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高三下·蚌埠月考)海洋温差能又称海洋热能,是海洋表层温海水与深层冷海水之间蕴藏的热能。 海洋温差能最常见的利用方式是发电,当表层温海水与深层冷海水之间的温差大于18℃ 时具有开发价值。 由于海洋温差能开发利用的成本较高,人们在利用温差能发电的同时,再使用深层海水获得附加经济效益。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的海洋温差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
A.渤海海域 B.黄海海域 C.东海海域 D.南海海域
2.与海洋潮汐能相比,海洋温差能的优势为( )
A.可再生 B.分布广 C.全天候 D.无污染
3.利用温差能发电所抽取的深层海水,可以直接创造附加经济效益的领域有( )
①农业灌溉 ②水产养殖 ③海洋运输 ④制冷系统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1.D
2.C
3.C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权益;我国的海洋国情与海洋发展战略
【解析】【点评】海水温差的优点:发电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发电量较稳定。缺点:技术要求高,投资成本高,能量密度小,能源转换效率低,占据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
1.由材料可知,当表层温海水与深层冷海水之间的温差大于18℃时具有开发价值。中国南海海域纬度低,热量充足,表层海水温度高,
深层海水温度低,温差较大,D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2.海洋温差能和潮汐能都是可再生能源,都无污染,分布在海洋中,ABD错误。潮汐能只能在涨潮和落潮时发电,海洋温差能可以全天候发电,C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3.深层海水的温度较低,可以用于制冷系统,④正确;深层海水的营养物质较多,可以用于水产养殖,②正确;深层海水不适合农业灌溉,①错误;深层海水不能用于海洋运输,③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2024高三下·蚌埠月考)电影院作为城市消费空间,承载着城市地方记忆与文化消费的空间转型及功能置换。近年来,电影院分布由单体建筑向依附商业综合体转变,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在发生变化。表1为西安市电影院空间特征与功能的变迁,完成下面小题。
时期 类型 空间特征 主要功能
1970 年代 露天式影院 开放、公共、流动式 娱乐、宣传、教育、交流
1980年代 礼堂式影院 相对封闭、私密 娱乐、宣传、教育
1990 年代 礼堂式影院 相对封闭、私密 娱乐休闲
2000 年以后 多厅数字式影院 封闭、情景化、数字化 文化休闲
4.由西安电影院的空间特征与功能的变迁,可以得出( )
A.2000 年前,电影院多分布于商业区
B.2000 年前,消费者更加注重环境体验
C.2000 年后,电影院类型逐渐单一化
D.2000 年后,消费者观影需求更个性化
5.对近年来电影院依附商业综合体分布影响最弱的因素是( )
A.地租 B.集聚 C.交通 D.客流量
【答案】4.D
5.A
【知识点】服务业的概念、特征及类型;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服务业包括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电影属于生活性服务业,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与人流量。
4.2000年以前,西安电影院多分布在露天或者礼堂式影院,以宣传教育功能为主,而非商业行为,没有体现对消费者体验的关注,AB错误。2000年以后,电影院类型逐渐多样化,封闭、情景化、数字化,追求个性化,C错误,D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5.近年来电影院依附商业综合体分布,主要是因为商业中心的集聚作用,客流量大,交通便捷,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因此影响最弱的因素是地租。
故正确答案为:A
(2024高三下·蚌埠月考)我国中部某省会城市发展初期经济基础薄弱,缺乏资源、能源、交通优势。 近年来,该城市通过独特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形成一大批产业集群。在该模式中,国有资产参与招商引资,引入并发展新兴产业,在新产业成功后撤出并继续参与创建新的企业。 图1示意该城市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阶段:甲 阶段:乙 阶段:丙 2021 年至今
产业集群: 传统制造 (家电、汽车) 产业集群: 战略新兴(集成电路、城市应急安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 产业集群: 先进制造(新型 显示屏、集成电 路、新能源汽车) 产业集群: 战略新兴(智能、 量子、太空信息)
6.该城市 2021 年以前产业发展的顺序为(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 -甲 -丙 D.乙-丙- 甲
7.该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政策大力支持 B.基础设施完善
C.东部产业转移 D.科研力量雄厚
8.该城市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建设( )
A.商业化城市 B.科教型城市 C.创新型城市 D.国际大都市
【答案】6.B
7.A
8.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新工业区
【解析】【点评】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新兴产业主要有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与资金。
6.根据材料可知,甲阶段产业发展为传统制造(家电、汽车),乙阶段产业发展为战略新兴(集成电路、城市应急安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丙阶段发展到先进制造(新型显示屏、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甲是传统产业,乙阶段产业属于新兴战略,因此发展顺序为:甲丙乙。
故正确答案为:B
7.根据材料得知,该城市通过独特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可得知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政策的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完善,东部产业转移、科研力量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但不是直接原因。
故正确答案为:A
8.根据该城市的产业发展阶段变化可以看出,不断发展新兴产业(集成电路、城市应急安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量子、太空信息),创新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城市。
故正确答案为:C
(2024高三下·蚌埠月考)基流是径流中较稳定的组成部分,是河道中常年存在的径流,能维持河流枯水期的径流量。 大通河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黄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大部分高度在3500 米以上。近年来该河流径流量呈增加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一般来说,河流基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
A.大气降水 B.湖泊水 C.积雪融水 D.地下水
10.近年来,大通河汛后和枯水期基流显著上升,主要是由于( )
A.支流流量增加 B.河流蒸发减弱
C.高原冻土退化 D.冰川融水增多
【答案】9.D
10.C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点评】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包括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等。结合不同区域的特征,选择主要的河流补给方式。
9.河流的补给形式主要有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大气降水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形式,但是不是基流的主要补给来源,A错误;湖泊水是河流的补给形式,但是不是基流的主要补给来源,B错误;积雪融水是河流的补给形式,但是不是基流的主要补给来源,C错误;地下水是河流基流的主要补给来源,D正确。
故答案为:D。
10.大通河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黄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大部分高度在3500米以上。近年来,大通河汛后和枯水期基流显著上升,主要是由于高原冻土退化,地下水增加,C正确。支流流量增加,河流蒸发减弱,冰川融水增多,不是汛后和枯水期基流显著上升的主要原因,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三下·蚌埠月考)淮河发源于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江苏,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河流。 强风是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它对淮河航运带来的风险主要位于下游河段。 下图示意2018-2022 年淮河航道强风风向频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淮河下游强风事件出现频率高于上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降水 D.河流流速
12.淮河航运发布强风警报次数最多的季节可能为( )
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秋季和冬季 D.冬季和春季
13.淮河航道强风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易发生强风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亚洲高压强盛 ②冷暖空气频繁
③台风登陆次数多 ④强对流天气多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1.B
12.D
13.A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
【解析】【点评】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地面受热不均,引起空气的上升合下沉的垂直运动,使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即形成了水平气压梯度力,这就形成了风。
11.淮河上下游纬度差异不大,A错误。淮河下游地势平坦,高大山脉少,地形的差异是淮河下游强风事件出现频率高于上游的主要影响因素,B正确。降水与河流流速对强风出现的概率影响不大,C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12.淮河航运发布强风警报次数最多的季节可能为冬春季节,冬季受冷锋影响,多大风天气,春季受冷暖锋的交替影响,多大风,A正确。夏秋季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小,发布强风警报次数较少,BC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13.淮河航运发布强风警报次数最多的季节可能为冬春季节,与冬季冷空气强劲,亚洲冷高压的形成与春季冷暖空气频繁有关系,①②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2024高三下·蚌埠月考)雨(雪)幡是雨滴(雪)在降落过程中蒸发(升华),未及地面,在云层底部形成丝缕状悬垂物,随风飘扬,形似旗幡。雨(雪)幡常见于我国西部高海拔或草原地区的夏季。在有雨(雪)幡的云层下,雨滴(雪)蒸发(升华)大量吸热,有时会引发局地性强气流运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雨幡形成时,云层下方的空气( )
A.温暖干燥 B.温暖湿润 C.寒冷干燥 D.寒冷湿润
15.雪幡在青藏高原较为常见,是因为该区域云层( )
A.较厚 B.较薄 C.较高 D.较低
16.雨幡有时会威胁飞机起降安全,是因为雨幡下部可能有( )
A.弱上升气流 B.强下沉气流 C.强辐合气流 D.弱辐散气流
【答案】14.B
15.B
16.B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天气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雪幡是一种高原特有的天气现象,是潮湿的暖空气翻越高山时,遇到高空冷空气而形成的。雨幡是指冷空气行进至暖湿地区时,冷空气下沉,暖湿空气上升,暖湿空气遇冷,水汽凝结,在冷空气的下面形成一条雨带,随着冷空气的继续前进,雨带也随之前进,雨幅常常伴随着冷锋天气系统出现。
14.雨幡是指冷空气行进至暖湿地区时,冷空气下沉,暖湿空气上升,暖湿空气遇冷,水汽凝结,在冷空气的下面形成一条雨带,随着冷空气的继续前进,雨带也随之前进,雨幅常常伴随着冷锋天气系统出现,雨幅形成时,云层下方的空气温暖湿润,故B正确,AC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15.雪幡是一种高原特有的天气现象,是潮湿的暖空气翻越高山时,遇到高空冷空气而形成的。雪幡是高原地区特有的自然现象,是潮湿的暖空气翻越高山时,遇到高空冷空气而形成的。雪幡常见于高山冰雪带的下部。雪幡形状变化迅速,有时甚至呈现飘带状。雪幡常见于高山冰雪带的下部,是潮湿的暖空气翻越高山时,遇到高空冷空气而形成的。雪幡在青藏高原较为常见,是因为该区域云层较薄,故B正确,AC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16.雨幡是由于飞机飞行时机翼上下表面气流速度不同,导致机翼上表面气压小于下表面气压,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当飞机飞行到雨幡时,雨幡下部气流受雨幡下沉气流影响,气压升高,机翼上表面气压小于下表面气压,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减小或者消失,飞机可能
失去升力,危及飞行安全,B正确,AC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 小题,共52 分。
17.(2024高三下·蚌埠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黑蜂是由高加索蜂和欧洲黑蜂杂交的蜂种被带到伊犁河谷,与当地蜜蜂杂交形成的蜂种。伊犁河谷自然环境优越,地域差异显著。植物花卉种类多,花期不同,交错开放,从3 月到10 月延续不断。 新疆黑蜂可采集到海拔1800-2500 米山上的花蜜。 近年来,新疆黑蜂种群数量和纯正性受到威胁,当地政府和科研机构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养蜂业良性发展。 下图示意我国伊犁河谷。
(1)与我国常见蜂种相比,从地理角度分析新疆黑蜂采蜜能力的独特性。
(2)分析伊犁河谷为新疆黑蜂酿出优质百花蜜提供的有利条件。
(3)为了保证新疆黑蜂蜂蜜的品质,简述当地政府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新疆黑蜂采蜜飞行高度高,采蜜半径大;对低温环境适应性强;在地形复杂的山区,有较强的采蜜能力。
(2)伊犁河谷三面环山,向西敞开的地形有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气候湿润;垂直地带性显著,区域植物花卉种类多,花期不同;河谷受到污染较少,有利于产出优质蜂蜜。
(3)对养蜂人进行养蜂技术培训;加强环境管理,减少人为污染对蜂蜜质量的影响;建立新疆黑蜂自然保护区,并借助人工繁殖等技术手段,确保黑蜂种群的数量和纯正性。
【知识点】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中国的西北地区
【解析】【分析】(1)、新疆黑蜂可采集到海拔1800-2500 米山上的花蜜,海拔高,温度低,说明新疆黑蜂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强。伊犁河谷地区
自然环境优越,地域差异显著,植物花卉种类多,花期不同,交错开放,说明新疆黑蜂采蜜飞行高度高,采蜜半径大;能够在地形复杂的山区飞行,有较强的采蜜能力。
(2)、伊犁河谷背面为北天山,南侧为南天山,三面环山,向西敞开的地形有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气候湿润;天山山脉相对高差大,垂直地带性显著,区域植物花卉种类多,花期不同,蜜蜂采蜜时间长;伊犁河谷处在西北山区,人类活动少,河谷受到污染较少,有利于产出优质蜂蜜。
(3)、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政府加强环境管理,减少人为污染对蜂蜜质量的影响;保护黑蜂蜂种,建立新疆黑蜂自然保护区,对养蜂人进行技术培训。
【点评】(1)、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与相互适应的,与我国东部地区的蜜蜂相比,新疆黑蜂的独特性是天山山脉与伊犁河谷赋予的,包括强大的采蜂能力和适应性。
(2)、伊犁河谷三面环山,受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是西北地区的湿润地区,体现了区域的独特性。
(3)、保护珍稀物种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包括政策的制定,环境管理与技术支持。
18.(2024高三下·蚌埠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临界起沙风速是指大气边界层的气流在运动过程中,使地面的沙物质受到风力作用,由静止进入运动状态时的临界风速。 蒙古乔伊尔市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该地正经历强烈的草原风蚀沙漠化过程。图5示意蒙古年降水量分布,下图为乔伊尔市2019 年6月-2020年5 月土壤水分与临界起沙风速(2米高度)变化。
(1)简述乔伊尔市临界起沙风速2019 年6月-2020年5月变化的主要特点。
(2)分析春季是乔伊尔市风蚀沙漠化主要发生时期的原因。
(3)分析过度放牧对乔伊尔市风蚀沙漠化的影响。
【答案】(1)该地临界起沙风速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大,秋季、春季次之,冬季小;临界起沙风速 2019年 7月最大,2020年 1月最小。
(2)春季降水少,土壤水分少,植被条件差,削弱大风和固沙能力差;春季地表解冻,多大风,临界起沙风速小,风蚀沙漠化过程活跃。
(3)在放牧过程中,牲畜的采食、践踏破坏植被和土壤,土壤表层结构疏松化,抗风蚀能力大幅降低;随着该区牧群数量快速增长,过度放牧严重,风蚀沙漠化问题凸显。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干旱灾害;中国的西北地区
【解析】【分析】(1)、根据乔伊尔市2019 年6月-2020年5 月土壤水分与临界起沙风速(2米高度)变化图中折线变化图,可以看出,该地临界起沙风速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大,秋季、春季次之,冬季小;其中临界起沙风速 2019年 7月最大,2020年 1月最小。
乔伊尔市风蚀沙漠化主要发生在春季的原因与当地春季降水少,土壤水分少,植被条件差,地表物质松散,削弱大风和固沙能力差;并且春季多大风,临界起沙风速小,风蚀沙漠化过程活跃。
(3)、过度放牧会加剧乔伊尔市风蚀沙漠化,放牧过程中,牲畜的采食、践踏破坏植被和土壤,土壤表层结构疏松化,抗风蚀能力大幅降低;过度放牧超过环境承载力,风蚀沙漠化问题凸显。
【点评】(1)、提取折线图的主要信息,需要观察折线的变化趋势和极值。
(2)、西北地区风蚀沙漠化主要发生在春季与春季气候有关系。春季多大风,加剧侵蚀;少降水,气候干旱,地面植被覆盖低,固沙能力差。
(3)、过度放牧对风蚀沙漠化的影响,指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影响。过度放牧,土壤植被缺少,土壤表层结构疏松化,抗风蚀能力大幅降低;随着该区牧群数量快速增长,过度放牧严重,风蚀沙漠化问题凸显。
19.(2024高三下·蚌埠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虚拟电厂是通过先进的通信及软件技术,将未储能、闲散的电力资源重新分配的管理系统。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快速发展,给电力系统的平衡和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挑战,虚拟电厂在我国具有广大的市场潜力。 截至2021 年底,上海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占比约40%,随着城市用电的发展,电网负荷峰谷差距逐渐拉大。上海是我国首批建设虚拟电厂的城市之一。未来建设超大城市虚拟电厂,对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虚拟电厂的工作原理。
(1)分析我国新能源开发给电力系统和电网运行带来挑战的原因。
(2)分析上海成为我国首批建设虚拟电厂城市的原因。
(3)说明虚拟电厂在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作用。
【答案】(1)新能源发电量大,增长速度快;新能源种类多、布局分散,发电量空间分布不均,供需分配不匹配;新能源发电量具有季节差异,时间不稳定。
(2)能源总需求量大,新能源占比高;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电网负荷峰谷差距大;科研力量强,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
(3)提高新能源利用比率,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能源低碳转型;削峰填谷,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知识点】能源利用结构的变化;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解析】【分析】(1)、新能源开发,新能源种类多、布局分散,发电量空间分布不均,供需分配不匹配;新能源发电量大,增长速度快,给电力系统和电网运行带来压力;风力、水力发电具有季节差异,时间不稳定。
(2)、上海经济体量大,矿产能源不足,能源总需求量大,新能源占比高;人口迁入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电网负荷峰谷差距大;虚拟电厂是通过先进的通信及软件技术,将未储能、闲散的电力资源重新分配的管理系统,需要技术支持,上海科研力量强,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
(3)、利用水力、风力和光伏发电,提高新能源利用比率,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能源低碳转型;新能源发电,对电力进行削峰补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点评】(1)、新能源发电增加发电量,减少环境污染,但也需要电力技术支撑,平衡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调节季节时间差异。
(2)、上海成为我国首批建设虚拟电厂城市与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高,能源需求量大,科技力量支撑,基础设施完善关系密切。
(3)、新能源发电,可以减少传统能源的浪费,提高新能源利用比率,减少碳排放;削峰填谷,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从而推动低碳转型。
1 / 1安徽省蚌埠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高三下·蚌埠月考)海洋温差能又称海洋热能,是海洋表层温海水与深层冷海水之间蕴藏的热能。 海洋温差能最常见的利用方式是发电,当表层温海水与深层冷海水之间的温差大于18℃ 时具有开发价值。 由于海洋温差能开发利用的成本较高,人们在利用温差能发电的同时,再使用深层海水获得附加经济效益。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的海洋温差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
A.渤海海域 B.黄海海域 C.东海海域 D.南海海域
2.与海洋潮汐能相比,海洋温差能的优势为( )
A.可再生 B.分布广 C.全天候 D.无污染
3.利用温差能发电所抽取的深层海水,可以直接创造附加经济效益的领域有( )
①农业灌溉 ②水产养殖 ③海洋运输 ④制冷系统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024高三下·蚌埠月考)电影院作为城市消费空间,承载着城市地方记忆与文化消费的空间转型及功能置换。近年来,电影院分布由单体建筑向依附商业综合体转变,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在发生变化。表1为西安市电影院空间特征与功能的变迁,完成下面小题。
时期 类型 空间特征 主要功能
1970 年代 露天式影院 开放、公共、流动式 娱乐、宣传、教育、交流
1980年代 礼堂式影院 相对封闭、私密 娱乐、宣传、教育
1990 年代 礼堂式影院 相对封闭、私密 娱乐休闲
2000 年以后 多厅数字式影院 封闭、情景化、数字化 文化休闲
4.由西安电影院的空间特征与功能的变迁,可以得出( )
A.2000 年前,电影院多分布于商业区
B.2000 年前,消费者更加注重环境体验
C.2000 年后,电影院类型逐渐单一化
D.2000 年后,消费者观影需求更个性化
5.对近年来电影院依附商业综合体分布影响最弱的因素是( )
A.地租 B.集聚 C.交通 D.客流量
(2024高三下·蚌埠月考)我国中部某省会城市发展初期经济基础薄弱,缺乏资源、能源、交通优势。 近年来,该城市通过独特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形成一大批产业集群。在该模式中,国有资产参与招商引资,引入并发展新兴产业,在新产业成功后撤出并继续参与创建新的企业。 图1示意该城市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阶段:甲 阶段:乙 阶段:丙 2021 年至今
产业集群: 传统制造 (家电、汽车) 产业集群: 战略新兴(集成电路、城市应急安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 产业集群: 先进制造(新型 显示屏、集成电 路、新能源汽车) 产业集群: 战略新兴(智能、 量子、太空信息)
6.该城市 2021 年以前产业发展的顺序为(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 -甲 -丙 D.乙-丙- 甲
7.该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政策大力支持 B.基础设施完善
C.东部产业转移 D.科研力量雄厚
8.该城市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建设( )
A.商业化城市 B.科教型城市 C.创新型城市 D.国际大都市
(2024高三下·蚌埠月考)基流是径流中较稳定的组成部分,是河道中常年存在的径流,能维持河流枯水期的径流量。 大通河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黄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大部分高度在3500 米以上。近年来该河流径流量呈增加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一般来说,河流基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
A.大气降水 B.湖泊水 C.积雪融水 D.地下水
10.近年来,大通河汛后和枯水期基流显著上升,主要是由于( )
A.支流流量增加 B.河流蒸发减弱
C.高原冻土退化 D.冰川融水增多
(2024高三下·蚌埠月考)淮河发源于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江苏,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河流。 强风是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它对淮河航运带来的风险主要位于下游河段。 下图示意2018-2022 年淮河航道强风风向频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淮河下游强风事件出现频率高于上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降水 D.河流流速
12.淮河航运发布强风警报次数最多的季节可能为( )
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秋季和冬季 D.冬季和春季
13.淮河航道强风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易发生强风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亚洲高压强盛 ②冷暖空气频繁
③台风登陆次数多 ④强对流天气多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高三下·蚌埠月考)雨(雪)幡是雨滴(雪)在降落过程中蒸发(升华),未及地面,在云层底部形成丝缕状悬垂物,随风飘扬,形似旗幡。雨(雪)幡常见于我国西部高海拔或草原地区的夏季。在有雨(雪)幡的云层下,雨滴(雪)蒸发(升华)大量吸热,有时会引发局地性强气流运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雨幡形成时,云层下方的空气( )
A.温暖干燥 B.温暖湿润 C.寒冷干燥 D.寒冷湿润
15.雪幡在青藏高原较为常见,是因为该区域云层( )
A.较厚 B.较薄 C.较高 D.较低
16.雨幡有时会威胁飞机起降安全,是因为雨幡下部可能有( )
A.弱上升气流 B.强下沉气流 C.强辐合气流 D.弱辐散气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 小题,共52 分。
17.(2024高三下·蚌埠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黑蜂是由高加索蜂和欧洲黑蜂杂交的蜂种被带到伊犁河谷,与当地蜜蜂杂交形成的蜂种。伊犁河谷自然环境优越,地域差异显著。植物花卉种类多,花期不同,交错开放,从3 月到10 月延续不断。 新疆黑蜂可采集到海拔1800-2500 米山上的花蜜。 近年来,新疆黑蜂种群数量和纯正性受到威胁,当地政府和科研机构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养蜂业良性发展。 下图示意我国伊犁河谷。
(1)与我国常见蜂种相比,从地理角度分析新疆黑蜂采蜜能力的独特性。
(2)分析伊犁河谷为新疆黑蜂酿出优质百花蜜提供的有利条件。
(3)为了保证新疆黑蜂蜂蜜的品质,简述当地政府可采取的措施。
18.(2024高三下·蚌埠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临界起沙风速是指大气边界层的气流在运动过程中,使地面的沙物质受到风力作用,由静止进入运动状态时的临界风速。 蒙古乔伊尔市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该地正经历强烈的草原风蚀沙漠化过程。图5示意蒙古年降水量分布,下图为乔伊尔市2019 年6月-2020年5 月土壤水分与临界起沙风速(2米高度)变化。
(1)简述乔伊尔市临界起沙风速2019 年6月-2020年5月变化的主要特点。
(2)分析春季是乔伊尔市风蚀沙漠化主要发生时期的原因。
(3)分析过度放牧对乔伊尔市风蚀沙漠化的影响。
19.(2024高三下·蚌埠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虚拟电厂是通过先进的通信及软件技术,将未储能、闲散的电力资源重新分配的管理系统。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快速发展,给电力系统的平衡和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挑战,虚拟电厂在我国具有广大的市场潜力。 截至2021 年底,上海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占比约40%,随着城市用电的发展,电网负荷峰谷差距逐渐拉大。上海是我国首批建设虚拟电厂的城市之一。未来建设超大城市虚拟电厂,对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虚拟电厂的工作原理。
(1)分析我国新能源开发给电力系统和电网运行带来挑战的原因。
(2)分析上海成为我国首批建设虚拟电厂城市的原因。
(3)说明虚拟电厂在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C
3.C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权益;我国的海洋国情与海洋发展战略
【解析】【点评】海水温差的优点:发电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发电量较稳定。缺点:技术要求高,投资成本高,能量密度小,能源转换效率低,占据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
1.由材料可知,当表层温海水与深层冷海水之间的温差大于18℃时具有开发价值。中国南海海域纬度低,热量充足,表层海水温度高,
深层海水温度低,温差较大,D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2.海洋温差能和潮汐能都是可再生能源,都无污染,分布在海洋中,ABD错误。潮汐能只能在涨潮和落潮时发电,海洋温差能可以全天候发电,C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3.深层海水的温度较低,可以用于制冷系统,④正确;深层海水的营养物质较多,可以用于水产养殖,②正确;深层海水不适合农业灌溉,①错误;深层海水不能用于海洋运输,③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4.D
5.A
【知识点】服务业的概念、特征及类型;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服务业包括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电影属于生活性服务业,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与人流量。
4.2000年以前,西安电影院多分布在露天或者礼堂式影院,以宣传教育功能为主,而非商业行为,没有体现对消费者体验的关注,AB错误。2000年以后,电影院类型逐渐多样化,封闭、情景化、数字化,追求个性化,C错误,D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5.近年来电影院依附商业综合体分布,主要是因为商业中心的集聚作用,客流量大,交通便捷,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因此影响最弱的因素是地租。
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6.B
7.A
8.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新工业区
【解析】【点评】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新兴产业主要有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与资金。
6.根据材料可知,甲阶段产业发展为传统制造(家电、汽车),乙阶段产业发展为战略新兴(集成电路、城市应急安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丙阶段发展到先进制造(新型显示屏、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甲是传统产业,乙阶段产业属于新兴战略,因此发展顺序为:甲丙乙。
故正确答案为:B
7.根据材料得知,该城市通过独特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可得知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政策的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完善,东部产业转移、科研力量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但不是直接原因。
故正确答案为:A
8.根据该城市的产业发展阶段变化可以看出,不断发展新兴产业(集成电路、城市应急安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量子、太空信息),创新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城市。
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9.D
10.C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点评】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包括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等。结合不同区域的特征,选择主要的河流补给方式。
9.河流的补给形式主要有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大气降水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形式,但是不是基流的主要补给来源,A错误;湖泊水是河流的补给形式,但是不是基流的主要补给来源,B错误;积雪融水是河流的补给形式,但是不是基流的主要补给来源,C错误;地下水是河流基流的主要补给来源,D正确。
故答案为:D。
10.大通河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黄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大部分高度在3500米以上。近年来,大通河汛后和枯水期基流显著上升,主要是由于高原冻土退化,地下水增加,C正确。支流流量增加,河流蒸发减弱,冰川融水增多,不是汛后和枯水期基流显著上升的主要原因,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1.B
12.D
13.A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
【解析】【点评】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地面受热不均,引起空气的上升合下沉的垂直运动,使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即形成了水平气压梯度力,这就形成了风。
11.淮河上下游纬度差异不大,A错误。淮河下游地势平坦,高大山脉少,地形的差异是淮河下游强风事件出现频率高于上游的主要影响因素,B正确。降水与河流流速对强风出现的概率影响不大,C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12.淮河航运发布强风警报次数最多的季节可能为冬春季节,冬季受冷锋影响,多大风天气,春季受冷暖锋的交替影响,多大风,A正确。夏秋季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小,发布强风警报次数较少,BC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13.淮河航运发布强风警报次数最多的季节可能为冬春季节,与冬季冷空气强劲,亚洲冷高压的形成与春季冷暖空气频繁有关系,①②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14.B
15.B
16.B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天气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雪幡是一种高原特有的天气现象,是潮湿的暖空气翻越高山时,遇到高空冷空气而形成的。雨幡是指冷空气行进至暖湿地区时,冷空气下沉,暖湿空气上升,暖湿空气遇冷,水汽凝结,在冷空气的下面形成一条雨带,随着冷空气的继续前进,雨带也随之前进,雨幅常常伴随着冷锋天气系统出现。
14.雨幡是指冷空气行进至暖湿地区时,冷空气下沉,暖湿空气上升,暖湿空气遇冷,水汽凝结,在冷空气的下面形成一条雨带,随着冷空气的继续前进,雨带也随之前进,雨幅常常伴随着冷锋天气系统出现,雨幅形成时,云层下方的空气温暖湿润,故B正确,AC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15.雪幡是一种高原特有的天气现象,是潮湿的暖空气翻越高山时,遇到高空冷空气而形成的。雪幡是高原地区特有的自然现象,是潮湿的暖空气翻越高山时,遇到高空冷空气而形成的。雪幡常见于高山冰雪带的下部。雪幡形状变化迅速,有时甚至呈现飘带状。雪幡常见于高山冰雪带的下部,是潮湿的暖空气翻越高山时,遇到高空冷空气而形成的。雪幡在青藏高原较为常见,是因为该区域云层较薄,故B正确,AC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16.雨幡是由于飞机飞行时机翼上下表面气流速度不同,导致机翼上表面气压小于下表面气压,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当飞机飞行到雨幡时,雨幡下部气流受雨幡下沉气流影响,气压升高,机翼上表面气压小于下表面气压,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减小或者消失,飞机可能
失去升力,危及飞行安全,B正确,AC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17.【答案】(1)新疆黑蜂采蜜飞行高度高,采蜜半径大;对低温环境适应性强;在地形复杂的山区,有较强的采蜜能力。
(2)伊犁河谷三面环山,向西敞开的地形有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气候湿润;垂直地带性显著,区域植物花卉种类多,花期不同;河谷受到污染较少,有利于产出优质蜂蜜。
(3)对养蜂人进行养蜂技术培训;加强环境管理,减少人为污染对蜂蜜质量的影响;建立新疆黑蜂自然保护区,并借助人工繁殖等技术手段,确保黑蜂种群的数量和纯正性。
【知识点】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中国的西北地区
【解析】【分析】(1)、新疆黑蜂可采集到海拔1800-2500 米山上的花蜜,海拔高,温度低,说明新疆黑蜂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强。伊犁河谷地区
自然环境优越,地域差异显著,植物花卉种类多,花期不同,交错开放,说明新疆黑蜂采蜜飞行高度高,采蜜半径大;能够在地形复杂的山区飞行,有较强的采蜜能力。
(2)、伊犁河谷背面为北天山,南侧为南天山,三面环山,向西敞开的地形有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气候湿润;天山山脉相对高差大,垂直地带性显著,区域植物花卉种类多,花期不同,蜜蜂采蜜时间长;伊犁河谷处在西北山区,人类活动少,河谷受到污染较少,有利于产出优质蜂蜜。
(3)、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政府加强环境管理,减少人为污染对蜂蜜质量的影响;保护黑蜂蜂种,建立新疆黑蜂自然保护区,对养蜂人进行技术培训。
【点评】(1)、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与相互适应的,与我国东部地区的蜜蜂相比,新疆黑蜂的独特性是天山山脉与伊犁河谷赋予的,包括强大的采蜂能力和适应性。
(2)、伊犁河谷三面环山,受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是西北地区的湿润地区,体现了区域的独特性。
(3)、保护珍稀物种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包括政策的制定,环境管理与技术支持。
18.【答案】(1)该地临界起沙风速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大,秋季、春季次之,冬季小;临界起沙风速 2019年 7月最大,2020年 1月最小。
(2)春季降水少,土壤水分少,植被条件差,削弱大风和固沙能力差;春季地表解冻,多大风,临界起沙风速小,风蚀沙漠化过程活跃。
(3)在放牧过程中,牲畜的采食、践踏破坏植被和土壤,土壤表层结构疏松化,抗风蚀能力大幅降低;随着该区牧群数量快速增长,过度放牧严重,风蚀沙漠化问题凸显。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干旱灾害;中国的西北地区
【解析】【分析】(1)、根据乔伊尔市2019 年6月-2020年5 月土壤水分与临界起沙风速(2米高度)变化图中折线变化图,可以看出,该地临界起沙风速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大,秋季、春季次之,冬季小;其中临界起沙风速 2019年 7月最大,2020年 1月最小。
乔伊尔市风蚀沙漠化主要发生在春季的原因与当地春季降水少,土壤水分少,植被条件差,地表物质松散,削弱大风和固沙能力差;并且春季多大风,临界起沙风速小,风蚀沙漠化过程活跃。
(3)、过度放牧会加剧乔伊尔市风蚀沙漠化,放牧过程中,牲畜的采食、践踏破坏植被和土壤,土壤表层结构疏松化,抗风蚀能力大幅降低;过度放牧超过环境承载力,风蚀沙漠化问题凸显。
【点评】(1)、提取折线图的主要信息,需要观察折线的变化趋势和极值。
(2)、西北地区风蚀沙漠化主要发生在春季与春季气候有关系。春季多大风,加剧侵蚀;少降水,气候干旱,地面植被覆盖低,固沙能力差。
(3)、过度放牧对风蚀沙漠化的影响,指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影响。过度放牧,土壤植被缺少,土壤表层结构疏松化,抗风蚀能力大幅降低;随着该区牧群数量快速增长,过度放牧严重,风蚀沙漠化问题凸显。
19.【答案】(1)新能源发电量大,增长速度快;新能源种类多、布局分散,发电量空间分布不均,供需分配不匹配;新能源发电量具有季节差异,时间不稳定。
(2)能源总需求量大,新能源占比高;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电网负荷峰谷差距大;科研力量强,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
(3)提高新能源利用比率,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能源低碳转型;削峰填谷,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知识点】能源利用结构的变化;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解析】【分析】(1)、新能源开发,新能源种类多、布局分散,发电量空间分布不均,供需分配不匹配;新能源发电量大,增长速度快,给电力系统和电网运行带来压力;风力、水力发电具有季节差异,时间不稳定。
(2)、上海经济体量大,矿产能源不足,能源总需求量大,新能源占比高;人口迁入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电网负荷峰谷差距大;虚拟电厂是通过先进的通信及软件技术,将未储能、闲散的电力资源重新分配的管理系统,需要技术支持,上海科研力量强,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
(3)、利用水力、风力和光伏发电,提高新能源利用比率,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能源低碳转型;新能源发电,对电力进行削峰补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点评】(1)、新能源发电增加发电量,减少环境污染,但也需要电力技术支撑,平衡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调节季节时间差异。
(2)、上海成为我国首批建设虚拟电厂城市与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高,能源需求量大,科技力量支撑,基础设施完善关系密切。
(3)、新能源发电,可以减少传统能源的浪费,提高新能源利用比率,减少碳排放;削峰填谷,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从而推动低碳转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