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2 21:2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一、选择题
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别扭(bié) 譬如(pì) 晦涩(huì) 不即不离(jí)
B. 业绩(jì) 字帖(tiē) 恳切(kěn) 颠沛流离(pèi)
C. 商酌(zhuó) 搀扶(chān) 冗长(rǒng) 自顾不暇(xiá)
D. 累赘(zhui) 拖沓(tā) 躬行(gōng) 简明扼要(è)
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躬行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B.旅店 南腔北调 一身作则
C.感慨 鞠躬尽粹 诲人不倦
D.恳切 言外之意 自做自受
3.下列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多年来颠沛流离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
B. 面对流言,我们只需付之一笑,不必在意。
C. 同学们不懂的问题要不耻下问,及时请教老师。
D. 最好的教育是师长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下一代。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23年2 月,某品牌新能源汽车月销量超过19 万辆左右。(去掉“左右”)
B. 在日常生活中,班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传统”改为“作用”)
C.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弱点。(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
D. 通过老师的耐心讲解,使我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删掉“通过”或“使”)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B. 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 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 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D.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6.把下面这句话还原到文段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句子:如果碰到一本好书,那就会通宵达旦地读下去。
文段:我爱读书,比小孩子爱吃糖果更甚。 ① 。每天的空闲时间,哪怕只有五分钟,十分钟,我也要找一本书来读上几段。 ② 。每天临睡之前,不论这一天是多么疲倦、多么累,我总要读上一小时的书。 ③ 。在家里是这样,在旅途上,在开会的旅馆里,我也是这样。 ④ 。这种读书的嗜好,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给横线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如果你校的王同学入围了《2023 中国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出信息:“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王同学回复:_______
A. “谢谢大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B. “谢谢大家!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力争‘更上一层楼’。”
C. “谢谢大家!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D. “谢谢大家!‘九万里风鹏正举’,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B.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张中行,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 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C. 张中行与叶圣陶先生的交往也多在共同从事的教材编写工作中, 对文风存在的问题, 两人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D. 本文的语言平易质朴,那些旧事被作者娓娓道来,有种醇厚的味道。
9.下列关于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 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这是对叶圣陶先生的语言描写,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明先生主张行文力求简洁,不累赘拖沓。
B.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句话承上启下,第一句承接上文,总结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行;第二句开启下文,突出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特点。
C. 叶圣陶先生的“写话”主张即强调语言的简明、顺畅、通俗、质朴, 本文不具有这种“写话”风格。
D. 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从这些小事和作者的评价看,叶圣陶的德行源于仁心,成于小节,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
10.某校设立了“读书节”,下面是同学们为第一届读书节设计的标志,你喜欢哪一幅?请结合其设计寓意说说理由。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人,思想和行动,范围太广,我想损之又损,只说说我深知,而且应该受到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语文”方面;这仍嫌范围广,只好再缩小,限于写作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这个像是不成问题的问题。说是不成问题,因为:一,看历史,似乎早已解决。那还是民初高喊文学革命的时候,以前言文不一致,如言,说“我觉得对”,文则要写“余然之”,既增加了无谓的负担,又不容易懂,所以应该合二为一。起初有些人,如林琴南之流,不以为然,但这是大势所趋,众意所归,不久就统一了天下,理,认定怎样说就应该怎样写,行,用笔写白话。二,看现实,写,都不用文言,而用普通话。但这里还隐藏着不少问题。由文学革命时期起,就应该有所谓白话指什么(如有孔乙己的白话,鲁迅的白话,北京市民的白话,等等),能不能这样写,应该不应该这样写等问题。这且不管,文学革命之后,许多知名的和不很知名的作家,以及广大的能执笔而不成家的,总是这样做了。成果呢?我的看法,除了少数人、个别文体(如小说、戏剧里的对话)之外,都是只能“不即不离”。不即,是与街谈巷议的口语不尽同;不离,是无论如何,总可以算作雅化的精炼化的条理化的口语。这都是过去的事了。值得重视的大问题在现在,流行的文的大多数,从用语方面看,与过去相比,不即的成分显然增加了,从而不离的成分就相应地减少了。这表现为冗长,扭曲,修饰,晦涩,不像话。不像话,有影响,是不自然,不简明,不易懂。这样写,有的来于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来于看什么,学什么;但更多的是来于认识(纵使是不很明确的),以为不这样就不成其为文,甚至不足以称为文。有认识为依据,不即而离的文就会发荣滋长,终于成为文风问题。叶圣陶先生坚决反对这种文风,他提出正面的主张,要“写话”。写话,粗略说是嘴里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加细一些说是,所写,从用语方面看,要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话。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致付之一笑。这里为题目所限,不能牵涉过多,甚至挑起论辩。专说我的看法,写话,虽然其中有些细节还需要进一步说明,但大体上说,或当作行文用语的一个高标准看,总是既正确又对症。说正确,因为这是坚持文学革命以来求言文一致的老传统。说对症,因为时下的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称为文言,是因为只见于书面,嘴里并不这样说。新文言,就其难于为绝大多数人轻易了解说,会比旧文言更糟,因为旧文言简短,新文言冗长,旧文言直说,新文言要多绕弯子。不简短,不直说,再加上结果的难于了解,就成为症。去症要有对症药,那就是写话,写话的主张会碰到两种性质的难易问题。一种是执笔之前,刚才说过的,认为这样就不成其为文,下里巴人,不屑于。认识,属于一念之差,可是变却大不易,要慢慢学,多多比较,细心体会,求速成办不到。另一种是执笔之后,我的经验,就说是下里巴人吧,写得简明自然,让下里巴人听着像话,不是容易,而是很难。这也要靠慢慢学(多念像话的文),多多比较,细心体会;此外还要加上叶圣陶先生提到的办法,写完,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决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繁简有时牵涉到内容方面,意思无价值,甚至更坏,当然以不写为是。内容还会引来其他性质的复杂问题,这里不管,只说用语。用语的可简而繁,近些年来大为流行,种类和花样都很多,几年前我在拙作《作文杂谈》的“累赘拖沓”一题里曾较详细地谈到,这里不能多说。我的想法,值得重视的不是多用少用一两个字,而是应该少用而偏偏多用的这种热爱冗赘的心情,它扩张,无孔不入,就会成为风。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势力越来越大,占据的地盘越来越广,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成为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成为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依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11.下面两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2.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什么 他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13.叶圣陶先生对文风不简洁的现象为什么这么感慨呢
14.叶圣陶先生在“总的用语方面”是怎样律己严的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习题。
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
——怀念叶圣陶先生
肖复兴
⑴ 一次偶然的机遇,能够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
⑵ 小时候,捏着可怜巴巴的一角七分钱,踮着脚尖从家门口对面的邮局里买来一本《少年文艺》时,我开始迷上文学。我渐渐沉浸在我国现代文学之中。鲁迅、冰心、叶圣陶、许地山……一位位相继闯入我的心中。他们的作品令我爱不释手。冥冥幻想里,我像今天的青少年朋友一样,想入非非地想像着他们的模样、为人及性格。但是,我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结识他们当中的一位,并且能够聆听他的教诲。二十余年弹指飞去,当他白发如银时,我竟如他一样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他起的作用举足轻重。
⑶ 他就是叶圣陶先生。
⑷ 一九六三年,我正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一张画像》,是写教我平面几何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教课很有趣,为人也很有趣,致使这篇作文写得也自以为很有趣。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自然,我挺高兴。一天,语文老师拿来厚厚一个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先生修改得相当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⑸ 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二十篇作文。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愣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继而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
⑹ 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即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地方修改得很多,倒装句改得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 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也规范多了。而“书皮”改成了“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真的从中受益匪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创作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⑺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那时,我才15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鸟儿抖着翅膀。那是只有那种年龄的孩子才会拥有的心思。
⑻ 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
⑼ 我感到很意外。因为我一直觉得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一定是深居简出,凡人不见的。见这样的作家如同国家元首一样难哩。现在叶圣陶先生居然要见见我这样一个初中学生,这自然成了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⑽ 那天,天气很好。下午,我来到东四北大街一条并不宽敞却很安静的胡同。叶老先生的孙女叶小沫在先门口迎接了我。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小巧而典雅。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似乎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⑾ 叶小沫引我到客厅,叶老先生已在门口等候了。见了我,他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落座之后,他用浓重的苏州口音问了问我的年龄,笑着讲了句:“你和小沫同龄呀!”那样随便、和蔼,作家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随之消失了。越是大作家越平易近人,原来,他就如一位平常的老爷爷一样,让人感到亲切。
⑿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和指南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望。
⒀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所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所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落日的余晖悄悄染红了窗棂。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那时候,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望望窗外那爬山虎。
⒁ 我应该庆幸,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他对于一个孩子平等真诚又宽厚期待的谈话,让我十五岁的那个夏天富有了生命和活力。我仿佛觉得那个夏天变长了,总有回味的嚼头。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地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⒂ 在我的眼中,那一片爬山虎永远都那么绿着。
(选自《肖复兴散文》,有删改)
15.全文写了“我”回忆和怀念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情?请概括回答。
16. 请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17. 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题目。
(1)第⒀段写到“他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望望窗外那爬山虎。”请你想象“若有所思地望望窗外那爬山虎”的叶老会想些什么呢?
(2)在作者的眼里,叶老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叶老具有怎样的人品和文品。
18. 在文中,叶老说到这样一句话:“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请结合你的写作体验谈谈看法。
19. 请简要分析文章以“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为标题的作用。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山路弯弯
谷声
①读高中的三年,我一直步行在家与学校之间40公里的山路上。40公里的山路,现在连自己听起来都有些胆怯了,但上高中的第一学期,我就回了6次家。第一次出远门,太想家了。大概就是因为这种想家的心情,那几次我一点也没体会出走山路的感觉,自然也没有真正学会走山路。
②高考后,紧张的神经放松了许多,与老师同学们告别后,我匆匆捆好铺盖、衣服和复习资料,背着回家等录取通知书去了。这一次不是“想回家”,而是学习告一段落回家休整;不是“轻装”走路,而是“负重”远行。
③从前的感觉没有了。走了十几里,就筋疲力尽,举步维艰了。我歇下来,躺在路边,想着长长的山路。什么是山路 山路不就是转不完的弯吗 翻过一条沟壑,就是转了一个向下的弯;越过一道山梁,就是转了一个向上的弯;绕着山根转,围着山腰旋,左一个弯,右一个弯,弯弯相扣。几乎同时,我也捕捉到一点走山路的灵感:我是回家去,但我并不去想怎样走到家里,只是想如何走过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弯”。我盯着前面那棵树,把它看作一个“弯”的终点,咬紧牙关往前走。这是个看得见的“具体”的东西,“近在眼前”,心里总觉得走到那里不会太难,于是就走到了。到了那棵树,又眼盯着前面的山崖口,把它作为另一个“弯”的终点,脑子里一点不想山崖口前头的路,一点也不考虑要给下一段路分配力气,只管拼命往山崖口走。于是就走到了,随之又缩短了一截回家的路……
④就这样,一个“弯”又一个“弯”地各个击破,太阳落下不久,我居然就回到了家里。我一下子没有了下个“终点”,身体瘫软了,精神崩溃了,再要我走一步路似乎都不可能了。母亲一再埋怨:“半路上有的是人家,咋就不知道借一宿歇歇脚。”父亲说:“这小子有点拼搏精神!”我从中似乎能听出一种隐隐约约的夸赞。
⑤假如那一天,我想到要去借宿,那么,或许第二天可能还要在外边过一宿;假如我到陌生人的家里去借宿,那么,说不定就会遇到热心人容留我,也很可能相反,会碰上另一类人推我出门。但是,我走了,一直走到了家里。我没有感受到别人的温暖,更没有遭遇到别人的冷酷无情。
⑥我庆幸那一次的决策,虽然其中掺和着许多的盲目和无意,但我却得到了一种自觉的、可以永久使用的奔向最终目标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⑦我们常说“人生之路”,如果人生真是一条路的话,那么它就肯定是一条长长的弯弯相扣的山路;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上路的话,那么你就肯定是负重在身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远目标,但是如果一心想着那个遥远的地方,那么很可能在行程中就会泄气,甚至会躺倒不干,半途而废。
⑧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日子是一天一天过的,事情是一件一件办的。如果按照“山路原理”,把一步路、一天日子、一件事情都看成人生的一个“弯”的话,那么,走一步看一步、过一天算一天、干一件是一件的分段前进的办法就不失为一种智慧了。只要下决心走好每一步路,踏踏实实过好每一个日子,拼死拼活干好每一件事情,才配得上有一个远大的奋斗目标,也才能走向那个寄寓自己一切心情的精神家园。
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是一个走惯了山路的人,走在任何路上都有一种走山路的感觉。
20.人生之路是“一条长长的弯弯相扣的山路”,其中“弯”的含义是什么
21.如何理解文中的最后一句话
22.这一次“走了十几里,就筋疲力尽,举步维艰了”,与前几次感觉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23.第③段中,作者走山路时忽然捕捉到了一点灵感,你从作者的灵感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答案
1、C 2.A 3.C 4.C 5.D 6.C 7.B 8.C 9.C
10. 示例一:我喜欢图一。该标志以海浪、打开的书页、读书的人为元素,突出了热烈浓厚的读书氛围;打开的书页又像张开的翅膀,寓意读书给人插上飞翔的翅膀。整个画面蕴含了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昭示着读书节蓬勃发展的美好未来。该标志简明大气,创意新颖,内涵深刻,便于识别记忆。
示例二:我喜欢图二。该标志形似手拿一本书,呈快速浏览状,具有现代感。翻开的书页似盛开的鲜花,意味着读书能够体验精彩纷呈、魅力四射的世界。而书页下拿书的手又似一只鸟,象征读书的学子在书海中自由翱翔。该标志简洁明了,内涵丰富,创意新颖,便于推广识记。
11、第一句承接上文,总结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行。第二句开启下文,突出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特点。这两句话承上启下。
12、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写话”。一旦写的不像“话”,就坚决改。
13、因为有些人写文章出现一些废字,但又不肯删去,叶圣陶先生很重视文风的简洁,当然感慨了。
14、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语文,努力追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这是常人难以达到的。
15.叶老给“我”修改作文;叶老邀请“我”到他家作客。
16.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一墙绿得沉郁的爬山虎”比作“一片浓浓的湖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浓浓的绿意、具有生机勃勃的特点,隐含着作者对叶老关怀“我”成长的感激(或赞美)之情。
17. (1)可以回想自己创作《爬山虎》时的情景。或者回想与“爬山虎”有关的往事。
(2)①“我”到叶老家时,他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可以看出叶老具有平易近人的人品。②给“我”修改的作文,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可以看出叶老具有一丝不苟(或认真)的文品
18.我赞同叶老的看法。广泛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多读各科的书,使自己知识渊博;眼界得以开阔;写作的想象空间得以拓展;可以激发写作的灵感;丰富写作的素材。
19. 标题借物喻人,借爬山虎来比喻充满活力(或质朴真诚)的叶老,表达了“我”对叶老的赞美、崇敬(或感激、怀念)之情
20.“弯”指人生路上的一个个小目标,同时也暗含了人生之路曲曲折折的意味 。
21.示例:在人生之路上,我们也应像走山路那样,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22.这一次不是“想回家”,而是学习告一段落回家休整;不是“轻装”走路,而是“负重”远行。
23.示例:要制定一些切合实际的小目标,并努力完成这些小目标,在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后才能实现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