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基础试题(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基础试题(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2 17:4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基础试题(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一)背影(片段)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阅读以上文段,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踌躇( ) (2)tuí tánɡ( )
2.以上文段中有几个成语,请写出两个四个字的成语来 、
(二)白杨礼赞(片段)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1)婆娑: (2)旁斜逸出:
4.请补写下面对联的下联,下联开头两个字为“白杨”。
上联:竹笋破土傲霜雪 下联:
(三)昆明的雨(片段)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5.下列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 B.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C.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 D.戴一顶小花帽子。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从诗中的哪两句可以直接看出来?
7.小明读了这首诗认为诗中描绘的是早春景色,但他说不出理由,请你帮帮他。
8.本诗描写了杭州西湖的景色,下列不是描写杭州西湖景色的一项是( )
A.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D.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闲敲棋子落灯花
(1)一直喜欢一句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有道是“最难风雨故人来”,朋友的失约让诗人略显沮丧,但这沮丧随即便被他的闲情逸致所冲散。聚会下棋本是消磨时光,没什么功利与目的,来与不来本就无碍。于是,他开始闲敲棋子,自己玩味起来。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自在怡然。这种“闲”字当头的处世态度与生活方式,实在令人敬佩。
(2)其实,宋朝诗词里有很多关于“闲”的诗句,表现出宋人对生活纤细入微的体验与开掘,愈简愈美,愈淡愈真。内心里生出喜乐与趣味,才会“画屏闲展吴山翠”;内心通透圆润,才会“宝帘闲挂小银钩”。这样看来,闲敲棋子,敲出的是一份超然与平和。
(3)想来现实生活中的“闲”,多是忙里偷闲。是否能化为澄澈或隽永,只在一念之间。
(4)《闲情记趣》里也有一段很喜欢的情节:“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这里记叙的是作者沈复和妻子芸娘的日常生活,将茶叶放在荷花心,以泉水烹,虽没有《红楼梦》里妙玉的文雅别致,却是生活中随手可得的小乐趣。平凡而和谐,虽家长里短,亦是绮丽流光。
(5)庆山在新书里有句话:若能在万事小物中得到诸般乐趣,又何必再远游呢。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彼此的这份天长日久。
(6)北京小暑过后异常炎热,对于我这个在海边小城长大的人来说,简直是种折磨。
(7)“那周末去郊区山里吧,看山看水看星星。”他说。就这样,周六他真的带我开了一天车到山脚下。傍晚坐在小凳上吹着凉风吃着烧烤,别提多惬意舒心了。
(8)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进山,一路上层峦叠嶂,鸟语花香。傍晚时分,山里的景色更美了。正应了那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幽幽树林,山鸟时鸣深涧,清泉石上流。让人不禁感叹,不出来走走,真的体会不到大自然的乐趣。
(9)回想留学那几年,整个美东都遭遇了暴雪。有一次,我抱着一堆资料到图书馆后,突然收到了学校群发的一封邮件,大意如下:今天下雪,封校一天,临时举行堆雪人大赛,奖金300美金,在保证个人安全的情况下,请出门享受下雪的乐趣吧!
(10)那一刻,我才想到学校“Study Hard,Play Hard(努力学习,尽情嬉戏)”的校训是多么动人。同学们几乎是同时放下手中的书本,回家穿好衣服出门玩雪。短短几个小时内,一群工科生居然在草坪上还原出了城堡式的活动中心,那精致又宏达的雪中城堡,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名。我们游园赏雪拍照,虽然天气寒冷,心中却兴奋异常。
(11)有时候,恶劣的天气带来的并不全是负面消息,以一颗玩味的心去对待,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还有一次,下午本来和几个朋友约好去山上野餐。清新的桌布已铺好,正准备摆放食物时,突降大雨,我们赶忙收拾,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进了最近的一座教学楼里避雨。
(12)大约过了半小时,雨停了。不过草地太湿,继续回去野餐已不太现实。这时,一个朋友提议:“天快黑了,山上刚下完雨,空气也湿润,说不定会有萤火虫!”一听到萤火虫,我一下子开心起来,完全忘了刚才的一场狼狈。
(13)就这样,我们约好先下山各自拿相机和设备,再一起上山拍萤火虫。那个傍晚,我们看到了绚丽的晚霞和火烧云,萤火虫易发现但不易捕捉,我们两两一组,边打着手电筒吸引萤火虫边用相机拍照。本是一次没有实现的野餐,却转化成了一场流萤飞舞的精彩。那天,偶然听到一首很好听的歌,歌里有句短诗,听一遍就记住了:庭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四时常相往,晴日共剪窗。
(14)第一感觉,这就是爷爷奶奶生活的写照。奶奶前不久在门前的小院子里栽了两棵紫薇,一棵是她,一棵是爷爷。现在爷爷树上的花骨朵多些,但她的树型耐看,听着听着,我突然很感动。头发花白之时,至少依然有人陪你看门前亭亭如盖与满树花开。
(15)其实,珍贵的东西一直都在,从未远离。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找个能与你一起玩味与欣赏的人,生活才会有乐趣。
(16)这样看来,闲敲棋子落灯花,并不是明月清风在前,鲜花美酒在侧时你懂得利用与欣赏,而是,当现实看上去不那么完美的时候,你是否依然有颗玩味与欣赏的心,化劣势为优势,尽情活出自己的生趣。
(17)就像张岱,明明是富贵公子,却称自己“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为死老魅也已矣”。下雪了,就去湖心亭看雪,友人没来,就自己赏完景安然归去,依然心存欣喜。就这样,他将自己的小品文侍弄到风华绝代,耐寂寞而不热衷,处繁华而不没落。
(18)也像《记承天寺夜游》中所说:“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至于到底有没有趣味,多为外人的评价,不足为据。只要对自己而言,深得其趣足矣。所以,在庸常的生活中,做个力所能及的享乐主义者,没什么不好。
(选自《哲思》2017增刊,有删改)
9.把下面的诗句填入第⑧段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D.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0.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一听到萤火虫,我一下子开心起来,完全忘了刚才的一场狼狈。
11.“闲敲棋子落灯花”在本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12.本文的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足见作者的文化底蕴深厚。可现在有的人往往会熟练地敲击键盘,却不会书写漂亮的汉字;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却不会吟诵唐诗宋词;……针对这种现状,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背影》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③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④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⑤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⑥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⑦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3.请给文章第⑥段拟写一个小标题,并简要说说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
①小标题:
②简答:
14.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现了我对当时不理解父亲的自责)
B.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表现了父子相互体谅和照顾,尤其是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C.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想替儿子做的事已做到了,尽管人很累,他心里觉得踏实)
D.“进去吧,里边没人。”(与上文的“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相呼应,表现了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
15.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16.说说文章第①段和第⑦段的作用。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魏徵论隋亡(节选)
(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①后患。驱天下以从②欲,罄③万物以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宇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④。遂以四海之尊,殒⑤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灭,为天下笑,可不痛哉!
(出自《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注】①虞:考虑,防范。②从:同“纵”。③罄(qìng):本意是器中空,再次引申为尽、完。④戢(jí):收敛,止息。⑤殒(yǔn):死亡。
17.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加点词的意义。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释义
(1)困于心,衡于虑 字源推测法:甲骨文=(□,石砌的花池)+(木,树),表示接近根部的树干被地面上石砌的池子限制,生长受阻。
(2)恃其富强 成语联想法:有恃无恐 恃强凌弱
(3)求远方之奇异 奇异语境推测法:本句与上句“采域中之子女”是结构相同的句子,“奇异”与上句“子女”是相同位置的词语。“子女”是名词,“奇异”也应该是名词。
18.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9.甲文开头列举六位名人有什么共同之处?列举他们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20.简要说明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在隋炀帝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21.课文理解。
(1)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各自体现出周亚夫将军什么样的“真将军”风采?
(2)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但是文章还写了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名著阅读
22.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恐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
(1)选段中的“我”一反常规,用 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写成了 。
(2)这部名著中写了不少昆虫的生活习性,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为什么?
六、作文
23.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一个人、一件事、一次经历、一本书或一处美景,往往都要让我们感动不已。快乐的,我们热血沸腾;苦痛的,我们潸然泪下……感动给我们心灵以巨大冲击,给我们灵魂以深度触动,它让我们终生难忘。以“感动”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1. chóu chú 颓唐 2. 情郁于中 触目伤怀 3. 枝叶扶疏,形容姿态优美。 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4.白杨参天作栋梁 5.D
6.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春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从“几处”“谁家”可以看出此时飞鸟不多,莺、燕的活动还并不频繁,突出了乍暖还寒的早春特征。 8.A
9.B 10.写出了“我”由失望到惊喜的心理变化过程,突出了本文“化劣势为优势,活出生趣”的主旨。 11.当现实看上去不那么完美的时候,你是否依然有颗玩味与欣赏的心,化劣势为优势,尽情活出自己的生趣。(意思相同即可) 12.示例: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现今,世界各地都掀起了“汉语热”的狂潮,甚至《中国诗词大会》都有不少外国人参加。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学好中国古典文学,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围绕“古典文学”“传统文化”回答,表述清楚即可)
13. ①望父买橘; ②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先写父亲的穿着、体态,后写一系列的动作,塑造了一个负重前行、舐犊情深的父亲形象。 14.D 15.首先,“我”认为父亲的言行过于守旧,有点不大理解父亲;然后,从父亲的穿着和动作及对“我”的关怀备至,使“我”非常感激和同情他;读信时,我“又回想起父亲的背影,对他产了深深思念之情。 16.第1段:惦记背影;开篇点题,设置悬念;第7段:再现背影,思念父亲;首尾呼应;
17.(1)困:受限制,受阻,忧困。等(2)恃:依仗。(3)奇异:奇珍异宝,奇异的东西。等 18.(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19.共同之处:都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列举他们的事例既引出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或者经历磨难可以“曾益其所不能”)的观点,也证明这个观点。 20.隋炀帝倚仗国家强大,做事不考虑后患,骄奢淫逸,最后国家破灭,身死国灭,被天下耻笑,是死于安乐的体现。
21.(1)(示例)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戒备森严,军纪严明。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2)课文先写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为后面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作铺垫并由此引出多处对比。对比之中突现了细柳营军纪严明和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22.(1) 野外观察法 《昆虫记》
(2)示例:我最喜欢“圣甲虫”;理由:它属于一种食粪虫,身材小巧玲珑,胖乎乎的,乌黑油亮。圣甲虫头部像戴了一个帽子,而且身上散发出一种微微的香气。好笑的是——它的食物竟然是动物的粪便!动物的粪便中仍留有许多未消化的残留东西,圣甲虫就把这些残留东西加以利用,慢慢吸收里面的营养,直到最后把营养颗粒消化掉为止。而且,圣甲虫一旦把粪球运进地窖中,就日夜不停地吃着,并且后面还不断地排泄,排泄物像一条黑色细线,如同鞋匠的细腊绳!圣甲虫真是一个有趣的虫子!它虽然成天与粪便打交道,但却赢得了一个美名——大地的清洁工!
23.感动
一个冬天的早晨,我独自一人在街上闲逛,不时看见有人正在街头乞讨。没来由的,我心里有了一股厌恶:这些乞讨的真讨厌,为什么不自食其力 听说现在还有专门乞讨的骗子呢。这时,我看到前面聚满了人,好奇心顿起,想过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一看,原来是一个男人蹲在地上正在抹着眼泪,周围的人议论纷纷:“可怜啊,女儿才三岁就得了白血病,老婆刚下岗,他又只是一个工人,女儿难逃一死啦。”这时,不知是谁丢了十块钱在男人面前,众人一愣,随即又效仿起来,很快男人面前就堆起一座小山似的钱。男人脸涨得通红,眼里噙满泪水,他站起来,向周围的人鞠了一躬,哽咽着说:“谢谢,谢谢大家。”突然闯进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她看起来怒气冲冲,男子见了她一愣:“老婆,你怎么来了 ”她大吼一声:“你别叫我老婆,我没你这样的老公!”
男子吃了一惊:“老婆你,你怎么了 ”女人没理他,而是对周围的人说:“大家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可这钱我们不能要!”我在心里暗想:怎么回事 女儿得了白血病,她怎么能不要这救命钱呢 人们也纷纷劝起那女人来:“这钱我们是自愿给的,就当捐了,没啥大不了的。”我非常奇怪:这女人这么固执,难不成她不想要这个女儿了 这样一想,我心里便有点儿瞧不起这个女人了。女人咬住嘴唇不说话,男人急了,大喊:“女儿要没命了,你怎么这样蠢!”
女人强忍住泪水,声音嘶哑地说:“大家的好意我心里都明白,可是我们不是乞丐!”说完她的眼泪便喷涌而出,周边的人全楞了,好一会儿,一阵抽泣声传来,周围的人都擦起眼睛来。女人把眼泪擦干,说:“钱,我们一定能筹到,我们绝不会像乞丐一样来要求施舍!”说完他拉着男人走了,那堆钱她连看都没看一眼。我非常感动,心想:她活的真有尊严!真是个令人钦佩的人哪!周围的人想法大概和我是一样的吧。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那个女人正在街边拉二胡,所有人都往她面前的盆子里放钱,而不是对待乞丐般的扔钱。虽然天很冷,可我心中却涌起了一股暖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