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三节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导学稿)
【学习目标】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关于世界形势的科学判断和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了解中国为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外交努力。
体会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增强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贡献的理想和开放的世界意识。
4.激情投入,享受学习快乐;通过认识外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和各项事业的需要。中国只有增强综合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外交事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坚强的后盾。增强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代意识。
【预习导引】
知识导学: 问题引导
主题1: 外交政策的调整 阅读课本“外交政策的调整”一目,思考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和表现。▲1.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国际形势的发展;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外交政策调整的依据:邓小平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3.政策调整的内容(表现):强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这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4.政策调整的意义:维护了世界和平;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环境。主题2活跃的多边外交: 阅读课本“活跃的多边外交”一目,思考新时期中国开展多边外交的具体表现。1.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2.表现:积极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突出成就: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发挥联合国及安理会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导作用。②2000年,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中国倡议举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晤。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 问题引导1:为什么邓小平说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推行不结盟政策的原因)①、与大国结盟可能会受制于人(与苏联结盟的经验教训)②、中国国力不断增强,一旦同任何超级大国结盟,都有可能影响世界战略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问题引导2: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对国际形势和我国有什么影响?答: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中亚地区安全与稳定。 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标志;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关系。
主题3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阅读课本“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一目,思考中国在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中的表现。(1)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1993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以来的最高级别的会议。 2001年10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中国政府提出了加强合作,使各个成员国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中受益的目标,促进了亚太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2)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举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意义: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创始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有利于推动公正合理的国家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我的疑问】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力,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我们应该以我们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周恩来(于右图所示会谈期间)
(1)结合材料一指出:这里的“原则”指什么?这些原则对处理当时和以后的国际事务有何意义?
(2)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除提出上述“原则”外,还取得了哪两大外交成就?
材料二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数增长曲线图
(3)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个时期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增长最快?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材料二中的曲线反映了怎样的发展总趋势?这种趋势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中国同任何国家没有结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关系,完全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1984年)
(5)材料三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是什么?
答案 (1)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成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逐步得到亚非各国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成就:1954年,在日内瓦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际会议上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20世纪70年代增长最快。主要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4)建国以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数不断增长。说明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推行不结盟政策。
本课知识结构: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奉行真正不结盟政策
坚持对外开放
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问题的合理解决
新时期的外交 开展以联合国为 积极参加维和行动和裁军行动
政策与成就 中心的多边外交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
经济新秩序
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推进新型
区域合作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知识链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英文名为“Asia Pacific ( http: / / www.21cnjy.com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它是亚太国家和地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国际组织之一。89年1月,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倡议召开亚太国家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经济合作问题。经过磋商,1989年11月5日—7日,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和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首次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1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3届部长级会议在汉城举行,会议通过“汉城宣言”,正式确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现有成员21个,正式工作语言是英语。经过多年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形成了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及其下属委员会和专题工作组、秘书处等多个层次的工作机制,涉及贸易投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宏观经济政策对话等广泛的合作领域。其中最重要的是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形成的领导人宣言是指导亚太经合组织各项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当堂训练】
★1.从苏联到俄罗斯一直存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对华汉语广播,中国人对其称呼经历了“敌人之声”、“兄弟之声”、 “伙伴之声”的变化过程。这三种称呼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
A.“兄弟之声”、“伙伴之声”、“敌人之声”
B.“敌人之声”、“兄弟之声”、“伙伴之声”
C.“伙伴之声”、“兄弟之声”、“敌人之声”
D.“兄弟之声”、“敌人之声”、“伙伴之声”
★2.1975 年,邓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中国政府( D )
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 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解析】1975年,结合所学知识,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早已重返联合国,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也早已打破,AB项排除;题干是从政治角度来分析的,而D项是经济方面的内容,与题意不符;中国认为西欧联合有利于世界局势的方向发展,反映了中国政府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2008年安理会授权各国进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随后中国政府派海军舰队赴此海域实施护航。这显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是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C.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D.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促成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C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D项与1949年建交高峰时期的史实不符。
5.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D )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6.胡锦涛在2010年6月上海合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织峰会上表示,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各国一道,为创造本地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新成就作出更大努力。据此指出中国倡导和组建上海合作组织的目的是( B )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加强中国与其他成员国的多领域合作
C.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 D.确保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现今成员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四国,故排除C、D两项;成立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打击“三股势力”,后致力于区域睦邻友好及经济合作,排除A项;答案选B。
7.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A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求同存异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睦邻友好 D.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是一种新型的区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作组织,成员有着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国家,而1979年邓小平访美,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重要过程,两国也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因此,两幅图片都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和平共处,A项正确,C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要仔细分析排除。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将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⑵材料一与材料二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
⑶材料二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
答:⑴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维护国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 ⑵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⑶一是中国现在穷;二是中国永远不会称霸
【我的收获】
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