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质量守恒定律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 ☆☆☆☆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2)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
3、实验验证: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
如: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如: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气体)
理解: 六不变: 宏观:物质总质量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量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
分子种类;
两个可能变:分子数目;
元素化合价;
5、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6、微观示意图:做题思路,将图转化成成化学式,能写化学方程式的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最后分析做题。
二、化学方程式
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书写原则:(1)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符合客观事实。
3、书写步骤:
⑴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相连;
⑵配:配平化学方程式;(配平时右下角的数字不能改动),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数法,定一法;
⑶等;将短横线改为等号;
⑷标:标明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状态“↑”或“↓”;↑、↓只能标在生成物上,并且反应物有气体或固体时,不能再标↑、↓;
⑸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了、标了是否恰当,加热条件用▲。
4、意义:(1)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目比;
(3)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相对质量=化学式量乘以系数);
5、读法:以C+O2CO2为例。注意事项:“+”读作“和”;“=”读作“反应生成”。
(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微观: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定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类型 A+B→AB AB→A+B+ … AB + C→A +BC AB + CD→ AD+ BC
特征 反应物为多种而生成物只有一种,即“多变一” 反应物只有一种而生成物有多种,即“一变多” 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两种,且都是单质和化合物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为化合物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典例1: 【2023黑龙江龙东真题】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 +6O2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
A. C4H4S B. C4H6S C. CH4 D. C4H8S
【答案】A
【解析】反应后生成物中,共有4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1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X+6O2中已有12个氧原子,则1个X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4个氢原子,所以X化学式是C4H4S。故选A。
◇典例2: 【2023湖南郴州真题】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10 16 0 2
反应中的质量/g 7 8 a 2
反应后的质量/g b 0 22 c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a=11 B. 丁一定是催化剂
C.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 b=3
【答案】A
【解析】由于该反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10g+16g+0g+2g=7g+8g+ag+2g=bg+0g+22g+cg,解得a=11,b+c=6,由表中数据可知,丁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c=2,所以b=6-2=4。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0g-4g=6g,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减少了16g-0g=16g,故乙是反应物,反应前后丙的质量增加了22g-0g=22g,故丙是生成物,故该反应为甲与乙反应生成丙。
A、由分析可知,a=11,故A说法正确;
B、由表中数据可知,丁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B说法错误;
C、与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与乙反应生成丙,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C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b=4,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典例3:【2023广东真题】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D. 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 22:9
【答案】D
【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甲烷分子和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3个分子,反应后4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1个a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44 :(18×2)=11:9,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变式训练
1. 【2023湖南邵阳真题】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试推测X的化学式是( )
A. B. C. CO D.
【答案】B
【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7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3个X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1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H2O;
故选:B。
2. 【2023黑龙江龙东真题】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的数值为8 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 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D. 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则有18g+3g+1g+2g+5g=9g+2g+8g+2g+xg,x=8,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8g-9g=9g,则甲是反应物;反应后乙的质量减少了3g-2g=1g,则乙是反应物;反应后丙的质量增加了8g-1g=7g,则丙是生成物;反应前后丁的质量不变,则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物质;反应后戊的质量增加了8g-5g=3g,则戊是生成物;该反应为甲与乙反应生成丙和戊。
A、由分析可知,x=8,故A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戊,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故B说法正确;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戊,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由于不知道甲、乙、丙、戊是单质还是化合物,所以该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故C说法错误;
D、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8g-9g):(8g-5g)=3:1,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3. 【2023湖北武汉真题】以CO2和H2为原料合成C2H4是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的研究热点。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滩的是( )
A. 参加反成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1 B.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 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D.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答案】C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成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44):(6×2)=22:3,故选项A说法错误;
B、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4,故选项B说法错误;
C、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涉及二氧化碳和水两种氧化物,故选项C说法正确;
D、反应前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C
■考点二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典例4:【2023黑龙江哈尔滨真题】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化合反应
B.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分解反应
C. 赤铁矿炼铁 氧化反应
D.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
B.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 赤铁矿炼铁,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一种,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变式训练
1. 【2023湖南永州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该反应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为,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B、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方程式已经配平,该选项书写正确;
C、该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为,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D、该方程式没有标注生成物状态,正确的为,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故选B。
■考点三 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
◇典例2:【2023天津真题】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245g。向其中加入32g废铁屑(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恰好完全反应。计算:
(1)废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
(2)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3)配制245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40%的硫酸(密度为)多少毫升(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解:稀硫酸中溶质质量:
设废铁屑中铁的质量为
则废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答:废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2)设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
答: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76g。
(3)需要40%的硫酸质量:
需要40%的硫酸体积:
答:需要40%的硫酸的体积为94.2mL。
◆变式训练
1.【2023湖南湘潭真题】Ⅲ、定量分析
取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14.4克于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4)反应完全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克。
(5)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下同)
(6)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4)从图像可知,生成气体4.4g后气体质量不再增加,所以反应完全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4.4g。
(5)解: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答: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10.6g。
(6)解:设A点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14.4g混合物中有氯化钠的质量为14.4g-10.6g=3.8g
所以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答: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5.8%。
2. 【2023陕西真题】学习小组同学利用下图实验,回收实验室废弃的铜粉与铁粉混合物中的铜粉。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g。
(2)计算上述实验回收铜粉的质量。(忽略回收过程中铜粉的损失)
(3)上述实验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15%。
【答案】(1)0.4 (2)18.8g。 (3)不可能
【解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30g+100g-129.6g=0.4g。
(2)解:设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x,硫酸质量为y
解得:
该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为30g-11.2g=18.8g
答:上述实验回收铜粉的质量为18.8g。
(3)硫酸的质量为19.6g,所以所用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不可能是15%。
■考点四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典例2:【2023湖南郴州真题】郴州有丰富的溶洞资源。溶洞中钟乳石、石笋的形成与下面反应有关: ,该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A、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C、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变式训练
1. 【2023江苏苏州真题】下列HCl参与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B、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2023湖南益阳真题】我国宋代《梦溪笔谈》中有“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的记载,其化学反应原理为,该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化合反应的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的定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分解反应的定义: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两个化合物之间相互交换成分发生的反应;
由该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由金属单质铁与化合物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单质铜和化合物硫酸亚铁,所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B。
1.【2022广西来宾】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原子数目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
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答案】B
【解答】解: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原子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真题】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CaO B. Ca(OH)2 C. H2CO3 D. CO2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Ca、1个C、2个H、4个O,反应后有1个Ca、2个C、2个H、6个O,故X中含有1个C和2个O,即为CO2,故选D。
3. 【2023江苏扬州真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气体X与H2O转化为葡萄糖与O2,气体X是( )
A. N2 B. Ar C. CO2 D. SO2
【答案】C
【解析】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体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故气体X是二氧化碳。
故选C。
4.【2023北京真题】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在中充分燃烧时,不会产生的是( )
A. B. C. 木炭 D. CO
【答案】B
【解析】A、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氨气中不含碳元素,所以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2023湖北宜昌真题】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 B. 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
C. 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质量不变 D.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质量减小
【答案】D
【解析】A.蔗糖溶于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A错误;
B.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B错误;
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的状态会从饱和变成不饱和,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虽然溶液质量不变,但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C错误;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溶液质量减小,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D正确。
故选D。
6.【2022广西河池】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的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 12 27 5 56
反应后的质量 26 37 X 30
A.X=5 B.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丙可能是催化剂
【答案】C
【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26g﹣12g=14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4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7g﹣27g=10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56g﹣30g=26g;由质量守恒定律,丙应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6g﹣14g﹣10g=2g,故X的数值为5+2=7。
A、X的数值为5+2=7,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乙、丙,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丁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丙是生成物,不是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7. 【2023福建真题】分别加热等质量的两种样品,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样品1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分离出样品1反应后的固体乙,与24.0g甲混合并加热,固体质量变化曲线与样品1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4.0 2.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20 x 1.9
A.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 x=20.1
C. 该条件下丙和丁均为气体 D. 乙是催化剂
【答案】D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知,24.0g+2.0g=2.0g+xg+1.9g,x=22.1g,甲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大,为生成物,乙的质量无变化,反应为甲加热生成丙和丁。
A、由以上分析知,反应物只有一种,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选项错误;
B、由以上分析知,x=22.1g,选项错误;
C、由图知,加热样品1后,固体质量减少,最后质量大于2g,则生成物中有气体,有固体,选项错误;
D、由表格知,反应前后乙质量未变;对比样品1、2的曲线知,相同温度,样品1固体质量减少更快,即加入乙反应速率更快;将固体乙与24.0g甲混合并加热,固体质量变化曲线与样品1的相同,说明乙化学性质不变,故乙是催化剂,选项正确。
故选D。
8. 【2023山东聊城真题】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以CO2和H2为原料,在构筑的纳米“蓄水”膜反应器中实现了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一步转化为乙醇的反应,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有机物
B.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C.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7
D. 该反应生成物是CH3CH2OH和H2O
【答案】C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构筑的纳米“蓄水”膜反应器中转化为乙醇和水,
A、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属于无机物,生成物有乙醇,属于有机物,所以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有机物,选项正确;
B、反应前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氢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氢气分子由氢原子构成,反应后是乙醇分子和水分子,乙醇分子和由碳原子、氢原子和原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选项正确;
C、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数目为2,参加反应的氢气分子数目为6,所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3,选项错误;
D、该反应生成物是CH3CH2OH和H2O,选项正确;
故选:C。
9. 【2023辽宁抚顺等真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成功对接空间站。核心舱内生命保障系统包括电解制氧、水处理、二氧化碳去除等子系统。
(3)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转化时,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
②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③在舱内,该转化的优点是_____。
【答案】(3) ①. 分子 ②. 2:1 ③. 降低了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或物质得到了充分利用等合理即可)
【解析】(3)由图可知,甲为H2,乙为CO2,丙为H2O,丁为CH4,氢气与二氧化碳造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分子;
②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丙(水)丁(甲烷)的个数比为2:1;
③在舱内,该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可以有效降低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该反应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水和甲烷,使物质得到了充分利用。
10. 【2022天津中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
(2)锌与稀硫酸反应______;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
【答案】(1)
(2)
(3)
【解析】(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 【2023吉林真题】化学兴趣小组用气密性良好的不同装置进行下列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一: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m1保持装置密闭。使红磷燃烧,待装置冷却后。再次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m2,m1与m2的大小关系是:m1_______m2;
(2)实验二:将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倒入稀盐酸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白色固体消失,气球瘪缩,受浮力影响电子天平示数减小;
(3)为克服实验二中气球受浮力的影响。在实验三中利用硬塑料纸改进实验装置,用电子天平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接下来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待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电子天平示数不变;
(4)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微观原因是_______。
【答案】(1)=或等于
(2)产生气泡,气球膨胀,电子天平示数减小
(3)倾斜瓶子,使稀盐酸和碳酸钠混合
(4)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解析】(1)实验一: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m1保持装置密闭。使红磷燃烧,待装置冷却后。再次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m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1与m2的大小关系是:m1=m2;
(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二:将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气球膨胀,电子天平示数减小(气球膨胀产生向上的浮力);
(3)为克服实验二中气球受浮力的影响。在实验三中利用硬塑料纸改进实验装置,用电子天平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倾斜瓶子,使稀盐酸和碳酸钠混合,待反应结束后,由于二氧化碳没有逸出,再次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电子天平示数不变;
(4)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微观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12. 【2023天津真题】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
(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_____;
(3)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_____。
【答案】(1)
(2)
(3)
【解析】(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为;
(3)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13. 【2023北京真题】纳米铝冰作为火箭固体推进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上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该反应中,若有发生反应计算参加反应的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答案】解:设参加反应的 H2O 的质量为x
x=54kg
答: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为54kg
1、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则X是( )
A.NO2 B.CO C.NO D.N2O5
【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量,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4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1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反应后有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则4X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8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O2。故选A。
2、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0 10 5 5
反应后的质量/g 2 4 m 3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0
B.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1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丙一定作催化剂
【答案】C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后,甲物质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乙物质反应后质量减小,乙是反应物,丁物质反应后,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30+10+5+5=2+4+39+m,m=5,丙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
A、由分析可知,m=5,不符合题意;
B、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0-2):(10-4)=28:6=14:3,不符合题意;
C、甲、乙是反应物,丁生成物,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2NaOH+CuSO4═Na2SO4+Cu(OH)2↓ B.CaCO3+CO2+H2O=Ca(HCO3)2
C.2NaNO32NaNO2+O2↑ D.CuO+H2Cu+H2O
【答案】D
【解析】A、2NaOH+CuSO4═Na2SO4+Cu(OH)2↓,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CaCO3+CO2+H2O=Ca(HCO3)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2NaNO32NaNO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CuO+H2Cu+H2O,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
B.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2Al(OH)3+3H2SO4═Al2(SO4)3+6H2O
C.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SO3+2NaOH═Na2SO4+H2O
D.赤铁矿溶于盐酸:Fe2O3+2HCl═FeCl3+H2O
【答案】C
【解析】A、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铝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D、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以二氧化碳和氮气合成尿素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H3 CO(NH2)2+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物质X的化学式为H2
C.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 D.尿素属于无机化合物
【答案】C
【解析】A、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故A不正确;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6个氢原子,反应后有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4个氢原子,则X是H2O,故B不正确;
C、NH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故C正确;
D、尿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D不正确。故选C。
6、已知某纯净物4.6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为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而反应物氧气中不含碳、氢两种元素,因此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生成物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纯净物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纯净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因此该纯净物中碳元素的质量=,氢元素的质量=。因为2.4g+0.6g=3.0g﹤4.6g,所以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根据以上分析,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B。
7、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C
【解析】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A正确;
B、生成物丙是二氧化碳,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丁是水,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目,B正确;
C、生成物丙是二氧化碳,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C不正确;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D正确。故选C。
8、“三酸两碱”的产品质量和产量代表一个国家的化工水平。“两碱”中的烧碱在化学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同时得到一种最轻的气体和一种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单质气体。请写出该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答案】
【解析】烧碱在化学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同时得到一种最轻的气体和一种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单质气体。最轻的气体是氢气,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单质气体是氯气,故氯化钠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化学的学科特征让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成和创造物质。请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图中“O”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
①参加该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 填微粒符号)。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
【答案】 H、O;
【解析】①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参加该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符号分别为:H、O;
②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将12.5g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冷却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7.7g。
(1)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反应前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1)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2.5g﹣7.7g=4.8g。
故填:4.8。
(2)设氯酸钾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4.8g
=,
x=12.25g,
反应前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100%=2%,
答:反应前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2%。
11、生铁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该生铁样品,分四次加入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4
稀盐酸质量/g 50 50 50 50
氢气质量/g 0.2 m 0.2 0.1
请根据有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m=_____。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0.2
(2)设: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x。
答: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14.6%。
【解析】
(1)由第1次、第3次的数据分析加50g稀盐酸生成0.2g氢气,第四次生成0.1g氢气是因为铁不足,故第二次甲50g稀盐酸也生成0.2g氢气,故填:0.2。
(2)设: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x。
答: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14.6%。
1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CaCO3的含量,取12.5g干燥的鸡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滴加某浓度的稀盐酸滴加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鸡蛋壳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试计算:
(1)产生CO2的质量为 g。
(2)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4.4(2)80%(3)7.3%
【解析】
(1)由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故填4.4。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根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纯HCl的质量为y。
100:44=x:4.4g x=10g
73:44=y:4.4g y=7.3g
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100%=80%
答: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80%。
(3)由(2)可知,盐酸中纯HCl的质量为7.3g
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100%=7.3%
答: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备考指南
知识导图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质量守恒定律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 ☆☆☆☆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 。
注意:(1)注意“ ”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2)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 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 。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 。
3、实验验证:有气体 或 的实验必须在 容器里进行;
如: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 )
如: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 )
理解: 六不变: 宏观:物质 不变;
元素 不变;
元素 不变;
微观:原子 不变;
原子 不变;
原子 不变;
两个一定变:物质的 ;
分子 ;
两个可能变:分子 ;
元素 ;
5、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 分解成 ,原子又 成新的 ,在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6、微观示意图:做题思路,将图转化成成 ,能写化学方程式的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最后分析做题。
二、化学方程式
概念:用 来表示 的式子叫做 。
2、书写原则:(1)遵守 ;(2)符合 。
3、书写步骤:
⑴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中间用 线相连;
⑵配: 化学方程式;(配平时 的数字不能改动),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数法,定一法;
⑶等;将短横线改为 ;
⑷标:标明 以及生成物的状态“↑”或“↓”;↑、↓只能标在 上,并且反应物有气体或固体时, 标↑、↓;
⑸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了、标了是否恰当,加热条件用▲。
4、意义:(1)表明 、生成物和 ;
(2)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 比;
(3)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的 (相对质量= 乘以 );
5、读法:以C+O2CO2为例。注意事项:“+”读作“ ”;“=”读作“ ”。
(1)宏观:碳 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 二氧化碳;
(2)微观:每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 份质量的碳和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定义
类型
特征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 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 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
3、中和反应: 与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
■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典例1: 【2023黑龙江龙东真题】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 +6O2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
A. C4H4S B. C4H6S C. CH4 D. C4H8S
◇典例2: 【2023湖南郴州真题】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10 16 0 2
反应中的质量/g 7 8 a 2
反应后的质量/g b 0 22 c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a=11 B. 丁一定是催化剂
C.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 b=3
◇典例3:【2023广东真题】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D. 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 22:9
◆变式训练
1. 【2023湖南邵阳真题】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试推测X的化学式是( )
A. B. C. CO D.
2. 【2023黑龙江龙东真题】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的数值为8 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 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D. 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3. 【2023湖北武汉真题】以CO2和H2为原料合成C2H4是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的研究热点。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滩的是( )
A. 参加反成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1 B.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 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D.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考点二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典例4:【2023黑龙江哈尔滨真题】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化合反应
B.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分解反应
C. 赤铁矿炼铁 氧化反应
D.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置换反应
◆变式训练
1. 【2023湖南永州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三 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
◇典例2:【2023天津真题】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245g。向其中加入32g废铁屑(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恰好完全反应。计算:
(1)废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
(2)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3)配制245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40%的硫酸(密度为)多少毫升(结果精确到0.1)。
◆变式训练
1.【2023湖南湘潭真题】Ⅲ、定量分析
取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14.4克于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4)反应完全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克。
(5)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下同)
(6)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 【2023陕西真题】学习小组同学利用下图实验,回收实验室废弃的铜粉与铁粉混合物中的铜粉。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g。
(2)计算上述实验回收铜粉的质量。(忽略回收过程中铜粉的损失)
(3)上述实验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15%。
■考点四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典例2:【2023湖南郴州真题】郴州有丰富的溶洞资源。溶洞中钟乳石、石笋的形成与下面反应有关: ,该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变式训练
1. 【2023江苏苏州真题】下列HCl参与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B.
C. D.
2. 【2023湖南益阳真题】我国宋代《梦溪笔谈》中有“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的记载,其化学反应原理为,该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2022广西来宾】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原子数目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
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2.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真题】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CaO B. Ca(OH)2 C. H2CO3 D. CO2
3. 【2023江苏扬州真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气体X与H2O转化为葡萄糖与O2,气体X是( )
A. N2 B. Ar C. CO2 D. SO2
4.【2023北京真题】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在中充分燃烧时,不会产生的是( )
A. B. C. 木炭 D. CO
5. 【2023湖北宜昌真题】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 B. 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
C. 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质量不变 D.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质量减小
6.【2022广西河池】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的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 12 27 5 56
反应后的质量 26 37 X 30
A.X=5 B.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丙可能是催化剂
7. 【2023福建真题】分别加热等质量的两种样品,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样品1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分离出样品1反应后的固体乙,与24.0g甲混合并加热,固体质量变化曲线与样品1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4.0 2.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20 x 1.9
A.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 x=20.1
C. 该条件下丙和丁均为气体 D. 乙是催化剂
8. 【2023山东聊城真题】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以CO2和H2为原料,在构筑的纳米“蓄水”膜反应器中实现了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一步转化为乙醇的反应,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有机物
B.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C.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7
D. 该反应生成物是CH3CH2OH和H2O
9. 【2023辽宁抚顺等真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成功对接空间站。核心舱内生命保障系统包括电解制氧、水处理、二氧化碳去除等子系统。
(3)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转化时,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
②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③在舱内,该转化的优点是_____。
10. 【2022天津中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
(2)锌与稀硫酸反应______;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
11. 【2023吉林真题】化学兴趣小组用气密性良好的不同装置进行下列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一: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m1保持装置密闭。使红磷燃烧,待装置冷却后。再次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m2,m1与m2的大小关系是:m1_______m2;
(2)实验二:将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倒入稀盐酸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白色固体消失,气球瘪缩,受浮力影响电子天平示数减小;
(3)为克服实验二中气球受浮力的影响。在实验三中利用硬塑料纸改进实验装置,用电子天平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接下来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待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电子天平示数不变;
(4)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微观原因是_______。
12. 【2023天津真题】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
(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_____;
(3)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_____。
13. 【2023北京真题】纳米铝冰作为火箭固体推进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上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该反应中,若有发生反应计算参加反应的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1、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则X是( )
A.NO2 B.CO C.NO D.N2O5
2、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0 10 5 5
反应后的质量/g 2 4 m 3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0
B.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1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丙一定作催化剂
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2NaOH+CuSO4═Na2SO4+Cu(OH)2↓ B.CaCO3+CO2+H2O=Ca(HCO3)2
C.2NaNO32NaNO2+O2↑ D.CuO+H2Cu+H2O
4、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
B.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2Al(OH)3+3H2SO4═Al2(SO4)3+6H2O
C.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SO3+2NaOH═Na2SO4+H2O
D.赤铁矿溶于盐酸:Fe2O3+2HCl═FeCl3+H2O
5、以二氧化碳和氮气合成尿素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H3 CO(NH2)2+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物质X的化学式为H2
C.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 D.尿素属于无机化合物
6、已知某纯净物4.6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
7、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
8、“三酸两碱”的产品质量和产量代表一个国家的化工水平。“两碱”中的烧碱在化学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同时得到一种最轻的气体和一种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单质气体。请写出该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9、化学的学科特征让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成和创造物质。请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图中“O”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
①参加该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 填微粒符号)。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
10、将12.5g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冷却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7.7g。
(1)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反应前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1、生铁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该生铁样品,分四次加入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4
稀盐酸质量/g 50 50 50 50
氢气质量/g 0.2 m 0.2 0.1
请根据有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m=_____。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CaCO3的含量,取12.5g干燥的鸡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滴加某浓度的稀盐酸滴加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鸡蛋壳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试计算:
(1)产生CO2的质量为 g。
(2)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备考指南
知识导图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