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基础试题(九)(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基础试题(九)(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2 17:3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基础试题(九)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在卡多拉游泳场的8000名观众一齐qiáo( )首而望,屏( )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 】飞天【 】。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 )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liáo( )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像轻盈的箭,“哧”地插入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翘 bǐn bēn 撩 B.跷 bǐng bēng 撩
C.翘 bǐng bēng 缭 D.跷 bǐn bēn 缭
2.填入文中【 】的标点符号,最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
A.“”双引号 B.《》书名号 C.着重号 D.不放标点符号
二、综合性学习
3.“长忆孤洲二三月,春山偏爱富春多。”春天的韵致总把山水整合得美轮美奂,令这个季节的富春江更是别有一番魅力。于是带着好奇,李阳参加了“春游富春江”的旅行活动。
(1)如果你是旅行社的导游,你将如何向李阳介绍富春江呢?请结合课文《与朱元思书》中的相关描写,写一段导游词。
(2)行至一处,李阳看到在富春江边的石头上有一副对联,只可惜下联已经模糊不清,请你为其拟写一个合适的下联。
上联:千峰争雄,奇山飘出天籁音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休息时,李阳在墙上发现了下面四幅关于《与朱元思书》的书法作品,其中属于楷书的是( )
A.
B.
C.
D.
三、诗歌鉴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第一、第二句,写诗人来到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表达了诗人对春日钱塘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黄莺、燕子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在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使人们倍感生命的美好。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钱塘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有关钱塘湖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机勃勃。
5.颔联中“争”“啄”生动传神,请简要赏析?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背影》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 a )到铁道边,慢慢( b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c )过铁道,要( d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e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f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6.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蹒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
8.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描绘出意蕴丰富的背影,在文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9.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罢!”
②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③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④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⑤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⑥“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⑦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0.选文主要记述了两件什么事?对作者有什么影响。
11.请赏析划横线部分的句子。
12.有人说,节选的这些事情和藤野先生没有关系,对人物形象也缺乏表现力,这个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甲】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市南子见鲁侯,鲁侯有忧色。市南子曰:“君有忧色,何也?”鲁侯曰:“吾学先王之道,修先君之业。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居然不免于患,吾是以忧。”市南子曰:“君之除患之术浅矣!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①犹肯疏②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③也。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④之患,何罪之有哉?其皮为之灾也。今鲁国非君之皮邪?吾愿君剖形去皮,洒心去欲,而游于无人之野。”
(选自《庄子·山木》有删改)
【注释】①隐约:困穷。②肯疏:犹豫不进的样子。③定:小心谨慎。④罔罗机辟:捕野兽的机关。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市南子见鲁侯
(4)居然不免于患
14.请用“/”为下面这句话断句(标示两处)。
敬 鬼 尊 贤 亲 而 行 之 无 须 臾 离。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市南子曰:“君有忧色,何也?”
16.【甲】文中,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要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7.道家门徒市南子指出贪图权位必然引起争端,建议鲁侯抛弃国家权位来躲避祸患;而如果换作孟子,他给鲁侯的治国建议则会是 (填一个四字短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必先苦其心志( )
(2)而后喻( )
(3)曾益其所不能( )
(4)人恒过( )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选文第一句用排比句列举六位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其用意何在?
21.选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六、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五个人行至浦边一条阔板桥,一座牌楼上,上有牌额,写着道“飞云浦”三字。(A)见了,假意问道:“这里地名唤做什么去处?”两个公人应道:“你又不眼瞎,须见桥边牌额上写道‘飞云浦’!”(A)站住道:“我要净手则个。”那两个提朴刀的走近一步,却(A)被叫声“下去!”一飞脚早踢中,翻筋斗踢下水去了。这一个急待转身,(A)右脚早起,扑通地也踢下水里去。那两个公人慌了,望桥下便走。(A)喝一声“那里去!”把枷只一扭,折作两半个,赶将下桥来。那两个先自惊倒了一个。(A)奔上前去,望那一个走的后心上只一拳打翻,就水边捞起朴刀来,赶上去,搠上几朴刀,死在地下;却转身回来,把那个惊倒的也搠几刀。
节选自《水浒传》
【乙】“我必须承认B给我的影响很深。B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B的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丙】C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我去罢。”他将书折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C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C,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
节选自《西游记》
22.请补充表中的内容。
A : B: C:
23.追逐熠熠星光,在名著中探寻英雄走过的足迹,感受英雄的自信和卓越,分享英雄的成功和辉煌。在上述文段中任选一个英雄人物,说说他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七、作文
24.按要求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我有一个美丽的梦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有一个青年人去问大画家阿道夫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往往只用一天的时间,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一年?”门采尔回答道:“请倒过来试试!你花一年的功夫去画,那么,你只要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卖掉它!——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世上没有轻而易举而得到的本领,天才来源于勤奋。
作文要求:
① 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 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③ 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C 2.A
3.(1)示例:各位旅客,大家好。现在我们正置身于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的富春江。瞧,那“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的高山奇伟嶙峋,令人惊叹。那“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江水,潺潺流淌,鱼儿嬉戏其间,似与游者相乐。面对如此人间仙境,你是否已经陶醉其中,“窥谷忘反”了呢?
(2)百舸竞流,异水传来鼓角鸣
(3)B
4.C 5.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争是争抢的意思,写出了黄莺争着挤上向阳之树的情景;啄是叼啄的意思,写出燕子啄泥衔草,筑造新巢的情景,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初春画面,表现诗人对早春盛景的喜爱之情。
6.注音:pán shān
解释: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7.外貌描写。原因是突出家中景况惨淡,照应了开头;同时与“我”贵重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 8.(a)走(b)探 (c)穿 (d)爬(e)攀(f)缩
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描绘出意蕴丰富的背影,既集中表现了父爱,又可以看出父亲近来颓唐、心情抑郁。 9.第一次是被父亲感动得流泪;第二次是离别伤感的泪。
10.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改变了“我”的观念(或我决定弃医从文)。 11.使用反语的修辞,因国力的衰弱,中国人被人看不起的现象在当时已经是常态,但是不代表中国人是愚笨的,这段话用反语表达了鲁迅先生的愤慨,也间接表达了先生的爱国之情。 12.不正确。原因:(1)“爱国青年”事件的起因是藤野先生对我这个中国留学生的的关心,与藤野先生有密切的联系。(2)爱国青年对我的挑衅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丰富了藤野先生的形象,更充分地表现出藤野先生的伟大。
13. 常常犯错误 了解,明白 拜见 祸患 14.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 15.(1)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2)市南子说:“您脸上有忧愁的神色,为什么呢? 16.一个国家要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一是内有法家拂士辅助;二是外有敌国外患的困扰。 17.实施仁政(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忧国忧民等皆可)
18. 使……痛苦 了解、明白 通“增”,增加 犯错误 19.(1)(人)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2)这样以后,(人们才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长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20.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为下文阐述道理奠定了事实基础。 21.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22. 武松 彭德怀 孙悟空 23.武松:刚猛不屈,嫉恶如仇,敢作敢当,正义
彭德怀:直截了当,聪明,吃苦耐劳,活泼。
孙悟空:爱憎分明,聪明,嫉恶如仇,勇敢,敢于斗争
24.例文1:
我有一个美丽的梦
梦想是遥远而美丽的,它脚下的基石却是现实而残酷的;实现梦想是幸福的,实现的过程却是坎坷而艰难的。
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来说,考上理想的大学就是我们的最大梦想。
这个梦从懂事起就已在我的脑海里模糊出现,直至现在我才真正懂得什么是理想的大学。因为有了这个美丽的梦想我才不断的努力,不断进取。是它,给我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培养了我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了这个梦,我每天的心情是愉快的,我每天都会奔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去奋斗。
目标是明确的,但怎样才能实现呢?
勤学。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的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一个人天资再高,如果不勤于学习,必干不成大事业,甚至养活自己都很困难,一个人天资一般,如果能勤奋学习,刻苦用功,也会出成果。勤学是抓零取碎,勤学的过程是滴水成池的过程,勤学之初,以努力使之成为习惯,一旦养成,勤学便是自然之事。
惜时。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冬去春来,稍不留意,岁月就会从你身边溜走。它不会对延误时间的人以任何宽容、也不因任何人的苦苦哀求而回顾。时间是无情的也是有情的。对于珍惜时间的人,它馈赠以无穷的智慧和财富。今天是未来的基地,未来是今天的延续。走向美好的未来,必须争分夺秒的抓紧今天。
自信。自信是最重要的。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有了自信,人才会冷静地面对挫折困难,才有足够的勇气克服卑怯。可以说,自信是一切成功的基础。
对于现在的一个初一的我来说,美丽的梦只是想考上一所重点高中,至于以后的大学梦,也需要我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来。我相信美丽的梦是要靠自己不断的努力来完成的。因为不经过风雨,哪能见彩虹嘛!
例文2:
天才来源于勤奋
尘埃只有积土成山才能风雨兴焉,雨滴只有积水成渊才能蛟龙生焉,铁杵只有不断磨砺才能成为针。我还记得发明大王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所以,我懂得,天才在于勤奋。
勤奋可以战胜障碍。“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的智力都是有限的,我们都没办法像爱因斯坦一样有如此发达的大脑,但先天的不足,我们有能力通过勤奋来后天补足。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很差,但他却以勤奋战胜了记忆力的缺陷,他常常看书到深夜,别人背一遍的书他背十遍,终于,他的勤奋让他成为了一代史学家,才会有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司马迁的事迹激励了一代代人,我们也应该从他的勤奋中学到,勤奋可以战胜障碍。
勤奋可以取得成功。通向面包的小路蜿蜒于劳动的沼泽之中,通向衣裳的小路从一块无花的土地中穿过,无论是通向面包的路还是通向衣裳的路,都是一段艰辛的历程。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番磨砺,而那磨刀石,就是勤奋。汉朝匡衡凿壁偷光,晋朝孙康映雪苦读,车胤的囊萤苦读,祖逖的闻鸡起舞,如果为他们的成功归功,那么他们的成功最应该归功于勤奋。林肯小时候并不是什么天才领导者,他是个内向的男孩,声音沙哑,还有口吃,但他通过种种努力,当上了总统,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这就是勤奋的力量,所以,勤奋可以取得成功。
勤奋常常与国家相连。少年强,则国强,或许我们常常懒惰,但当国家处于危机时刻,需要我们时,我们常常会蜕变成一个勤奋的人。周恩来面对老师的提问他可以挺直腰板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此他便真的勤奋读书了,以后为中国的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对比那些好逸恶劳而又出卖国家的大汉奸,勤奋真的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妒忌心强,想要坐享其成,不劳而获,所以才会做出背叛国家的事。通过对比,显而易见,勤奋常常与国家相连。
当然,勤奋并不是死的,而是灵活的,它需要随机应变,我们有时候可以走一下捷径,这样离成功会近一些。
作为一名补助生,领着补助,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勤奋应该深深扎根在我们心底。
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都应该扎根在奋斗之中,大山深处的孩子,应该勤奋,走出大山,用双手创造我们在梦里无数次梦到的美好生活。
成功,犹如一位袅娜的妙龄少女在远方等待,等待那个披着勤奋走向成功的天才,而我,愿意做那位天才,通过努力,走向成功,因为,天才在于勤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