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假期检测初一地理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假期检测初一地理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2 11:10:26

文档简介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假期检测初一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赤道的纬度是(  )
A.0 ° B.30 ℃ C.60 ° D.90 °
2.(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中纬度的范围是(  )
A.0 °-30 ° B.30 °-60 °
C.60 °-90 ° D.0 °-23.5 °
3.(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经线指示的方向是(  )
A.东西方向 B.东北一西南方向
C.西北一东南方向 D.南北方向
4.(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北半球的秋分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5.(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  )
A.印度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6.(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阿拉伯人大多信仰(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
7.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英语 B.法语 C.汉语 D.阿拉伯语
8.(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某日最高气温是 12℃,最低气温是 3℃,气温日较差是(  )
A.12℃ B.3℃ C.9℃ D.15℃
9.(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京杭运河 D.乌拉尔山脉
10.(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注意每日天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
质量高低的指标是(  )
A.二氧化碳指数 B.氧气含量指数
C.空气灰尘指数 D.空气质量指数
11.(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12.(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下列国家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
A.美国、 加拿大、法国 B.日本、 新西兰、德国
C.中国、 印度、巴西 D.澳大利亚、 英国、 意大利
13.(2021七上·恩平期末)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地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10点 B.12点 C.14点 D.16点
14.(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欧洲西部、 北美洲大部分布的人种是(  )
A.黄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白色与黄色人种混居
15.(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地图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小明想找到某个国家的准确位置,他最好(  )
A.世界地形图
B.世界政区图
C.世界气候图
D.世界主要火山、 地震带分布图
16.(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在地球仪上,与南、 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  )
A.两极 B.赤道 C.经线 D.回归线
17.(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B.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同
C.地球的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
D.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18.(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海拔在 500 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 内部起伏较为和缓的地形是(  )
A.山地 B.盆地 C.平原 D.高原
19.(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热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  )
A.南、 北回归线之间 B.中纬度地区
C.南、 北极圈内 D.大陆东岸
20.(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昼夜也随着交替,造成这种自然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太阳的公转 D.月亮的自转
二、综合题(30 分)
21.(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读下面经纬网图, 回答问题。
(1)选出 A 、 D 两点的地理坐标(  )
A.A(40° N,30°W)D(20° N,30° E)
B.A(40°S,30°W)D(20°S,30° E)
C.A(40° N,30° E) D(20° N,30°W)
D.A(40°S,30° E)D(20° N,30°W)
(2)A 、 B 、 C 、 D 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
(3)C 点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
(4)A 、 B 两点均位于高 、 中 、低纬度中的     纬度地区。
(5)A 点位于 B 点的    方向,A 点位于 D 点的    方向。
(6)图中 E 点经度是   ,在东西半球的半球    。
(7) F 点在 E 点的    方向。
22.(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2 月 22 日前后是北半球的    日。6 月 22 日前后是北半球的    日。
(2)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的季节是    季。此时北半球昼   夜    。(填“短 ”或“长 ”)
(3)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在(  )
A.赤道 B.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4)一年中 ,长春地区白昼最长、 黑夜最短的时间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5)北半球春分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    上,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状况为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6)如果要考虑采光问题,看房时应挑选____ 最为合理。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3.(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 A 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B 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C 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
(2) A 点的海拔是    米,若 A 点的温度为 20 摄氏度,当到达海拔 500 米的高度时,温度大约为    ℃。
(3)为了加强甲乙地的联系,拟在两地间修建一条公路隧道,在①②两条线路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    。
(4)某地质考察队从 D 处出发,队员分两组沿东西方向考察至山脚,坡度更陡的是    填 “东 ”或“西 ”)坡,原因是    。
(5)右图为该地气温降水量图,则判断该地气候为    ,该气候的特征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赤道是0°纬线,度数是0°;
故答案为:A。
【点评】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做纬线。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2.【答案】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低纬的范围是0°-30°,中纬的范围是30°-60°,高纬的范围是60°-90°;
故答案为:B。
【点评】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做纬线。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3.【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经线指向南北,纬线指向东西;
故答案为:D。
【点评】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做纬线。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4.【答案】A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太阳直射点在春分与秋分这一天直射在赤道上,夏至日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冬至日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故答案为:A。
【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5.【答案】C
【知识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
【解析】【分析】地球上共四大洋,其中最大的大洋为太平洋;
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
6.【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三大宗教
【解析】【分析】阿拉伯人的主要信仰宗教是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其中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7.【答案】C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其次是英语,排第三位的是西班牙语,所以本题应该选择C选项。
此题比较简单,是道基础题,但要区分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的区别,世界上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但是中国人口众多,以及世界华人的分布,所以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
8.【答案】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的最高温与最低温之差,为9℃;
故答案为:C。
【点评】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叫做气温日较差。
9.【答案】B
【知识点】大洲分界线
【解析】【分析】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是一条人工开凿出来的运河;
故答案为:B。
【点评】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丹麦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
10.【答案】D
【知识点】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
【解析】【分析】用来反应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是空气质量指数,指数越低,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故答案为:D。
【点评】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污染、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当前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分为五级,API值小于等于50,说明空气质量为优,API值大于50且小于等于100,表明空气质量良好,API值大于100且小于等于200,表明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API值大于200,表明空气质量较差。
11.【答案】A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
【解析】【分析】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
故答案为:A。
【点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依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依次是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12.【答案】C
【知识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解析】【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和生活水平等相对较低,其中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故答案为:C。
【点评】发展中国家,也称作开发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指经济、技术、人民生活水平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发展中国家的评价标准主要是这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相对比较低,通常指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被称为“南北对话 ”。
13.【答案】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气温在一天内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是在午后14点左右,正午12点时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经过两小时的持续增温后,气温达到最高,故答案为:C。
【点评】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时(约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14.【答案】C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的西部和北部,以及欧洲的东南部地区;
故答案为:C。
【点评】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南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西部和北部,以及欧洲东部和南部。
15.【答案】B
【知识点】选择适用的地图
【解析】【分析】不同的地图有着不同的作用,想要找到某个国家的准确位置,应该查找的是世界政区图,可以清晰的看出各个国家的所处位置;
故答案为:B。
【点评】选择地图时要根据目的来进行判断,不同的地图有不同的用处,例如地形图是用来查看某地区的地形,政区图是用来查看某地区的位置,交通图是用来查看某地区的交通路线情况,电子地图拥有方便快捷优点等。
16.【答案】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一定是一条纬线,赤道为0°纬线,距离南北极点的距离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B。
【点评】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做纬线。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17.【答案】B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由于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不断地移动,使得同一时间南北半球所获得的热量不同,两地的季节是相反的;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18.【答案】D
【知识点】地表形态的变化
【解析】【分析】高原的总体特征为海拔高于500米,面积大,外围陡,内部比较平坦;
故答案为:D。
【点评】高原的外貌特征各异。特征: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势起伏不大,但是边缘陡峭;山峦起伏,凹凸不平。盆地的特征:四周高,中间低。平原的特征:海拔在200米以下;表面宽广,地平;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丘陵的特征:海拔在200米—500米之间;坡度较缓;主要由低矮的山地组成。山地的特征: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19.【答案】A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热带的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大部分热带气候都分布在这个范围之内;温带的范围是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寒带的范围在极圈以内;
故答案为:A。
【点评】温度带是以全球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通常根据≥10℃的积温的多少可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地球上昼、夜两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这是地球的一个大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圈便在南、北极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也是23°26′。在这个纬度范围内,有极地区域特有的天文现象——极昼和极夜,故南、北纬66°34′的两条纬线,被称为南、北极圈。
20.【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西向东自转,使得任何时候太阳都只能照亮其中一半,于是便产生了昼夜的更替现象;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都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就处于黑夜状态,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而昼半球和夜半球交替的线被称为晨昏线,从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被称为晨线,从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被称为昏线。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转,同纬度位置偏东的地点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看见太阳,这样就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21.【答案】(1)A
(2)BD,AC
(3)北
(4)中
(5)正西;西北
(6)45°W;西
(7)西北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四点所处的纬线都是向上增加,为北纬,AD所处的经线度数相同,说明0°经线位于两者之间,所以A所处的经线为西经,D所处的经线为东经,所以两地的经纬度是A(40° N,30°W)D(20° N,30° E);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所以位于东半球的是BD,位于西半球的是AC;
(3)图中四个点都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4)低纬的范围在0-30°之间,中纬的范围在30-60°之间,高纬在60-90°,所以AB位于中纬地区;
(5)经线指向南北,纬线指向东西,所以A位于B的正西方,A位于D的西北方;
(6)读图可知,E点经度为45°,通过图中的90°E经线可知E点为西经,所以E点经度为45°W,位于西半球;
(7)根据东西经可以判断出南北,该图为北半球的俯视图,所以极点处为北,可判断出F在E的西北方;
【点评】判断一个地方的经纬度时首先要读图,纬度向上或向北增加即为北纬,纬度向下或向南增加即为南纬,而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两条经线即可判定0°经线和180°经线的位置,在图中将两条经线画出,即可轻松判断出东西经。
22.【答案】(1)冬至;夏至
(2)冬;短;长
(3)D
(4)B
(5)赤道;昼夜等长
(6)D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12.22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是南半球的夏季;6.22前后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2)冬至日前后是冬季,此时的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短夜长;
(3)12.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4)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时间是夏至日;
(5)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等长;
(6)冬至日时太阳高度最低,阳光照射范围越大,所以看房时应该着重考虑冬至的情况;
【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23.【答案】(1)山脊;山峰;鞍部
(2)200;18.2
(3)①
(4)西;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5)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B处位于山峰;C处位于两个山峰之间,为鞍部;
(2)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所以A地海拔为200米;通常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所以500米的海拔,气温下降了1.8℃,气温为18.2℃;
(3)①路线经过鞍部,该地的海拔相对较低,路程短,修建难度低,成本低;
(4)读图可知,西坡的等高线更加密集,说明坡度更陡;
(5)读图可知,该地雨热同期,且冬季最低温低于0℃,所以为温带季风气候;
【点评】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发育出河流,平坦开阔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发育出聚落。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两条相邻等高线之差就是该图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而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1 / 1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假期检测初一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赤道的纬度是(  )
A.0 ° B.30 ℃ C.60 ° D.90 °
【答案】A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赤道是0°纬线,度数是0°;
故答案为:A。
【点评】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做纬线。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2.(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中纬度的范围是(  )
A.0 °-30 ° B.30 °-60 °
C.60 °-90 ° D.0 °-23.5 °
【答案】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低纬的范围是0°-30°,中纬的范围是30°-60°,高纬的范围是60°-90°;
故答案为:B。
【点评】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做纬线。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3.(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经线指示的方向是(  )
A.东西方向 B.东北一西南方向
C.西北一东南方向 D.南北方向
【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经线指向南北,纬线指向东西;
故答案为:D。
【点评】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做纬线。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4.(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北半球的秋分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太阳直射点在春分与秋分这一天直射在赤道上,夏至日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冬至日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故答案为:A。
【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5.(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  )
A.印度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答案】C
【知识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
【解析】【分析】地球上共四大洋,其中最大的大洋为太平洋;
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
6.(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阿拉伯人大多信仰(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
【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三大宗教
【解析】【分析】阿拉伯人的主要信仰宗教是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其中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7.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英语 B.法语 C.汉语 D.阿拉伯语
【答案】C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其次是英语,排第三位的是西班牙语,所以本题应该选择C选项。
此题比较简单,是道基础题,但要区分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的区别,世界上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但是中国人口众多,以及世界华人的分布,所以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
8.(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某日最高气温是 12℃,最低气温是 3℃,气温日较差是(  )
A.12℃ B.3℃ C.9℃ D.15℃
【答案】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的最高温与最低温之差,为9℃;
故答案为:C。
【点评】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叫做气温日较差。
9.(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京杭运河 D.乌拉尔山脉
【答案】B
【知识点】大洲分界线
【解析】【分析】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是一条人工开凿出来的运河;
故答案为:B。
【点评】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丹麦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
10.(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注意每日天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
质量高低的指标是(  )
A.二氧化碳指数 B.氧气含量指数
C.空气灰尘指数 D.空气质量指数
【答案】D
【知识点】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
【解析】【分析】用来反应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是空气质量指数,指数越低,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故答案为:D。
【点评】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污染、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当前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分为五级,API值小于等于50,说明空气质量为优,API值大于50且小于等于100,表明空气质量良好,API值大于100且小于等于200,表明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API值大于200,表明空气质量较差。
11.(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答案】A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
【解析】【分析】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
故答案为:A。
【点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依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依次是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12.(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下列国家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
A.美国、 加拿大、法国 B.日本、 新西兰、德国
C.中国、 印度、巴西 D.澳大利亚、 英国、 意大利
【答案】C
【知识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解析】【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和生活水平等相对较低,其中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故答案为:C。
【点评】发展中国家,也称作开发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指经济、技术、人民生活水平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发展中国家的评价标准主要是这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相对比较低,通常指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被称为“南北对话 ”。
13.(2021七上·恩平期末)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地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10点 B.12点 C.14点 D.16点
【答案】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气温在一天内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是在午后14点左右,正午12点时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经过两小时的持续增温后,气温达到最高,故答案为:C。
【点评】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时(约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14.(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欧洲西部、 北美洲大部分布的人种是(  )
A.黄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白色与黄色人种混居
【答案】C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的西部和北部,以及欧洲的东南部地区;
故答案为:C。
【点评】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南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西部和北部,以及欧洲东部和南部。
15.(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地图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小明想找到某个国家的准确位置,他最好(  )
A.世界地形图
B.世界政区图
C.世界气候图
D.世界主要火山、 地震带分布图
【答案】B
【知识点】选择适用的地图
【解析】【分析】不同的地图有着不同的作用,想要找到某个国家的准确位置,应该查找的是世界政区图,可以清晰的看出各个国家的所处位置;
故答案为:B。
【点评】选择地图时要根据目的来进行判断,不同的地图有不同的用处,例如地形图是用来查看某地区的地形,政区图是用来查看某地区的位置,交通图是用来查看某地区的交通路线情况,电子地图拥有方便快捷优点等。
16.(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在地球仪上,与南、 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  )
A.两极 B.赤道 C.经线 D.回归线
【答案】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一定是一条纬线,赤道为0°纬线,距离南北极点的距离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B。
【点评】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做纬线。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17.(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B.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同
C.地球的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
D.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答案】B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由于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不断地移动,使得同一时间南北半球所获得的热量不同,两地的季节是相反的;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18.(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海拔在 500 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 内部起伏较为和缓的地形是(  )
A.山地 B.盆地 C.平原 D.高原
【答案】D
【知识点】地表形态的变化
【解析】【分析】高原的总体特征为海拔高于500米,面积大,外围陡,内部比较平坦;
故答案为:D。
【点评】高原的外貌特征各异。特征: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势起伏不大,但是边缘陡峭;山峦起伏,凹凸不平。盆地的特征:四周高,中间低。平原的特征:海拔在200米以下;表面宽广,地平;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丘陵的特征:海拔在200米—500米之间;坡度较缓;主要由低矮的山地组成。山地的特征: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19.(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热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  )
A.南、 北回归线之间 B.中纬度地区
C.南、 北极圈内 D.大陆东岸
【答案】A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热带的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大部分热带气候都分布在这个范围之内;温带的范围是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寒带的范围在极圈以内;
故答案为:A。
【点评】温度带是以全球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通常根据≥10℃的积温的多少可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地球上昼、夜两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这是地球的一个大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圈便在南、北极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也是23°26′。在这个纬度范围内,有极地区域特有的天文现象——极昼和极夜,故南、北纬66°34′的两条纬线,被称为南、北极圈。
20.(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昼夜也随着交替,造成这种自然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太阳的公转 D.月亮的自转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西向东自转,使得任何时候太阳都只能照亮其中一半,于是便产生了昼夜的更替现象;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都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就处于黑夜状态,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而昼半球和夜半球交替的线被称为晨昏线,从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被称为晨线,从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被称为昏线。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转,同纬度位置偏东的地点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看见太阳,这样就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二、综合题(30 分)
21.(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读下面经纬网图, 回答问题。
(1)选出 A 、 D 两点的地理坐标(  )
A.A(40° N,30°W)D(20° N,30° E)
B.A(40°S,30°W)D(20°S,30° E)
C.A(40° N,30° E) D(20° N,30°W)
D.A(40°S,30° E)D(20° N,30°W)
(2)A 、 B 、 C 、 D 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
(3)C 点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
(4)A 、 B 两点均位于高 、 中 、低纬度中的     纬度地区。
(5)A 点位于 B 点的    方向,A 点位于 D 点的    方向。
(6)图中 E 点经度是   ,在东西半球的半球    。
(7) F 点在 E 点的    方向。
【答案】(1)A
(2)BD,AC
(3)北
(4)中
(5)正西;西北
(6)45°W;西
(7)西北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四点所处的纬线都是向上增加,为北纬,AD所处的经线度数相同,说明0°经线位于两者之间,所以A所处的经线为西经,D所处的经线为东经,所以两地的经纬度是A(40° N,30°W)D(20° N,30° E);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所以位于东半球的是BD,位于西半球的是AC;
(3)图中四个点都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4)低纬的范围在0-30°之间,中纬的范围在30-60°之间,高纬在60-90°,所以AB位于中纬地区;
(5)经线指向南北,纬线指向东西,所以A位于B的正西方,A位于D的西北方;
(6)读图可知,E点经度为45°,通过图中的90°E经线可知E点为西经,所以E点经度为45°W,位于西半球;
(7)根据东西经可以判断出南北,该图为北半球的俯视图,所以极点处为北,可判断出F在E的西北方;
【点评】判断一个地方的经纬度时首先要读图,纬度向上或向北增加即为北纬,纬度向下或向南增加即为南纬,而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两条经线即可判定0°经线和180°经线的位置,在图中将两条经线画出,即可轻松判断出东西经。
22.(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2 月 22 日前后是北半球的    日。6 月 22 日前后是北半球的    日。
(2)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的季节是    季。此时北半球昼   夜    。(填“短 ”或“长 ”)
(3)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在(  )
A.赤道 B.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4)一年中 ,长春地区白昼最长、 黑夜最短的时间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5)北半球春分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    上,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状况为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6)如果要考虑采光问题,看房时应挑选____ 最为合理。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答案】(1)冬至;夏至
(2)冬;短;长
(3)D
(4)B
(5)赤道;昼夜等长
(6)D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12.22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是南半球的夏季;6.22前后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2)冬至日前后是冬季,此时的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短夜长;
(3)12.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4)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时间是夏至日;
(5)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等长;
(6)冬至日时太阳高度最低,阳光照射范围越大,所以看房时应该着重考虑冬至的情况;
【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23.(2024七下·宁江开学考)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 A 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B 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C 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
(2) A 点的海拔是    米,若 A 点的温度为 20 摄氏度,当到达海拔 500 米的高度时,温度大约为    ℃。
(3)为了加强甲乙地的联系,拟在两地间修建一条公路隧道,在①②两条线路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    。
(4)某地质考察队从 D 处出发,队员分两组沿东西方向考察至山脚,坡度更陡的是    填 “东 ”或“西 ”)坡,原因是    。
(5)右图为该地气温降水量图,则判断该地气候为    ,该气候的特征为   
【答案】(1)山脊;山峰;鞍部
(2)200;18.2
(3)①
(4)西;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5)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B处位于山峰;C处位于两个山峰之间,为鞍部;
(2)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所以A地海拔为200米;通常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所以500米的海拔,气温下降了1.8℃,气温为18.2℃;
(3)①路线经过鞍部,该地的海拔相对较低,路程短,修建难度低,成本低;
(4)读图可知,西坡的等高线更加密集,说明坡度更陡;
(5)读图可知,该地雨热同期,且冬季最低温低于0℃,所以为温带季风气候;
【点评】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发育出河流,平坦开阔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发育出聚落。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两条相邻等高线之差就是该图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而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