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学海扬帆 1921年到1922年,徐志摩曾在康桥度过了将近两年的闲适、浪漫、自由的时光;康桥,留下了他最美好的生活记忆,在他短暂而明亮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他曾说过:“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1928年8月,诗人再次来到康桥,离别后,将自己的缕缕情思,融汇在康桥美丽的景色里,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丰富的情感,写作了兼具情感美与艺术美的《再别康桥》。 感受诗歌之美,培养读诗兴趣。
体会本诗情感,鉴赏艺术特色。
感受自然之美,提升心灵境界。 艳影:明艳的倒影。
青荇xìnɡ:绿色的水草。
招摇:舞动、摇摆。
浮藻zǎo:浮在水面的水藻。
漫溯sù:随意地逆水而行。
斑斓:灿烂多彩。
笙shēnɡ箫:竹管类乐器。 课文探究你的感悟或疑难?
本诗的情感意蕴?
本诗的艺术特色? 本诗通过康桥景物的抒写和暗喻,表达了诗人对具有宁静、清新、明艳、澄澈的自然景象和留下了浪漫、自由记忆的康桥的热爱眷恋的情怀,也表达了别离的伤感和寻梦不得的怅惘落寞,在飘逸、洒脱的姿态下,蕴藏着深沉的忧郁和难言的苦闷。 本诗的情感流变:别离感伤—欢喜眷恋—物我悦纳—忘我迷醉—惆怅苦涩—抑郁低沉。整体把握 第一节 叠词运用、反复手法和动作描写,塑造潇洒飘逸、缥缈轻灵、温柔多情而怀有淡淡离愁的诗人形象,交代别离时间、对象和情景。旋律柔和。 第二节 所见景象,比喻,意象选取别具蕴含,意象着色明艳富丽,见作者喜爱的柔情与眷恋的深情。情感及表达 第三节 视角由上而下,赋情于物,情景交融,“青荇招摇”的活泼清新与“甘心”融入“柔波”的深情忘我,是物我互相感发相互交流彼此悦纳的愉悦,见热恋情怀。二、三节旋律欢快,写照作者心情。 第四节游踪视角前移,双重设喻,天上的彩虹与云霞,揉碎在碧波绿藻间,既色彩斑斓,又支离破碎,仿如往日在康桥的自在生活与美丽梦想。天上水中交融,俯仰之间,亦物亦我,亦实亦虚,亦真亦幻。与康桥相关的五彩斑斓的生活记忆充斥胸间,放映、叠加、流动,迷于现实过去,不知今夕何夕。 第五节 想象,虚写,“漫溯”“放歌”,作者当年自在、潇洒,以及在自然中获得灵魂的安顿和心情的愉悦的生活状态。
时间流转,“寻梦”,不知美好已逝而做浪漫追寻;意欲在天地之间清辉之中放歌,源自葆有天真与童心的诗人在虚实真幻间喜悦之极的情态。
第二节到第五节,诗人沉浸于所见的美丽和回忆的美好,喜爱、眷恋的情感层层翻涌,渐趋高潮。
第六节 拟人,顶针。情到浓时,诗人蓦地清醒,别离就在眼前,美好难再拥有,从狂喜陡然跌落,康桥生物有灵,物我皆是别离的伤感忧愁。同时,也许还有景物依旧,人事全非,旧梦难寻,美好难再,那些缠绵的“宿愿”和“理想”,可望而不可即。生活的挫折感和人生的沧桑感和离情别绪交融,本节情调抑郁深沉,作者情感怅惘苦涩。这和作者对理想追求和感情的挫折有关。写《再别康桥》的时候,也许是他的苦恼接近于最深的时候,因此,也是他幻想得最厉害的时候;唯其还有幻想在支持着他,他才有勇气、有活力来寻旧梦,也才有激情把这难言的心事形诸诗句,且还有一个飘逸、潇洒的姿态。 第七节 再留恋不舍,终究还是离别。诗人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悄悄,可以理解为诗人不愿意惊破其所热爱的康桥的宁静,可以理解为不愿意宣扬寻梦之事,与康桥的再别,是一位感情纯真的诗人与自己隐秘的感情世界的惜别,这是苦涩而美的感情沉淀。“不带走一片云彩”,可见诗人的洒脱和对旧梦的珍惜。《再别康桥》首尾两节回环往复,第一节诗人留给读者的是飘逸、潇洒的印象,而最后一节,作者感情则变得深沉抑郁。 音乐美 情感波动、内在节奏的外化;平仄相调,抑扬变化;章节统一,停顿谐律;韵脚严整,回环相应。 绘画美 意象着色,如“云彩”“金柳” 等词语充满色彩感,既体现或明艳或清新或晶莹的景象特征,表达作者情感,又构筑色彩鲜明丰富的画面,给阅读者以视觉冲击,让人产生丰富联想。 建筑美 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八个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 叠字 诗首节写久违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像是怕惊醒了一个美好的梦,诗人刻意连用三个“轻轻”作叠字,为晚照下的康桥铺垫宁静美的基调,也突出了自己对康桥的惜别深情。 比喻 把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赋予寻常事物以眩目的美丽,更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景中寄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 《再别康桥》的修辞与想像 反复 诗人有意识地重复使用“悄悄”等词语,情感有了呼应,音律上形成回环。诗人惜别时细腻的情感得以表现,同时也有一种唯美的效果。 顶针 第6节两处“沉默”,形成首尾联珠的效果。由夏虫的沉默扩展到整个康桥的沉默,这种蝉联,让人有无边的遐思。最为沉默的或者就是惜别的诗人自己。 想像 面对康河,在诗人驰骋的想象里,他甘心做柔波里的水草,甚至要泛舟寻梦去满载一船星辉,这些无不是想象的极致,也是是诗人自在生命的热烈追求。此时,诗人如庄周梦蝶,完全物我两忘了。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曾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北京大学。曾留学欧美。1921年开始写诗。1922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他的诗、文以及艺术观,受西方文化熏陶和欧美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诗歌有唯美倾向。徐诗意境优美,神思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讲究韵律,整饬中见变化,追求艺术形式的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徐志摩 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他的情感体验多留下文坛佳话,其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为世人瞩目。正如胡适所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或许,同学郁达夫的练达及沧桑感是徐志摩难以表达的,但其诗文始终充溢着饱满的激情,其抒情性特质,是任何一位现代散文家不可比拟的。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同年应父命与16岁的张幼仪成婚。
1920年赴英留学,就读于剑桥大学,其间爱恋林徽音。
1922年与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回国。
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
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
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于1926年与
陆小曼结婚。
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29年兼中华书局编委。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主要) 志摩年表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遇大雾,飞机触山,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康桥:即“剑桥”(Cambridge),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0年秋,徐志摩曾到剑桥大学学习。1928年8月诗人故地重游。灵感闪现,写下了这首以意境优美、空灵飘逸而倍受读者青睐的传世之作——《再别康桥》。《再别康桥》较为典型康桥与诗人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诗人潇洒飘逸的自由天性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合,成就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 康桥塑造了一个性灵的诗人。徐志摩曾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我所知道的康桥》)“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康桥与诗人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胡适曾这样说徐志摩,“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就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了。名家评点徐志摩的爱国情怀 1918年8月14日,志摩怀着“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启行赴美文》)的爱国热情,离开北大,从上海启程赴美国留学。先进克拉克大学历史系,1919年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进的是经济系。是年,国内风起云涌的“五四”革命浪潮也辗转波及到远隔重洋的美国,在中国留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志摩也为爱国心所驱使,参加了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各种爱国活动,努力接受进步思想的熏陶,并经常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同时,他的学习兴趣,也逐渐由政治转向文学,最终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徐志摩的爱国情怀 1928年,徐志摩在“五三惨案”(又称济南惨案,指 1928年于山东济南发生的中国外交官员蔡公时被日本军杀害事件。)当日的日记中对时事发表意见:“上面的政府也真是糟,总司令不能发令,外交部长是欺骗专家,中央政府是昏庸老朽收容所,没有一件我们受人侮辱的事不可以追源到我们自己的昏庸。”(《志摩日记》)同年七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致恩厚之信中,谈到国内形势:“虽然国民党是胜利了,但中国经历的灾难极为深重。” 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致陆小曼信,谈旅途中见到劳苦者生活状况时的心情:“回想我辈穿棉食肉,居处奢华,尚嫌不足,这是何处说起”,“我每当感情冲动时,每每自觉惭愧,总有一天,我也到苦难的人生中间去尝一份甘苦。”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此去身虽万里,梦魂必常绕
汝左右,任地中海疾风东指,
我亦必纡道西回,瞻望颜色;
归家后我母若问海外交好,
我必首数康桥;在温清冬夜
腊梅前,再细辨此日相与况味;康桥再会罢设如我星明有福,素愿竟酬,
则来春花香时节,当复西航,
重来此地,再捡起诗针诗线,
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实现
年来梦境缠绵的销魂踪迹,
散香柔韵节,增媚河上风流。康桥再会罢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诗的一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支小船,划去桥边荫下躺着念你的书或是做你的梦,槐花香在水面上飘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黄昏,近着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静处远去。爱热闹的少年们揣着他们的女友,在船沿上支着双双的东洋红纸灯,带着话匣子,船心里用软垫铺着,也开向无人迹处去享他们的野福——谁不爱听那水底翻的音乐在静定的河上描写梦意与春光! 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与林徽音徐志摩与陆小曼康桥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