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 一课一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白杨 一课一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21 21:4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白杨课课练
1.看拼音,写词语。
qīnɡ xī xīn jiānɡ fǔ mō
( ) ( ) ( )
jiè shào lǚ kè lǐ jiě
( ) ( ) ( )
2.下面哪一组没有错别字,在后面打“√”,在错字下面画“ ”,改在括号里。
(1)混黄一体 高大挺秀 茫茫戈壁 ( )
(2)风砂雨雪 界限清析 飞快闪过 ( )
(3)抚模孩子 望着窗外 一丝微笑 ( )
(4)陷入沉思 举着雨伞 新疆戈壁 ( )
3.选词填空。
分辩 分辨
(1)到处浑黄一体,很难( )出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2)他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从不( )。
顽强 坚强
(3)遇到困难要( ),不要被困难吓倒。
(4)在激烈的比赛中,他( )拼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句段集锦】
1.改变句式。
(1)哪有这么大的伞!
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把设问句改为陈述句:
2.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爸爸“微笑”是因为 。
(2)课文再一次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 。
3.读下面的句子,用带横线的词语写句子。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你的理解是:
【课文链接】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爸爸的微笑 ,脸色变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 。哪儿 ,它就在哪儿很快地
,长出 。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 洪水,它总是那么 ,那么 ,不 ,也不 。
2.你觉得本课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延伸】
1.阅读:
白杨树
白杨树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杨树的影子。
白杨树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她的生存。她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她就会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她不需要人去施肥,也不需要像娇嫩的草坪那样去浇灌。只要不挥刀斧去砍伐,给她一点宽松的环境,让她吸收自由的空气,她就会挺拔向上,她从来不对生长的土地说不。她不枝不蔓,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因为她属于草根族。
白杨树虽然出身寒微,却是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讲究生存质量的。土壤里还透着冰碴,春风中还夹着寒意,她的枝头已经冒出翠绿的嫩芽,在沉重的压力下,她的每一个嫩芽,每一片叶子都是努力向上的,而绝不弯腰乞求,更没有媚俗的面孔。
秋风里,虽然脱尽了叶子,单 ( http: / / www.21cnjy.com )薄的枝条依然透着精气,枝干向上,高昂着头。严冬里,她迎着刀霜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白杨树并没有想到移栽和迁徒,哪怕她的残落枝叶腐化归于泥土,也要为这黄土地增添一点养分和活力。厚实的黄土地下,涌动着白杨树不朽的生命,黄土地酥酥地勃发了,一片片地延伸着绿。
(1)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白杨树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与课文《白杨》在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指数:
【字词荟萃】
1.清晰;新疆;抚摸;介绍;旅客;理解
2.(1)混(浑)
(2)砂(沙) 析(晰)
(3)模(摸)
(4)√
3.分辨;分辩;坚强;顽强
【句段集锦】
1.(1)没有这么大的伞。
(2)爸爸不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2.(1)想到孩子们也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2)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3. 造句(略)。
【课文链接】
1.消失了;严肃起来;这么直;需要它;生根发芽;粗壮的枝干;不管;不
管;直;坚强;软弱;动摇。
2.见课堂“品读感悟”之“写作特点”。
【课外延伸】
1.阅读:
(1)白杨树不太讲究生存条件,却讲究生存质量,挺拔向上,即使在严冬里,也傲然挺立。
(2)相同的是:都描写了白杨的形态特点;不同的是:课文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赞扬边疆建设者,而本文则运用拟人手法直接赞美白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