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2 14:1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发展·迟滞
阅读课本并读图,概括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新现象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1.明朝后期,新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并推广种植
一、发展与局限:明清社会经济
(1)农业
问:种植高产粮食作物产生怎样影响?
粮食产量增加、经济作物种植
阅读教材83页导言,概括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新现象
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用低价购买了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 部分土地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
2.明朝后期,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且收入颇丰
读图,概括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新现象
1.明朝后期,新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并推广种植
(1)农业
一、发展与局限:明清社会经济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 zhù zhóu )而户纂( zuǎn )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361
明朝后期,南方一些地区的一些行业使用自由雇佣劳动力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2)手工业
一、发展与局限:明清社会经济
工场
为何会出现自由雇佣关系?
商品交易的繁荣带动手工业发展;
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分工细化、促进社会消费、释放更多自由劳动力等)
讨论:如何理解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
1.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只是产生在少数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明朝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分布在江南的苏州、杭州和松江、温州一带。
2.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出现在一部分手工业的生产部门。明朝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主要产生在手工业当中的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到了清朝时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扩展到制瓷业、矿冶业、采煤业等手工业部门。虽然在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萌芽,但在全国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生产部门中,并没有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3.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水平低,发展缓慢。从明朝中期出现,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资本主义虽有发展壮大,但是并没有重大突破,始终在“萌芽”状态徘徊,整个生产未能进入手工工场阶段。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人们纺纱、织布已不是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范围,而是将棉纺品投入市场销售,以获得完纳租税和日用之资,使商品流通得以加强,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陈蕴鸾、曹幸德《明代苏松地区棉纺织业发展考论》
一、发展与局限:明清社会经济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新特点)
白银成为普遍货币
长途、大额贸易发展
地域性商帮兴起
工商业市镇兴起
商品经济发展
(3)商业
一、发展与局限:明清社会经济
(3)商业
一、发展与局限:明清社会经济
银锭五十两(等于铜钱五万)
明清两朝,尽管人均收入水平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人口和经济却是在大幅度地扩张。在低价值的铜钱无法满足经济和人口扩张对货币的需要,纸币发行又免不了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明清两朝只能寄希望于渐成气候的白银,这却导致在16世纪中叶前后,出现了……银荒。但也恰在此时,世界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美洲银矿的意外发掘解决了当时中国的货币饥渴问题。
——汤金旭、张光:《从纸币帝国到白银帝国——近代中国衰落的货币制度成因》
思考:为什么在明清两朝出现了白银货币化现象?(必要性、条件性)
经济大幅度增长;
中外贸易,白银大量流入;美洲银矿发掘、新航路开辟
菲律宾马尼拉港
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路线图
美洲的黄金、白银和蔗糖
亚洲的丝绸、瓷器、茶叶
1571年至1821年间,美洲开采的白银至少有一半流入了中国。
——香港学者
全汉升
一、发展与局限:明清社会经济
商帮的形成(徽商、晋商)
商帮,即地域性的商人群体。他们以血缘、乡谊作为纽带,以会馆进行联络。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会馆是商帮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
盐业起家
经营广泛
涉足金融
商帮的形成(徽商、晋商)
徽商留下的时代印记——徽派民居
一、发展与局限:明清社会经济
市镇 景德镇 汉口镇 朱仙镇 佛山镇 盛泽镇(苏州) 乌泥泾镇(上海) 合溪镇(湖州)
主要行业 制瓷 交通 交通 冶铁 丝织 棉纺织 木炭
明清市镇简表
——本表资料来源: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何一民《兴盛与衰落:明清四大名镇在近代的舛变》等
(3)商业
一、发展与局限:明清社会经济
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行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户的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大量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观察右图,四大名镇的位置有何特点?
思考点
沿江、沿河分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位于或靠近工商业发达地区,具备商业优势
一、发展与局限:明清社会经济
一、发展与局限:明清社会经济
农业不断发展
手工业不断进步
商品经济繁荣
生产技术没有重大突破(铁犁牛耕);
生产关系没有重大变革(分散经营、自给自足)
明清经济发展的进步和局限表现在哪里?
思考点
集中在传统手工业领域
以手工生产为主,生产技术没有重大突破
商业始终不占主导(农业主导)
始终受到重农抑商政策、专制统治的制约
男耕女织的传统小农经济依然占据压倒性优势
佛罗伦萨:
“自由的手工业者成了包买商的雇佣工人”
苏州: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全球视野下的17世纪:
早期工业化时代
资本主义萌动
经济的进步与迟滞

西
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将强劲的活力输入社会肌体,一股不安分而别开生面的新鲜文化潮流涌动于传统文化结构之中。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二、理学的嬗变:明清思想变化
社会怎么了?
大规模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统治集团内部内讧冲突
明朝与蒙古战争不断
物欲横流,重利轻义
逾越礼制,悖逆人伦
金钱崇拜,舍本逐末
“山中贼”
“心中贼”
阳明心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解决如何破除“心中贼”这个时代难题,为挽救明王朝的命运,为解除封建社会的时代危机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哲学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王阳明《与杨仕德薛尚谦》
二、理学的嬗变:明清思想变化
特点:1.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2.以内心为准则,隐含平等叛逆色彩。
阳明心学
以“致良知”为核心、重视道德实践的理论,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世界观: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传习录》
●方法论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
●认识论
致吾心之良知,致知也。(《传习录》)
心即是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
王守仁
(1472—1529)
李贽(1527-1602)
二、理学的嬗变:明清思想变化
(2)明朝后期,李贽提倡个性自由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
人人皆可为圣。——李贽
蔑视权威和教条,强调个性解放、独立思考
穿衣吃饭,人伦物理也。——李贽
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人应当有正当的欲望。
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李贽
提倡男女平等、婚姻恋爱自由
“循天下之公”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盖皆本也。”
黄宗羲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顾炎武
王夫之
批判君主专制
主张工商皆本
反对君主专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反对君主专制
二、理学的嬗变:明清思想变化
(3)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抨击君主专制
思考:明清之际的社会批判思潮侧重于哪个领域?
侧重于“制度”的层面
人文启蒙思潮
(阳明心学)将儒家的至善之性通过道德本心,落实于主体的是非知觉之间…它也给了每一个普通人冲破道德藩篱的勇气。
——《中国哲学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代表人物 代表成果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工商皆本”
倡导“经世致用”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众治”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循天下之公”
二、理学的嬗变:明清思想变化
新思想实质:
是对儒家思想的批评继承,仍属于儒家,影响只在少数士人
官方思想:程朱理学仍然占有统治地位,政府实行思想控制。
二、理学的嬗变:明清思想变化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广泛而深入地解放思想

西
明清时期,一方面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4页
二、理学的嬗变:明清思想变化
明清著名小说简表
时间 作品 作者 内容 题材
元末明初 《水浒传》 施耐庵 以官逼民反为主题 历史
小说
《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 以三国史实为基础,描写三国的各种矛盾冲突 明 中期 《西游记》 吴承恩 描写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 神话
小说
清 中 期 《儒林外史》 吴敬梓 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 讽刺
小说
《红楼梦》 曹雪芹 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矛盾 现实主义小说
三、市民文化发展:小说与戏曲
(明清小说)对人情世俗的津津玩味,对荣华富贵的钦羡渴望,对人性的解放的企望欲求,对“公案”、神怪的广泛兴趣......尽管这里充满了小市民种种庸俗、低级、浅薄无聊,尽管这远不及上层文人士大夫趣味那么高级、纯粹和优雅,但它们倒是有生命活力的新生意识,是对长期封建王国和儒学正统的侵袭破坏,它们有如《十月谈》之类的作品出现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一样。
——李泽厚《美的历程》
问题1:明清小说迎合哪个阶层的审美需求?
市民阶层(工商业者)
问题2:小说的兴盛反映出这一阶层发生什么变化?
明清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地位提高,对文化影响力提升。
问题3:为何将其类比与《十日谈》?
都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在专制控制和思想束缚的社会背景下,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三、市民文化发展:小说与戏曲
明清小说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点
汤显祖
孔尚任
京剧
三、市民文化发展:小说与戏曲
戏曲
明清传奇
明清传奇,古代中国戏曲样式,故事情节曲折,语言优美,代表作有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牡丹亭》
戏曲
昆曲和京剧
昆曲为中国古老的剧种,一度兴盛。据记载,明万历年间昆曲从业者仅苏州一地就有几千人。目前昆曲从业者仅1000多人。
清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吸收昆曲和其他剧种,形成京剧,全国流行。
题材:历史故事为主
表演手段:唱、念、做、打
角色:为生、旦、净、丑
根据不同的脸谱勾画,表现不同的人物特色
妥协
新生
三、市民文化发展:小说与戏曲

西
特点:领域众多总结性著作,未演化成近代科学
四、传统科技与西学东渐:科技
明清时期的科技著作为何多总结,少突破性创造?
思考点
科举制的影响;
小农经济的局限;
思想文化专制;
闭关自守,无法接触西方先进技术。
1582年8月7日
早期西学东渐
传教士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
学科 人物 内容
1602年 利玛窦&李之藻 坤舆万国图
1607 年 利玛窦&徐光启 几何原本
1612年 熊三拔&徐光启 泰西水法
1621年 邓玉函&王徵 远西奇器图说
1631年 李之藻 亚里士多德《逻辑学》
1634年 汤若望&徐光启等 崇祯历法
四、传统科技与西学东渐:科技
李之藻、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几何原本》书影
四、传统科技与西学东渐:科技
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构架……与同一时期西方国家开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飞跃相比,中国前进的脚步显得迟滞而迂缓。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农耕盛世、近代迟滞
变而不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