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下册基础试题(九)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着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shà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竞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jìn。
(节选自《壶口瀑布》)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shà( )时 驰骋( ) 漩( )涡 寒jìn( )
(2)作者在枯水期来到壶口瀑布,采用了定点换景的观察角度,立足点是 ;作者俯视“河中有河”的龙槽,景物特点是 ;再仰观河面,看滚滚而来的黄河水,景物的特点是雄;然后视线随河水由上而下跌入龙槽,碎为水雾,景物特点是 。
(3)选文写出了枯水季节壶口瀑布 的特点。
二、综合性学习
2.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一首古诗,请你把它的前两句抄写下来,并加上标点符号。
(2)从写作手法看,下列诗歌与上图古诗相同的项是( )
A.《次北固山下》(王湾) B.《使至塞上》(王维)
C.《赠从弟(其二)》(刘桢) D.《望岳》(杜甫)
(3)最近阅读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我们了解了本书介绍了《 》《 》等经典著作(列举本书中介绍的任意两部著作即可)
(4)朱自清先生是以怎样的原则撰写《经典常谈》的?请举例说说。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 炭 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诗揭示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4.这首诗中多处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任选一处作简要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跳出地球“看”地震
①2018年2月2日,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张衡一号”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命名,它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②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同时也会在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球电磁场变化等很多信息。“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
③“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介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观测不到。目前我国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200万平方公里陆地缺乏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在国境线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地震监测能力也几乎为零。而跳出地球“看”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
④“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
⑤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0。5纳特以内,这大约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器,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但为了保证卫星能源供应,又必须让帆板对日。如何找到平衡点 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33纳特。
⑥“张衡一号”的主要载荷,是用于探测卫星轨道环境空间电场的电场探测仪。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器。
⑦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探测仪通过伸杆向“张衡一号”本体外伸出4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高,可以探测到非常微小的等离子体电势变化,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水珠。
⑧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
⑨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张衡一号”卫星的发射和投入使用,使我国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的技术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
5.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我国在卫星探测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是“张衡一号”的发射。
B.“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
C.帆板对日能保证太阳能帆板为“张衡一号”供应能源。
D.“张衡一号”传感器灵敏度极高,可以分辨巨浪浪尖的小水珠。
6.“张衡一号”集合的航天技术创新成果有哪些
7.⑥⑦⑧段顺序不能调换,为什么
8.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9.分析第②段加点词语的语言特点。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外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我们搭起牛毛帐篷。安托师傅他们从崖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海拔接近六千米,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做起活儿来也不免气喘吁吁。他说自己是海拔低些的聂荣县人,所以不很适应。我就更不在话下了。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态,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我们把车停在冰河上,踏进这块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在坚冰丛莽间的一个砾石堆上竖起三脚架。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虔诚而愚蠢——各拉丹冬是男性神,据说这方圣地并不欢迎女人,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番。它还不喜欢人们过于恭顺,在等待云散天晴的日子里,面对大家的恳求它不为所动;等到导演用粗话诅咒的那一天,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
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
10.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
11.选文第二段中引述传说有什么作用?
12.赏析选文第三段中的“卖弄”一词。
13.有人说选文最后一段,写拍照、摔跤、受伤的细节显得多余,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14.你知道长江边上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吗?请写出两个。
五、作文
15.《登勃朗峰》是一篇翻译作品,译笔简练,笔法多变,妙趣横生。如在写上山时,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写下山时,又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仔细阅读课文,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段自己的登山感受。
六、文言文阅读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正义》)
【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选自韩愈《师说》)
16.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 旨: (2)学学半 学:
(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 (4)吾从而师之 师:
17.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8.[甲]文运用 的写作手法给我们阐述了“ ”(用原文语句回答)的道理;
[乙]文则是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心论点“ ”(用原文语句回答)。
19.[甲]文中提到的“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乙]文中也有类似的表述,请找出这句话,并联系实际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20.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核舟记(节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神情与苏、黄不属 ② 绝类弥勒③其两膝相比者④居右者椎髻仰面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选文的说明顺序是 ;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的原因是 。
七、名著阅读
21.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面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长篇小说。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塑造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保尔是伟大的,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他理想坚定,英勇无畏;他浪漫温情,也有过挣扎绝望。
C.冬妮娅是保尔的精神导师。在冬妮娅的指引下,保尔百炼成钢,最终成长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英雄。
D.人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作者在书中,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实际行动,给出了响亮的回答: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下面是某同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时,整理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将下列各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填写在思维导图的相应位置,正确的顺序是:
① ② ③ ④ (只填序号)。
A.解救朱赫来 B.铲雪筑路 C.打消“自杀”念头 D.加入骑兵部队
(3)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学校的活动主题是“带着朋友起读”。请根据作品名片上的内容,写一段推荐语,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1) 霎 chěng xuán 噤
(2) 河心 奇 险
(3)雄浑壮阔,陡峭奇绝
2.(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C
(3) 《说文解字》 《周易》《史记》《尚书》《诗经》等。(任意举两个即可)
(4)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朱自清按照这一原则撰写《经典常谈》。例如讨论儒家经书时,破除“经书都是圣人所作”的传说,从古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状况去认识这些典籍的形成。这正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3.揭示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意思对即可) 4.示例一:“一车炭,千余斤”极言炭之多,“半匹红纱一丈绫”极言宫使出价之低,两者构成强烈对比,突出了宫使的强取豪夺(普通劳动者在强权面前的无奈)。
示例二:“牛困人饥”写出了卖炭翁的辛苦劳累、疲惫不堪,“翩翩两骑”写出了宫使的趾高气扬横冲直撞,两者构成对比,展现了劳动者和宫使(不同阶层人们)生活境遇的悬殊。
示例三:满面尘灰两鬓苍苍、十指黝黑、大冬天还穿着单衣的卖炭老翁,与骑着高头大马、趾高气扬、衣着光鲜亮丽的宫使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下层劳动者和宫使(不同阶层人们)生活境遇的悬殊。
5.C 6.电磁洁净度高;传感器灵敏度高;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精细 7.第⑥段与第⑦⑧段是总分关系,第⑦⑧段具有从探测信号到处理信号的先后顺序。 8.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信号处理单元比喻为“大脑”,生动形象的说明其在探测仪中的重要地位。 9.“初步”表示开始阶段,说明“张衡一号”对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探测技术尚处于起始阶段,还需进一步发展,语言准确严密。
10.主要叙写“我”在各拉丹冬的身体状况;用“我”在各拉丹冬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来衬托这里隆冬时节天气严寒以及海拔高的特点。 11.为文章增添神秘色彩,使天气转晴及“我”摔跤的现象显得迷离有趣;为后文摔跤受伤埋下伏笔,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好奇作者“领教”了什么。 12.“卖弄”一词在这里贬词褒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造物主的创造力超出人的想象,高高在上,无所不能。 13.不同意。写用新相机退后拍照,是为了显出完整的冰山之大之壮观;写摔了一跤受伤是为了说明冰河的坚硬,并且照应前面引述的传说。这些都从侧面表现了各拉丹冬的条件恶劣,景观壮美,让人叹服畏惧。 14.示例:长江三峡、虎跳峡、岳阳楼、鹤雀楼等
15.我们走累了,在一张条形石椅上坐了下来,我不经意的丢下了一团纸,山上走下一个抬着箩筐的老爷爷,他有七十岁多岁了,头发已斑白,老爷爷捡起我扔在地上的纸屑,笑着说:“小朋友,山林是我们的朋友,你可要爱护她哟!”听了老爷爷的话,我的脸涨得通红,连忙向老爷爷道谦,后来老爷爷和我们聊天,他告诉我们,退休后来这爬山时,看到这里到处是垃圾。从此以后除了刮风下雨,每天清晨都会到山上来收拾垃圾,我问他这样辛苦有报酬吗?那位老太爷爽朗地笑起来说:“要什么报酬,我也只是来锻炼的时候顺便的,我下山了,你们继续爬吧。”
16. 旨:甘美的味道。 学:通“教”,教导。 固:本来,固然。 师:以……为师,拜师。 17.(1)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
(2)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18. 类比 “教学相长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 19.“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不解的难题,要向“老师”请教、学习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列举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向外界学习才能不断进步的事例并简要阐述。(言之成理即可。)
20.(1)1.不相类似2. 像3. 靠近4.髻:梳着发髻
(2)左手倚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
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3) 空间顺序; 原因:①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②舱边的窗竟然可以关闭,从这里说起能引起读者的兴趣;③核舟所表现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而中间部分雕刻有苏轼的诗句,从这里说起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想象。
21.(1)C
(2) A D B C
(3)示例:我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塑造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经历一系列人生挑战,即使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仍不向命运屈服,他身上凝聚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从其它方面如小说内容、写法等方面推荐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