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四《最大公因数》
教学设计
课题 四《最大公因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生活情境,通过确定取值范围,动手操作验证、交流讨论,经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产生过程,并理解其意义。 能力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独立尝试、交流合作,探究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情感目标: 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中,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究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建立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与实际生活问题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旧知 = = = = = = = = 二、新课讲解: (1)认识公因数 师:你能找出这两个数都有的因数吗? 8的因数: 12的因数: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 8的因数:1,2,4,8 12的因数:1,2,3,4,6,12 8和12的公因数有:1,2,4 这种方法叫做列举法。 师:给大家介绍一种集合法,我们把8的因数放在这个圆圈里,把12的因数放在另一个圆圈里,那么现在我们把这两个圆圈相交,中间相交的部分应该怎么填呢? 生:应该填它俩公有的因数。 师:在填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中间部分有的,那两个圈里就不应该再写了。 师:对,重复的就不用填了,现在请思考两个集合圈里共有的部分:1,2,4是谁的因数? 生:是8和12的公因数。 (设计意图:利用两个可以移动的椭圆圈来代替集合图,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集合图需要重叠一部分表示公因数的位置,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认识最大公因数 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叫作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 刚才我们介绍了列举法和集合法,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也能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呢? 出示例题: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自主练习。 教师讲授分解质因数法 分解质因数就是把合数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因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 18=2 × 3 × 3 27=3 × 3 × 3 因此,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 3×3=9。 短除法: 3 18 27 同时除以公因数3 3 6 9 同时除以公因数3 2 3 除到两数的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 3×3=9 所以,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9。 教学例3 课件出示题目:小亮家储藏室的长方形地面长16dm,宽12dm。如果要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将储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必须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 理解题意: ①要用正方形的地砖铺地。 ②使用的地砖必须都是整块的,不能切割开用半块的。 ③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整分米数。 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只要找出16和12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就知道正方形地砖的最大边长 12和16的公因数:1、2、4,最大公因数是4。 所以,可以选边长是1dm,2dm,4dm的地砖,边长最大是4dm。 三、课堂练习: (1)在相应的( )里写出相邻阶梯上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找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用线连起来。 (3)18和12的公因数有( ),最大的公因数是( )。 100和25的公因数有( ),最大的公因数是( )。 (4)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填在括号里。 5 和15 ( ) 48和24 ( ) 15和16 ( ) 6 和8 ( ) 4 和8 ( ) 22和33 ( ) (5)有两根小棒,长分别是12厘米,18厘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没有剩余,每根小棒最长有多少厘米? (6)男生48人、女生36人分别站成若干排,要使每排的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有多少人 这时男、女生分别有几排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有:列举法、集合法、分解质因数法、短除法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8和12的公因数:1,2,4 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有:列举法、集合法、分解质因数法、短除法
课后作业 教材练习十五第3、4、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