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2 08:5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新课导入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1.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影响,培养史料阅读分析的能力。
2. 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增强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对新中国以来各发展阶段分期的回顾,进一步树立时空观念。
3.通过学习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通过会后拨乱反正历史的学习,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真理、勇于自我革命的伟大精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提升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目标导学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阅读材料思考:“文革”后的中国面临的问题?
材料一:“文化大革命”也大大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把多年辛苦建立的各级人民政权机构打碎了,把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机构公、检、法砸烂了……
——金春明《大变动年代的探索》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这次大折腾,初步估算损失了五千亿元……这个数字比建国30年的全部基本建设总投资还多。当然,我们的损失不止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宝贵的时间。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材料二:“仅中央、国家机关副部长和地方副省长以上的高级干部,被立案审查的即占总人数的75%左右。……制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冤假错案……全国被株连的群众达1亿人。”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材料四:学校“停课闹革命”,大学停止招生,教育事业受到极大摧残。学校关闭,教育质量下降,文盲大量增加;文艺界百花凋零,万马齐暗……“文革”十年,是新中国科学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政治混乱
冤假错案
经济困难
文化凋敝
①社会现状:十年动乱积累下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材料五:文革期间,全国各地都有人赴京上访。他们在文革中受到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上访高峰期,在北京守候者达数十万人,接待站无法应付,一些上访者只好露宿街头,在街头的餐馆里捡剩饭吃。损失5000亿元人民币,300万干部蒙受不白之冤,10年没有高考。
②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材料六: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以阶级斗争为纲
实质:“左”倾错误的继续
③“左”倾错误的继续:“两个凡是方针(实质是“左”倾错误的继续)”阻碍文革纠错。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意义:这是一场解放思想运动,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
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基本的指导思想。
④指导思想: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出了指导思想。
2.概况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1978年12月
北京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邓小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①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思想
政治
组织
伟大转折

“两个凡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以阶级斗争为纲
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盲目个人崇拜
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3.意义
目标导学二·拨乱反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1、政治上: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1978年12月24日,彭德怀、陶铸追悼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邓小平在追悼会上为彭德怀致悼词。
夫人王光美接到刘少奇的骨灰
专机接回刘少奇的骨灰
王光美和子女们
1980年,中共中央撤销了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北京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等上万人参加。邓小平在刘少奇追悼会上致辞。19日遵刘少奇遗嘱,亲属将骨灰撒向大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冤案得到平反。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大陆高考制度得以恢复。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2、教育上:恢复高考制度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中共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标志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完成。
3、思想上: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1978.12
内容: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地点:北京
全面拨乱反正
概况:
意义:
“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的不满;
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背景:
①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二)思想上:召开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一)政治上:平反冤假错案
课堂小结
(三)教育上:恢复高考制度
随堂训练
1.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
A.人民思想得到解放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2.有学者评价:“邓小平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努力从经济上改造这个国家。”“全新的道路”指的是(  )
A.农村包围城市 B.推行计划经济
C.实行改革开放 D.坚持一国两制
B
C
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巨变与三位伟人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新中国成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改革开放,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救国之梦”
“建国之梦”
“强国之梦”
知识扩展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纠错
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中共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中共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迎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领导核心
历史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历史学家胡绳
知识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