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2 19:0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09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程标准:
认识20世纪以来国际贸易、金融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选择性必修2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一战前的世界经济
项目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速 1.3 4.6 1.9 8.1
187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3 2 4
1913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表现: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
结果: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二)一战后
资本主义国家
1.20年代——虚假繁荣
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1919-1929年:经济恢复、快速发展,美国出现柯立芝繁荣),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犹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总统柯立芝任期内,美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程度空前加速,每年生产率增长近4%,美国工业生产增长近一倍。20年代,美国生产出全世界小汽车总量的85%。1929年,美国平均5人就拥有一辆小汽车。面对如此的美景,难怪很多美国人乐观地认为,自己的“美国梦”正在迅速实现。
立芝繁荣(1923-1929)

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一战后的世界经济
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生产社会化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
经济大危机
经济萧条,社会矛盾激化
“自由放任”政策失败
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转嫁危机,实行法西斯专政
美国
德国日本
渡过危机
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世界经济的发展

(三)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资本主义国家
3.黄金时期
20世纪50—70年代
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凯恩斯主义
世界经济的发展

(三)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1.资本主义国家
3.黄金时期
20世纪50—70年代
4.滞胀时期
20世纪70年代
项目 时间 年均生产率增长% 消费品
价格提高%
美国 1963-1973 1974-1979 1.9 -0.1 3.6
8.6
英国 1963-1973 1974-1979 3.0 0.8 5.3
15.7
法国 1963-1973 1974-1979 4.6 2.7 4.7
10.7
20世纪70年代,阿拉伯国家提高油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为了应对危机,各国纷纷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混合经济”
世界经济的发展

(三)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1.资本主义国家
3.黄金时期
20世纪50—70年代
4.滞胀时期
20世纪70年代
背景: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概况:20世纪80年代经济复苏;20世纪9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5.复苏与发展时期
20世纪80、90年代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评价: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但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分化
世界经济的发展

(三)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资本主义国家
【拓展】美国的新经济时代
(2023下·宁夏吴忠·高二吴忠中学校考期末)1996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下降到2.1%,为30年来最低水平,1997年5月,美国失业率已降到4.8%,为1973年以来最低水平。199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3.2%,继续在西方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冷战结束,国防开支减少 B.政府压缩社会福利的开支
C.“新经济”增长模式的出现 D.没有出现大规模经济危机
C
时间: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时期)
含义: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增长模式
原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特征: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
评价:推动了美国经济长达十年的持续增长;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
第九课必备知识——资本主义经济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脉络:时间+阶段+经济主张
2.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3.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特点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原因
5.三大经济思想
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一战后的世界经济
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1918-1921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商业—取消商品贸易、生活必需品由国家分配;分配—配给制、劳动义务制
目的:巩固新生政权;将其作为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影响: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一战后的世界经济
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1918-1921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1928年 新经济政策
内容:农业—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恢复自由贸易,引入外国资本 ;分配—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影响: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定了政治形势,巩固苏维埃政权
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一战后的世界经济
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1918-1921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2-1928年 新经济政策
20世纪30年代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
开展农业集体化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后逐步开展;
1929年全国大规模开展;
1937年基本完成
实施“五年计划”
(1928—1932—1937)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
世界经济的发展

(三)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2.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指令性计划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运转不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随后的改革也陷入困境
国家 方式
波兰、阿尔巴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 相对平稳
罗马尼亚 流血冲突
民主德国 合并统一
捷克斯洛伐克 国家分裂
南斯拉夫 国家解体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结果: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经济面临挑战
世界经济的发展

(三)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2.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曲折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飞速发展;
201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世界经济的发展

(三)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3.新兴独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展:新兴民族国家独立后,都把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国家经济高速发展
挑战: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加上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
世界经济的发展

(四)21世纪以来
世界形势: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中国对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世界经济的发展

【拓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
科学技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
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多极化趋势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断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一)国际贸易体系的变化
1.关贸总协定
由于没有制度性的协调平台,各国以邻为壑的危机对策不仅大大加深了危机,而且也成为导致新的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
——章百家《对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背景:由于战争与经济危机,各国通过贸易封锁、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国际贸易增速放缓,世界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难
成立: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达成
宗旨: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
性质:美国主导的临时性的有关关税及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
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一)国际贸易体系的变化
2.世界贸易组织
成立: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基础上,成立世界贸易组织(WTO)
宗旨:各成员力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合理利用世界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和利益,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性质:具有国际法人资格的永久性组织
评价:规范了国际贸易秩序,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关税的下降和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生活成本不断下降,刺激了有效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但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不能得到平等的发言权,发达国家处于一己私利往往成为世贸组织原则的破坏者
世界贸易组织基本上就干三件事,一个是制定规则,第二是开放市场,第三个是解决纠纷。
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947年:创始会员国
1950年:台湾当局退出
1986年:开启复关谈判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意义: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从而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三)贸易形式的变化
经济合作方式的变化 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
交易手段发生变化 电子商务兴起,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换
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20世纪50年代美国财政部长福勒
建立国际金融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稳定国际汇率,以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美国占27%的投票权)
世界银行 向成员国提供中长期贷款,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美国占24%的投票权)
确定国际货币制度 双挂钩一固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实质:以美元为中心,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据1948年统计,美国的外贸出口额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额的32.5%,黄金储备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总储备的74.6%。
影响:
积极: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局限: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瓦解: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宣布放弃每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的固定官方兑换比价,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后来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两大国际金融机构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二)现代金融的发展
国际金融的发展 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证券市场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
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被打破,银行、证券和保险的产品日益趋同并相互融合,大型金融集团和跨国金融企业不断涌现
主导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
风险:金融风险一旦失控,就会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二)现代金融的发展
国际金融的发展 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证券市场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
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被打破,银行、证券和保险的产品日益趋同并相互融合,大型金融集团和跨国金融企业不断涌现
电子金融与网络金融的普及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自动取款机开始投入使用
20世纪末,信用卡公司实现了国际信用卡支付体系的联网
21世纪以来,互联网金融已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人们利用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就能办理转账汇款、投资理财、贷款兑换等业务
主导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
背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其日益普及
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三)中国的发展
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中国的对世界的影响力逐步提升
课堂小结
2. (2024·河南联考评测三·23)目前,以美元为主的结算和储备体系正在逐渐结束其历史使命,“去美元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与此同时,截至2020年初,至少有28个国家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还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人民币纳入了国家货币储备体系。这反映出(  )
A.国际金融体系不断重构 B.经济全球化出现重大挫折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体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课堂练习
1. (2024·福建部分地市一模·10)表3为1952年、1978年我国农业发展的部分指标。农业的这种巨大变化主要反映了(  )
D
A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B.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C.国家重农政策的贯彻 D.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课堂练习
3.(2023·湖南衡阳·统考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参与国分享其发展经验和资源,以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途径,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部相关方带来共赢的结果。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全球经济公共产品……随着逆全球化之风席卷西方世界,“一带一路”凭其巨大的规模与资源,有潜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摘编自【美】卡里·托克《“一带一路”为什么能成功》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经济全球化方面的作用。
作用:搭建了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提供了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分享发展经验和资源;提供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促进经济现代化(或带来共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