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科学3.3重力教学设计
课题 3.3重力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下第三章第3节,重力是初中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前学生已有力及力的三要素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重力是进一步深化和延伸,从知识上看,重力在力学学习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后续受力分析等内容的基础;从思想方法上看,重力与人类生活结合相当紧密,所以掌握好重力的相关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重力及重力产生的原因;了解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科学思维: 理解重力三要素的具体表示方式,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探究实践: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通过观察法等进行总结实验现象的相关规律,学习知识迁移法、转换法的应用、实验探究法等能力;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重点 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
难点 重力产生的原因、区分竖直与垂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知识回顾:1、力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2、力的作用效果是: ; ; 3、力的三要素包括: 、 和 ; 4、如何用力的示意图表示某一个力?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重力 1、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称为重力,符号G。 (1)施力物体:地球; (2)力的作用点:受力物体的重心; (3)重力的单位:牛顿(牛),符号N; (4)地面上或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重力作用; (5)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6)重力是非接触力,抛出去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与静止时受到重力是不变的。2、物体重心的判断: (1)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2)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放置位置无关。 (3)质量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或平衡法测定。活动:确定重力的方向(1)如图甲,将小球悬挂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待球静止时,在图上画出球静止时细线的位置。 结论:重力方向 :竖直向下(2)如图乙,将铁架台倾斜一定的角度,在图上画出球静止时细线的位置,确认重力的方向。 3、重力的方向: 由于地球的吸引作用使附近的物体向地面下落,所以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运动的物体,其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2)静止的物体,其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3)水平地面上、斜坡上的物体,其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4)空中上升、水中下沉的物体,其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5)重力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与斜面不垂直。视频:重力的方向4、“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的应用: (1)重垂线: 在建造房屋时,建筑工人常常利用重垂线检测墙体是否竖直。 (2)不倒翁玩具: 不倒翁的原理就是物体的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 不倒翁在竖立状态时,重心最低。当我们推它时,不倒翁偏离平衡位置,重心是升高的。为了趋于稳定,重心总是要回到最低位置(即竖立状态),所以不倒翁无论如何摇摆,总是不倒的。 (3)走钢丝表演: 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始终要使自己身体重力作用线通过支撑面,这支撑面就是钢丝。钢丝很细,给人的支撑面极小、使身体重心恰巧落在钢丝绳上就很难,身体随时有倒下去的危险。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当身体摇晃要倒下时,人们往往摆动两臂,使身体重新站稳。有时他们手中还常拿着长长的竹竿,或者花伞、 彩扇等,这些物品起着“延长手臂”的作用, 是帮助身体平衡的辅助工具。 二、重力的大小: 1、重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 力的测量工具是测力计,重力作为一种力,其大小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2、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的方法: 将被测物体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测力计挂钩上, 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被测物体的重力。讨论:1)一只西瓜要比一只苹果重,一桶水要比一杯水重。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你能作出什么假设?2)如何证明重力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仪器、方法等)探究1、物体的重力与体积的关系 将体积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分别放在天平(已调平)的两个托盘上,铜块的质量较_______。用弹簧测力计测得铜块受到的重力较________。 说明: 。探究2、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用天平测得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铜块,木块的体积较_______。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两者受到的重力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说明: 。 探究3、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定量关系 1)每小组准备 1个弹簧测力计、4个质量均为 100 克的钩码。 2)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出 1-4个钩码受到的重力,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 3-1中。 (3)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建立如图 3-51的直角坐标系。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上描点,连接这些点,看看重力和质量有什么关系。 三、重力的大小 1、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1)物体所受重力与体积、形状无关,与质量有关; (2)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3)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G=mg;(G为重力、m为质量、 g=9.8N/kg 2、g=9.8N/kg的意义: (1)表示意义:质量为 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9.8 牛; (2)粗略计算时一般可取10N/kg; (3)g的值与海拔高度、纬度位置等有关:物体在极地受到的重力比在赤道要略大些,在山脚受到的重力比在山顶要略大些。 3、G=mg的运用: (1)正确理解:G=mg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并不表示“质量与重力成正比”; (2)变形公式: (3)地球上,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比为一个定值。 (4)相同质量的物体在不同星球上所受重力不同。 (5)例题讲解:例题1、某中学生的质量是60kg,他的重力是多少?例题2、某块石头重3000N,它的质量是多少?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为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若把这块石头带到月球上去,它的质量为多少? 思考讨论: 假如失去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 重力是一种重要的力,但学生对其起因等都无法感受,也无法直接实验,故直接告知 ,这也是概念教学的一种方法重心的确定,有利于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为后续学习打基础重力的方向由学生完成探究后获得,直观有效;学生体验了实验的快乐,又学习从实验中取得知识的学习方法强调重力方向是不变的视频起到巩固、拓展和提升兴趣的作用理解重力的方向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是定量的方法分步探究,突破难点;让学生自然想到:重力与质量有关是定性比较,要定量比较则要借助测力计探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归纳,突出重点学法指导规范格式拓展思维,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课堂练习 1、正在上升的气球、正在下沉的铁片、山坡上滚下的雪球 它们所受重力的方向依次是( C ) A.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沿山坡向下 B.竖直向上、竖直向下、竖直向下 C.竖直向下、竖直向下、竖直向下 D.无法确定 2、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 B. 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 物体将失去质量 D. 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3、下列计算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所受重力的运算过程,正确的是( B ) A.G=mg=5×9.8牛/千克=49牛 B.G=mg=5千克×9.8牛/千克=49牛 C.G=mg=5千克×9.8=49牛 D.G=mg=5千克×9.8牛=49牛 4、下列关于g=10 N/kg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 1 kg=10 N B.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受重力的10倍 C. 质量是10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 N D. 质量是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 N 5、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空中飞行的飞机不受重力 B. 汽车上坡时,所受重力的方向是沿斜坡向下的 C. 地球吸引物体使物体受到重力,同时地球也受到物体的吸引力 D. 将质地均匀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 由公式m=G/g可知,物体的质量跟它的重力成正比 B. 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测物重,在太空中和在月球上是一样大的 C. 物体的重力只有大小、方向,而无作用点 D. “水往低处流”是由于重力作用的结果 7、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1)某同学用已知质量的钩码进行实验,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G-m图象,如图,由此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 比。(2)他又正确测量了一个木块的质量和重力,并在图上正确描点A,如图。请分析点A不在直线a上的主要原因是 (用字母表示)。 A.测力计测量前没调零 B.天平测量前没调平C.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参考:(1)正(2)A;C]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3、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4、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表达式:G=mg g= 9.8 N/kg,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N; 粗略计算时g =10 N/kg。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形成知识体系框架,便于学生记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 §3.3重力 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重力及重力产生的原因;
2、了解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3、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重力
1、地球对周围的一切物体都有 的作用。物体由于 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符号 ;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重力的作用点位于 物体上;
3、重力的方向总是 ;
(1)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其重力的方向 ;
(2)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时,其重力的方向 ;
4、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 可用于检测墙体是否竖直,等。
知识点2、重力的大小
1、重力大小可用 进行测量;重力的单位是 ;2只鸡蛋的重力约为 ;
2、重力的大小与 有关: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比;
3、重力的计算公式: ,其中g= ,表示地球上的物体, ;
4、重力的大小除了与质量有关,还跟物体所在的 和 有关。物体在极地受到的重力比在赤道要 ,在山脚受到的重力比在山顶要 。
二、例题讲解
例题1、飞船在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甲航天员在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另一乙航天员站在月球表面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 )
A.甲乙测量结果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
B.甲乙都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
C.甲测量结果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乙的结果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
D.甲测不出物体的质量,乙测得的质量和地球上一样
例题2、如右图所示,支杆OB固定在板BC上,小球A用细绳悬挂在杆端O处,用此装置可研究重力的方向。现从图示位置将板缓慢放平,在此过程中绳与虚线(虚线与BC垂直)之间的夹角α将(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例题3、某小组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红认为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B.小张认为利用原有器材,在月球表面可以完成本实验
C.小亮处理数据,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表),初步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D.小明处理数据,画出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图(如图),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例题4、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点,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其中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小明先将一个正常的铁制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丁所示的示数,再将该弹簧秤以如图乙和丙的两种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别用同 样的力F0(F0>1N)竖直向上拉弹簧秤,则稳定后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
A.乙图读数为F0-1N,丙图读数为1N B.乙图读数为F0+1N,丙图读数为F0-1N
C.乙图读数为F0,丙图读数为F0-1N D.乙图读数为F0-1N,丙图读数为F0
例题5、小金同学想把弹簧测力计改装成“质量秤”。他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的物块的重力,所得数据记录于表中。(g取10N/kg)
(1)小金改装的原理是m= (填公式)。
(2)利用该“质量秤”可测得最大物体质量为 g。
(3)已知月球上的g约为地球上的1/6,若把如图弹簧测力计移至月球表面,称量同一物体时指针的示数将 (选填字母)。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三、随堂练习:
1、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饮料罐(含饮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2、小明对身边一些物体所受重力的估测,其中正确的是 ( )
A. 一本物理书所受的重力大约是40 N B. 一个鸡蛋所受的重力大约是0.5 N
C. 一枚大头针所受的重力大约是0.1 N D. 餐桌所受的重力大约是8 N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地面附近的物体均受重力的作用 B. 只有与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重力的作用
C. 正在上升的氢气球不受重力作用 D.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4、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空中飞行的飞机不受重力
B. 汽车上坡时,所受重力的方向是沿斜坡向下的
C. 地球吸引物体使物体受到重力,同时地球也受到物体的吸引力
D. 将质地均匀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5、下列关于g=10 N/kg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1 kg=10 N B.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受重力的10倍
B.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受重力的10倍
C. 质量是10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 N
D. 质量是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 N
6、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足球的重心在球心
B. 宇航员杨利伟从地面到太空质量不变,其所受重力也不变
C. 砌墙时用铅垂线确定方向科用的是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D. 跳水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越落越快,主要是因为受到重力
7、交通干道上有一座桥,桥梁旁竖着一块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物理意思是什么?一辆总重为392000N的卡车能否通过这座大桥?(用计算说明,g=9.8 N/kg)
8、用力的示意图表示下列物体的重力:
四、课后巩固:
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B. 重力作用不需要地球与物体相互接触
C. 玩具“不倒翁”不倒就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D. 走钢丝的运动员,手中都握有一根长杆是表演的需要
2、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下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的
C. 一只鸡在地球上重10 N,带到月球上这只鸡仍然重10 N
D. 只有与地面接触,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
4、下列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同一物体,放在地球不同位置上时,其重心不同
B.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C.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 对于粗细均匀且质量均匀的铁棒,重心在铁棒的中心上
5、如图所示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6、下列计算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所受重力的运算过程正确的是( )
A.G=mg=5×9.8牛/千克=49牛 B.G=mg=5千克×9.8牛/千克=49牛
C.G=mg=5千克×9.8=49牛 D.G=mg=5千克×9.8牛=49牛
7、下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斜抛向空中的篮球 B.斜面上静止的木块
C.摆到最高点的小球 D.正在上升的气球
8、下面是同学们上体育课时的一些场景,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A.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快慢
B.投出去的实心球最终落到地面,是因为实心球在空中不受力的作用
C.“踢足球”时,头球攻门是利用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做“俯卧撑”时,自身重力不变
9、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斜面
B.物体放在支持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支持面
C.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10、质量为300g的苹果从树上掉落,掉落过程中苹果主要受————力的作用,其方向总是————的,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这个力的大小为 N。
11、“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开始工作,如图所示,这是人类时隔37年再次在月球表面开展探测工作,展示了我国强大的科技综合实力.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在地球表面的重力;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质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在地球表面的质量。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小科对宇宙星空知识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万(G)与质量(m)的关系如图,则:
(1)从图中信息可知,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 。
(2)如果要把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图画在同一坐标图中,应画在图中的哪个区域 (填“①”“②”或“③”)。
(3)右图为实验室的一种弹簧秤,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处于静止时,从左边刻度可以测出物体重力的大小,从右边刻度可以测出物体质量的近似值;如果把该弹簧秤拿到乙星球上使用,刻度值应该重新标注,方法是________。
A.左边刻度值不变,右边变为原值的2倍 B.左边变为原值的2倍,右边刻度值不变
C.左边刻度值不变,右边变为原值的1/2倍 D.左边变为原值的1/2倍,右边刻度值不变
13、小明为了研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用弹簧秤测出二只钩码、四只钩码、六只钩码的重力,再求出重力与其钩码质量的比值,最后再从中寻找规律。他设计了如下记录表格并写上了测量数据:
钩码数(个) 2 4 6
质量(千克) 0.1 0.2 0.3
重力(牛) 0.98 1.96 2.94
重力/质量(牛/千克) 9.8 9.8
(1)请你帮小明完成表格中没完成的数据 。
(2)由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3)如果在弹簧秤下挂10个钩码,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
14、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楚老师给不同小组提供了相同规格及标度相同的透明坐标纸(如图甲所示),随机提供绿豆、红豆或黄豆一包(每组只有一种豆类),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天平测得多组重力与质量的实验数据。
(1)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描绘成G-m的图像;发现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知:
;
(2)有小组提出可以将绿豆和黄豆两组数据的透明坐标纸进行重叠后,观察绘制的图像,图线可能是
图乙中 ,以此判断重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已知ρ绿豆﹥ρ黄豆)
(3)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老师提出把弹簧测力计改装成测量液体的密度秤,具体操作如下:用同
一小桶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力为1N,装满水后总重力为3N,再装满另
一液体时示数为4N,则液体密度为 kg/m3;
(4)小唐做“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拉力的关系”的实验时,他先把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
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为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然后用竖直向下的力F拉弹簧下端,测出弹簧的
长度为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作出的F-x图
像是 并加以说明(其他操作都正确): 。
15、一辆自重为5×104N的货车装载着20箱货物,每箱货物的质量是400kg,行驶到一座立有限重标志牌的桥前,标志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这辆货车和货物的总质量为多少?
(2)这辆车能安全过桥吗?若不能,则需要卸下几箱货物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 向下吸引 地球的吸引 G 2、地球 受力
3、 竖直向下 (1) 不改变 (2) 不改变 4、 重垂线
知识点2、
1、 弹簧测力计 牛顿 1N 2、 质量 正
3、 G=mg 9.8N/kg 质量为1kg时受到的重力是9.8N;
4、 纬度 高度 略大些 略大些
二、例题讲解:
例题1、D
解析: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原理就是:天平为等臂杠杆,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个托盘上物体的重力相等。根据G=mg可知,托盘上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在飞船中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则不能测出物体质量。在月球表面,物体有重力,可以测量物体质量。由于物体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测量结果与地球上一致,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D符合题意。
例题2、A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当支架OB缓慢放平时,底板BC与水平面的夹角越来越小。由于重力竖直向下,那么绳子与虚线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小。故A符合题意。
例题3、A
解析:A.本实验中,并没有求比值的平均值,而是通过比值的大小寻找重力和质量的数量关系,故A错误符合题意;B.月球上的引力比地球上小,但是物体仍然有重力,所以在月球表面可以完成本实验,故B正确不合题意;C.小亮处理数据,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表),发现它们的比值都相等,因此初步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C正确不合题意;D.小明处理数据,画出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图(如图),因为二者的图像为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所有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只有A符合题意。
例题4、D
解析:按乙图放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弹簧秤外壳受重力和两个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有:F0=1N+F1,所以弹簧测力计读数F1=F0-1N;按丙图放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根据平衡条件,则稳定后丙图的弹簧秤的读数为F0。故D符合题意。
例题5、(1)G/g (2)500 (3)B
解析:(1)小金改装的原理是m=G/g;(2)根据图片可知,测力计的最大示数为5N,则最大物体质量为:; (3)将同一物体拿到月球上质量保持不变,月球上的g为地球上的1/6,根据G=mg可知,月球上测力计的示数是地球上示数的1/6,故B符合题意。
三、随堂练习:
1、B 2、A 3、A 4、C 5、D 6、B 7、这辆卡车能不通过此桥。
8、
四、课后巩固:
1、D 2、A 3、A 4、D 5、B 6、B 7、A 8、B 9、D
10、重;竖直向下; 地球; 3 11、 小于;等于 12、(1)G/m=15N/kg(2)②(3)A
13、(1)9.8 (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4.9牛
14、(1)物体所受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C
(3)1.5×103 (4)B,由于弹簧自身的重力也会使弹簧伸长
15、(1)解:货车的质量: ;货车和货物的总质量为m总=m+m货=5000kg+20×400kg
=13000kg=13t;(2)解:因为 13t>10t,所以这辆车不能安全过桥。需要卸下货物的箱数: ,所以需要卸下8箱货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36张PPT)
第三章 运动和力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节 重 力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重力及重力产生的原因;了解重力的方向以及
重垂线的应用;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科学思维:理解重力三要素的具体表示方式,利用数学模型解
决物理问题;
探究实践: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通过观察法
等进行总结实验现象的相关规律,学习知识迁移法、转换法
的应用、实验探究法等能力;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
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知识巩固
1、力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2、力的作用效果是: ; ;
3、力的三要素包括: 、 和 ;
4、如何用力的示意图表示某一个力?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相互
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其中,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大小直接标在箭头旁边。
新知讲解
一、重力
1、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称为重力,符号G。
(1)施力物体:地球;
(2)力的作用点:受力物体的重心;
(3)重力的单位:牛顿(牛),符号N;
(4)地面上或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重力作用;
(5)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6)重力是非接触力,抛出去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与静止时受到重力是不变的。
新知讲解
2、物体重心的判断:
(1)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2)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放置位置无关。
新知讲解
(3)质量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或平衡法测定。
甲
活动:
(1)如图甲,将小球悬挂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待球静止时,在图上画出球静止时细线的位置。
G
甲
球静止时的方向:竖直向下
探究:确定重力的方向
活动:
(2)如图乙,将铁架台倾斜一定的角度,在图上画出球静止时细线的位置,确认重力的方向。
乙
乙
G
球静止时的方向:竖直向下
新知讲解
3、重力的方向:
由于地球的吸引作用使附近的物体向地面下落,所以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运动的物体,其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2)静止的物体,其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3)水平地面上、斜坡上的物体,其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4)空中上升、水中下沉的物体,其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5)重力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与斜面不垂直。
G
G
视频:
重力的方向及其应用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4、“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的应用:
(1)重垂线:
在建造房屋时,建筑工人常常利用重垂线检测墙体是否竖直。
新知讲解
(2)不倒翁玩具:
不倒翁的原理就是物体的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
不倒翁在竖立状态时,重心最低。当我们推它时,不倒翁偏离平衡位置,重心是升高的。为了趋于稳定,重心总是要回到最低位置(即竖立状态),所以不倒翁无论如何摇摆,总是不倒的。
新知讲解
(3)走钢丝表演:
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始终要使自己身体重力作用线通过支撑面,这支撑面就是钢丝。钢丝很细,给人的支撑面极小、使身体重心恰巧落在钢丝绳上就很难,身体随时有倒下去的危险。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当身体摇晃要倒下时,人们往往摆动两臂,使身体重新站稳。有时他们手中还常拿着长长的竹竿,或者花伞、
彩扇等,这些物品起着“延长手臂”的作用,
是帮助身体平衡的辅助工具。
新知讲解
二、重力的大小:
1、重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
力的测量工具是测力计,重力作为一种力,其大小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2、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的方法:
将被测物体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测力计挂钩上,
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被测物体的重力。
讨论:
一只西瓜要比一只苹果重,一桶水要比一杯水重。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你能作出什么假设?
猜想①:重力可能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猜想②:重力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重力越大;
猜想③:重力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对于猜想③如何解决?说说你的方法,并试一下。
改变将物体的形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不同形状时的重力,进行比较。
结果:物体形状改变时,其受到的重力不变。说明物体的重力与其形状无关。
活动:
探究1、物体的重力与体积的关系
将体积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分别放在天平(已调平)的两个托盘上,铜块的质量较_______。用弹簧测力计测得铜块受到的重力较________。
说明: 。
大
铜块 铝块
大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体积大小无关
新知讲解
探究2、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用天平测得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铜块,木块的体积较_______。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两者受到的重力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说明: 。
木块 铜块
大
相同
物体所受重力相同与其质量有关;质量相同时,物体所受的重力也相同。
定性关系
新知讲解
探究3、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定量关系
1)每小组准备 1个弹簧测力计、4个质量均为 100 克的钩码。
2)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出 1-4个钩码受到的重力,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 3-1中。
(3)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建立如图 3-51的直角坐标系。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上描点,连接这些点,看看重力和质量有什么关系。
0.1
1
0.2
2
0.3
3
0.4
4
10
10
10
10
0.1 0.2 0.3 0.4
4 3 2 1
实验结论: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重力和质量的比值约为10牛/千克。
新知讲解
三、重力的大小
1、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1)物体所受重力与体积、形状无关,与质量有关;
(2)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3)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G=mg;(G为重力、m为质量、 g=9.8N/kg
2、g=9.8N/kg的意义:
(1)表示意义:质量为 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9.8 牛;
(2)粗略计算时一般可取10N/kg;
(3)g的值与海拔高度、纬度位置等有关:物体在极地受到的重力比在赤道要略大些,在山脚受到的重力比在山顶要略大些。
新知讲解
3、G=mg的运用:
(1)正确理解:G=mg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并不表示“质量与重力成正比”;
(2)变形公式:
(3)地球上,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比为一个定值。
(4)相同质量的物体在不同星球上所受重力不同。
G
m
=
g
m
=
G
g
新知讲解
(5)例题讲解:
例题1、某中学生的质量是60kg,他的重力是多少?
解:已知某中学生的质量m=10kg,则他在地球上所受到的重力:
G=mg=60kg×10N/kg=600N
答:某同学的重力为600N。
新知讲解
例题2、某块石头重3000N,它的质量是多少?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为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若把这块石头带到月球上去,它的质量为多少?
解:已知石头的重力G=3000N,则它的质量为:
m=G/g=3000N/10N/kg=300kg,
因为质量不会随位置而变化,所以到月球上质量也是300kg。
答:石头的质量300kg,到月球上也是300kg。
思考讨论:
假如失去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
假如失去重力,力气很小的人也可扛起很重的物体;假如失去重力,我们将在空中飘来飘去,我们可以在天花板上睡觉;
假如失去重力,喝水很费劲,必须挤进嘴里去, 我们要用水枪来喝水,我们的食物要做成牙膏状;
假如失去重力,出门旅游不用车船,用脚轻轻一蹬就可离开,………。
阅读:
不同星球上的重力
课堂练习
1、正在上升的气球、正在下沉的铁片、山坡上滚下的雪球 它们所受重力的方向依次是( )
A.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沿山坡向下
B.竖直向上、竖直向下、竖直向下
C.竖直向下、竖直向下、竖直向下
D.无法确定
C
课堂练习
2、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物体将失去质量
B. 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
D. 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A
课堂练习
3、下列计算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四种运算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G=mg=5×9.8牛/千克=49牛
B.G=mg=5千克×9.8牛/千克=49牛
C.G=mg=5千克×9.8=49牛
D.G=mg=5千克×9.8牛=49牛
B
课堂练习
4、下列关于g=10 N/kg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1 kg=10 N
B.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受重力的10倍
C. 质量是10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 N
D. 质量是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 N
D
课堂练习
5、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空中飞行的飞机不受重力
B. 汽车上坡时,所受重力的方向是沿斜坡向下的
C. 地球吸引物体使物体受到重力,同时地球也受到物体的吸引力
D. 将质地均匀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C
课堂练习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由公式m=G/g可知,物体的质量跟它的重力成正比
B. 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测物重,在太空中和在月球上是一样大的
C. 物体的重力只有大小、方向,而无作用点
D. “水往低处流”是由于重力作用的结果
D
课堂练习
7、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
(1)某同学用已知质量的钩码进行实验,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G-m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 比。
(2)他又正确测量了一个木块的质量和重力,并在图上正确描点A,如图。请分析点A不在直线a上的主要原因是 (用字母表示)。
A.弹簧测力计测量前没调零
B.天平测量前没调平
C.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
正
A、C
课堂总结
1、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质量均匀分布、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4、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表达式:G=mg
g= 9.8 N/kg,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N;
粗略计算时g =10 N/kg。
板书设计
3.3 重 力
1、重力:
原因:地球吸引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几何中心
质量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物体:悬挂法确定
3、重力的大小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G=mg
g=9.8N/kg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牛顿第一定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