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辽阔的疆域
1、读“中国的疆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东西半球看,中
国位于 半球;从南
北半球看,中国位于
半球。
(2)从海陆位置看,中
国位于 洲或
大陆 部,
洋的 岸。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位
于 纬度,五带中
的 带,少数地区
地处五带中的 带,
没有 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
积约 平方千米,
仅次于 、 ,居世界第 位。
(5)图中数字代表的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6)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 、 、 和 海,位于山
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的 海是我国内海,位于雷州半岛和 岛之间的 海峡
也是我国的内海。
(7)我国的四个端点
所在省区 具体地点 大概经度或纬度
最北端
最南端
最东端
最西端
我国的陆上邻国有 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个。
2、读“中国政区图”和“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共有 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个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
和 个特别行政区。
(2)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
为 、 、 三级。
(3)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
(4)跨纬度最广的省区是 ,
(6)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6)邻国最多的省区是
(7)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
东有 省、 自治区、
省、 省。
(8)根据图中数字填写下列表格
图 号 1 2 3 4 5
全 称
简 称
行政中心
图号 6 7 8 9 10
全称
简称
行政中心
3、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
(1)A 表示 省的 市,B 是 省
的 县。这条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以这条线为界, 地区人口密度大,
地区人口密度小。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 的国家。
实行 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3)我国共有 个民族, 人口最
多,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 部和 部
最为集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和
地区;各民族分布具有 的特点。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4、(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2)在上图中填写出 18 条山脉的名称。
(3)
西侧地形区 山脉 东侧地形区
横断山脉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北侧地形区 山脉 南侧地形区
昆仑山脉
天山山脉
5 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
(1)我国地形的特征: 、 。
(2)我国地势的特征: 、 。
(3)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 山脉—B 山脉—C 山脉。
(4)第二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D 岭—E 山脉—F 山—
G 山
(5)拉萨位于第 级阶梯上,该级阶
梯的地形以 为主,平均海拔超
过 米;西安位于第 级阶梯上,
该级阶梯地形以 为主,平均海拔
是 米;南京位于第 级阶
梯上,该级阶梯地形以 为主,平均海拔 米。
(6)a 表示的河流是 ,b表示的河流是 ,它们的流向都是 。
(7)我国的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
(8)四大高原的地面特征: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
(9)五、填写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山脉名称
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是: 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是美称“ ”,我国最大的平原是: ,我国最
大的丘陵是: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美称是:
第二节 气候的基本特征
1.读“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习惯上以 a 、
b 、c 、
d 、e 为界,把我国
划分为 A 区和 B 区。
(2)季风区受 季风影响明显,降
水 ;非季风区受 、 等因
素的制约, 季风很难到达,降水 ,
全年较 。
(3)受 季风的影响,使得我国亚热带
地区成为亚洲和非洲回归沙漠带上的“绿
洲”。
2.读我国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气压和风向判断,甲图反映的是影响我国的 (冬、夏)季风。①气流是 风(风
向),来自 洋。②气流是 风(风向),来自 洋。①和②气流的性
质是 。乙图反映的是影响我国的 (冬、夏)季风。③气流是 风(风向),
④气流是 风(风向),③和④气流的发源地是 ,③和④气流的性质
是 。我们把能够收到①②气流影响的地区称为 区。
3.读我国干湿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通常根据一个地区 和
的对比关系,来衡量该地气候
的干湿程度。降水量小于蒸发量,该地区
就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该地就
。
A 为 区,自然景观
B 为 区,自然景观
C 为 区,自然景观
D 为 区,自然景观
A和 B的分界线为 — 一线。
四川盆地为 区(干湿区),长江中
下游平原为 区(干湿区),华北平原为 区(干湿区)
4.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 的多少,我国自北
向南划分为 A 带、B 带、
C 带、D 带、E 带
五个温度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的
F 。
(2)四川盆地属于 带(温度带)。
农作物熟制: ;
耕地类型是:
(3)东北平原属于 (温度带)
农作物的熟制: ;
耕地类型是:
(4)华北平原属于 (温
度带),农作物的熟
制: ;耕地类型是:
(5) 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 (温度带),农作物的熟制: ;耕地
类型是:
(6)C 与 D 的分界线经过 — 一线,该分界线大致与一月份 ℃等
温线以及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7)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是 ;
我国降水量时间分布规律是 。
(8)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
5.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
A 是 气候,气候特
征:
B 是 气候,气候特
征:
C 是 气候,气候特
征: ,
D是 气候,气候特
征:
由于 因素,青藏高
原形成了 E
气候。
(2)B 和 C 的分界线大致以 — 一线为界。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 。
(4)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有: 、 、 。
(5)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 ,夏季 ,气温年较差 ,降水
的 和 明显,气候具有较强的 性。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1、写出数字代表
的河流名称:
1: 、
2 : 、
3 : 、
4 : 、
5 : 、
6: 、
7: 、
8 : 、
9 : 、
10: .
2、含沙量最多的是 ;我国第一大河是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是 ; 汛期最长的是 ;唯一注入北冰洋是 。
3、写出字母代表的湖泊:a: 、b: 、c: 。其中属于内流
湖的是 ,内流湖基本上是 湖;属于外流湖的是 、 ,
外流湖基本上是 湖;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它在 区(选填内/
外流区);最大的淡水湖是 ,它在 区(选填内/外流区)。
4、读我国长江流域图回答问题。
(1)长江发源于①: 山脉,注入②: 海。
(2)长江上游蕴含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因此有“ ” 之称,长江的内河通航里
程占全国的 2/3,货运量占 60%,因此有“ ” 之称。
(3)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为: 和: 。
(4)长江主要支流和湖泊:1 ,2 ,3 ,4 ,5 。
甲湖泊名称: ,乙湖泊名称:
(5)写出下列城市名称:a ,b ,c ,d 。
(6)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有:A: B: C: D:
E: F: 。
(7)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有 个,分别是: (写简称)
(8)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
上游: 中游:
下游: 。
(9)长江洪涝灾害频发原因有: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治理措施: (至少写出 4 点)
5、读我国黄河流域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 山
脉,注入 海。其干流
呈巨大的“ ”字形。
(2)黄河上、中、下游划分
的界点是 和 。
(3)2 和 3 分别是黄河的重
要支流 和 河
(4)黄河是我国第 长河,
是世界上 量最大的
河流。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 (地形区)。
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治理黄河含沙量大的根本措施是
(5)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有:A B C D
(6)黄河流经的省区有 个,分别是 (写简称)
(7)黄河被称为“中国的忧患”,举例说明 (写两点)
(8)黄河在孟津以下河段被称为“ ”,形成原因:黄河进入 地区, 变
宽 ,坡度 ,河水流速 ,携带的泥沙 ,抬高河床,成为地上河。
第三章 第一节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1)自然资源分为 资源
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属
资源。
(2)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利用状况,
把土地资源分
为 、 、 、和
建设用地等,左图中是①代表土地利
用类型中的 ,从干湿区来看
①主要位于 区。②代表土地
利用类型中的 ,从干湿区来
看②主要位于 区。①和②主
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 区,
从地形看主要分布在东部的 及低缓的 地区;①和②大致以 —
为界。
(3)上图中的④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名称是 ,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年降水
量不足 毫米的 区和 区,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的农业部
门是 。
(4)上图中的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名称是 ,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
的 、 .地区和 地区。主要分布在 (地形)。三大林
区是: 、 地区和 地区。
(5)我国土地资源总量 ,人均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其中 、
和 比重较大, 比重较小,特别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6)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 。
第二节 节约使用水资源
(1)陆地上的水资源,主要来自 。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地区分布不均衡,使得
水资源呈现出 的特点。
(2)我国水资源从时间分布上看的特点是: 。
(3)我国水资源从空间分布上看的特点是: 。
(4)为防治旱涝灾害、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一方面通
过 等蓄水工程,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修建 ,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4)南水北调工程是把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缺水严重的 、 等
地。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利用了 运河输水。
第四章 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农业是个大家庭,包括很多部门,通常,按照生产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
、 和 等部门。
2、从全国范围看,种植业集中分布在 ,如东北平原、
和 等地。我国南方与北方在种植业上存在很大差异,大致
以 — 为界。读图比较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完成下表: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耕作制度(作物熟制)
东北平原:
北方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南方
海南岛:
3、读左图回答问题
(1)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发展
业为主,分布着我国四大牧区,分别是:
A 牧区 、B 牧区 、C 牧
区 D、 牧区。
而 业、 业和 业主
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
(2)我国主要畜牧业区和主要种植业区的
分界线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我国的三大产棉区是 南部、
流域和 流域。
4、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三大林区:甲是最大林区 ,
乙是 ,丙是 。
(5)我国四大渔场:A:
B: C:
D: 。我国最大渔场是
。淡水渔业生产集中分布在
E 。
5、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
第二节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 ,分为重工业和 。
2、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和地位
工业基
工业中心 地位 发展条件 限制因素
地名称
①
②
③
④
3、影响工业分布的条件: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4、高新技术产业的三个主要特点:
5、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多依附于 和 集聚地,在全国范围内出现 的
特点。在东部沿海地区,已初步形成了 、 和 等各具特色的
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第三节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
1、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A—N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完成以下各题:
(1) 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2) 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在此
交汇的铁路线主要有:
A 线、B 线、C 线、
D 线、E 线。
(3)兰州位于 F 线、G 线、
H 线相交处,它是 省的
行政中心。
(4)字母 O 是 线,起止点是
— 。
(6)小明寒假要从上海坐火车去成都,
选择了一条近便的路线。请填写所经的铁
路线:
(7)我国铁路分布特点:从整体上看,我国东部地区的铁路运输网 ,西部地区较
为 。 第四节 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1、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地区 干湿区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主食 例如
北方地区 饺子、馒头、拉面等
南方地区 汤圆、米粉、年糕等
2、自然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南方民居墙体 、窗户 ,通风条件好;
气 气温 北方特别是东北民居墙体 、窗户 、密闭程度高
候
降水 东南地区民居屋顶坡度 、西北地区民居屋顶坡度 。
南方地区民居建在向阳坡,布局紧凑、院落 ;
地形
北方平原地区民居形态规整,院落 。
一般就地取材,黄土高原地区的居民建造 ;
建筑材料
西双版纳的傣族人建造 。
3、填写出下列地区的传统民居
内蒙古牧区 ,西双版纳 ,北京 ,黄土高原 ,
福建 ,湘西 。
4、填写出下面省区的世界遗产
甘肃省 、陕西省 、北京市 、安徽省 、
西藏自治区 、山西省 、四川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