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 新中考 科学 三大新题型--专项练习
---情景考查、跨学科综合、项目化探究
参考答案
01.
(1)酸;酸;增强;
(2)低;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3)测定的土壤样本不适合植物正常生长,因为土壤酸性较强时,氮、磷、钾元
素的吸收率低;
(4)向土壤中加入适量的熟石灰,使土壤的 pH 增大到适宜植物正常生长。
02.
(1)红色固体;气泡;
(2)变大;变小;
(3)右;变小;
(4)亮;铁球在稀硫酸中会逐渐溶解而变小,稀硫酸溶液的密度则会因铁的溶解
而增大,即左边铁球将上升;而铁球在硫酸铜溶液中则会在铁球溶解的同时,生
成质量更大的金属铜,使铁球质量增大,溶液密度减小,即右端铁球将下沉,金
属滑片向右偏转,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公式 I=U/R 可知电路
中的电流变大,灯泡变亮;
(5)硝酸银。
03.
(1)AB;
(2)强度大或熔点低或铸造性好或耐磨且耐腐蚀;
(3)水;
(4)4:1;
(5)ABD。
04.
(1)NaOH、MgCl2、HCl、Na2CO3;(2)2NaOH+MgCl2=2NaCl+Mg(OH)2↓;
(3)2HCl+ Na2CO3=2NaCl+H2O+CO2↑;
(4)NaCl。
05.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上;
(2)增大;
(3)内;内;非平衡力;减小;
(4)75J;
(5)小于;
(6)t1;t2;2
【项目反思】用过氧化氢替换水,利用过氧化氢与催化剂反应可产生更多的气体;
【拓展研究】
(7)塑料瓶形状;发射角度;
(8) ;
(9)控制塑料瓶装水量相同。
【解析】(1)水火箭向下喷水,给水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水给火箭一个向上的力,使得火箭能够起飞;
(2)向高压舱内打气,高压舱内气体的质量变大,气压在不断增大;
(3)从能量转化角度来看,水火箭的动能是由高压气体的内能转化来的;向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增加;加速升空过程中,水火箭受到非平衡力,水火箭落回地面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减小。
(4)水火箭瓶体重力为:G=mg=0.5kg×10N/kg=5N;瓶体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W=Gh=5N×15m=75J;
(5)发射前,水火箭的重力为:G=mg=2kg×10N/kg=20N,如果水火箭的重力不变,那么上升10m克服重力做功为:W=Gh=20N×10m=200J;实际上,随着火箭升高高度的增大,水流不断喷出,则火箭的重力逐渐减小,因此水火箭克服重力做功将小于200J;
(6)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火箭受到的向上的推力大于重力,则它做加速运动,随着推力的逐渐减小,当推力与重力相等时,此时合力为零,加速停止,即此时速度最大,此时受到平衡力。根据图可知,当t1时刻时,火箭的速度最大,则此时它受到平衡力。随后,火箭开始减速上升,当t2时刻时,火箭升到最高处;
(7)他们在形状不同的A、B两塑料瓶内装上水,改变每次发射的角度,向瓶内打气直至橡皮塞从瓶口冲出,使“火箭”向前射出,改变的因素是塑料瓶形状和发射角度,研究的问题是:水火箭的水平飞行距离与塑料瓶形状、发射角度是否有关;
(8)根据(7)中研究的问题,设计的表格如下所示:
塑料瓶 发射角度 水火箭的水平飞行距离
A
B
(9)根据控制变量法,每次实验要控制塑料瓶装水量相同。
06.
(1)杠杆平衡条件;
(2)右;
(3)1.0;
(4)AB。
【解析】(1)通过图示的模型结合杠杆的定义,即可确定它用到的相关知识,杆秤的工作原理是杠杆平衡原理;
(2)秤杆出现左低右高现象,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右侧的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小于左侧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所以向右移动秤砣,增大动力臂,可以达到水平平衡;
(3)密度秤测量水的密度,水的密度是1.0g/cm3;故在B的位置标记为1.0;
(4)A、把秤纽位置往远离秤钩一侧移动,说明阻力臂增大,根据杠杆平衡原理F1L1=F2L2,动力和阻力不变,动力臂也要随着增大,AB两点之间长度增大,密度秤会更精确,故A正确;
B、减小秤砣的质量,说明动力减小,根据杠杆平衡原理F1L1=F2L2,动力臂也要随着增大,AB两点之间长度增大,密度秤会更精确,故B正确;
C、杯中不加液体,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G0×L1=G陀×LA;
杯中加水至a处,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G0+G水)×L1=G陀×LB;联立两式可得G水=;杯中加某种液体至a处,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AB中某一点C处,水平位置平衡时,可得G液=;=;当液体体积和水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和水的密度比就是重力比,也为长度比;如果减少加入杯中的液体体积,则不能通过密度秤得到液体的密度大小,故C错误;
D、由上述计算可知,秤杆的重力不影响最后的密度结果,故D错误。
07.
(1)石料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为 80N;
(2)石料的重力为 200N;
(3)石料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4)石料从刚露出水面到完全露出水面所用的时间为 0.4s。
【解析】(1)石料的边长为0.2m,V石=(0.2m)3=8×10﹣3m3,石料露出水面前,即浸没时,V排=V石=8×10﹣3m3,石料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8×10﹣3m3=80N;
(2)石料的质量:m石=ρ石V石=2.5×103kg/m3×8×10﹣3m3=20kg,石料的重力:G石=m石g=20kg×10N/kg=200N;
(3)石料露出水面前石料对滑轮组拉力:F拉=G石﹣F浮=200N﹣80N=12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80%;
(4)石料完全露出水面的过程,由于V排的减小,池中水面会下降,由ΔV=V石=S池Δh可得,水面下降高度:Δh===0.04m,
石料上升的实际高度:h′=L﹣Δh=0.2m﹣0.04m=0.16m,
所以石料被拉出水面的时间:t===0.4s。
08.
(1)
;
(2)“安全火柴”使用的是红磷,红磷的着火点高,且无毒(合理即可)。
(3)做功;B;柴头与擦火皮之间的压力大,摩擦力大,克服摩擦做的功多,转
化为的内能多,温度更高,更容易点燃火柴。
【解析】解:(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
(2)“安全火柴”比“摩擦火柴”保存和使用更安全的科学原理:“安全火柴”使用的是红磷,红磷的着火点高,且无毒,故答案为:“安全火柴”使用的是红磷,红磷的着火点高,且无毒(合理即可)。
(3)火柴引燃过程,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大,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火柴头的内能;火柴头与擦火皮之间的压力越大,产生的摩擦力越大,克服摩擦力做功越多,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越多;方式B中,柴头与擦火皮之间的压力大,摩擦力大,克服摩擦做的功多,转化为的内能多,温度更高,更容易点燃火柴。
09.
(1)>;
(2)B;
(3)这段时间内电热丝用于把水煮沸所消耗的电能为 3.5×105 J;
(4)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
【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R0为加热电阻,无水时不能加热,也就是说无水时图中的动、静触点不会接触,所以衔铁应该向左移动,此时电磁铁L1对衔铁的吸引力大于L2对衔铁的吸引力,根据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可知此时通过L1的电流大于通过L2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左侧电路总电阻小于右侧电路总电阻,所以R1>R2+R3;
(2)如果开关S在D处,水沸腾后开关断开,则再也无法继续加热,不能够保持恒温的状态,如果开关S在C处或者在A处,开关断开后,电阻R2无法工作,不能保持恒温的状态,为不影响热敏电阻在水沸腾后继续工作,所以开关S必须接在右侧电路的B处;
(3)电阻丝R0的电功率:P===1000W,
已知后300s电流通断时间比为1:5,则900s内电阻丝工作的总时间:t=300s+300s×=350s,
这段时间内电热丝用于把水煮沸所消耗的电能:W=Pt=1000W×350s=3.5×105J;
(4)恒温加热的标准是L1的磁力减弱,在弹簧拉力下,图中的动、静触点接触,维持温度不变。为保持L1的磁力不变,则通过电磁铁L1的电流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就不变,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需要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需向下移动。
10.
【项目设计】55;
【项目反思】①a;②选用的定值电阻 R0 阻值应为 200Ω。
【解析】【答案】【项目设计】55;【项目反思】①a;②选用的定值电阻R0阻值应为200Ω。
【解析】解:【方案设计】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只有R1接入电路,电饭煲处于煮饭模式,功率为880W,电压为220V,
由P=UI=可知发热电阻R1应选择的阻值R1===55Ω;
【方案优化】①电磁继电器本质上是一个开关,如图所示,当控制电路电流大,电磁铁磁性增强,向下吸引衔铁,工作电路a、b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当控制电路电流小,电磁铁磁性减弱,没有吸引衔铁,衔铁在左端弹簧作用下向上恢复,b处电阻与工作电路断开,只有a处电阻接入电路,可知电磁继电器控制的是电阻R2在工作电路中的通断,与甲图进行对比,工作电路中的发热电阻R1应设计在a处;
②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为24V,当电流达到0.03A时,电磁铁会吸下衔铁,
此时控制电路总电阻R总===800Ω,
当电饭煲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105℃时,由图丙可知此时热敏电阻R=600Ω,
选用的定值电阻阻值R0=R总﹣R=800Ω﹣600Ω=200Ω。
11.
(1)B;
(2)左心室进行体循环输送血液的距离比右心室的长;
(3)2;
(4)变大、1.2、90;
(5)0.24;3.2。
【解析】【答案】(1)B;(2)左心室进行体循环输送血液的距离比右心室的长;(3)2;(4)变大、1.2、90;(5)0.24;2.4。
【解析】解:(1)“心尖”处的血泵能将血液抽出并通过特制的管输送到主动脉,“心尖”处的血泵应植入左心室,故选B;
(2)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因为左心室进行体循环输送血液的距离比右心室的长。
(3)某人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从臀部到达扁桃体的途径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通往扁桃体的动脉→扁桃体。经过心脏2次。
(4)人工心脏可以自主调节血液的流动。若血管内径减小,为了维持在相同时间内流过同样多的血液,血液的流速将变大;
已知心脏对血液做的功等于心脏输出血液的平均压强与输出血液量的乘积。小红静坐时心脏输出血液的平均压强为1.5×104Pa,心脏每搏动一次输出血液量为8×10﹣5m3,则心脏搏动一次对血液做的功为W=pV=1.5×104Pa×8×10﹣5m3=1.2J;
心脏的平均功率:P===1.44W。
若小红运动时心脏的平均功率是静坐时的1.5倍,即P′=1.5P,
心脏输出血液的平均压强为静坐时的1.2倍,
p′=1.2p=1.2×1.5×104Pa=1.8×104Pa,
心脏每分钟做的功:W′=P′t=1.5×1.44W×1×60s=129.6J,
根据W=FL=pSL=pV得,
V′===7.2×10﹣3m3=7200mL,
心脏每分钟搏动次数:n==90(次)。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若某人心脏主动脉血管的横截面积为正常人的0.75倍时,血管内血液匀速流动的速度应为。心脏主动脉血管的横截面积变化时,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P随n的变化而变化。若当n=1时,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P=Fv=fv=1.8W,则当n=0.75时,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力F'=f'=kv'=0.240f/0.180=4f/3,v'=4v/3,所以P'=F' v'= f' v'=16P/9=3.2W。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