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捉泥鳅
人教版(2012)音乐三年级上册
审美感知:聆听合唱形式的《捉泥鳅》感受合唱形式丰富的声音效果。
艺术表现: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尝试用声势语言为歌曲伴奏。
创意实践:通过编创动作表现歌曲,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文化理解: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泥鳅》并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捉泥鳅”的快乐。
核心素养
新课导入
课堂小结
新课探究
课后作业
01
03
04
02
目 录
新课导入
泥鳅生活在稀泥里,且形体最小,只有三、四寸长。它体形圆,身短,没有鳞,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
新课导入
新课探究
泥鳅在底泥中或水的底层淤泥中活动,且喜昼伏夜出,长期在黑暗环境使其视力退化。但触须、侧线等却十分敏感,在避敌和觅食活动中起到关键作用。泥鳅除了用鳃呼吸外,还能进行肠呼吸,所以它对低溶氧的忍耐力很强。在缺水的环境中,只要泥土保持湿润,泥鳅仍可存活很长时间。泥鳅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因而在鳅科100余种鱼类中,唯独泥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新课探究
聆听歌曲,感受到的歌曲是什么情绪呢?
新课探究
请同学们再次聆听音乐,边听边看谱,数一数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新课探究
想想从哪些歌词中你能感觉到小朋友特别想去捉泥呢?
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
请同学们手打节拍,感受歌曲的节奏。
新课探究
同学们观察前四个乐句,你发现第一条旋律和哪个乐句相同呢?
新课探究
请同学们试着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处演唱时要准确、清晰。
一字一音是歌曲创作中最基本的词曲结合方法,歌曲音调源于生活音调,大多歌词可用一字一音去表达。
一字多音是指歌词中的一个字配多个音的一种歌曲创作手法。在变换的过程中,声音力度连贯流畅,使歌曲更加丰富生动。
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
请同学们随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注意前奏和间奏,要表现出小朋友捉泥鳅时的欢快心情。
新课探究
这首歌曲的作者,就是台湾著名作曲家侯德建先生。他非常有才华,在22岁时,他创作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这首歌曲也被誉为中国之魂。它就是《龙的传人》。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习了好听的歌曲《捉泥鳅》,感受了活泼、风趣的音乐,还聆听了一段《龙的传人》,后面的部分大家可以课后继续聆听,希望音乐能成为同学们的好伙伴。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有条件尝试下捉泥鳅这项活动,与身边同学交流分享。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