最先确立和实行两党制的国家
北美独立战争及美国的诞生:背景、进程、历史意义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主要内容、历史意义与局限
美国共和制的发展——美国内战(南北战争):背景、进程、历史意义与局限
美国的两党制——驴象之争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背景、进程、历史意义与局限
法国共和制的初步确立
法国的多党制(典型代表)
俄国1861年改革:背景、内容、历史意义与局限
意大利的统一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日本明治维新:背景、内容、历史意义与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