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第一章 第一节
1
核心素养
理解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等基本概念并举例说明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通过实例,说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与价值;
2.举例说明人类如何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1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概念:“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
供给服务
调节服务
文化服务
支撑服务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养分循环
光合作用
水循环
土壤的形成
供给服务
调节服务
供给服务
文化服务
食物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淡水
净化空气
调节气候
缓解土壤侵蚀
净化水
抑制病虫害
身心健康
娱乐和生态旅游
美学价值
精神价值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和物质需求、能量需求。
供给服务
1573年
1973年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如水能够调节温度的波动幅度、净化空气、容纳和降解人类排放的废物等。
调节服务
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需要通过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来化解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受益。
文化服务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自然环境能够维持自己本身的相对稳定状态。
支撑服务
作用
维持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
地位
其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供给服务
森林资源
动物资源
支撑服务
提供栖息地
生物多样性
增加土壤肥力
调节服务
调节气候
净化空气、水
涵养水源
文化服务
提供美丽风景
提供旅游休憩
精神享受
森林
服务功能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供给服务
水资源
动物资源
支撑服务
提供栖息地
生物多样性
调节服务
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降解污染物
文化服务
提供美丽风景
提供旅游休憩
精神享受
湿地
服务功能
2
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环境问题
利用自然资源数量速度超过供给能力
排放的污染物超过自然环境调节能力
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受到损害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人类要想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必须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人类社会和人地关系 示意图
人类社会
自然资源
废弃物
影响
开发
数量
速度
超过再生速度
破坏
供给服务
超过自净能力
数量
速度
调节服务
利用
排放
破坏
支撑服务
影响
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
影响
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
利用不同服务是相互冲突的,获益的同时可能危及其他服务,要综合权衡,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讨论修建水坝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可能影响
人类通过修建水坝获得水能资源,调节水资源的供应量,提高应对旱涝灾害的能力,但同时也会对自然环境的其他服务功能造成一些影响(下图教材P4)。
文化功能
供给功能
调节功能
供给功能
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
供给功能
调节功能
供给功能
供给功能
讨论修建水坝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可能影响
1.水坝可以强化自然环境的哪些服务功能?同时又会对哪些服务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利于发展旅游业(文化功能);生产廉价的水电、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利于渔业的发展(供给功能);减少下游洪灾(调节功能)等
不利影响:损害支撑功能,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被打破,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如使下游损失大量的水、失去富含营养的泥沙(供给功能),淹没上游土地,水坝引发地震(调节功能)等
讨论修建水坝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可能影响
2.为了保障河流的运输功能,修建水坝应注意什么?如果要保证河流中鱼类的洄游,又应当如何修建水坝呢?
注意问题:控制好水坝上下河段的水量、注意清水冲淤、修建梯级船闸或升船机。
采取其他措施:①建洄游鱼梯、鱼道,让洄游鱼类正常返回栖息和繁殖地;
②对洄游鱼类进行人工繁殖,增加鱼苗投放、异地建立保护区。
延时摄影:巴拿马运河船闸
知识梳理
索取
排放
影响
服务
服务
功能
方式
人类
社会
自然
环境
支撑
文化
调节
供给
影响
自然
环境
超出临界
环境问题
自然
资源
数量
质量
分布
特征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环境安全问题
应对措施
损坏自然环境
危害本国安全
造成国际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
建立自然保护区
国际合作
(减排、适应、资金技术)
巩固练习
(2023年浙江1月卷)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是指生态系统能够为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由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构成,2019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GEP高达2045亿元,其各项价值量占比如图所示。
1. 属于图中“其它”项目的是( )
A. 农林产品
B. 科普教育
C. 休闲旅游
D. 净化空气
2. 该公园GEP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肥力高
B. 科研价值高
C. 森林面积大
D. 纬度跨度大
(2023年福建卷)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临港新城(L城)是产城结合的典范。其秉承绿色发展理念,通过铺设由废弃陶片制成的再生地砖,和覆盖蓝色透水沥青路面实行,道路两旁草木林立,海风婆娑。其森林覆盖率已达50%以上。森林与滴水湖相得益彰,围绕滴水湖,形成各种各样的功能区。
(4)说明临港产城发展模式中体现的自然环境协调功能。(6分)
[大气圈部分]:①利用海滨(森林、湖泊),调节气候(缓解热岛效应、减小昼夜温差)或者写净化空气(减少空气污染、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空气污染物)
[环境污染部分]:②循环利用再生地砖,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环境压力);
[水圈部分]:③铺设透水路面,增加下渗(减少城市内涝可能);
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