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一
导入
《狮子王》讲述的是丛林之王的狮子木法沙为儿子取名辛巴,并教导他正直勇敢,但是木法沙的弟弟刀疤贪慕王位设下圈套、联合鬣狗害死了木法沙,并误导小辛巴以为是自己的过失而背井离乡。途中偶遇很多森林朋友,辛巴过着的逍遥生活。然而,刀疤统治下的王国每况愈下,儿时玩伴娜娜和老尊长都请求辛巴重新夺回王位。在一众支持下,辛巴勇敢面对过去、揭开了刀疤的阴谋,重新带领所有动物寻找新的栖息地。
6《哈姆莱特》
二
作者介绍
莎士比亚
(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他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20岁后到伦敦,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本,不久即开始独立创作。他生前没出版过自己的剧作,写作的成功使莎士比亚赢得了勋爵的眷顾,借助勋爵的关系,莎士比亚对上流社会有了观察和了解的机会,扩大了生活视野,为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二
作者介绍
四大悲剧:《哈姆莱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
二
作者介绍
三
梳理情节
第一幕:老王鬼魂显现,告知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克劳狄斯害死的。
第二幕:国王克劳狄斯心怀鬼胎,派原为哈姆莱特之友的罗森格兰兹等人对他展开试探。
第三幕:克劳狄斯进一步利用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试探的同时,哈姆莱特佯装疯癫,通过俳优所演的戏证实了克劳狄斯的恶行,并误杀了正在偷听他和王后谈话的大臣波洛涅斯。
第四幕:克劳狄斯为除后患,迫哈姆莱特去英国,欲借英王之手将他杀死,反被哈姆莱特抓住机会,假英王之手杀死了派去监视他的朝臣,返回丹麦。
第五幕:奥菲利娅忧伤而死,其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哈姆莱特在王后误服毒酒而死、雷欧提斯当众揭露国王害人阴谋死后,将国王杀死,自己也因中毒剑而亡。
四
课堂活动——调查死者
情境创设:王子哈姆莱特击败对手雷欧提斯后,在王座上遗憾地死去。他的遗言中没有透露杀害他的凶手是谁,因此这节课我们需要根据他与其他角色的矛盾冲突去分析幕后真凶。
任务一:同桌二人朗读戏剧,调查死者信息,完成以下表格。
姓名
身份
学历
思想主张
性格
他人评价
哈姆莱特
丹麦王子
大学
崇高的人文主义社会理想
忧郁、优柔寡断
朝臣的花朵、学者的辩舌……
四
课堂活动
欧洲近代史三大思想运动
在欧洲,宗教信仰中最严重的就是神对人的控制。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开始抨击宗教神权,这种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就是人文主义思想,它以人为本,摒弃神性,尊重人性,追求现世的幸福而不是寄希望于来世。
任务二:现在已经明确死者信息,请你找出跟哈姆莱特有矛盾冲突的嫌疑人,朗读台词,分析其性格和行为。
四
课堂活动——找到嫌疑人
嫌疑人1号:国王克劳狄斯
把他的心思移到这种娱乐上面。
从他的行为上判断他的疯病究竟是不是因为恋爱上的苦闷。
为了防止万一……他必须立刻到英国去。
奸诈狡猾、心狠手辣
四
课堂活动——找到嫌疑人
嫌疑人2号:雷欧提斯
课文节选部分没有雷欧提斯的台词,但我们知道他听取国王教唆,找哈姆莱特决斗导致哈姆莱特中毒而亡,他的冲动莽撞也是杀害哈姆莱特的原因之一。
四
课堂活动——找到嫌疑人
嫌疑人3号:王后乔特鲁德
我愿意服从您的意旨。
课文节选部分王后的台词很少,但我们知道王后不顾人伦的改嫁行为给了哈姆莱特巨大打击,让他绝望。人性的堕落与现实的黑暗对他世界观冲击过大,导致他人文主义理想幻灭。
四
课堂活动——找到嫌疑人
奥菲利亚是否是引起哈姆莱特之死的嫌疑人?
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陨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就这样无可挽回地陨落了!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芳芬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啊!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
哈姆莱特为了让人相信他是真疯,便对心爱的奥菲莉亚恶语相向、异常冷酷、残忍。而单纯、善良的无法承受心爱之人说出这样冷漠无情的话。她眼见哈姆莱特“彻底地毁了”,自己的神经也随之彻底崩溃。
嫌疑人4号:哈姆莱特自己
四
课堂活动——定罪
任务三:圈定完嫌疑人,同桌讨论最后将谁定为凶手。
哈姆莱特借“戏中戏”确认凶手;
(想太多,行为不够果断)
确定杀父仇人克劳狄斯时还要分场合杀人,因为对方在祈祷错失机会;
(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大声朗读哈姆莱特经典独白,思考哈姆莱特到底在想什么。
四
课堂活动——定罪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加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亡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四
课堂活动——定罪
生存 毁灭
表现
结局
顾虑
结果
默然忍受(苟活)
挺身反抗(复仇)
久困患难
死了
死后做的梦
变成懦夫
哈姆莱特实际上在顾虑什么?
四
课堂活动——定罪
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亡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
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
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
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
他在顾虑:
死了以后会不会做噩梦;
死了以后能否把所有一切黑暗清算;
死了以后有没有天堂
如今只能生存
四
课堂活动——定罪
总结:
哈姆莱特惧怕死后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 ,即天堂,西方普遍认为人死后会上天堂,这里是哈姆莱特对“天堂”存在的质疑,本质是对神学的质疑,反对神的权威、以人为本正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
也正是他身上的这种人文主义精神,让他对“鬼神父亲”的话半信半疑出演戏剧来试探国王;不在起祈祷的时候杀克劳狄斯;让他在做出重大决定时一次次等待,一直徘徊不前。
杀死哈姆莱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社会和他自己,黑暗腐朽、充满欲望的社会与他“人文主义”思想格格不入,他要杀的不仅仅是克劳狄斯,他要杀死这个黑暗的社会。
而以他单独的力量对抗由小人、乱伦、狡诈构成的黑暗社会是不可行的;
而作为人文主义者的哈姆莱特坚持自己复仇手段的“高贵”,认定行动的目的是正义的,不肯用血腥、暴力、谋杀的手段达到自己复仇的目的;
而生性优柔寡断的哈姆莱特一次次犹豫,行为延宕,导致了性格悲剧的发生。
四
课堂活动——定罪
判决:
五
课堂总结
哈姆莱特以一个先进的人文主义个体对抗“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恶毒的秀草”的时代,也以哈姆莱特死亡的悲剧性的结局告终。
哈姆莱特虽得以复仇,但自己也以死亡的悲剧性结局告终,他杀死的只是时代中的一个个体,无法带领人文主义理想走向胜利。但哈姆莱特作为象征,他的死包含了人性的尊严与人文主义的美,吹响了人类历史上反对封建主义的号角,鼓舞了人文主义者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