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基础试题(八)(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基础试题(八)(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2 17:3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基础试题(八)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yuàn。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mù。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无论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1)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任劳任yuàn( ) 和蔼( ) 妯娌( ) 和mù( )
(2)语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3)语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
二、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某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为滋养学生心灵,传承中华美德,学校开展了成果汇报活动。
2.活动现场需要悬挂标语,有同学写好了上句,请你完成下句。
上句:校本课程弘扬传统文化
下句:
3.下面是校报记者为此次活动写的采访提纲,请你根据采访目的,在横线处补充一个采访问题。
采访提钢
时间、地点 5月28日下午活动结束后,汇报活动现场
采访对象 校团委书记
采访目的 了解此次活动的规模、亮点、影响
采访问题 (1)请问参加此次活动的班级和人数是多少? (2)活动中让您印象最深的节目有哪些?请您具体谈谈。 (3)
三、诗歌鉴赏
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是杜甫诗作中的名作,写于作者困居长安期间,试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试分析颔联中“感”和“恨”的表达效果。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梦碎雅典
马小林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女子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但好运却从未降临到她的头上。当奥蒂今晚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了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37岁“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蒂遭遇更多的莫名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赛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美国的奥运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因故不能参加本届的百米赛,这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了决赛起跑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激励掌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将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就像剑手要毕其功力于一击。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反常的两声枪响表明有人抢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下来,惟独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她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
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
奥蒂,为什么总是不幸的奥蒂!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几乎同时撞线,成绩均为10秒82。但是,国际田联通过录像将金牌判给了对手。站在银牌领奖台上,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历史居然惊人地再一次重演!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
去年底,奥蒂曾经决定退役。捧着一大堆银牌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她宣布改当时装设计师。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体育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献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现在,奥蒂那两条修长的腿沉重地走着,分明是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那条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和一个未能如愿的梦。数万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的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沮丧,没有发脾气。她的脸上是坚毅的神情。
起点前,奥蒂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的气力去拼搏,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
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的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
5.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6.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7.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
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8.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的心中,奥蒂何尝
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②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9.这两段文字说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10.对文中“中国的审美观”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画面切忌呆板单调 B.讲究色彩的绚丽
11.“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作者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12.根据审美感受,你认为第一段说明对象的特点是________;第二段说明的特点是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富贵不能淫》)
【乙】陈果①,字稚硕,乡试登唐文献榜第二甲,授兵部山海关主事。果慷慨尚气,少与阮大成②友。大成中年流落,挈③妻子依之;及卒,果又以礼殡葬之,抚其子,择配,嫁其女。丙申,岁大祲④,果出粟赈饥。
(选自《新安县志》,有删改)
【注】①陈果:明代新安县人(今深圳南头南山村人)。②阮大成:人名。③挈(qiè):带,领着。④岁大祲(jìn):这里指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新安县遇大旱,庄稼枯死,颗粒无收。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父命之 (2)往之女家
(3)挈妻子依之 (4)及卒
1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果慷慨尚气,少与阮大成友。
1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没有独立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
B.甲文启示我们“大丈夫”要做到不因富贵、贫贱、威武而动摇。
C.孟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曾提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
D.从表达方式看,甲文是议论文,乙文是记叙文。
16.按甲文中孟子的标准,陈果是否可以称得上“大丈夫”?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甲】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1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 身怀绝技 身陷绝境
B.乘奔御风 自由奔放 奔走相告
C.不以疾也 奋笔疾书 疾驰而过
D.良多趣味 良辰美景 良师益友
18.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理解:作者通过写处在三峡峡谷中不容易观看到太阳、月亮的感受,来突出三峡两岸的山高。
B.【乙】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翻译: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激流冲刷着绿色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景物的影子。
理解:作者笔下三峡的春冬两季的水动静皆宜,既有湍急的灵动之美,又有幽深的沉静之美。
C.【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翻译:每到了天刚放晴的时候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凄寒肃杀。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凄惨悲凉。
理解:猿猴的哀鸣在三峡中回荡,使本来就清冷萧条的冬季景色更增添了一分凄凉。
19.张岱认为“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三峡》和《黄牛滩》两篇文章中都写到了江水,请结合两篇的内容,分析郦道元是怎样写出江水特点的。
江水又东迳①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迭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②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迳信宿③,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黄牛滩》)
注:①迳(jìng):同“径”,经过。②色:形状。③信宿:两三日。
六、名著阅读
20.作为纪实文学作品,真实是必须坚守的原则。王树增认为:“非虚构写作,要求创作者即使在细节上也不能虚构,一切都是从档案、史料、采访、勘查中推演出来。”下面两句话细节有出入,你认为哪句话更具有纪实文学的真实的特点?请谈谈理由。
A.就在红军勇士进攻到北岸的时候,北岸桥头突然燃起了大火——川军把拆下来的桥板堆在桥头,泼上煤油点燃了。……火势凶猛,映红了渐渐暗下来的黄昏天色。(选自《长征》)
B.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七、作文
21.作文小练笔
课文对母亲的形象塑造比较成功,缘自作者对母亲的深刻了解和细致体察。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个人物,写一个片段。
参考答案:
1. 怨 ǎi zhóu 睦 解释说明。 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2.汇报活动滋养学生心灵 3.您觉得本次活动的意义有哪些呢?
4.(1)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2)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感”“恨”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
5.导语。作用: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6.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将的“坏运气”,更深刻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的迫切心情,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7.观众以静默的方式表示他们深深的同情。奥蒂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她回到的不只是决赛跑道的起点,也是梦想的起点。 8.“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但她屡败屡战、不向命运低头的坚毅与执着,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败犹荣。
9.第一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特点。第二段,说明苏州园林花墙和廊子的特点。 10.A 11.主要说明苏州园林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 12.着眼在画意 层次丰富、景致幽深
13. (1)命:教导,训诲。 (2)女:同“汝”,你。 (3)妻子:妻子和孩子。 (4)及:等到,到了。 14.(1)得志,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2)陈果性格豪爽,崇尚气节,少年时和阮大成结为朋友。 15.C 16.陈果是“大丈夫”。因为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坚守仁礼义。乙文重陈果崇尚气节,在好友一家落难来投奔时,热情收留并妥善安顿;在家乡百姓遭遇旱灾时,他体恤乡亲开仓赈济。这就是有“仁”有“义”的“大丈夫”。
17.C 18.A 19.《三峡》通过写“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来写水大;“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侧面写出水急。《黄牛滩》通过写“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等,写了在黄牛滩中行舟,过了两三天仍旧可以看到黄牛山的石头,来写黄牛滩的江水回环幽深。
20.示例:选B。首先,川军在桥头点火对于红军渡桥并没有太大影响,因此B句中川军烧掉了桥板来阻止红军过桥更加真实;还有,B句中“二十个左右红军”能够通过较为详细的数据记录当时的情况,更加真实可信。A句侧重描写,更具有文学的生动性。
21.示例:在我家附近有一个垃圾桶。垃圾桶很臭,但是不管严寒酷暑都有一个人来打扫,他就是清洁工。有一次,清洁工还是像平常一样来扫地。迎面走过来一位年轻小伙,身穿西装,系着领带。他手中拿着一块面包,他吃完面包后把包装纸随手扔在了地上。清洁工弯下腰去捡,哪知小伙拿出纸巾擦了擦嘴巴后把纸巾扔到了清洁工的脚下,然后还视而不见地走了。可是清洁工没有半句怨言,继续扫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