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 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健康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燃烧与灭火 ☆☆☆☆
能源与环境 ☆☆
化学与材料 ☆☆☆☆
化学与健康 ☆☆☆
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有机化合物:通常是指含 碳 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但 CO 、 CO2 、 H2CO3 、 碳酸盐 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性,属于无机物。
无机化合物:除有机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如酸、碱、盐、氧化物等。
2、最简单有机物 甲烷 (化学式 CH4 )、醋酸化学式(CH3COOH)、乙醇化学式(C2H5OH)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为 水 、 无机盐 、 糖类 、 油脂 、 蛋白质 和 维生素 。糖类(又称 碳水化合物 ),组成元素 C 、 H 、 O ,作用 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淀粉在水 和 淀粉酶 的作用下分解成 葡萄糖 ,人体摄入的糖类物质主要是 淀粉 ,用碘水检验,显 蓝 色。主要来源 米 、 面 、 马铃薯等 。
4、油脂组成元素C 、 H 、 O ,作用 人体主要备用能源物质 。分类,在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叫 油 ,动物油脂呈固态叫 脂肪 ,两者合称 油脂 。主要来源 植物种子 、 动物油脂 、 肥肉 等。
5、蛋白质组成元素 C、 H、 O、 N ,作用 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和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原料 。蛋白质在 水 和 蛋白酶 的作用下分解成 氨基酸 ,主要来源 瘦肉 、 鱼 、 蛋 等 。
6、维生素主要来源 蔬菜 、 水果 , 维生素A保护视力,缺乏引起 夜盲症 ,维生素C对 皮肤 和 牙龈 有作用,缺乏引起 坏血病 ,维生素D对 骨骼 和 牙齿 的生长有作用,缺乏幼年引起 佝偻病 ,老年引起 骨质疏松 。
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人体由50多种元素构成,其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有氧、碳、氢等11种元素,它
们被称为常量元素。
2、微量元素:人体中含量低于0.01%的元素,如铁、锌、硒、碘等,在人体中主要以 无
机盐形式存在。
3、人体缺少元素可能引起的疾病:缺铁:贫血;缺碘:甲状腺肿大;缺氟:龋齿;缺钙:佝偻病、骨质疏松。
三、远离有毒物质
1.除有毒气体外,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物质主要有含_汞_、_镉_、_铅_、_锰、_铜_等元素的重金属盐,和砷化物。人误服重金属盐后,可服用大量 牛奶 、 蛋清 ,可减轻中毒症状。
2、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人,误服碳酸钡引起中毒的原因 BaCO3 + 2HCl == BaCl2 + H2O + C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人体中具有生命活性的物质是蛋白质,蛋白质 受热 或遇到_浓硝酸_、_重金属盐、_甲醛_等化学物质时,结构就会被破坏,生理活性也随之消失。检验蛋白质的方法是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4、霉菌毒素是一类 有机物 ,化学性质 比较稳定 ,其中 黄曲霉素 的毒性最强。
5、香烟的烟雾中含有 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大多数是有害的,而最为有害的物质是 一氧化碳 、 苯、 甲醛 、 尼古丁、 焦油 和 重金属盐 。
6、常见的毒品有 鸦片 、 吗啡 、 可卡因 、 杜冷丁 、 海洛因 、 大麻 等。
四、化学材料
(一) 金属材料:1、 纯金属:例如:金(黄色)、铜(红色)、铁、镁(银白色)。
2、合金:(1)、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如:
青铜(铜锡)、黄铜(铜锌)生铁(铁碳)。
(2)、优点:硬度大,耐腐蚀性强,熔点低等。
(二)硅酸盐材料(即:无机非金属):1、玻璃、水泥、陶瓷等。
2、制造玻璃; 原料: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
原理: CaCO3 +SiO2 高温 CaSiO3 + CO2 ↑; Na2CO3+SiO2 高温 Na2SiO3 + CO2↑
(三)有机合成材料
1.有机高分子材料:就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和天然橡胶等)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类);
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往往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故又称为聚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很大。
3.“白色污染”:一般是指难降解的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废弃塑料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4.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四)复合材料: 1、例如:玻璃钢、轮胎、钢筋混凝土等。2、优点:强度高、密度低、加工成型方便。
五、燃烧
1、概念: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1)实验现象: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②红磷不燃烧。③水下的白磷不燃烧。
(2)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现象 ①② 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通过实验现象 ①③ 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3)小结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跟氧气充分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三者同时具备才可以燃烧。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3、促进燃烧的方法: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燃烧分类:①充分燃烧:氧气充足;②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
例如:碳的燃烧
氧气充足,化学方程式:C+O2CO2 ;
氧气不充足2C+O22CO;(CO中毒:与血红蛋白结合,失去运氧能力)
六、灭火
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所需的条件,只要破坏其中一个燃烧条件,就可灭火。
灭火的方法:①隔绝氧气(如沙土覆盖);
②移走可燃物(如关闭煤气阀门);
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七、爆炸
1、分类:①物理爆炸:如气球吹爆、爆胎、锅炉爆炸等;
②化学爆炸:燃放鞭炮、甲烷爆炸等。
2、化学爆炸的条件:①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②遇明火燃烧;
③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
八、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九、燃料与能源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它们会引起酸雨)、CO、烟尘等;CO2不属于污染物,但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气体;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现象: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可燃性:化学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①节约石油资源;②减少汽车尾气;③促进农业发展;④乙醇可以再生。
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但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优点:(1)燃烧效率高;(2)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3)资源丰富。
新能源:(1)种类:如氢能、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2)开发新能源的作用:解决化石能源枯竭,减少环境污染。
5、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的危害:(1)腐蚀建筑物(2)影响水生物、动植物生长(3)污染江河湖泊(4)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等。
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NO,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考点一 燃烧与灭火
◇典例1:【2023黑龙江牡丹江真题】下判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燃烧 B.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后灭火
C. 室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 D. 图书、档案失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答案】B
【解析】A、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还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A错误;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以防触电,然后再灭火,故B正确;
C、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故C错误;
D、二氧化碳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灭图书、档案等贵重物品的失火,不能用干粉灭火器扑灭,以免产生的水损坏图书、档案,故D错误;
故选B。
◇典例2:【2023河南真题】 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写出一种能使其燃烧的方法。
【答案】(1)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欲使白磷在水中燃烧,可以通过导管向白磷处输送氧气,这样白磷就能够燃烧起来。
【解析】(1)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和与具有助燃性的气体接触;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80℃时,虽然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是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白磷不燃烧; 欲使白磷在水中燃烧,可以通过导管向白磷处输送氧气,这样白磷就能够燃烧起来。
◆变式训练
1. 【2023辽宁丹东真题】提高公共安全意识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属于禁止吸烟的图标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一一易燃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爆炸一一爆炸性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放易燃物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 【2023广西壮族真题】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
A. 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 B. 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
C. 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 D. 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答案】A
【解析】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水可使可燃物的温度将至其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清楚了可燃物,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隔绝了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清除了可燃物,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2023湖北荆州真题】作为中学生应该具备应对火灾的安全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 遭遇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离着火区域
C. 扑灭电器失火不可用水基型灭火器
D. 扑灭森林火灾时,可砍伐出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答案】A
【解析】A、遇到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可能增加室内氧气浓度,加剧火势,错误;
B、遭遇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对吸入气体过滤,可减少有毒有害气体与烟尘的吸入,跑离着火区域以尽快脱离危险,正确;
C、扑灭电器失火不可用水基型灭火器,以免水导电,发生触电危险,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砍伐出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利用移除可燃物的方法灭火,正确;
故选A。
4. 【2023北京真题】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通入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红磷的着火点为。
A. 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接触
B. 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 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 若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接触
【答案】D
【解析】A、乙中通入氧气前,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乙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由此可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接触,故选项说法正确;
B、通入氧气后,甲中白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白磷不燃烧,而乙中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由此可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通入氧气后,甲中的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没有达到着火点,红磷不燃烧,而乙中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由此可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若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通入氧气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的红磷也不燃烧,不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接触,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考点二 能源与环境
◇典例3:【2023辽宁营口真题】空气污染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原因之一。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N2 B. PM10 C. He D. H2O
【答案】B
【解析】A、空气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等。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污染空气,错误;
B、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是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又称PM10。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都很大。PM10属于空气污染物,正确;
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污染空气,错误;
D、水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污染空气,错误。
故选B。
◇典例4: 【2023辽宁铁岭真题】能源结构的改变,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化石燃料都是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将煤粉碎后燃烧,其目的是_____。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_____(答一点)。
(2)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但目前在生活和生产中并没有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是_____。
(3)请你预测未来燃料发展的主要方向是_____。
【答案】(1)①.不可再生;②.增大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使之充分燃烧;③.酸雨(合理即可)
(2)氢气制取成本高(或贮存、运输困难)(合理即可)
(3)清洁化(或成本低、安全、便捷等)(合理即可)
【解析】(1)化石燃料短期内均不能再生,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将煤粉碎后燃烧,其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使之充分燃烧;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导致酸雨等的发生;
(2)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且燃烧值大,是比较理想的能源,但是氢气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和运输困难,故氢气目前在生活和生产中并没有被广泛使用;
(3)未来燃料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清洁化,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或者低成本、安全、便捷等。
◆变式训练
1. 【2023甘肃金昌真题】今年春天,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天气。沙尘天气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是( )
A. 二氧化碳 B. 稀有气体 C. 氮气 D. 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D
【解析】依据空气质量日报表可知:目前记入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可吸入固体颗粒和臭氧;
答案:D。
2. 【2023湖南衡阳真题】阅读下面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贺信中指出:“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夹破。”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报告指出:截止至今年3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6.2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3亿千瓦,同比增长15.9%,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0.5%,首次超过50%,形成了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1)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生活中常将煤做成蜂窝状,其原因是_____。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可能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由此可能产生的危害有_____(任写一条)。
(3)国家正在大力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下列措施符合这一主题的是_____。
A. 大力发展核电 B. 使用火力发电
C. 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D. 采用太阳能为城乡道路照明
【答案】(1)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的更充分
(2)两极冰川融化(合理即可)
(3)ACD
【解析】(1)生活中常将煤做成蜂窝状,其原因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的更充分。
(2)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有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的城市等合理即可。
(3)A、大力发展核电属于清洁能源,故A符合题意;
B、使用火力发电是燃烧煤,不属于清洁能源,故B不符合题意;
C、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属于清洁能源,故C符合题意;
D、采用太阳能为城乡道路照明,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考点三 化学与材料
◇典例5:【2023福建真题】下列制造手机用到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钛合金 B. 硅晶体 C. 玻璃 D. 塑料
【答案】D
【解析】A、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
B、硅晶体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错误;
C、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错误;
D、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正确。
故选D
◆变式训练
1. 【2023广东真题】“粤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蚕丝线为绣线。下列与蚕丝同属天然材料的是( )
A. 塑料 B. 棉花
C. 玻璃 D. 涤纶
【答案】B
【解析】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B、棉花属于天然材料,符合题意;
C、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2023辽宁营口真题】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太空强国之一。为了探索太空,中国科学家研发出了多种类型的宇航服。其中舱外字航服的最内层由尼龙经编材料制成,尼龙属于( )
A. 复合材料 B. 金属材料 C. 合成材料 D. 合金
【答案】C
【解析】尼龙是人们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
故选C。
3. 【2023广西壮族真题】“中国元素”为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提供了大力支持。比赛用球的球皮材料是中国生产的聚氨酯塑料,该材料属于( )
A. 金属材料 B. 天然材料
C. 合成材料 D. 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C
【解析】聚氨酯塑料是一种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C。
■考点四 化学与健康
◇典例6:【2023广东真题】“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鸡蛋 B. 苹果
C. 青菜 D. 白粥
【答案】A
【解析】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
B、苹果中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C、青菜中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D、白粥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典例7:【2023云南真题】幼儿及青少年缺氟可能会患( )
A. 佝偻病 B. 贫血 C. 甲状腺肿大 D. 龋齿
【答案】D
【解析】A、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故A不符合题意;
B、缺铁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故B不符合题意;
C、缺碘或碘摄入过多容易引起甲状腺肿大,故C不符合题意;
D、缺氟容易引起龋齿,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训练
1. 【2023重庆B真题】《汉书》记载:交趾有甘蔗,榨取汁,曝数时成饴,入口消释,彼人谓之石蜜。“石蜜”主要的成分是( )
A. 糖类 B. 蛋白质 C. 维生素 D. 油脂
【答案】A
【解析】从甘蔗中提取的“石蜜”,属于糖类,故选A。
2.【2023四川内江真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不必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
B. 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C. 变质的油脂也能提供能量,可大量食用
D. 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以代替饮用水长期饮用
【答案】B
【解析】A、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但是纤维素能助消化,故应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不符合题意;
B、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之一,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符合题意;
C、变质的油脂含有有害物质,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
D、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但是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不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 【2022广西河池】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沼气 B.氮气 C.汽油 D.面粉
【答案】B
【解答】解:A、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
B、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正确。
C、汽油是可燃性液体,易挥发,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
D、面粉是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2023辽宁抚顺等真题】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用纸锅盛水在火上加热,锅里的水烧开了,纸锅却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
A. 纸的着火点变低 B. 水隔绝了氧气
C. 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 纸锅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太小
【答案】C
【解析】水在沸腾过程中,尽管继续吸热,但温度总保持在沸点不变,而纸盒没有燃烧,说明水沸腾时的温度没有达到纸燃烧时的温度,即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故选C。
3.【2023黑龙江牡丹江真题】加油站应张贴的消防安全图标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不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符合题意;
故选D。
4. 【2023天津真题】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苹果 B. 大米 C. 鸡蛋 D. 植物油
【答案】C
【解析】A、苹果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B、大米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
C、鸡蛋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
D、植物油富含油脂,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3湖南邵阳真题】 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不仅要保证一定的数量,还要注意合理的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某同学的早餐是馒头、牛奶、鸡蛋、苹果。其中馒头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 油脂 B. 维生素 C. 糖类 D. 蛋白质
【答案】C
【解析】馒头中富含淀粉,属于糖类。
故选C。
6. 【2023湖南湘潭真题】“莲城夜市”小吃品种丰富。其中烤羊肉串深受人们喜爱,羊肉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 )
A. 蛋白质 B. 糖类 C. 无机盐 D. 维生素
【答案】A
【解析】羊肉富含蛋白质,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故选:A。
7.【2022广西柳州】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的作用。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牛肉 B.黄瓜 C.鱼肉 D.鸡蛋
【答案】B
【解答】解:A、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B、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C、鱼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D、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2021江苏扬州】人体中含有多种元素。下列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
A. 铁 B. 碳 C. 氢 D. 氧
【答案】A
【解析】 碳、氧、氢、氮、磷、钾等都属于人体中的常量元素,铁、钴、铜、锌等属于人体内的微量元素。故选A。
9. 【2023湖南湘潭真题】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元素摄入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是( )
A. 碘 B. 锌 C. 硒 D. 铁
【答案】A
【解析】A.碘元素摄入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故A正确;
B.锌元素摄入过量会引起恶心呕吐、抵抗力下降等等,故C错误;
C.硒元素摄入过量会引起会使人中毒,故C错误;
D.铁元素摄入过量会引起铁中毒、自身免疫力下降等等,故D错误。
故选:A。
10. 【2023重庆A真题】为了提高导弹的运载能力,增大其结构强度,弹体外壳材料通常选择( )
①铝合金 ②硬塑料 ③水泥 ④钛合金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金属制成合金后,性能发生了改变,硬度变大,抗腐蚀性能比纯金属好得多,所以为了提高导弹的运载能力,增大其结构强度,弹体外壳材料通常选择合金,故选C。
11. 【2023甘肃白银真题】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塑料 B. 陶瓷 C. 合成橡胶 D. 合成纤维
【答案】B
【解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故选B。
12.【2023湖南长沙真题】认识燃烧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做好消防安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铁丝只需与空气接触就会燃烧
B. 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 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
D. 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
【答案】D
【解析】A、铁丝只需与空气接触不会燃烧,铁丝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且在氧气中才能燃烧,说法错误;
B、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并不是降低着火点,说法错误;
C、电线老化短路起火,不能用水浇灭,以防发生触电,说法错误;
D、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这是采用隔绝氧气的方法来灭火,切不可用嘴吹,以防引起火灾,说法正确。
故选D。
13. 【2023吉林真题】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氢气 B. 石油 C. 乙醇 D. 一氧化碳
【答案】B
【解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选B。
14. 【2023广西壮族真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在新能源助力下成功升空。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天然气 B. 氢能 C. 石油 D. 煤
【答案】B
【解析】A、天然气是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能是理想的高能燃料,属于新能源,故B选项符合题意;
C、石油是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煤是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2023重庆B真题】 2022年重庆北碚缙云山发生特大山火,人们利用化学原理并采用多种方式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植被茂密是大火旺盛的原因之一 B. 高温少雨是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之一
C. 细沙灭火的原理是清除了可燃物 D. 用水喷淋降低了可燃物周边的温度
【答案】C
【解析】A、植被茂密,可燃物多使大火旺盛,故A正确;
B、高温少雨不利于火的扑灭,故B正确;
C、细沙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故C错误;
D、用水喷淋可以降低可燃物周边的温度,故D正确。
故选C。
16. 【2023湖南衡阳真题】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衡阳肉粽味道鲜美,其原料有:糯米、五花肉、植物油、食盐、食用纯碱,其中不包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
A. 油脂 B. 维生素 C. 糖类 D. 无机盐
【答案】B
【解析】糯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五花肉、植物油中富含油脂,五花肉中富含蛋白质,食盐、食用纯碱属于无机盐。其中不包含的基本营养素是维生素。
故选B。
17. 【2023天津真题】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O B. Ca C. Na D. H
【答案】A
【解析】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前五位为:氧、碳、氢、氮,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故选A。
18. 【2023辽宁铁岭真题】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应适当摄入的元素是( )
A. 铁 B. 锌 C. 碘 D. 钙
【答案】C
【解析】A、缺铁易患贫血病;不符合题意;
B、缺锌易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不符合题意;
C、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符合题意;
D、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或发育不良,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 【2023广东广州真题】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
B. 服用补铁剂治疗骨质疏松症
C. 缺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D. 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答案】B
【解析】A、运动后人体中的部分矿物质会随汗液排出,可以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正确;
B、铁是人体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元素,服用补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补钙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错误;
C、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正确;
D、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会影响人体健康,正确;
故选B。
6. 【2023辽宁营口真题】学好化学,有助于增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A. 乘坐高铁不携带易燃易爆品 B. 发现煤气泄漏打开抽油烟机
C. 进入加油站禁止吸烟 D. 高楼失火时禁止乘坐电梯逃生
【答案】B
【解析】A、乘坐高铁不携带易燃易爆品,以免发生意外,则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煤气泄漏时不能打开抽油烟机,以免产生电火花发生爆炸,该选项符合题意;
C、加油站中可燃物含量过高,吸烟可能会引起爆炸,则应禁止吸烟,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高楼失火时禁止乘坐电梯逃生,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 【2022北京】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
【解析】(1)根据资料,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可知白磷的着火点很低,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而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故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铜片上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虽也达到了着火点,但未与氧气接触而不燃烧,故说明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填: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热水的温度较高使铜片上白磷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发生燃烧,水中的白磷由于热水隔绝了氧气不能发生燃烧。故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
22. 【2023黑龙江龙东真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达成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要尽量吸收不可避免的碳排放。
(1)大气中的CO2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加,化石燃料日趋枯竭,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的时候,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一一“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B. 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倡绿色出行
C. 退耕还林,大力植树造林
【答案】(1)不可再生
(2)
(3)ABC
【解析】(1)化石燃料在短期内得不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甲烷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一方面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要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
B、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
C、退耕还林,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
故选:ABC。
23. 【2023辽宁抚顺等真题】《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变。下图是不同年份中世界能源占比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2015、2030、2050年能源结构。化石能源占比日益减少的是_____。
(2)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_____(写一种)。
(4)减少CO2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_____(填字母)。
A. 随手关灯 B. 节约用纸 C. 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答案】(1)煤炭、石油
(2)
(3)太阳能或水能或风能或地热能或潮汐能等(合理即可)
(4)AB
【解析】(1)根据图示比较2015、2030、2050年能源结构。化石能源占比日益减少的是煤炭和石油;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合理即可);
(4)A、随手关灯,有利于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理念,符合题意;
B、节约用纸,有利于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理念,符合题意;
C、多使用一次性木筷,会能增加树木的砍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消耗,不符合低碳理念,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1、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则X是( )
A.NO2 B.CO C.NO D.N2O5
【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量,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4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1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反应后有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则4X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8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O2。故选A。
2、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0 10 5 5
反应后的质量/g 2 4 m 3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0
B.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1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丙一定作催化剂
【答案】C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后,甲物质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乙物质反应后质量减小,乙是反应物,丁物质反应后,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30+10+5+5=2+4+39+m,m=5,丙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
A、由分析可知,m=5,不符合题意;
B、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0-2):(10-4)=28:6=14:3,不符合题意;
C、甲、乙是反应物,丁生成物,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2NaOH+CuSO4═Na2SO4+Cu(OH)2↓ B.CaCO3+CO2+H2O=Ca(HCO3)2
C.2NaNO32NaNO2+O2↑ D.CuO+H2Cu+H2O
【答案】D
【解析】A、2NaOH+CuSO4═Na2SO4+Cu(OH)2↓,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CaCO3+CO2+H2O=Ca(HCO3)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2NaNO32NaNO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CuO+H2Cu+H2O,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
B.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2Al(OH)3+3H2SO4═Al2(SO4)3+6H2O
C.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SO3+2NaOH═Na2SO4+H2O
D.赤铁矿溶于盐酸:Fe2O3+2HCl═FeCl3+H2O
【答案】C
【解析】A、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铝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D、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以二氧化碳和氮气合成尿素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H3 CO(NH2)2+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物质X的化学式为H2
C.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 D.尿素属于无机化合物
【答案】C
【解析】A、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故A不正确;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6个氢原子,反应后有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4个氢原子,则X是H2O,故B不正确;
C、NH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故C正确;
D、尿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D不正确。故选C。
6、已知某纯净物4.6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为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而反应物氧气中不含碳、氢两种元素,因此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生成物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纯净物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纯净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因此该纯净物中碳元素的质量=,氢元素的质量=。因为2.4g+0.6g=3.0g﹤4.6g,所以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根据以上分析,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B。
7、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C
【解析】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A正确;
B、生成物丙是二氧化碳,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丁是水,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目,B正确;
C、生成物丙是二氧化碳,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C不正确;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D正确。故选C。
8、“三酸两碱”的产品质量和产量代表一个国家的化工水平。“两碱”中的烧碱在化学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同时得到一种最轻的气体和一种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单质气体。请写出该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答案】
【解析】烧碱在化学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同时得到一种最轻的气体和一种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单质气体。最轻的气体是氢气,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单质气体是氯气,故氯化钠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化学的学科特征让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成和创造物质。请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图中“O”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
①参加该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 填微粒符号)。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
【答案】 H、O;
【解析】①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参加该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符号分别为:H、O;
②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将12.5g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冷却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7.7g。
(1)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反应前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1)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2.5g﹣7.7g=4.8g。
故填:4.8。
(2)设氯酸钾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4.8g
=,
x=12.25g,
反应前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100%=2%,
答:反应前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2%。
11、生铁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该生铁样品,分四次加入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4
稀盐酸质量/g 50 50 50 50
氢气质量/g 0.2 m 0.2 0.1
请根据有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m=_____。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0.2
(2)设: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x。
答: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14.6%。
【解析】
(1)由第1次、第3次的数据分析加50g稀盐酸生成0.2g氢气,第四次生成0.1g氢气是因为铁不足,故第二次甲50g稀盐酸也生成0.2g氢气,故填:0.2。
(2)设: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x。
答: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14.6%。
1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CaCO3的含量,取12.5g干燥的鸡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滴加某浓度的稀盐酸滴加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鸡蛋壳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试计算:
(1)产生CO2的质量为 g。
(2)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4.4(2)80%(3)7.3%
【解析】
(1)由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故填4.4。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根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纯HCl的质量为y。
100:44=x:4.4g x=10g
73:44=y:4.4g y=7.3g
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100%=80%
答: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80%。
(3)由(2)可知,盐酸中纯HCl的质量为7.3g
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100%=7.3%
答: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备考指南
知识导图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 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健康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燃烧与灭火 ☆☆☆☆
能源与环境 ☆☆
化学与材料 ☆☆☆☆
化学与健康 ☆☆☆
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有机化合物:通常是指含 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但 、 、 、 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性,属于无机物。
无机化合物:除有机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简称 ,如酸、碱、盐、氧化物等。
2、最简单有机物 (化学式 )、醋酸化学式( )、乙醇化学式( )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为 、 、 、 、 和 。
糖类(又称 ),组成元素 、 、 ,作用 。淀粉在 和 的作用下分解成 ,人体摄入的糖类物质主要是 ,用 检验,显 色。主要来源 、 、 。
4、油脂组成元素 、 、 ,作用 。分类,在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叫 ,动物油脂呈固态叫 ,两者合称 。主要来源 、 、 。
5、蛋白质组成元素 、 、 、 ,作用 。蛋白质在 和 的作用下分解成 ,主要来源 、 、 。
6、维生素主要来源 、 , 保护视力,缺乏引起 ,维生素C对 和 有作用,缺乏引起 ,维生素D对 和 的生长有作用,缺乏幼年引起 ,老年引起 。
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人体由50多种元素构成,其中含量超过 的元素,有氧、碳、氢等11种元素它
们被称为 。
微量元素:人体中含量低于 的元素,如铁、锌、硒、碘等,在人体中主
要以 形式存在。
3、人体缺少元素可能引起的疾病:缺铁: ;缺碘: ;缺氟:龋齿;缺
钙:佝偻病、骨质疏松。
三、远离有毒物质
1.除有毒气体外,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物质主要有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的重金属盐,和砷化物。人误服重金属盐后,可服用大量 、 ,减轻中毒症状。
2、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人,误服碳酸钡引起中毒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人体中具有生命活性的物质是蛋白质,蛋白质 或遇到_____、______、______等化学物质时,结构就会被破坏,生理活性也随之消失。
4、霉菌毒素是一类 ,化学性质 ,其中 的毒性最强。
5、香烟的烟雾中含有 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大多数是有害的,而最为有害的物质是 、 、 、 、 和 。
6、常见的毒品有 、 、 、 、 、 、 等。
四、化学材料
(一) 金属材料:1、 :例如:金(黄色)、铜(红色)、铁、镁(银白色)。
2、合金:(1)、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如: (铜锡)、黄铜(铜锌)生铁(铁碳)。
(2)、优点: 大, 强,熔点低等。
(二)硅酸盐材料(即:无机非金属):1、 、水泥、陶瓷等。
2、制造玻璃; 原料:石英砂、 和石灰石。
原理: CaCO3 +SiO2 高温 CaSiO3 + CO2 ↑; Na2CO3+SiO2 高温 Na2SiO3 + CO2↑
(三)有机合成材料
1.有机高分子材料:就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 、蚕丝和天然橡胶等)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有塑料、 、合成橡胶三大类);
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往往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故又称为聚合物。平均 都很大。
3.“白色污染”:一般是指 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废弃塑料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4.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① 不必要的塑料制品;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④回收各种 。
(四)复合材料: 1、例如: 、轮胎、钢筋混凝土等。2、优点:强度高、密度低、加工成型方便。
五、燃烧
1、概念:可燃物跟 发生的剧烈的 、 的氧化反应。
2、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1)实验现象:①铜片上的白磷 ,发黄光,放热,产生 。②红磷 。③水下的白磷 。
(2)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现象 ①② 对比说明燃烧需要: 。
通过实验现象 ①③ 对比说明燃烧需要: 。
(3)小结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 ; ②可燃物跟 充分接触;③可燃物的 达到 以上;三者 才可以燃烧。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 ,是物质的 ,不能改变;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3、促进燃烧的方法:①增大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 ;
4、燃烧分类:① 燃烧:氧气充足;② 燃烧:氧气不足。
例如:碳的燃烧
氧气充足,化学方程式: ;
氧气不充足 ;(CO中毒:与 结合,失去运氧能力)
六、灭火
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所需的 ,(只要破坏 燃烧条件,就可灭火)。
方法:① (如沙土覆盖);
② (如关闭煤气阀门);
③ 到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七、爆炸
1、分类:① 爆炸:如气球吹爆、 、锅炉爆炸等;
② 爆炸: 、甲烷爆炸等。
2、化学爆炸的条件:① 或 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②遇 燃烧;
③气体体积在 内急剧膨胀。
八、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九、燃料与能源
1、三大化石燃料:煤、 、 (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 ”(主要含 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 (它们会引起 )、CO、烟尘等;CO2不属于污染物,但含量过高会引起 ;
(2)石油:“ ”(主要含碳、 );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 ),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 ;甲烷的化学式: (最简单的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 )
化学性质:可燃性:化学方程式: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①节约 ;②减少 ;③促进农业发展;④乙醇可以 。
氢气是 的燃料,但由于氢气的 和 ,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优点:(1)燃烧 ;(2)燃烧产物是水, ;(3) 。
新能源:(1)种类:如氢能、 、核能、 、地热能和 等。
(2)开发新能源的作用:解决化石能源枯竭,减少环境污染。
5、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的危害:(1)腐蚀 (2)影响水生物、动植物生长(3)污染江河湖泊(4)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等。
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 ,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含铅化合物和 。
■考点一 燃烧与灭火
◇典例1:【2023黑龙江牡丹江真题】下判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燃烧 B.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后灭火
C. 室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 D. 图书、档案失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典例2:【2023河南真题】 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写出一种能使其燃烧的方法。
◆变式训练
1. 【2023辽宁丹东真题】提高公共安全意识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属于禁止吸烟的图标是( )
A. B. C. D.
2. 【2023广西壮族真题】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
A. 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 B. 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
C. 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 D. 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3. 【2023湖北荆州真题】作为中学生应该具备应对火灾的安全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 遭遇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离着火区域
C. 扑灭电器失火不可用水基型灭火器
D. 扑灭森林火灾时,可砍伐出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4. 【2023北京真题】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通入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红磷的着火点为。
A. 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接触
B. 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 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 若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接触
■考点二 能源与环境
◇典例3:【2023辽宁营口真题】空气污染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原因之一。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N2 B. PM10 C. He D. H2O
◇典例4: 【2023辽宁铁岭真题】能源结构的改变,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化石燃料都是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将煤粉碎后燃烧,其目的是_____。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_____(答一点)。
(2)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但目前在生活和生产中并没有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是_____。
(3)请你预测未来燃料发展的主要方向是_____。
◆变式训练
1. 【2023甘肃金昌真题】今年春天,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天气。沙尘天气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是( )
A. 二氧化碳 B. 稀有气体 C. 氮气 D. 可吸入颗粒物
2. 【2023湖南衡阳真题】阅读下面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贺信中指出:“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夹破。”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报告指出:截止至今年3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6.2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3亿千瓦,同比增长15.9%,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0.5%,首次超过50%,形成了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1)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生活中常将煤做成蜂窝状,其原因是_____。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可能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由此可能产生的危害有_____(任写一条)。
(3)国家正在大力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下列措施符合这一主题的是_____。
A. 大力发展核电 B. 使用火力发电
C. 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D. 采用太阳能为城乡道路照明
■考点三 化学与材料
◇典例5:【2023福建真题】下列制造手机用到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钛合金 B. 硅晶体 C. 玻璃 D. 塑料
◆变式训练
1. 【2023广东真题】“粤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蚕丝线为绣线。下列与蚕丝同属天然材料的是( )
A. 塑料 B. 棉花
C. 玻璃 D. 涤纶
2. 【2023辽宁营口真题】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太空强国之一。为了探索太空,中国科学家研发出了多种类型的宇航服。其中舱外字航服的最内层由尼龙经编材料制成,尼龙属于( )
A. 复合材料 B. 金属材料 C. 合成材料 D. 合金
3. 【2023广西壮族真题】“中国元素”为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提供了大力支持。比赛用球的球皮材料是中国生产的聚氨酯塑料,该材料属于( )
A. 金属材料 B. 天然材料
C. 合成材料 D. 无机非金属材料
■考点四 化学与健康
◇典例6:【2023广东真题】“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鸡蛋 B. 苹果
C. 青菜 D. 白粥
◇典例7:【2023云南真题】幼儿及青少年缺氟可能会患( )
A. 佝偻病 B. 贫血 C. 甲状腺肿大 D. 龋齿
◆变式训练
1. 【2023重庆B真题】《汉书》记载:交趾有甘蔗,榨取汁,曝数时成饴,入口消释,彼人谓之石蜜。“石蜜”主要的成分是( )
A. 糖类 B. 蛋白质 C. 维生素 D. 油脂
2.【2023四川内江真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不必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
B. 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C. 变质的油脂也能提供能量,可大量食用
D. 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以代替饮用水长期饮用
1. 【2022广西河池】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沼气 B.氮气 C.汽油 D.面粉
2.【2023辽宁抚顺等真题】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用纸锅盛水在火上加热,锅里的水烧开了,纸锅却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
A. 纸的着火点变低 B. 水隔绝了氧气
C. 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 纸锅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太小
3.【2023黑龙江牡丹江真题】加油站应张贴的消防安全图标是( )
A. B. C. D.
4. 【2023天津真题】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苹果 B. 大米 C. 鸡蛋 D. 植物油
5.【2023湖南邵阳真题】 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不仅要保证一定的数量,还要注意合理的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某同学的早餐是馒头、牛奶、鸡蛋、苹果。其中馒头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 油脂 B. 维生素 C. 糖类 D. 蛋白质
6. 【2023湖南湘潭真题】“莲城夜市”小吃品种丰富。其中烤羊肉串深受人们喜爱,羊肉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 )
A. 蛋白质 B. 糖类 C. 无机盐 D. 维生素
7.【2022广西柳州】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的作用。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牛肉 B.黄瓜 C.鱼肉 D.鸡蛋
8.【2021江苏扬州】人体中含有多种元素。下列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
A. 铁 B. 碳 C. 氢 D. 氧
9. 【2023湖南湘潭真题】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元素摄入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是( )
A. 碘 B. 锌 C. 硒 D. 铁
10. 【2023重庆A真题】为了提高导弹的运载能力,增大其结构强度,弹体外壳材料通常选择( )
①铝合金 ②硬塑料 ③水泥 ④钛合金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②③④
11. 【2023甘肃白银真题】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塑料 B. 陶瓷 C. 合成橡胶 D. 合成纤维
12.【2023湖南长沙真题】认识燃烧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做好消防安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铁丝只需与空气接触就会燃烧
B. 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 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
D. 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
13. 【2023吉林真题】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氢气 B. 石油 C. 乙醇 D. 一氧化碳
14. 【2023广西壮族真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在新能源助力下成功升空。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天然气 B. 氢能 C. 石油 D. 煤
15.【2023重庆B真题】 2022年重庆北碚缙云山发生特大山火,人们利用化学原理并采用多种方式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植被茂密是大火旺盛的原因之一 B. 高温少雨是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之一
C. 细沙灭火的原理是清除了可燃物 D. 用水喷淋降低了可燃物周边的温度
16. 【2023湖南衡阳真题】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衡阳肉粽味道鲜美,其原料有:糯米、五花肉、植物油、食盐、食用纯碱,其中不包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
A. 油脂 B. 维生素 C. 糖类 D. 无机盐
17. 【2023天津真题】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O B. Ca C. Na D. H
18. 【2023辽宁铁岭真题】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应适当摄入的元素是( )
A. 铁 B. 锌 C. 碘 D. 钙
19. 【2023广东广州真题】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
B. 服用补铁剂治疗骨质疏松症
C. 缺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D. 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6. 【2023辽宁营口真题】学好化学,有助于增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A. 乘坐高铁不携带易燃易爆品 B. 发现煤气泄漏打开抽油烟机
C. 进入加油站禁止吸烟 D. 高楼失火时禁止乘坐电梯逃生
21. 【2022北京】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2. 【2023黑龙江龙东真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达成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要尽量吸收不可避免的碳排放。
(1)大气中的CO2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加,化石燃料日趋枯竭,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的时候,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一一“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B. 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倡绿色出行
C. 退耕还林,大力植树造林
23. 【2023辽宁抚顺等真题】《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变。下图是不同年份中世界能源占比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2015、2030、2050年能源结构。化石能源占比日益减少的是_____。
(2)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_____(写一种)。
(4)减少CO2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_____(填字母)。
A. 随手关灯 B. 节约用纸 C. 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1、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则X是( )
A.NO2 B.CO C.NO D.N2O5
2、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0 10 5 5
反应后的质量/g 2 4 m 3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0
B.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1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丙一定作催化剂
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2NaOH+CuSO4═Na2SO4+Cu(OH)2↓ B.CaCO3+CO2+H2O=Ca(HCO3)2
C.2NaNO32NaNO2+O2↑ D.CuO+H2Cu+H2O
4、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
B.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2Al(OH)3+3H2SO4═Al2(SO4)3+6H2O
C.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SO3+2NaOH═Na2SO4+H2O
D.赤铁矿溶于盐酸:Fe2O3+2HCl═FeCl3+H2O
5、以二氧化碳和氮气合成尿素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H3 CO(NH2)2+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物质X的化学式为H2
C.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 D.尿素属于无机化合物
6、已知某纯净物4.6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
7、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
8、“三酸两碱”的产品质量和产量代表一个国家的化工水平。“两碱”中的烧碱在化学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同时得到一种最轻的气体和一种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单质气体。请写出该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9、化学的学科特征让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成和创造物质。请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图中“O”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
①参加该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 填微粒符号)。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
10、将12.5g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冷却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7.7g。
(1)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反应前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1、生铁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该生铁样品,分四次加入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4
稀盐酸质量/g 50 50 50 50
氢气质量/g 0.2 m 0.2 0.1
请根据有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m=_____。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CaCO3的含量,取12.5g干燥的鸡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滴加某浓度的稀盐酸滴加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鸡蛋壳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试计算:
(1)产生CO2的质量为 g。
(2)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备考指南
知识导图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