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海湖中学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辩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倍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chǎn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文段二:或者我们问得再直截一点,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达情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粗的字注音。
铢两悉称(________) ch n证(________)
2.找出文段一画线句中的错别字并订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3.文段二中的“丝毫不爽”的意思是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理解“风飘絮”的含义。
5.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文阅读。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___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______________
(3)为宫室之美 之:_____________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而:_______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是亦不可以已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9.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即使是在鱼缸里游泳
陈鲁民
①很喜欢一句话:即使是在鱼缸里游泳,也要游出乘风破浪的气势。
②我这辈子在大海里、江河里、湖泊里游过泳,也在游泳池里游过泳,甚至小时候在澡堂里游过泳,但还从没在鱼缸里游过泳,不知那是个啥滋味,要多大的鱼缸才能游起来。当然这只是个形象比喻,意即一个有能耐心气高的人,即使在最不利最狭小最困顿的环境里,也会豪情万丈,踌躇满志,也能干出名堂,闹出气势,也比旁人要出色得多。
③与宏大雄伟的朝堂相比,司马迁的斗室就是个小鱼缸,他就在斗室里思接千载,纵横上下,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繁华富庶的汴梁京城比,偏僻荒凉的湖北黄州就是个鱼缸,苏东坡却在这个鱼缸里劈波斩浪,翻江倒海,写出一词两赋,名震天下,一举奠定自己的文坛位置。与喧嚣热闹的北京相比,贵州龙场的一个小山洞,连个鱼缸都算不上,但王阳明却在这里恣意纵情,悟出了心学真谛,俗称龙场悟道。曼德拉在南非监狱的监舍只有3平方米,比鱼缸大不了多少,他却一住就是27年,在这里学习钻研,著书立说,为推翻黑暗的种族主义做准备。可见,一个人只要气势不倒,雄心不灭,在哪里都会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干什么都会叱咤风云,大显身手。
④名牌大学毕业的野田圣子,进入东京帝国饭店工作。没想到竟被安排做洗厕工,和她原来想象的职位目标天壤之别。但她是个极其要强的人,暗下决心,即使一辈子洗厕所,也要成为最好的那一个。有了这样的心气与狠劲,她的腾飞发迹只是个时间问题,果然,她很快就从这个小鱼缸里脱颖而出,步步高升,成了日本邮政大臣。
⑤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我们可能终生都要在各种各样的“鱼缸”里游泳,一辈子都没活伸展过,譬如生活在一个小镇,困守一个山村,待在一个小厂,终老在一个街道等。这也没啥,想想托尔斯泰,在一个偏僻农庄里写出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梭罗,隐居在一个远离人烟的湖边,写出名噪一时的《瓦尔登湖》。虽然都是在鱼缸里生活,不是照样乘风破浪,腾云驾雾。
⑥当然,这个气势不是作秀,也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强大力量,是不由自主地本色表演,具有这种素质者,一旦有了合适环境,一定会腾挪乾坤,气象万千,干出一番伟业。诸葛亮躬耕隆中时,地不过十里八乡,人无非亲朋好友,好比在鱼缸游泳,可仍自比管仲乐毅,指点江山,谋划世事,一出山就大展宏图,纵横捭阖,立下不世之功。反之,若没有这种心胸与气魄,就是天天泡在大海里,也只有呛水挨淹的份。高居朝堂,大权在握的李后主、陈后主、刘阿斗、晋惠帝、明熹宗等,窝窝囊囊,一事无成,即是最好的例子。
⑦也有人会说,我就是生不逢时,困在小鱼缸里,英雄无用武之地,要是在大江大河,肯定会一鸣惊人,一飞冲天。说这话者多半是吹牛,鱼缸里都没游出名堂,换个地方就能行?我看悬。希腊有个人夸口,我若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一定能跳出世界纪录。众人就一起臊他:就当这里是巴塞罗那,你跳呀!跳呀!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0.说说文章标题的内涵。
1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2.结尾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守湖人
钟小巧
①在万绿湖那边,有一个村庄,叫何老屋。
②老屋只住着老何。
③我们跟着老何的儿子大何,翻山绕湖,驱车进入何老屋,看见老何刚泊好船,正把两只鼓鼓的蛇皮袋拖上岸,躬身曲背,龇牙咧嘴。大何忙奔过去帮忙,说,那么多鱼,我们有口福啦。老何咳了两声,没说话。
④大何迫不及待解袋口,倒出来,傻眼了,鱼鳞都不见一片,全是垃圾。
⑤叫您网鱼却网垃圾,没鱼?大何气咻咻的。
⑥有,公家的,不能网。
⑦为什么?
⑧禁了,你都不知多久没回来过了。老何低着头,说得很小声。
⑨昨晚电话里您咋不说?我老板大老远来,就是想吃万绿湖的鱼。
⑩老何不说话,低着头,躬着瘦弱的身躯,径直进屋去了。屋外墙体斑驳,屋内也简陋,灶一锅、一桌一凳,像极了我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样子。只有那个流水哗哗响的水龙头,流着现代气息。据大何介绍,因建新丰江水库,何老屋人都移民了,只有他一家不愿走,是他祖父,舍不得这里的山水。现在,子女都在城里安家了,他父亲仍不愿走,也是舍不得这里的山水。
真是死脑筋。大何嘟哝了一句,掏出手机,走开去,似乎打了好几个电话,然后回来对我们说,李老板、王秘书,屋里坐坐吧,泡点万绿湖水的茶尝尝,然后去周边转转,再去市区吃饭住宿,我早订好了的酒店,什么鱼都有,正宗万绿湖的。
老板没进屋,而是打开后备箱,让我帮忙搬出折叠桌椅、工夫茶具。老板喜欢户外运动,车里户外装备一应俱全。
老板对大何说,别折腾了,就在这地坪吃住。你看,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还有你的老屋,你的老人陪着,多好,哪里找这么好的环境嘛。
不知什么时候,老何提着一个黑溜溜的茶壶出来了。茶壶嘴冒着气,里面还咕噜咕噜地响。老何放下茶壶,向老板鞠躬,低声说,对不住。
老何的背本来就弓了,再一鞠躬,头都快挨着地了。
别,别,老叔别往心里去,别,别,别听大何乱说,我不是来吃鱼的,我是……是来吃负离子的。老板被这突如其来的鞠躬惊得语无伦次了。
负离子是什么?老何突然警惕起来,问。
老板一愣,看看我,又看看大何,大笑起来,说,看我这浑蛋,文绉绉什么呀,小王,你说。
我挠挠头,说,是新鲜空气吧。
老何咧嘴一笑,转身走开了。
我们支起了锅灶,煮着湖边摘来的野麦菜。不知什么时候,老何变戏法似的给我们拿来一只宰好的鸡,说,自家的。
那顿饭,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饭,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虽然没有鱼。但大何认为没鱼不成饭,总在叨叨,来湖里,哪儿有不吃鱼的理?
晚上,我和老板睡帐篷,大何跟着老何睡老屋。老板呼噜噜的,似乎睡得很香甜。我却睡不着。我不知是习惯了都市的喧嚣,还是被美妙的夜色迷住了,反正就是睡不着,数了星星后,又数了萤火虫。湖水、山峦、老屋,黑成一团,静在一处。突然,我感觉到了动静,似乎是急促的脚步声,还有一束光,一闪而过。可是,什么也没发生。
天麻麻亮,大何来到帐篷,压低声音说,睡醒没?带你们电鱼去。
我们猫着身子,像做贼似的沿上游湖岸走。大何告诉我们,说昨晚偷偷出去了,在码头那边朋友家借了电鱼机,千万别让我老爸知道,他死脑筋。
“站住”,突然霹雳一声,闪出一个黑影,真像武侠剧里的人物,吓得我们差点儿掉进湖里。原来是老何。
老何夺下大何背上的电鱼机,好像不认识我们似的,一声不吭就走。大何追上去,要抢夺电鱼机,说,您疯了?老板在这儿,您不是丢我脸了,是丢我饭碗了。
老何把电鱼机往地上一暾,挺了挺弓着的背,声音提高了几十分贝,让我不敢相信,眼前的老何,跟昨天见到的老何,简直判若两人。他说,网鱼、电鱼、炸鱼,这不让鱼断子绝孙了吗?这不影响水质了吗?听说你们那个城也吃这里的水呢,你们这样做不是往自己嘴巴里撒粪吗?
看您说的,就一次嘛,能影响什么。大何却压低声音说。
偷鱼贼都这么说。你一次,他一次,万绿湖不完了?想吃鱼,请老板下次再来吧,我挖鱼塘养鱼,保准儿跟湖鱼一样鲜美。
公家的,您管什么闲事。大何说。
这叫闲事?生态保护,人人有责。老何说着便从裤袋里掏出一个牌,亮给我们看,牌上写着:守湖人。
(选自《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13.阅读第⑩段的内容,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14.体会文章结尾的作用。
15.一位普通村民,一个朴实心愿,一生坚定守护,令人感动。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老何这个人物形象。
16.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昨晚电话您咋不说?”大何说的话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B.“死脑筋”在文中出现了两处,第二处表明大何担心老何制止自己电鱼;文中突出了老何坚持原则、不徇私情。
C.文章在亲情与利益、生态、责任的交相冲突中构思情节,其思想与习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相一致。
D.文章运用对比,将老何坚持不捕鱼与大何要吃鱼、电鱼形成对比,老板说“我不是吃鱼”与大何电鱼形成对比,其思想境界在对比中显现了出来。
名著阅读。
“简,安静点,别这么挣扎,像个在绝望中撕碎自己羽毛的疯狂的野鸟似的。”
“我不是鸟;没有罗网捕捉我;我是个有独立意志的自由人;我现在就要运用我的独立意志离开你。”
我再做了一次努力就自由了,我笔直地站在他面前。
“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他说,“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享权都奉献给你。”
“你在演一出滑稽戏,我看了只会发笑。”
“我要你一辈子都在我的身边——做我的第二个自己和最好的人间伴侣。”
“对于那种命运,你已经做出了你的选择,那就得遵守。”
17.以上文段出自英国作家_____________的小说《简 爱》,这里是女主人公简 爱与男主人公_____________的对话。
18.简 爱的人生追求由哪两个基本“旋律”构成?
二、单选题
19.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车间一线的青年工人勤学苦练,对技术精益求精,争当“青年岗位能手”。
B.志愿者在冬奥会闭幕式上向各国健儿挥手,言外之意是:欢迎再来中国!
C.果农们冒着炎热的天气奋战了好几个昼夜,轻而易举地把水果销售一空。
D.市民陈先生参与毽子操、游泳、跳绳等多项全民云健身运动,各得其所。
2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钟南山院士与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视频连线超过30余次,开展国际合作,分享中国经验。
B.电商的兴起,加快了商品销售的速度和质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C.第31届夏季运动会将于2023年8月18日在我市开幕,这也是首次我市举办夏季运动会。
D.为国争光、为国奋战的信念,不仅要牢记心间,而且要通过每一天的训练、每一场乒乓球比赛来践行。
2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纵观郭沫若的文学创作生涯,取得成就最大的要数诗歌与历史剧。白话诗集《女神》和话剧《屈原》是这两方面的代表作。五幕话剧《屈原》刻画了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爱国诗人屈原的光辉形象。
B.《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契诃夫在该作中栩栩如生地主人翁虚伪逢迎、见风使舵的巡警奥楚蔑洛夫。作者通过刻画这一个人物如同变色龙似的不断变化态度的细节描写,有力地嘲讽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封建卫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脸。
C.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D.《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承恩创作的长篇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有人认为《儒林外史》足堪跻身于世界文学杰作之林,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是对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
三、默写题
22.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不知饴阿谁。(《十五从军征》)
(2)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4)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______________!(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5)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戍边将士舍小家、保大家的爱国情怀。
(6)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典故,委婉地表达了期望得到朝廷重用以驰骋疆场、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愿望。
四、综合性学习
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某中学开展以“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族)代代传承的价值信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体现着一个家庭的精神信仰、道德风貌、整体气质,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家风”扮演着关键角色,形成了非常突出的特质,家风经过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对于人格的养成,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培养有积极意义。
材料二:崇德向善是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优良的家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涉及方方面面,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崇仁尚义、诚实守信,尊师重教、重礼谦逊,勤奋读书、勤俭节约等等。《诚子书》中诸葛亮教导儿子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傅雷家书》中傅雷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材料三: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应遵循家国一体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传承问题,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中国人自古就认识到,“家事”“国事”“天下事”紧密相关,家庭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正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
23.请从同学们搜集的三则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
24.结合材料二,说说你在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时的具体做法。
25.在活动中,小明认为传承家风只要管好自己的“家事”就行了,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五、写作题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请以《做一个阳光男孩》或《做一个阳光女孩》为题作文,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2)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可见,习惯与成功关系密切。古往今来,成功人士的成功,往往是他们的好习惯所成就;失败人士的失败,则是由他们的坏习惯所导致。一个小进步,或一个小收获,都是一次成功。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只有一线之隔,这一线之隔就在于有好习惯或坏习惯。
请根据材料,以“习惯与成功”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chèn;阐。
解析:
2.答案:辩;辨;倍;辈。
解析:将“辩”改为“辨”;辩和辨的区别:“辩”的意思是用语言来说明见解或主张。组词:争辩、答辩、辩护、辩驳等。“辨”的意思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将“倍”改为“辈”。
3.答案:一丝一毫的差别都没有。
解析:“丝毫不爽”,丝毫:都是微小得计量单位,用来形容极小或很小。形容一点也不欠缺。指的是“笔之余书”和“存之余心”两者一点也不欠缺。
4.答案:“风飘絮”运用比喻,形象地描写出南宋王朝无可挽回的败局,表达了诗人对国势危亡的担忧;让诗歌更具有画面感。
解析:
5.答案:尾联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解析:
6.答案:(1)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2)感激;(3)助词的;(4)表承接。
解析:
7.答案:(1)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
(2)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解析:
8.答案:对比论证法。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
解析:
9.答案: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解析:
10.答案:一个有能耐心气高的人,即使在最不利最狭小最困顿的环境里,也会豪情万丈,踌躇满志,也能干出名堂,闹出气势,也比旁人要出色得多。
解析:
11.答案:举例论证;列举了托尔斯泰、梭罗于“鱼缸里生活”的例子,具体论证了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我们可能终生都要处于狭窄困顿的环境中,但是一样可以乘风破浪,取得出色成绩。
解析:
12.答案:结尾段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错误论调,运用举例论证,有力地嘲讽了一些吹牛者,从反面证明中心论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更具有警示作用。
解析:
13.答案:这段话描写了老何的外貌与神态,表明了老何拒绝儿子带老板吃湖鱼的态度。还采用插叙,补充交代了老何及老何父亲坚守万绿湖的故事,突出老何、老何父亲对万绿湖山水的热爱,为下文老何阻止大何电鱼做铺垫;也交代了老何成为“守湖人”的原因,使故事发展更自然。
解析:
14.答案:从内容上看,它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生态文明;从结构上看,照应了文章的标题。
解析:
15.答案:老何是万绿湖的守护神,他甘受贫困,守护一方绿水;他坚持原则,不顾儿子请求,阻止儿子电鱼。
解析:
16.答案:D
解析:老板说“我不是吃鱼”与不拒绝和大何一起电鱼形成对比。
17.答案:夏洛蒂 勃朗;罗切斯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识记能力。文段是简·爱与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的对话,她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要做一个有独立意志的自由人。语段出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简·爱》。
18.答案:①富于激情(幻想、反抗、坚持不懈)。②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而理解能力。《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这本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对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
19.答案:A
解析:A.正确;B.有误,言外之意: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不符语境;C.有误,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词义和“奋战了好几个昼夜”矛盾;D.有误,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不符语境。故选:A。
20.答案:D
解析:A.语意重复,删去“超过”。B.搭配不当,删去“和质量”。C.句序不当,将“首次”移至“举办”前。
21.答案:D
解析:ABC.正确;D.有误,《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故选D。
22.答案:(1)羹饭一时熟
(2)忽如一夜春风来
(3)不求闻达于诸侯
(4)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解析:
23.答案:示例: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族)代代传承的价值信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体现着一个家庭的精神信仰、道德风貌、整体气质。
材料二:崇德向善是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
材料三: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应遵循家国一体的宗旨。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提取。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语句分析。根据“家风是一个家庭(族)代代传承的价值信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体现着一个家庭的精神信仰、道德风貌、整体气质”“崇德向善是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应遵循家国一体的宗旨”提炼概括即可。
24.答案:示例一:孝顺父母。与父母意见不同时,不与父母顶嘴。
示例二:注重礼节。吃饭时,爷爷奶奶不动筷,我也不动筷。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读写。材料二列举了家风的方方面面,并以诸葛亮、傅雷教育自己的孩子为例,说明“崇德向善”是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根据材料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你在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时的具体做法即可。言简意赅,表达清晰流畅。如:与父母意见不同时,不与父母顶嘴。
25.答案:示例:小明,你好。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应当遵循家国一体的宗旨,“家事”“国事”“天下事”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家事,更要始终牢记家国一体的文化传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你说对吗?
解析:本题考查表达能力。针对他人的认识,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且还要告诉对方。这要求我们必须注意说话的态度语气,要以理服人,委婉客气。
26.答案:例文:
好习惯成就人生
好习惯是千里冰封中的一枝红梅,给你的人生添上一笔靓丽的色彩;好习惯是无边沙漠里的一泓清泉,给你的人生带来希望的光芒;好习惯是熊火中重生的凤凰,让你的人生散发别样的风采。
好习惯是千里冰封中的一枝红梅。教育部近来在各个学校推行的“十二个一”,想必你肯定不陌生,或许你会为了完成这些任务而叫苦不迭,可你是否想过,每一样东西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倘若你认真、用心地坚持下去,你一定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知识的积累,试想三年之后,在你坚持完成“十二个一”的三年后,每天积累一首诗,每天做一小时……养成习惯,你也会因此产生许多的改变,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所以我说,好习惯能给你的人生添上一笔靓丽的色彩。
好习惯是无边沙漠的一泓清泉,著名作家韩寒在高中的时候,七科课成绩全部亮着红灯,老师、父母为此心急不已,而韩寒自己也全然没有了学习的兴趣,毅然退学,如果你认为他就此沉沦,你就错了。他凭借着从小就喜欢读书的好习惯积累下大量的文学功底,开始致力于写作,并最终因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获一等奖而一炮走红。试想倘若韩寒没有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他能成功吗?所以我说,好习惯能给你的人生带来希望的光芒。
好习惯是熊火中重生的凤凰。著名文学点评家金圣叹,在读书的时候喜欢每支笔,干什么呢?当然是做点评,凡是他所看过的书,几乎都密密麻麻地在书上写上了自己的见解。这里是他在小时候就养成的习惯,也正是这个习惯,让他练就了一手的文采,最终,因着这习惯走向成功。所以我说,好习惯能让你的人生散出别样的风采。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养成自己的好习惯!我相信它会让你的人生更加美好。
解析:此题考查话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话题作文的特点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已经被确定得差不多了,作者可以在此基础上细化或深化。根据材料“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古往今来,成功人士的成功,往往是他们的好习惯所成就”可知,立意为:养成好的习惯有助于成就人生。出题者意在引导青少年意识到在人生还具备较高可塑性的时期,培养好习惯,拥有好品质,才能书写自己的辉煌人生。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好习惯的养成也并非一日之功。第二,选材构思。此题可以写成议论文,论点可以是“好习惯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等,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论证思路论证自己的观点。素材的选取要多样化,论证方式可交替使用避免文章结构单一。也可以写成记叙文,讲述一个关于养成好习惯的故事,阐明好习惯对自己人生的积极作用。选材要贴近生活,记叙事件时根据文章主旨安排好详略。用分享故事的方法号召大家要有恒心、有毅力养成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