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传统节日》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件 学习单

文档属性

名称 2《传统节日》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件 学习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2 16:52:3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全文共8句话,前7句话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7个一年中重要的传统佳节和相关习俗。第8句话与第1句话相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眼又至。全文语言平实,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
传统佳节源于生活,学生一读句子,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情感的共鸣。教学中要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的。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旅这节课将带我们了解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你和家人每年都过哪些节日?你们是怎样过节的?这些习俗是哪些节日的?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都是世世代代都过的节日。只有时间久、人很多,大家都做相同的一件事才能叫传统节日。
贴窗花、放鞭炮、吃粽子、赛龙舟等,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就是传统习俗。
二、初读课文,激趣识字
一年四季中,在我们国家每到一定的日子都会过一定的节日,这是约定俗成的,为了使小朋友们快速记住这些节日,老百姓还把它变成了民谣,《传统节日》就是其中的一首民谣。(板书:传统节日)
民谣是用来(传唱)的,而要传唱就得(记住),想要记住就得(读熟)
1.根据自学提示预习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提到了哪几个传统节日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什么习俗?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指名读,教师正音:“传、舟、赏”是翘舌音,“巷、堂、郎、饼、赏”是后鼻音;“乞、巧”二字均读三声,注意在语流中“乞”的变调;“巷、祭”易误读,借助词语读准确。
多种形式朗读:开火车读、自由读、齐读、分小组比赛朗读。识字小游戏“点灯笼”。
三、朗读感悟,学文识字
1.把新学的这些生字,送进文中指名朗读课文。师带读课文,生跟读。
2.生圈画书中出现的传统节日。完成课后练习题第2题。
自由说自己喜欢的节日。
3.指名读一读1小节。
在春节我们会做什么?(贴窗花、放鞭炮)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我们都做的相同的一件事是(放鞭炮),因此这就叫做“传统习俗”。
4.随文学习生字“贴”。贝+占=贴,表示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
5.指导朗读:红红的窗花,红红的鞭炮,红红火火中国年!让我们用欢快的语调齐读这一句,“春节”重读。
多形式朗读:拍手读、师生对读、四个小组接力读。
7.过春节还有哪些传统习俗?
小结: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所有的中国人,包括远在海外的华人,都会一起贴春联、发红包、拜年,共同欢度这个节日。
8.春节过后的第十四天,我们迎来了第二个传统节日——元宵节。
指名读,课文讲了元宵节的什么习俗?(看花灯。)“花灯”是什么样的?是花儿的形状吗?(花灯的造型不只是花,造型众多。)
(课件出示花灯图片)引导学生看看是什么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街”?,什么叫“巷”?前后左右都可以通的叫“街”。什么叫“巷”呢?(街的小分支)
你还在什么时候看到过“大街小巷人如潮”的景象?
用欢快的语调读这句话,“元宵节”重读。元宵节还有哪些习俗?(吃元宵、猜灯谜等。)元宵节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指导写“街”。
四、梳理自学民谣
1.我们学习了前面两个小节,品读了两个节日,你们发现有什么特点?(每两行一个节日)
每个节日都写了名称和做什么,这就叫做这个传统节日的习俗。
2.自由往下读民谣后,圈出其他节日的习俗。
四月四号左右是清明节,读完说说这一句写了清明节的什么习俗。(祭扫。)
理解“祭”→“祭扫”“祭祀”“祭拜”。
我们在隆重地纪念逝去的亲人的时候,有一句诗会涌上心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你知道清明节还有哪些习俗吗?(踏青、插柳等。)
第3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声音低沉,读出缅怀之情。)
5.指名读滴句话,联系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文,说说端午节的由来,纪念屈原。
这句话里写了端午节的哪几种习俗?人们在端午节里还会做些什么?
6.学习生字“舟、艾、堂”“舟”指小船,“艾”指艾草;“堂”可组词巩固识记:课堂、礼堂、大堂、堂屋。
四、习字练习
书写生字“贴 街 舟 艾”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详细了解了我国的四个传统节日及其习俗,感受到了我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其他几个传统节日,继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二、朗读感悟传统节日之美
1.齐读上节课所学的前半部分。
2.学习第五句话: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1)学生齐读、思考:
①这句话介绍了哪个传统节日?(乞巧节。)
②“乞巧”是什么意思?(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
③认识生字“乞”“巧”,“乞”和“气”对比识记;“巧”组词识记:巧妙、巧手。
(2)谁知道“牛郎织女会鹊桥”的故事?(指名讲述,教师补充)
①(课件背景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图)补充。
牛郎、织女 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牛郎织女”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鹊桥 古代民间爱情故事中喜鹊搭成的桥。相传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隔开,只允许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相见。为了让牛郎和织女能顺利相会,各地的喜鹊在七月初七这天飞过来,用它们的身体紧贴着搭成一座桥,此桥就叫鹊桥。牛郎和织女便在这鹊桥上相会。
②学习生字“郎”,可对比识记:郎——朗。
(3)男女生对读、同桌对读。
3.学习第6句话: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1)自由读,然后跟同桌说说中秋节的习俗。
(2)明白中秋代表团圆的节日意义。
(3)认读生字“饼”,说说自己吃过什么馅的月饼,回忆八月十五和家人吃月饼赏月的情景。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关于月亮,关于中秋,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你们知道吗?【学生自由说】
(4)多形式朗读。
4.学习第7句话: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1)重阳节又称“老人节”。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2)学习生字“赏”“菊”:“赏”和“堂”对比识记,
(3)想一想重阳节有哪些习俗。(插茱萸、喝菊花酒、敬老、踏秋、赏菊、登高。)
拓展:九月九日重阳节,让我们牵起爷爷、奶奶的手,让我们牵起外公、外婆的手,去踏秋,去赏菊……
(6)多形式朗读。
5.学习第8句话: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1)学生齐读句子,边读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最后一句话与第一句话相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眼又至。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
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练习背诵。
三、总结梳理,练习写字
课件展示节日习俗表格。
借助提示背诵课文。
你还知道哪些节日?
板书设计: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传统节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品尝中国美食
探寻汉字故事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
欣赏祖国风光
看习俗猜节日
贴春联 放鞭炮
吃粽子 赛龙舟
吃月饼 赏明月
春节
中秋节
端午节
2 传统节日
世世代代都过的节日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做好记号:
①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②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5遍,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圈生字组词语:
①用“ ”圈出课后的二类生字,口头组词。
②认一认课后的一类生字,注音,口头组词。
传 统 贴窗花 元宵 大街小巷
祭扫 赛龙舟 艾香 满堂飘
乞 巧 月饼 赏 菊 牛郎织女
shǎnɡ
chuán
tiē
xiāo
xiànɡ

zhōu
ài
tánɡ

lánɡ
bǐnɡ
tǒnɡ
qiǎo

传 统 贴窗花 元宵 大街小巷
祭扫 赛龙舟 艾香 满堂飘
乞 巧 月饼 赏 菊 牛郎织女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
端午节 清明节 元宵节
春节 重阳节 中秋节
①春节
②元宵节
③清明节
④端午节
⑤中秋节
⑥重阳节
课后习题
课文品读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春节
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节日——正月初一
传统节日习俗
一起来放烟花吧




过春节还有哪些传统习俗?
贴对联
拜年
吃年夜饭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元宵节
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看花灯
  花灯 又名灯笼。在古代,主要作用是照明。
形容人非常多,热闹非凡。
元宵节还有哪些习俗?
猜灯谜
北方吃元宵
南方吃汤圆
比一比:
肖 霄 宵 消 销 削
街:

+

+

左、中部较高
右部较低,起笔与中部第一横持平
穿插避让
组词:街上 街道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每年4月4—6日缅怀先人
祭扫 祭祀 祭拜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端午
每年五月初五纪念屈原
知识链接
端午节的来历:
为纪念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才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人们在端午节里还会做些什么?
采草药
挂艾叶
规范
整洁
正确
重点字指导
贝字旁的撇要写长,最后一笔是点,要收在竖中线左侧,避让“占”。
组词:贴上 贴纸
结构:左右结构
重点字指导
左中右三个部分要写紧凑,注意穿插避让,左、中高,右边低。右部第一横和中部第一横起笔一样高。
结构:左中右结构
重点字指导
首笔撇从竖中线起笔,第二笔撇和第三笔横折钩均写长,横压横中线,两点上下对称。
组词:小舟 轻舟
结构:独体字
重点字指导
草字头横平且长,撇、捺要写得舒展。
组词:艾草 艾叶
结构:上下结构
2 传统节日
第二课时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乞巧
比一比:
郎→

乞→

牛郎织女会鹊桥
每年七月初七情侣相会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中秋
每年八月十五家人团聚
吃月饼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每年九月初九尊敬老人
重阳节
敬老
踏秋
赏菊
登高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重阳节的习俗?
插茱萸
喝菊花酒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这句和前面哪一句写的是同一个节日呢?
节日名称 风俗习惯
春节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 看花灯
清明节 扫墓
端午节 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
七夕节 乞巧
中秋节 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 敬老、赏菊、登高
春节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宵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明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端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选做: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
示例:
傣族——泼水节 壮族——三月三歌节
苗族——龙船节 彝族——火把节
规范
整洁
正确
重点字指导
左宽右窄。右部首笔撇的收笔,末笔捺的起笔在田字格的中心,末笔捺写舒展。
组词:敬爱 尊敬
结构:左右结构
重点字指导
左部“车”的笔顺是横、撇折、竖、提;右部“专”的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组词:转身 转动
结构:左右结构
重点字指导
先外后内再封口。“囗”左右两边的竖画平行,“才”的竖钩压竖中线。
组词:团圆 团队
结构:全包围结构
重点字指导
上下宽度一致。上部“丸”笔顺为撇、横斜钩、点;四点底宽而扁,第一点与另外三点的方向不同,四个点间距均匀,高度一致。
组词:热心 热闹
结构:上下结构
重点字指导
先外后内。“门”的点在左上格,“市”的点、竖均在竖中线上。
组词:热闹 吵闹
结构:半包围结构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