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二1.3《致橡树》课件(2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二1.3《致橡树》课件(2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20 20:0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致 橡 树舒 婷舒婷: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烟》,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年全国优秀诗歌奖,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她与同时代的北岛、顾城都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致橡树》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是诗人用一种内心独白方式表达新型爱情观的诗歌。
朦 胧 诗 人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诗坛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打破了现实主义诗歌一统天下的局面,给文坛带来了新的气息,它就是“朦胧诗”。其带有鲜明的“异类”色彩和新的美学原则,向诗坛发起了强烈的冲击。
“朦胧诗”在诗歌内涵上追求自我价值,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在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往往具有批判意识和忧患意识,表现出冷色调。注重主题的创造和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表现自我意识的闪念和幻觉,诗歌意象往往带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代表诗人:舒婷、北岛和顾城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977年3月27日炫耀慰藉霹雳雾霭流岚霓xuàn yàowèi jièpīlìǎilánní安慰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的雷电现象。响声很大.山里的雾气云气大气中有时跟虹同时出现的一种光的现象夸耀思考:谁在“致橡树”?她对橡树“致”了什么?木棉
自己对爱情的独特理解,自己的爱情观!思考题1这首诗歌可以分为几层 ?概括各层大意。
以“不,这些都还不够 ”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层。
第一层:宣告了自己不愿意为男性的附庸,表达了对世俗的爱情观的否定。
第二层:表达了诗人新型的现代爱情价值观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思考题2第一层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
“凌霄花”、“痴情的鸟儿”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这些意象有哪些特点?
均表现出依附橡树或无偿付出自己的特点
诗人通过哪些词语来表明自己对上述意象的态度?
“不像” “不学” “不止”,表现了诗人对旧观念旧伦理的强烈否定和坚决反叛。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思考题3诗中的“橡树”和“木棉”又和深刻的含义?
橡树——铜枝铁干——男性的阳刚
木棉——红硕的花朵——女性的阴柔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思考题4文中有几组对偶句,请在文中找出来并思考这些句子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爱情观。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有终身相依
在相知相依相恋、相互平等独立的基础上,共建新型的爱情 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
(1)、平等独立(2)、心心相印(3)、祸福与共(4)、相知相依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1)极力攀附
(2)单方痴恋
(3)一味奉献因为爱的双方没有平等、独立可言。否 定凌霄花
鸟儿
泉源
险峰
日光
春雨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肯 定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体现慰藉与依附的意象群观点提出象征的运用※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以作为慰藉、依附的意象出现,象征着传统婚恋观中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和顺从。※橡树、木棉、铜枝铁干、红硕的花朵以铜枝铁干的橡树象征男性的阳刚之气,以开满红硕的花朵的木棉象征女性的阴柔之美。※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象征着女性既表现出脆弱的一面,同样也拥有坚强独立的内心。总结 爱情诗的内容,非常容易流于一般。但舒婷的这首诗却抛开了一般爱情诗直抒胸臆,表达或热烈或悲伤的感情的老套,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爱情观。诗歌第一层以一组意象否定了传统婚恋中女性总是依附、顺从于男性而丧失自己的尊严和地位的观念,激昂强烈的感情如大江之水一泻行千里,不可阻挡,仿佛吐尽千年以来积压在女性心中愤恨不平的块垒。表现了诗人对旧观念的反抗。第二层感情趋于平缓,表达了自己理想的爱情是建立在男女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关怀的基础上,在漫长的岁月中相依相伴,只有这样爱情才能更加具有生命力。而这样的爱情才是作者追求的。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作者:顾城顾城,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放猪。“文革”中开始写诗。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 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 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后期隐居激流岛。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柯在 300年前干净利索地挥剑截断了诗和哲学的思维联系。然而,300 年来,诗人们却广撒物象暗示的种子,培植出一座座“象征的森林”。用对应的手段,成功地将诗和哲学统一了起来。《一代人》似乎就是一个证明,短短两句诗,在黑与光的对立统一中,潇洒地跨越了维柯手制的樊篱,抽象的哲学意蕴切实地通过表象富有魅力地呈现于世。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此中的两个“黑”无疑是“文眼”,颇值玩味。我们知道,“黑”其实不是色彩,所谓的色彩均是物体对各种光波反射的结果,如果不反射,便成了黑。当然,没有光的世界只能是一片漆黑。   因此,“黑”是扼杀光明的结果,黑夜便是光的坟墓,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特定时代象征。然而“黑色的眼睛”却无疑是黑夜的叛逆,它的黑色是黑夜“给”的,是黑夜阻断光明的结果。此外眼睛的黑并不象征着背弃光明,反倒是渴求光明的象征。黑色既然对光不反射也就具备了对光全盘吸收的特性,黑色的眼睛正是这种随时准备吸收光明的“一代人”的眼睛。   换一个角度看,黑色的眼睛也凝聚着批判精神,它以黑对黑,对黑夜的庞大淫威报以深沉的否定。相对色彩缤纷的光明世界来说,黑色是一个终极,它与光明构成了对立。然而物极必反,从黑夜中叛逆出来的黑色眼睛,对于光明的接受力是绝对超过任何色彩的眼睛的,也就是说:由特定的黑色时代中走来的“一代人”,他们伟大的觉醒是其他“无缘”于“黑夜”的人们所难以企及的。   短短的两句诗,冠以一个博大的题目,揭示一个庞大的主题,在对立统一中,充分显示了象征的魅力。从作者的生活历程看,诗中的黑夜似乎是“十年浩劫”,“一代人”当然是指在这个特定历史阶段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人。然而,诗毕竟不是历史,诗的容量常能凭借艺术的魔力而无限扩大。如果超越时空的话,我们便很容易在屈原、杜甫、鲁迅等等不同时代的人物身上,看到“一代人”的形象,他们都在“黑夜”中生存,他们都具有特别敏锐的“黑色的眼睛”。   《一代人》干脆的语言,执着的追求意向同样显示了一种性格,可以说,这也是一首“性格诗”。它汇集了思维与表现、形式和内容、标题与诗体之间在大小、深浅、形象抽象等方面的一系列矛盾,最终熔入18个字中,深沉而潇洒地突出了当代人的精神意象。果然引爆了同代人的情感!《一代人》真是一枚神奇的“雷管”。
《一代人》一诗既是这一代人的自我阐释,又是这一代人不屈精神的写照。黑暗要扼杀一个人明亮的眼睛,但黑暗的扼杀却没有达到它的目的反而创造了它的对立物;黑色的眼睛;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正是这坚毅的寻找,才使他们看到掩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使人难以接受的本质。
仅仅两句却道出了一代青年人探索真理的心声。 十年浩劫,是漫漫长夜,没有星斗,没有月光,甚至连磷火也没有。但是,渴求光明的心却是压不住的。由最初的迷惘到清醒,由无知到觉悟,由困顿到解脱,都是在这茫茫“黑夜”里完成的。因为是黑夜,就不可能不是黑夜的眼睛。这是移就。黑色的眼睛也是变异物,喻为被扭曲的灵魂,或者笼罩的阴影,从阴影里裂变出来的寻找真弄虚作假的光明。是挤出蚕茧的蛾子,是沟坎上流过的溪水,是地平线上跃起的太阳。毕竟封锁不住,历史的答案也正是如此。 诗简洁、明快,充满必胜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