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下册基础试题(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下册基础试题(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2 17:3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下册基础试题(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bǐ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A】学生放shǔ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乙】
闻一多面对敌人的疯狂tú杀,无比悲愤【B】面对敌人制造的白色恐bù ,拍案而起,毫不畏惧,做了最后一次讲演。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挑拨离间( )( ) 无耻( ) 蛮横(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卑bǐ( ) shǔ( )假 tú( )杀 恐bù( )
(3)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4)A、B两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二、综合性学习
2.17岁时青春靓丽,如今64岁苍老憔悴。张桂梅扎根云南贫困山区40多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让1645名女孩考上大学。多年拼命工作,让张桂梅患上了23种疾病,但她却称“生命已值得”。由此,八(1)班班委策划了“致敬时代楷模,不忘初心之路”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为了真实感受张桂梅校长的精神,学校派出小记者对她进行电话采访,请你帮助小记者拟写采访提纲。
时间 2022年9月10日
采访对象 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
采访方式 电话,录像
采访目的 通过对张桂梅校长的采访,感受张桂梅校长保持初心,无私奉献的精神。
采访器材 纸、笔、录像机
采访问题 提问一: 提问二: 提问三:
采访感悟 随着时代的进步,明星、网红逐渐成为一些青少年追捧的对象。学习了张桂梅事迹,你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当如何保持初心,树立正确的追星观念?
(2)任务二:你将为“读经典·明初心”阅读分享会准备素材,请你补全下面卡片。
读经典·明初心
经典中的初心 人物 精神品质
读经典·明初心 我的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 为革命献身的精神
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吴承恩《西游记》) 唐僧 ③
(3)任务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张桂梅就是这样执着的守初心,让众多山区女孩走出大山,实现了自己的教育之梦。请你围绕“初心与梦想”谈谈自己的看法,80字以内,结构要完整。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3.这首诗描绘了禅院 的景象,抒发了作者 胸怀。
4.《唐诗鉴赏辞典》中注解: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空”字用得极好。试着结合诗句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竺可桢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 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B.第③段画线句中的“凡是”一词说明没有例外,突出了情况的普遍性。
C.选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按照空间的顺序进行。
D.选文题目将大自然拟人化,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物候现象,很有文学性。
6.第④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一句中的“一定”能否删掉?为什么?
7.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至少写出两种)?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
③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④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⑤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 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⑥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 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⑦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⑧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8.第②段“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中加点词“许多”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9.文中划横线句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0.阅读第⑧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说明了什么内容?
11.根据选文,说说下面的物候现象分别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小石潭记》)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谢中书书》)
1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蒙络摇缀( ) 夕日欲颓( )
1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往来翕忽
(2)水尤清冽
(3)四时俱备
(4)沉鳞竞跃
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皆若空游无所依。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5.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说说作者笔下的水有何共同特点?
阅读《桃花源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穷其林 穷:贫穷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C.悉如外人 悉:全、都
D.便要还家 要:同“邀”,邀请
1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使用,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桃林的美好,渲染了神秘气氛,为下文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B.桃源中人“设酒杀鸡作食”款待渔人,是怕渔人回去后泄露桃花源的秘密。
C.“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林—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D.本文以虚实相生、亦真亦幻的笔墨,描绘了一幅自由安乐、恬静自然、美好幸福的人间生活图景。
六、名著阅读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哩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1)选文中“亲爱的孩子”指的是 ,我指的是 。(填人名)
(2)“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七、作文
20.根据要求作文。
感谢悬崖上的一课,让“我”学会“走一步,再走一步”,慢慢变得坚强勇敢;《阿长与<山海经>》里,感谢粗鲁的阿长对“我”真心的疼爱,她是“我”内心永存的童年温暖。岁月流逝,生命成长。这个过程中,父母养育了你,老师培育了你,朋友帮助了你……大自然给你启迪,社会给你经挫折使你成熟,成功让你奋起……对于这一切,总有某个触动你内心的情景,让你心怀感激。
请以“感谢 ”为题目,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
①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文章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1) bō jiàn chǐ hèng
(2) 鄙 暑 屠 怖
(3)难道我们昆明的青年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吗?
(4)D
2.(1)示例一:
提问一:当我看着曾经青春靓丽的您时,我能深深地感受到数十年来您的艰辛劳累、无私奉献。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您还会这样选择吗?
提问二:是什么信念支撑您在深贫山区工作那么多年?
提问三:中宣部授予您“时代楷模”称号,对此,您有什么感想?
示例二:
提问一:您的学生为什么把您叫做张妈妈?
提问二:是什么原因让您坚持创办华坪女子高中?
提问三:回顾来时路,您认为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吗?
(2)①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②保尔·柯察金③意志坚定,目标明确
(3)示例一:实现梦想,要怀揣一颗初心。梦想,就像一座灯塔,始终引领着我们前进;初心为梦想提供坚定不移的不竭动力。让我们坚守梦想,做不忘初心的追梦人。
示例二:初心是逐梦路上的指明灯。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有时会感到迷茫,但只要保持初心,就不会走错路;只要时时回看初心,就会想起自己为什么出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3. 幽静脱俗 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 4.“空”字把诗人由于身处幽静、脱俗、自由的禅院,一下子把心中的种种人世烦恼都除去、心胸宽阔、俗念顿消的纯净的感受生动地现出来。
5.C 6.不能删掉。“一定”在这里是“特定”的意思,起限制作用。说明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特定的高度上气温才比低处高,并不是所有的高度都如此。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主要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举例将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与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作了比较,说明了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差异这个因素,使读者更能明白古今差异这个因素的影响,增强说服力。
8.示例:不能,“许多”是指大部分的意思,但不是全部,若去掉“许多”就是指全部了,与事实不相符。“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9.示例:举例子,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对应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等自然现象的实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学的内容和目的,即:通过物候学“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10.示例:作者从“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几方面用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了物候学的研究对于农业以及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1.示例:(1)纬度因素;(2)高下因素。
12. zhuì tuí 13. 轻快迅疾的样子 清凉 四季 鱼 14.(1)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2)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15.清澈、透明、纯净
16.A 17.B 18.B
19. 傅聪 傅雷 傅聪成长中的小故事 回忆起美好的往事心里很快乐,生活在国外多方面的担忧所以心里惆怅
20.范文:
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
夜间小院,凉风习习,让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使我不禁想起了你。而立之年,在外独自拼搏的你,还好吗?还记得那盏你亲手为我做的小灯吗?
尤记得小时候,你与我一同住在乡下的外婆家。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风一掠过,便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花。你总喜欢在夏天里,坐在门前的大槐花树下,摇着葵扇,为我讲述你年轻时的经历。轻轻地,摇下了一段悠闲地时光。
后来,你要丢下年幼的我外出打工,我经常因为担心你的不辞而别而半夜惊醒,泪水浸湿了枕头,我是多么舍不得你呀!
在你走的前一晚,你拉着我坐在门前,手里拿着一盏用竹条做的小灯,我听见你温柔的声音:“妈妈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宝贝最喜欢的糖果,妈妈去买回来好不好?”我知道你是要走了,哭着摇头,大人都是骗人的。你一把把我拉进怀里,手慢慢抚摸着我的背,硬咽道:“妈妈的宝贝啊!以后你要照顾好自己,学会自己一人独担一面。”我不明白,外面的灯红酒绿比不上家庭幸福温馨吗?外面的花花世界比不上家人的贴心关怀吗?我一直以为是你太狠心,才放心丢下年幼的我,却不知当时的你早已泪流满面,溃不成军。
现在,我渐渐的理解了你的不易,明白了你的无可奈何,也渐渐学会了如何一个人独自的生活,如何一个人上学,又如何在夜晚独自入睡……你的离开,迫使我学会了独立。
有时我也会埋怨,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做了一些让你伤心的糊涂事。妈妈,我把你放在心上,请你原谅我任性时的一跺脚,踩伤了你对我的关爱。
月亮不知何时悄悄地躲进了云影里,睡意朦胧,我似乎看到一个身影,提着小灯向我慢慢走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