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酸及其性质 课时练习---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类的是( )
A.碳酸钙 B.硫酸 C.氢氧化铜 D.过氧化氢
2.实验时发生意外需及时处理。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B.过滤时,滤纸被戳破——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C.蒸发时,食盐四处飞溅——撤去酒精灯并不断搅拌
D.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盐酸
3.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共同的变化是( )
A.溶质的质量变小 B.溶剂的质量变小
C.溶液的质量变小 D.溶液的质量分数变小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检验O2是否集满
C. 收集H2
D. 稀释浓H2SO4
5.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不考虑水分蒸发),溶液质量因发生物理变化而减少的是( )
A.烧碱 B.石灰水 C.浓盐酸 D.氯化钾
6.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说明浓硫酸具有( )
A.吸水性 B.腐蚀性 C.挥发性 D.酸性
7.在24.9gCa(OH)2、CaCl2、CaCO3的混合固体中,测得钙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30:7,将160.0g稀盐酸加入该固体中,固体全部溶解得到177.2g溶液。则该混合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 )
A.7.7g B.9.0g C.15.4g D.18.0g
8.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9.下列物质能除铁锈的是( )
A.食盐水 B.植物油 C.石灰水 D.盐酸
10.现有①铜和稀盐酸 ②氢氧化钠和水 ③硝酸铵和水 ④镁和稀硫酸⑤锌和稀盐酸,五组物质。将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在下图所示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相互混合,有气泡从水中逸出处的是( )
A.③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11.根据化学实验常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被酸灼伤,先用水洗再涂3%碳酸氢钠溶液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C.被碱灼伤,先用水洗再涂3%碳酸氢钠溶液
D.煤气泄露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
1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
B.用大量盐酸除去铝壶中的水垢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和煤矿井前应做灯火实验
D.饮用井水时先煮沸,既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
13. 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C.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14.下列能与稀盐酸反应的物质是( )
A.NaCl B.CO2 C.Fe2O3 D.H2SO4
1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盐的是()
A.CaSO4 B.KCl C.CaO D.K2CO3
二、填空题
16.学习酸和碱的知识后,同学们对酸和碱的性质进行探究,请你一起解决问题:盐酸和硫酸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酸。
①浓硫酸和浓盐酸都要密封保存,下列对敞口放置的浓硫酸和浓盐酸所发生的变化判断错误的是 。
A.浓硫酸溶液质量变大,浓盐酸溶液质量变小
B.浓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浓硫酸溶液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浓盐酸溶液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②盐酸和硫酸具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 (填符号)。
17.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表示:
(1)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 。
(2)稀盐酸、稀硫酸的一些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 。
(3)驱动氢能汽车的能量可来源于氢气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现“险在荆江”到“美在荆江”,农林工作者用波尔多液[Ca(OH)2与CuSO4的混合物]给沿岸树木杀菌,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计算题
18.糖类(按C6H12O6计)在发酵时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生活中l°的酒是指:1体积乙醇和99体积水的混合溶液,问:
(1) 质量分数的糖类溶液发酵能得1°的酒(水和乙醇的密度分别为1.0g/cm3和0.8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酿酒厂生产白酒时,常加入适量的一种稀酸溶液来控制酸度,发酵完成后进行蒸馏,即可得到白酒.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你认为应加入 来控制酸度。原因是 。
19.某纯碱样品中含有杂质NaCl,为测定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纯碱样品20g,加入124.4g水中配成溶液,并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如图是产生的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 。
(2)恰好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实验探究题
20.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A中盛有大理石,注射器中装有足量的稀盐酸,B中盛有浓硫酸,C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棉球。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C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装置B中盛有浓硫酸的作用是 。
21.通过一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 的组合来制取并收集氧气。
(3)实验室要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干燥二氧化碳需将气体通过盛有 洗气瓶(填物质名称)。
(4)要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可选择____。
A.无色酚酞溶液 B.燃着的木条
C.澄清石灰水 D.紫色石蕊溶液
五、综合题
22.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
(1)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会儿后,可观察到 。
(2)98%的浓硫酸稀释为稀硫酸时,一定要将 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 的烧杯里,并用 搅拌,此时若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有 的感觉。
(3)49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23.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灯不慎打翻着火,应用 扑灭。
(2)取用液体药品时,若没有指明用量,只需取 即可。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 给试管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
(4)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 (填“偏大”或“偏小”)。
(5)小明同学正确称量15.3g食盐过程中,指针偏向右边,他应该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碳酸钙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符合题意;
B.硫酸属于酸,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铜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纯净物分析。
2.【答案】D
【解析】【解答】A. 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过滤时,滤纸被戳破,待过滤的液体会由破损处流下,不能完全除去液体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需要更换滤纸,重新过滤,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蒸发时,食盐四处飞溅,需要撤去酒精灯并不断搅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分析。
B、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分析。
3.【答案】D
【解析】【解答】浓盐酸敞口放置会挥发出氯化氢,溶质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吸收水分,溶剂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浓硫酸有吸水性进行分析。
4.【答案】A
【解析】【解答】A、检查气密性,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中,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A符合题意;
B、检验O2是否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B不符合题意;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不符合题意;
D、稀释浓H2SO4时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一定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B、根据验满氧气需要在瓶口分析
C、根据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分析
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分析
5.【答案】C
【解析】【解答】A、烧碱是固体氢氧化钠,易潮解,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质量变大;不符合题意;
B、石灰水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溶液质量减小,但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变小,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氯化钾溶液性质稳定,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变化,不考虑水分蒸发,溶液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烧碱的吸水潮解及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
B、根据石灰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
C、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分析
D、根据氯化钾性质稳定分析
6.【答案】A
【解析】【解答】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溶液中的溶剂的质量随之增加,使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与浓硫酸的腐蚀性、酸性无关,并且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
7.【答案】B
【解析】【解答】固体全部溶解得到177.2g溶液,说明减少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60g+24.9g-177.2g=7.7g,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由方程式可知,碳酸钙和二氧化碳质量比为100:44,故碳酸钙质量为:,碳酸钙中碳元素质量为:,混合物中钙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30:7,故钙元素质量为:。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先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质量不变计算。
8.【答案】C
【解析】【解答】A、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轻轻扇着闻,不能直接将鼻子凑到瓶口闻,A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B不符合题意;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C符合题意;
D、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解答
B根据稀释浓硫酸是水中加酸解答
C根据蒸发的操作及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D根据仪器连接的方法解答
9.【答案】D
【解析】【解答】A.食盐水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与氧化铁不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铁锈与植物油不反应,不能除铁锈,故B不符合题意;
C.石灰水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氧化铁不反应,不能除铁锈,故C不符合题意;
D.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能除铁锈,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酸除去。
10.【答案】D
【解析】【解答】①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和稀盐酸不反应,没有气泡产生。
②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有气泡从水中逸出。
③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不会有气泡从水中逸出。
④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有气泡从水中逸出。
⑤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有气泡从水中逸出。
故②④⑤有气泡从水中逸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铜不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钠溶解放热、硝酸铵溶解吸热、镁与硫酸反应产生所气、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要使气体从水中逸出需左侧装置内压强增大,即药品混合放热或反应产生气体分析。
11.【答案】A
【解析】【解答】A、被酸灼伤,先用水洗再涂3%碳酸氢钠溶液,符合题意;
B、家用电器着火时,为了防止触电,要立即关闭电源再用水浇灭,不符合题意;
C、被碱灼伤,先用水洗再涂3%硼酸溶液,不符合题意;
D、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可能发生爆炸,打开排风扇会产生电火花,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被酸灼伤,先用水洗再涂3%碳酸氢钠溶液处理分析;
B、根据电器着火不能直接用水灭火以防触电分析;
C、根据被碱灼伤,先用水洗再涂3%硼酸溶液分析;
D、根据煤气泄露要防止接触明火分析。
12.【答案】D
【解析】【解答】A.烟花厂不能建在市中心,以免造成污染及危害,不符合题意;
B. 用大量盐酸除去铝壶中的水垢 ,会腐蚀铝壶,不符合题意;
C.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做灯火实验,进入煤矿井中,因含有易燃气体,遇明火会发生爆炸,不可作灯火实验 ,不符合题意;
D. 饮用井水时先煮沸,既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烟花厂的污染性及危害分析;
B、根据盐酸能与水垢和铝反应分析;
C、根据煤矿井中含有易燃物分析;
D、根据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可杀菌分析。
13.【答案】B
【解析】【解答】A.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错误,符合题意;
C. 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浓硫酸的性质、用途分析。
14.【答案】C
【解析】【解答】氯化钠、二氧化碳、硫酸均与稀盐酸不反应,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酸的性质,进行分析。
15.【答案】C
【解析】【解答】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CaSO4、KCl、K2CO3都属于盐,而CaO属于氧化物,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分析
16.【答案】B;H+
【解析】【解答】①A、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后溶液质量变大,浓盐酸中的氯化氢挥发后溶液质量变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B、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该选项说法错误;
C、浓硫酸溶液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D、浓盐酸溶液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该选项说法正确;②盐酸和硫酸具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
【分析】 ① 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② 根据酸的概念分析
17.【答案】(1)NaCl
(2)H+
(3)2H2+O2 2H2O
(4)Ca(OH)2+CuSO4=Cu(OH)2↓+CaSO4
【解析】【解答】(1)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NaCl;故填:NaCl(2)稀盐酸、稀硫酸中均含有H+ ,因此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填:H+(3)氢气燃烧生成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故填:2H2+O2 2H2O(4)波尔多液[Ca(OH)2与CuSO4的混合物]反应方程式:Ca(OH)2+CuSO4=Cu(OH)2↓+CaSO4;故填:Ca(OH)2+CuSO4=Cu(OH)2↓+CaSO4
【分析】(1)根据生理盐水为氯化钠的水溶液分析;
(2)根据酸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分析;
(3)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分析。
18.【答案】(1)1.6%
(2)稀硫酸;稀硫酸不具有挥发性
【解析】【解答】(1)解:设1体积为1mL,
1度酒中1体积乙醇的质量为:1mL×0.8g/cm3=0.80g,
99体积水的质量为:99mL×1g/cm3=99g
设糖的质量为x
=
x≈1.6g,
(2)酒的发酵是放热过程,酒的蒸馏是需要加热的,所以加入的酸不应有挥发性。应加入稀硫酸。
【分析】(1)根据生活中1°的酒是指:1体积乙醇和99体积水的混合溶液,计算出乙醇和水的质量;
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需要的葡萄糖的质量;最后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2)物料发酵完成后进行蒸馏的过程是:对发酵后所得液体进行蒸发,然后对蒸发出来的蒸气进行冷却降温,使之变成液体。如果蒸气中混有其他气体,得到的酒精将混有杂质。因盐酸具有挥发性,蒸馏时盐酸中的HCl蒸气会混入酒精中,所以不能用盐酸,只能用硫酸。
19.【答案】(1)53%
(2)解:恰好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0.55%
答:恰好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55%。
【解析】【解答】(1)设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
=10.6g =11.7g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100%=53%;
【分析】(1)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碳酸钠、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答案】(1)
(2)C中④的棉球先变红,①的棉球后变红,②③棉球都不变色;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解析】【解答】(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所以C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C中④的棉球先变红,①的棉球后变红,②③棉球都不变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装置B中盛有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分析】(1)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能生成碳酸,酸能使石蕊变红及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
21.【答案】(1)试管
(2)BC或BD
(3)浓硫酸
(4)B;C;D
【解析】【解答】(1)①是试管。
(2)实验室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发生装置B(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收集装置C(氧气不易溶于水)或D(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故答案为:BC或BD组合来制取并收集氧气。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实验室要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干燥二氧化碳需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4)A.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都无明显现象,不能用酚酞试液检验;
B.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能使燃烧的木条燃烧更剧烈,可以用燃烧的木条检验;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氧气不能,可以用紫色石蕊溶液检验。
故答案为:BCD。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分析;
(3)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
(4)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22.【答案】(1)蘸有硫酸的部位变黑
(2)浓硫酸;水;玻璃棒;热(或烫)
(3)[解]49g×20%=9.8g
设: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Zn+ H2SO4=ZnSO4 H2↑
98 2
9.8g x
x=0.2g
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2g。
【解析】【解答】(1)浓硫酸有脱水性,可与小木棍中的物质反应形成碳单质,呈黑色。所以会观察到蘸有硫酸的部位变黑。(2)浓硫酸的稀释: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浓硫酸溶解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有热(或烫)的感觉。(3)根据题意可知:反应为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已知量为纯硫酸的质量,未知量为生成氢气的质量。
【分析】(1)根据浓硫酸的脱水性分析;
(2)根据浓硫酸的正确稀释方法分析,浓硫酸溶解放出大量热,稀释时要酸入水中且用玻璃棒搅拌;
(3)根据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代入方程式,利用硫酸与氢气的质量关系计算生成氢气质量分析。
23.【答案】(1)湿抹布
(2)1~2mL
(3)外焰;三分之一
(4)凹液面最低处;偏大
(5)继续添加药品。
【解析】【解答】(1)酒精灯不慎打翻着火,应用湿抹布扑灭。
(2)取用液体药品时,若没有指明用量,只需取1~2mL即可。
(3)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三分之一 。
(4)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 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
(5)小明同学正确称量15.3g食盐过程中,指针偏向右边,他应该继续添加药品。
【分析】(1)根据灭火的原理是隔绝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来解答;
(2)根据实验室的规定,液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最好取最少量1~2mL来解答;
(3)根据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来解答;
(4)根据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与液体的凹液面保持水平来读数进行解答;
(5)根据天平的正确称量是物体左边,砝码右边,最后游码。那么要称量一定质量的物质时,指针偏右时说明砝码重,物体不到固定质量,应该加物体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