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1 20:4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
一、单选题
1.下面是哪个字的字体演变?( )
A.树 B.来 C.米 D.桑
2.下列关于汉字字体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B.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
C.隶书将金文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
D.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
二、填空题
1.撰写研究报告的正确步骤是 。(填序号)
①研究方法 ②问题的提出 ③研究结论 ④资料整理
2.根据方法提示,猜字谜。
(1)组合法:召去前线。 上有如鱼得水,下有如日中天。
(2)加减法:打断念头。 古时候的月亮。
(3)意会法:客满。 动手术。
3.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开展综合性学习需要搜集资料,我们可以运用 、 、请教别人等方法进行搜集。
(2)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 或 ,创造出新的形声字。
(3)从《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中,我们可以知道研究性报告一般包括问题的提出、 、 、 四个部分。研究报告的标题要体现研究的 。
三、判断题
1.课文回访。 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 )
(2)“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这个歇后语是正确的。( )
(3)金文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
(4)汉字发展过程中,字形变化大,楷书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
(5)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十分重要。( )
(6)姓氏是一种文化,值得研究。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
四、连线题
1.将下列甲骨文与对应的规范汉字连起来。

并 雨 册 秉 明 北
五、课内阅读
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
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王懿荣平时酷爱收藏古董,精通金石之学。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1)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精通:
(2)选文中的“龙骨”指的是 ,“龙骨上的刻痕”是 。
(3)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们是怎样处理“龙骨”的?在正确的选项后画“”。
①卖给药铺( ) ②保存起来( ) ③丢弃( )
(4)根据选文内容,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1899年,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发现了龙骨
B.村民们把龙骨上的刻痕打磨掉,因为他们不知道那些刻痕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
C.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D.“金石之学”是以古代铜器、碑石等及其上面的文字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六、综合题
1.将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连一连,写出加点字的谐音字,再选择恰当的歇后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四月的冰河 名( )声在外
②外甥打灯笼 不谈( )了
③俞伯牙摔琴 闲( )人
④隔着门缝吹喇叭 开动( )了
⑤一斤肉放上四两盐 照旧( )
(1)奶奶的医术可真是 !连外省的人都辗转奔波来找她治病。
(2)弟弟做数学题很马虎,虽然妈妈一再嘱咐他认真点儿,他却 。
2.读下面的对联,完成练习。
上联: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下联:屋前园外,屋内员外,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
(1)对联中的同音字是 和 、 和 、 和 。
(2)上联的意思是 。
(3)这副对联好在 。
3.综合实践。
学校开展了以“感受汉字魅力”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同学们积极参与。
(1)活动一:手抄报展。
①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次手抄报展主题的是( )。
A.开心交流,快乐表达 B.有趣的汉字,无限的国学
C.趣味知识,增进友谊 D.快乐的天地,知识的海洋
②小丽的手抄报展示了很多谐音歇后语,请把加点字的谐音字,写在括号里。
咸菜烧豆腐——有言( )在先 小葱拌豆腐——一清( )二白
(2)活动二:主题班会。
班上要召开“汉字的魅力”主题班会,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来鼓励大家了解汉字文化,感受汉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