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导学稿)
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学习目标】
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条件及意义。
重点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通过对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内容、作用和影响方面的分析,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激情投入,享受学习快乐;培养追求民主的科学精神和为国家民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
【预习导引】
知识导学 问题引导
主题1: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阅读课本64页1~5自然段,分析新中国成立的条件有哪些?(1)军事基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2)理论基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①召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1949年3月,河北平山县西柏坡②内容: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工作中心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基本政策,确定了全国胜利后的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总任务,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3)组织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①召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②内容:确定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确立国体,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组成政府,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2.阅读课本65页第3自然段,分析新中国的成立具有什么样的意义?(1)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2)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没有过的政权。(3)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基础,中国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1.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国家政治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的历史意义。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它的成立为中国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中国开始了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开始了一个新纪元。
主题2:三大政治制度3.阅读课本66页至68页,思考三大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这三大政治制度是如何建立的?(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背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①条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②召开:1954年9月在北平召开③成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国宪法》。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原则。 原则: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④意义: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正式形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开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新的阶段①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②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原因:①国情: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②目的:为保证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2)确立:①初步确立:1949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正式确立: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成就:①到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相继成立。②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4)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政治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形成过程。答:(1)1949年9月,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2)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国家的重要制度。这三大制度的确立,是新中国政治建设的重要成就。
【我的疑问】
【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66页第3、4自然段,并和你的同学讨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所体现的原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二者的性质有何区别?
(1)《共》是在新中国成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夕颁布的,主要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而《宪法》的颁布背景是三大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因而除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外,它还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2)《共》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临时宪法。《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当堂训练】
1.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主要是因为 D
A.在农村的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完全变化
C.中国社会性质已完全变化 D.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B
A.共和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议会制 D.代议制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1949年《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在于 C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B、《宪法》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出的原则不同
D、规定的权力机关不同
4.见图2,1956年中共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根本目的是 B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把民主党派改造成为劳动人民的政党
D.为实现“一国两制”的目标
5.为了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1954年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认的一项重要国策和基本制度是 C
A.民族平等 B.大杂居小聚居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全国各地方未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等到将来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程度,才可把普选由个别逐步推广到全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
(1949年9月7日)
材料二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存在,并须在一切必要的地方设立地方组织,其名称可沿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
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未能实现普选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原因。
全国尚未完全解放;土改没有完成;人民进步的程度(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尚不足。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化:成为统一战线的组织(或由立法机构变成协商机构。)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对我国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认识。
认识:中国共产党领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由历史形成的;它是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辅相成的;它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特色;它也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我的收获】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