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
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
理念的初步实现。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1)经济:
(2)文化:
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2、原因
根本原因
一、文艺复兴
1、含义:
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3)人才:
意大利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特别是意大利北部开始出现。......财富新贵不再容忍封建社会和虚伪的神学教义,他们需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陈日华《人性的回归:文艺复兴》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4)思想:
基督教神权统治,教会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2、原因
一、文艺复兴
1、含义:
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材料:中世纪教会以上帝的代理自居,要求每个人无条件服从,教会说的一切就等于上帝说的一切,服从上帝就体现为服从教会。……教会统治了人的思想,垄断了社会的文化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和禁欲主义,宣扬“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基督教教义含有明显反商意识,也禁止商业文化带来的世俗享乐和物质追求。
【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借古喻今”的含义,并分析文艺
复兴采取这种措施的原因?
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一、文艺复兴
3、实质
(1)教会垄断文化,势力强大;
(2)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3)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
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人文主义
(1)以人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3)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4)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一、文艺复兴
4、精神内核
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的观点对比分析
宗教神学 以神为中心 禁欲和来世 等级观念 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 现世享受 自由平等 理性科学
矛头:基督教神学
(1)初期: 意大利“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特点: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一、文艺复兴
3、发展历程
(2)全盛:意大利“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特点: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会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所……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歌集》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
一、文艺复兴
3、发展历程
(3)扩展: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各地
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李尔王》等,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界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在复古与创新的大潮中,艺术与科学在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自然界的热爱。近代科学一定程度上正是在这种复兴古代和热爱自然的双重作用下发现了世界与人。——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
文艺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被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关注人本身与现实世界。
一、文艺复兴
4、影响
二、宗教改革
天主教教皇
我和天主教会才能决定人死后能否升上天堂;
购买赎罪券的钱“叮当”落柜时,你的灵魂得救了;
月亮从太阳获得光辉,国王从教皇手中获得权力;
资产阶级
能否升入天堂,凭什么教皇说了算?
赎罪券是在敲榨,钱应用来创造更多财富;
各国国王
王权应高于教权;
建立民族国家,本民族事务教皇无权干涉;
①经济(根本):天主教会阻碍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②政治:西欧王权强化,民族国家逐步形成;
③思想:文艺复兴解放思想,冲击天主教会权威;
④导火索: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券(直接原因)
1、背景:
2、开始标志:
马丁·路德
人的灵魂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
无论是传教士、神父,或是教皇,和其他基督教徒并无不同之处,并非自成团体,或是高于其他教徒之上的。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主张:①因信称义,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
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③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
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教会:因行称义
因信称义:路德
教徒
(信仰上帝)
直接对话、得救
教徒
神职人员
上帝
间接对话、得救
上帝
二、宗教改革
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九十五条论纲》
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马克思
3、改革的扩展
基督教
1054
东正教(拜占庭帝国、沙皇俄国)
天主教
16世纪
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天主教
瑞士 加尔文教
英国 国教
二、宗教改革
二、宗教改革
4、影响
(英国)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亨利被赋予了最高的和最充分的教会管理权。此外,还颁布法案,禁止主教将上任首年的俸禄、什一税上交教廷,查封修道院财产,从经济上割断英国天主教会同罗马教廷之间的联系。 ——姜守明、洪霞《西方文明史》
每一个信仰者可以说是他自己的牧师。只有坚定的信任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任才能让一个人得救。......路德教导他们,每个人只需听从自己的良心,而不必听从任何人;一个人必须作为独立、单个、自由的人去争取上帝的仁慈恩典。 ——恩斯特 贡布里希《世界小史》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发展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
(2)推动文化教育事业
(3)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4、意义:
1、背景: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3、代表人物及成就:
2、时间: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思想
16—17世纪
①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的“地心说”;
②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
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电磁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1)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的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
观察、实验、分析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牛顿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发现主宰世界的自然法则。启蒙思想家们相信,他们也可以发现主宰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摘编自杰克逊《世界历史》
恩格斯说: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宗教、社会、国家制度……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
1、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思想, 人文主义进一步传播;
科学: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文艺复兴——基督教神学
宗教改革——天主教教会
启蒙运动——全面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及宗教思想体系
四、启蒙运动
2、兴起和发展
(1)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2)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3)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3、精神内核:理性主义
4、政治主张:
四、启蒙运动
(相信科学、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
天赋人权、平等、
自由、法治、权力制衡等。
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利,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着的力量。
(1)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5、代表人物及主张
四、启蒙运动
(2)伏尔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寄希望于开明君主,建立君主立宪制
自由就是试着去做人的意志绝对必然要求的事情的那种权利。自由是人人享有的一种天赋权利,不应受到任何侵犯,这种天赋人权只受法律支配。平等则意味着反对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人人生而平等。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5、代表人物及主张
四、启蒙运动
(3)卢梭: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社会契约
人民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受特权。
统治者的权力来自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
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
5、代表人物及主张
四、启蒙运动
(4)英国亚当·斯密: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亚当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加主要有两条途径和一个保障:途径之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它主要依赖于分工的深化和市场交换过程的顺畅;二是增加劳动者人数,而这又依赖于资本积累和适当的资本运用。
在这个过程中,坚持经济自由、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取消政府的不适当干预、让经济活动依其天然秩序运行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5、代表人物及主张
四、启蒙运动
“现代经济学之父”
(5)德国康德: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的道德法则。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批判。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自由即自律。
5、代表人物及主张
四、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集大成者
(1)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
准备和舆论宣传。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6、历史意义
思想解放
四、启蒙运动
(2)启蒙运动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
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3)启蒙思想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社会转型
精神财富
人文主义的复兴
人文精神的起源
人文主义的成熟
──古希腊
人文精神的湮没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反神权)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
(反王权、反教权、反神权)
人文主义的发展
——宗教改革:因信称义(反教权、反神权)
——中世纪:宗教神学束缚思想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