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对外开放(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2 18:0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科目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九课 对外开放 课时 1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3课,包含“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形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个子目,讲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的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1984年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建立,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并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本课与前两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经济体制改革》较为完整地讲述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伟大的改革开放,理解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联系。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本课内容也为讲述下一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铺垫。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过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理解改革开放的含义,这对学习本课的对外开放打下了知识基础。这一年级的学生也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图文理解和材料分析的能力,能够通过识别历史地图概括出对外格局的特点,但是学生尚不能完全理解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联,因此学生要学习对外开放的基本史实,知道对外开放的积极影响,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开放意识。
教学目标
2022年新课标: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了解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经济特区建设、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事,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 完善;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基于2022年新课标设置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通过时间轴和历史地图,了解对外开放时间、开放格局形成过程和加入世贸组织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 通过史料,了解经济特区建立的背景;知道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掌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义。(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3. 认识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培养与时俱进和面向世界的意识。(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实。 2.难点: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理解实行对外开放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任务驱动法、读书指导法、情境创设法。 2.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材料分析法、情境体验法。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讲授】(出示课件)汉有丝绸之路推动朝代兴盛,唐有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促进文化交流,元有马可·波罗来华对中西方交流发展有着重要贡献,明有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家间的和睦相处,而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最终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纵古观今, 【学生行为】了解思考汉来的对外交往概况。 【教师导入】同学们纵古观今,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开放使国家富强,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对外开放是如何开始的?又是如何发展的?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寻找答案!
新课讲授 第一篇 大胆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 知识点一:原因 【教师提问】同学们,请完成【学习任务一】根据材料,概括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学生行为】逐一分析材料,寻找关键词思考答案并概括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①经济落后,自身建设的需要。②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③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 知识点二:开始 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面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面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面对着台湾;开放……汕头,因为它面对着东南亚。 ——邓小平 【教师讲授】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观看地图和文字材料,想一想为什么首先在广东、福建兴建经济特区? 【学生行为】观看地图,阅读文字材料,发现首先在广东、福建兴建经济特区的原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地处沿海,交通便利;著名侨乡,有利于吸引外资。 知识拓展——经济特区到底“特”在哪里? 【教师行为】(出示材料)阅读材料和课本42页,找一找经济特区到底“特”在哪里? 【学生回答】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教师强调】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棒!经济特区的“特”指的是特殊的经济政策,而非政治上的特殊。 知识点三:代表——深圳经济特区 【教师过渡】(出示历史图片)这一崭新的试验很快取得明显成就。深圳被大家称作“一夜崛起之城”,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学生行为】观看多媒体材料,感受深圳的变化。 【教师讲授】深圳原本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几年就发展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学生行为】聆听深圳“一夜崛起”的故事。知道深圳的成功离不开党的政策。 知识点四:意义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 …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文选》 【教师提问】(出示历史图片和材料)同学们,请完成【学习任务二】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p43,指出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 【学生回答】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①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②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 不断深入——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教师引导】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时间接龙的游戏。自主学习课本43页,找一找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的具体过程。老师来说时间点,你们来说发生的时间。 【教师提问】回顾刚才的学习,1980年发生了什么? 【学生回答】1980年设立4个经济特区。 【教师提问】1984年? 【学生回答】①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教师引导】(出示时间轴和动态地图)由此,我们发现我国对外开放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由点到线。 【教师提问】那1985年呢? 【学生回答】②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教师行为】(出示时间轴和动态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线的过程。 【教师提问】那1988年呢? 【学生回答】③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教师讲授】(出示时间轴和动态地图)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五个(海南、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经济特区中面积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的范围为海南本岛。1988年4月13日,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同时成立。 【教师提问】那1990年呢? 【学生回答】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材料1: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邓小平 材料2:在很短的时间内,浦东就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 ——《人民日报》 【教师行为】(出示材料)观看材料,感受浦东的变化。 【学生行为】感受浦东的巨大变化。 【教师讲授】(出示动态地图和图片)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1992年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回答】1992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教师行为】(出示动态地图)同学们合作探究:读图,中国对外开放格局有何特点? 【学生行为】观察地图,合作探究,回答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点——线——面)从东部到中西部,从沿海到内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教师解释】解释“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①全方位: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②多层次: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③宽领域:不仅是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第三篇 接轨国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光有‘请进来’是不够的,还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请进来”与“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动起来。 ——江泽民 【教师提问】(出示材料)想一想:对外开放只是引进国外资金等资源吗? 【学生行为】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对外开放包括“请进来”和“走出去”两部分。
【教师归纳】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对外开放指的是:我国既坚持“请进来”,引进外国资金、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又坚持“走出去”,如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 知识点一:世界贸易组织 【教师讲授】(出示图片) 名词解释: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英文缩写为WTO。 其前身是1947年10月30日签订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正式成立,它是独立于联合国之外的一个永久性国际组织,旨在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目前拥有164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学生行为】知道世界贸易组织。 知识点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教师讲授】(出示课件)简要讲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五年艰难入世之旅”。 【学生行为】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艰辛历程,感受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教师讲授】(出示图片)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2001年在多哈召开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议并表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成为WTO的第143个正式成员。 对普通百姓来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将进一步下降……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实惠……同时,我国部分行业的垄断也将会被打破,消费者也同样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实惠。 【教师提问】(出示图片和材料)请同学们思考,中国加入WTO有什么意义/影响? 【学生回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
课堂小结 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不断发展,永不停歇。这节课到这里就结束了,同学们下节课再见!
板书设计
随堂训练和作业设计
1.随堂训练:(出示四道选择习题)随堂检测,检验提升。 2.作业设计:课堂教学至此,学案同步教学。
教学反思