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生物与环境
人教·新课标 中考专题复习计划
目 标
01 课标研读
02 知识网络
03 考点分析
04 链接中考
PAPT 1
课标研读
核心概念与重要概念
学业要求
2
3.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
概念3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核心概念与重要概念
学业要求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的共同特征
2.科学探究的方法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
3.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PAPT 2
知识网络
思维导图梳理
建立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
PAPT 3&4
考点分析
链接中考
考点概述
习题演练
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对应课标内容要求
3.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1.1 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3.1.2 生态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生物的特征 生物现象
民以食为天;动物捕食
鲸喷水柱
落叶;动物排汗、排尿、呼气
含羞草叶片受触碰收拢;葵花向太阳
种子萌发;开花结果;动物产卵;蘑菇生长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龙生龙,凤生凤等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不是所有的生物的呼吸都需要氧气;大多数生物的呼吸需要氧气。
一些厌氧细菌,如破伤风杆菌、甲烷菌、乳酸菌等在无氧条件下生存
【科学探究的方法】
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常用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包括: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1.(2021·深圳学业考)为了了解人们对于“三孩政策”的积极程度,应该采用以下哪种方法 (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探究法 D.调查法
链接中考
D
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三种关系】
生物 环境
适应 影响
影响
1、荒漠中的骆驼尿量少,出汗少;
2、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3、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厚;
4、保护色;5、拟态;6、警戒色。
(1)生物适应环境
(2)生物影响环境
1、蚯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2、大树底下好乘凉;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植物能防风固沙,净化空气;
5、植物使空气变得清新、湿润;
6、鼠破坏森林、草原、农作物。
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三种关系】
(3)环境影响生物
环境=生存空间+生态因素
生态
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概念
类型
非生物因素
例如:光、温度、水分、空气等
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 生活的实例
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分布在
海拔较高的地方
沙漠中靠近水源的地方有绿洲
有光照的地方鼠妇分布少
阴雨天,鱼儿常把头露出水面
温度
水分
光照
空气
探究某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表达和交流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对照试验
变量
对照组
实验组
阴暗处
明亮处
光照
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得出结论
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举例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
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等植物
捕食
竞争
互利共生
寄生
捕食
竞争
寄生
共生
知识扩展
2.(2021·广东学业考)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生物因素作用的是 ( )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2019·广东学业考)造礁珊瑚虫体内的虫黄藻为其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而造礁珊瑚
虫为虫黄藻提供二氧化碳和氮、磷等无机物。虫黄藻与造礁珊瑚虫之间的关系是
( )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C
A
链接中考
考点2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
对应课标内容要求
3.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1.3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
3.1.4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
3.1.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传 私密
3.1.6生物圈是包含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最大生态系统
考点2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
对应课标内容要求
3.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
3.2.1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2.2 人类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可以通过防止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措施保障生态安全
考点2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 作用
生物 部分 植物 能通过 制造有机物
动物 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细菌、真菌 将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给植物重新吸
光、水等 能够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光合作用
非生物部分
考点2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生态系统
动物并不都属于消费者
如蚯蚓属于分解者;
植物并不都属于生产者!
如营寄生生活的植物菟丝子属于消费者;
细菌、真菌并不都属于分解者
有些自养的细菌,如光合细菌、 硝化细菌等属于生产者,营寄生 生活的细菌、真菌属于消费者, 只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才属于分解者。
易错易混
食物链考点:如 草→鼠→蛇→ 鹰
(1) 书写方法:
(2)食物链数量;最长、最短的链
(3)生物关系
(4)能量最终来源
(5)生物数量
(6)生物数量变化
(7)能量
(8)有毒物质
(9)缺少生态系统中成分
起始于生产者;箭头被吃 →吃的
太阳能
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减少
沿着食物链逐级流动,逐级增多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丰富,成分越复杂,结构越稳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丁→乙→甲→丙
丙→丁→乙→甲
考点2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和所占的 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
的。
考点2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具有 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数量
比例
自动调节能力
限度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例如: 一般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一些。
草原生态系统
其他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类型】
地球之肺、绿色水库
地球之肾
产氧最多
考点2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生态系统
考点2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生物圈
(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5.(2019·广东学业考)下列生物属于分解者的是 ( )
A.水螅 B.木瓜 C.蘑菇 D.华南虎
6.(2019·广东学业考)青藏高原的某自然保护区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高原鼠兔是保护区内的重要物种,如图是与其有关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食物网中包含高原鼠兔的食物链共有3条
B.太阳能是图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根本来源
C.重金属污染物在该食物网中草的体内积累最多
D.该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不变
C
B
链接中考
7.(2022·广东学业考)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欣欣向荣的生物圈。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能进行蒸腾作用 B.能促进自然界水循环
C.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D.其能量仅供给动物
8.(2019·深圳学业考)关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的观点,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B.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相互联系
C.生物圈能人工复制,因此可以随意破坏
D.各生态系统均受阳光、空气等生态因素的影响
D
C
链接中考
9.(读图理解)中国小鲵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衡阳市三位女中学生在考察中
国小鲵生态习性时,绘制了甲图所示的食物网简图。乙图是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
物的相对数量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甲图中还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食物网中,鹰和中国小鲵是_______关系;图中鹰获得能量的途径有____条。
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捕食
4
链接中考
(3)若乙图表示蟋蟀所在的最短食物链中四种生物在某一时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则
B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
(4)中国小鲵的生存环境中,如果青蛙的数量急剧增加,中国小鲵的数量会如何变化
请加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中国小鲵
青蛙与中国小鲵之间是竞争关系,青蛙数量增加,中国小鲵的数量将
减少
链接中考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